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2011年(第36卷)第11期
201 1年安徽省高考理综卷生物学试题解析
夏焦兵 (安徽省宣城市第三中学242000)
摘要本文对201 1年安徽省高考理综卷中生物学部分试题进行解析。
关键词201 1年安徽高考生物学试题解析
201 1年安徽省高考理综卷生物学试题有6道选择
题36分、3道简答填空题54分,总计9O分。试题多从
医疗(如题2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题4放射性同位
素¨’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生活(如题3蔬菜叶片
贮藏、题6海岛旅游、题30饮水后的尿量调节和运动
时的血糖调节)、生产(如题29 I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
光合作用的影响、题31利用家蚕进行传统蚕丝生产和
现代生物制药)和野生生物资源保护(如题29Ⅱ大熊
猫和华南虎的种群现状)等现实问题切人,突出对细
胞、遗传、代谢、调节和生态等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体
现能力立意,较好地引导中学教学关注知识与现实的
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本文就其中部
分试题作一解析。
题29(18分)I.(10分)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
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
趣小组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进行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
水剂,氮肥等。
方法步骤:①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
分为A、B、C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kg・
hmI2)、氮肥(255kg・hmI2)、保水剂(60kg・hm )
+氮]]E(255kg・lun.2),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
培养,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②在小麦灌浆期选
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10:O0—11:O0从每组选取相同
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结果(均值)如下表:
. ̄-co2吸收量(g.mol・m~・s )叶绿素含量(mg・g一 )
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
小麦光合作用强度。
(1)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的缺陷并改正:步骤①
——
。步骤②——。
(2)・如不考虑方法步骤中的缺陷,从影响光合作
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提高了CO,吸
收量的原因可能是——。
(3)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大于、等
・4l・
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理由是
——
。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CO2吸收量,也
可以通过测定——释放量计算。
解析:本题以植物光合作用知识为载体,考查考生
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步骤①:只有同不施用保水剂与氮肥的情况作对
照,才能说明适量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是否有利于提高
小麦光合作用强度。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步骤
②:不同部位的叶片光合能力不同,只有在小麦的相同
部位取叶片,才能保证该无关变量不对实验结果造成
干扰。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严格控制无关
变量。(2)CO2吸收量反映的是光合作用强度,其高低
的内因取决于叶片所含的叶绿素和酶(合成均需N)。
但叶绿素含量A组比C组还高,故保水剂与氮肥配施
提高了CO2吸收量不可能是因叶绿素的影响不同,只
能从酶的含量和活性方面分析。(3)由于光合作用实
际消耗的CO2来源于呼吸作用的释放和从外界的吸
收,故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实际消耗量。光合作用吸收CO2的同时释放02,
因此光合作用强度也可以通过测定02释放量计算。
答案:(1)没有对照组,应另设一组不施保水剂和
氮肥作为对照。取材方法不科学,选取的叶片还应取
自植株的相同部位。(2)提高了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含
量和活性。(3)小于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
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与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之
差02。
Ⅱ.(8分)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
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域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
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
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
本绝迹。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
华南虎有一定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
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
........................一
0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
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
生——。
・42・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
_..一…一,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生态学知识与观点,
通过比较和分析对有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和推断。
(1)生态系统的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而谁(大
熊猫:植食动物)所处的营养级较(华南虎:肉食动物)
低,谁获得的能量相对就多,谁就有一定的生存优势。
(2)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属于化学物质,由此传递的
信息属于化学信息。(3)彼此隔离的种群通过生态廊
道沟通,种群间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可以实现种群间
的基因交流。(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
提高环境容纳量,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答案:(1)大熊猫比华南虎的营养级低,获得的能
量相对较多(2)化学信息(3)基因交流(4)环境容纳量
(或K值)
题30(15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
素调节。请据图回答:
(1)某人一次性饮1000mL清水,1 h内尿量显著
增加,这是由于——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减
弱,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
其轴突末梢释放的——,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的——,使水重吸收减少。饮水1 h后,
通过图中a所示的——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
复正常。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系列调节
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
梢内——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
上的——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
进——分解,抑制 :分泌,引起血糖浓
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解析:此题通过创设饮水和运动这2个生活情境
要求考生进行具体分析,考查对人体内环境水和血糖
平衡调节机制的理解和运用能力。(1)大量饮水造成
生物学教学2011年(第36卷)第11期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
弱,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
少,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水重吸收
减少,从而尿量显著增加。该过程的结果使得细胞外
液渗透压趋于回升,导致后续相关活动的强度和方向
发生相反的变化,故饮水1h后,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这种调节机制(图a所示)是负反馈调节。(2)从设问
