孤山寺北贾亭西

更新时间:2022-12-30 16:06:32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30日发(作者:福建高考试卷)

第1页共7页

[孤山寺北贾亭西]孤山寺北

(1)[孤山寺北]钱塘湖春行翻译

钱塘湖春行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全文翻译: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

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

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对照翻译: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

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

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2)[孤山寺北]关于钱塘湖春行的赏析

第2页共7页

钱塘湖春行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注释

⑴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⑵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

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

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

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

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⑶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

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

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

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

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

云。

⑷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

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⑸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

第3页共7页

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⑹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

眼:使人眼花缭乱。

⑺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ò):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

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⑻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

百游不厌。足,满足。

⑼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

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

条。

关于钱塘湖春行的赏析

这首七律选自《白氏长庆集》,全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

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

中间零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描写了孤山寺一带到白沙堤一带的景色,中

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很自然。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的春光,以及世

间万物在春色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待春

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这是一首咏赞西湖风光的诗。《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

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的首联紧扣题

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

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

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

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

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

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

“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幺长,所以用

一个“浅”字来形容。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

第4页共7页

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

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

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

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写出西湖美景,表达了

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孤山寺北]关于春天的古诗及配图

春天将千姿百态的生命孕育而出,让它们踏着那最为柔媚的第一缕春光,

相拥而至,把无限的生机带给人世。

1、

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听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2、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3、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

第5页共7页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8、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9、

唐·韦庄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0、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1、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第6页共7页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3、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5、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6、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7、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8、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第7页共7页

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16:06: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07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