情况看此题并非把肾上腺髓质及其分泌激素的功能作
为考生应知知识要求掌握,而是要求结合题干进行逆
向分析:剧烈运动时能量需求增加,机体需通过调节使
血糖浓度升高以增加能量供给,这可以通过促进肝糖
原分解(增加血糖来源)和抑制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
去路)实现。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小泡经突触前膜释放,
再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答案:(1)细胞外液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减少通透
性负反馈(2)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肝糖原胰岛素
题31(21分)I.(12分)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
zz,雌家蚕为ZW。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
透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天
然绿色茧基因(G)与白色茧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
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对t、G对g为显性。
(1)现有一杂交组合:gsZ.I—ZrXGGZ。W,Fl中结天
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F2中幼蚕
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茧的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2)雄蚕产丝多,天然绿色蚕丝销路好。现有下
列基因型的雌、雄亲本:GGZ。W、GgZ W、ggZ W、
GGZ 。W、GGZ 一Z、ggZ 。Zt
,sgZ‘Z 、GgZ‘Z‘,请设计一个杂
交组合,利用幼蚕体色油质透明易区别的特点,从F,
中选择结天然绿色茧的雄蚕用于生产(用遗传图解和
必要的文字表述)。
解析:本题既涉及伴性遗传的实践应用,又将伴性
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问题相结合,旨在考查考生对基
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往高
考考查伴性遗传常考XY型性别决定生物,而家蚕是
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但两者遵循的遗传规律依然
相同。(1)P:ggZ。 Z 。XGGZ w一÷Fl:1/2GgZ Z(天然绿
色茧、幼蚕体色正常、雄性)、I/2GgZ1。W(天然绿色茧、
幼蚕体色正常、雌性)。F,雌雄交配:GsZTZ‘X GgZ1 W
-*F2:3/16G Z W(天然绿色茧、幼蚕体色油质透明、雌
性)、余略。(2)可将“利用幼蚕体色油质透明易区别
的特点,从.F,中选择结天然绿色茧的雄蚕用于生产”
的题目要求分开考虑:一是要从F,中选择雄蚕,就必
需设计的杂交组合的F.中雌雄幼蚕体色不同。合此
要求的雌、雄亲本为z ’w和z Z;二是要F1中出现天
生物学教学2011年(第36卷)第11期
校外科技教师指导科学探究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应 超 李 琴 王 颖 张文华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L海200062)
・43・
摘要本文对校外科技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生物学科学探究活动的现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希望能改善目前校外科技教师指导的
方法,促进生物学科学探究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校外科技教师学生科学探究调查分析
随着对青少年科学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青
少年科技竞赛活动的蓬勃发展,科学探究活动逐渐吸
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受学校实验室条件等因素
所限,学生不一定能获得在学校范围内进行科学探究
活动的机会,于是很多学生便在教师的指引下到校外
教育机构进行科学实验,或者参加校外教育机构开展
的探究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科技馆、科普
基地等校外教育机构也可为对科学探究活动感兴趣的
学生提供实验场所、设施 器材和经费等条件【 。
校外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
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渐成体系。但是,
目前的校外教育模式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校外教
师指导水平有待提高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方面。
1 校外生物学科技教师指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本文首先对目前校外生物学科技教师的指导状况
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1.1 学生对校外教师指导的满意度的调查 为了解
目前上海市校外科技教育中生物学教师指导的情况,
对上海市不同区县在校外教育机构参加过生物学科学
探究活动的141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他们对校
外生物学科技教师指导的满意程度,统计结果如图1。
由图1可以看出,目前校外科技教育中生物学教
师指导作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学生对教师指导的
认可度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比较满意”两项,表示
“非常满意”的学生也不在多数,虽然较少学生表示
“极不满意”和“不太满意”,但是统计结果仍然说明生
物学科技教师的指导还存在着一定问题。
然绿色茧;雌雄亲本就必需至少一方含G基因。纵览
题目所给雌雄亲本,同时满足2个条件的杂交组合有2
对:GGZTW X gsZ Z‘和GGZTW XGgZ‘Z 。这2对杂交
组合的F 都结天然绿色茧,体色油质透明幼蚕均为雌
性,予以淘汰,余下的正常体色幼蚕均为雄性,即可用
于预期目的的生产。
答案:(1)1/2 3/16(2)
P:基因型 6 gsZ‘Z ×GGZ 。W
Fl:基因型GgZTZt GgZtW
从孵化出的Fl幼蚕中,淘汰体色油质透明的雌家
蚕,保留体色正常的雄家蚕用于生产。或
P:基因型 6Ggz‘Z ×GGZ。 W早
Fl:基因型GGZTZ GgZTZ‘GGZ W GgZ W
从孵化出的Fl幼蚕中,淘汰体色油质透明的雌家
蚕,保留体色正常的雄家蚕用于生产。
Ⅱ.(9分)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
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人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
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
(I)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
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
酶短时
(2)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
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
载体的——和——之间。
(3)采用PCR技术可验证干扰素基因是否已经导
入家蚕细胞。该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该包含:
扩增缓冲液(含Mg )、水、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模板
DNA、
——和——。 ’
(4)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
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
璃珠放人反应器中,这样可以——,增加培养
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
解析:此题融合选修1中PCR技术和选修3基因
工程、细胞工程专题内容,考查相关的基础知识,要求
基本属识记水平,只有第(4)题需根据题中信息加以分
析推理。(1)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可
消化细胞间基质,从而分散细胞。(2)目的基因插在启
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保证目的基因转录的正确起始
和终止。(3)除题中已给出的外,PCR反应体系的主要
成分还应包含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如TaqDNA聚合
酶)和成对的DNA合成引物。(4)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
璃珠可为贴壁生长的细胞提供附着场所。
答案:(1)胰蛋白(或胶原蛋白)(2)启动子终止
子(3)对干扰素基因特异的DNA引物对TaqDNA聚合
酶(4)扩大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 一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15:52: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07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