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12-30 15:19:47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30日发(作者:合肥健身馆)

表达方式,即古人所称的“笔法”,今人称之为表达手法、表现方法。人们写文章的表达方式

通常有五种,即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由于受应用文书的文体特点和写作目的的制

约,应用文书语言的表达方式主要为说明、叙述和议论。

本节介绍应用文书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说明、议论和叙述。

一、说明

所谓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状态、性质、特点、功能、成

因、关系、功用等属性,加以客观的解释和介绍的表达方式。

(一)说明的作用

以说明的方式来介绍背景材料和环境,可以为叙述起好铺垫作用。总结、简报、调查报

告、工作报告对某些基本情况的介绍,表彰、处分决定或通报对有关人员或单位的介绍等,常

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条例、规定、制度、公约等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文书、介绍信、证明

信等专用书信以及启事、经济合同、广告等,也常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用说明方式来介绍背景,交代情况,可以为议论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应用文书说明的特征

1.应用文书的说明常与议论、叙述结合使用。

2.应用文书常多种说明方式同时使用。

(三)应用文书常用的说明方法

1.比较说明

即是利用相同事物、事理之间的异同,或不同事物、事理之间的异同来突出说明被说明

对象的方法。例如:

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俄国的贝加尔湖,由于污染,湖中的水生物至少比50年前灭绝

了一半。

用于比较说明的事物之间一定要有可比性,且比较的标准要一致。否则,对客观事物的

说明就会出现片面性乃至错误。

2..举例说明

即是列举具体的例子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通常有典型举例和列举性举例两种。前者

能使被说明的事物更为具体、清楚;后者能使被说明事物的范围更清楚。

举例说明要求所选例子真实、具体,有代表性,否则不能达到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

简明的目的。

3..数字说明

即是用数据来说明事物、事理的方法。例如: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

由1544.3元提高至4377.2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

收入由708.6元提高到1926元,扣除价格因素,平均实际增长5.7%,是建国以来城乡居

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4..分类说明

即是对事物或问题,按同一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不同的方面,逐一加以说明的

方法。例如:

营业税设置了三档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税率为3%;金

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税率为5%;娱乐业多属于高消费的范围,因

此规定了5%至20%的税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税务机关可在税法规定的幅

度内实行较高的税率。

5..定义说明

即是简要说明事物的概念或本质属性的方法,即讲明事物、事理“是什么”。例如:

《现代汉语词典》给“人”下的定义:“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

定义说明“是”的前面和后面的内容可以互换。

6.引用说明

即是引用一些有关的论述、文件资料来说明事物或问题的性状、特点、本质和规律的方

法。

除上述的说明方法外,应用写作还偶尔使用比喻说明、描写说明等。

二、议论

所谓议论,是作者对某件事情或某个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评论,表明自己的立场、观

点、意见的一种表达方式,也就是讲道理的方式。

(一)议论的作用

应用文书对人或事作出自己的评价、判断,阐明处理某些公务活动或社会事务的立场观

点、政策原则、决策主张,都离不开议论。议论在应用文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表达方

式。

(二)应用文书议论的特征

1.以正面议论为主,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

2.多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使用,如夹叙夹议。

(三)议论的构成

完整的议论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构成。

1.论点,即是作者提出的观点、看法、主张、见解、态度,通常以判断的形式表现出

来,如“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论据,即是用以证明论点的材料,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3.论证,即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有两种方式:一是立论,即用论

据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方式;二是驳论,即用论据反驳对方观点或驳斥对方论据

的方式。在论证过程中,这两种方式常综合运用,共同完成对论点的证明。

上述三要素中,论点是统帅、核心、灵魂,论据是基础,论证方式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

桥梁。论点提出“被证明的是什么”,论据回答“用什么证明”,论证解决“怎样证明”。

(四)应用文书常用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即是用事例或统计数据作论据,举例直接证明论点的议论方法。例如:

米糠和麸皮含有大量维生素。这个问题,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早就注意到了。

曾经用米糠和麸皮治疗那些患有维生素缺乏症的病人。现代科学也证明了这一问题:经化学分

析,米糠和麸皮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c、b和e。

用作论据的事实,既要典型,且量要适度。列举的事实过少显得单薄,过多又会淹没、

冲淡论点。

2..对比法,即将性质相反或有差异的两种或几种事物作比较,做出论断,证明论点

的论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这种方法可使论点更加鲜明突出,文章更有说服

力。

例如:

我们党执政以后,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成功地解决党内监督问题,尤其是

对高中级干部的监督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党的建设的实践看,

这方面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哪个地方、部门什么时候党内监督工作抓得比较紧,民主集中制执

行得比较好,个人专断、滥用职权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就比较少,消极腐败现象

也会受到抑制,出了问题一般也能得到及时解决。反之,监督工作薄弱,民主集中制受到破

坏,权力被滥用而又得不到制止,往往就会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

3..引证法,即是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党和政府的文件、科学的定义、公理、名人

名言、格言、谚语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例如: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版。”因此我们不能忘记先烈们为解放全中国的

浴血奋战,不能忘记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不能忘记改革开放以来的奋

斗历程。

引用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随意增删、妄加修改。若是引用原文,语句、标点都要绝对

正确。

4.因果法,即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并以此证明论点的方法。可由因及果,也可由果

溯因。例如:

我们系统内的大多数老企业,多年来负担很重,有的厂福利性开支竟占年收入的20%;

有些老厂,离退休人员工资占全厂年收入的30%以上,这些企业的亏损是体制造成的。有些

企业没有市场意识,产品几年不变,质量低劣,大量库存积压,造成投资无法回收,从根本上

说,这些企业的亏损也是体制造成的。因此我们要走出困境,就必须要深化体制的改革。

这里用因果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国企亏损的原因,从而证明了“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这一

论点。

5.喻证法,即通过打比方讲道理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例如: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如“一朝分娩”。

6.归谬法,即将错误的观点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该观点

错误的证明方法。例如:

阶级斗争不是推动历史的惟一动力,因为如果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的惟一动力,那么蒸

汽机就一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一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而人类的发展史证

明,并不是这样。

三、叙述

所谓叙述,是有次序地叙说、介绍人物的经历、言行或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表达方式。

完整的叙述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

(一)叙述的作用

叙述是应用文书的基本表达方式。它可以作为以叙说情况为主的情况报告、表彰或处分

通报、市场调查报告等文种的主要表达方式。交待背景、介绍文章涉及的人、单位或事件的基

本概况、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以及相互关系,都离不开叙述;为议论提供事实依据,也要用到叙

述。

(二)应用文书叙述的特征

1.以顺叙为主,讲求平铺直叙,注重叙述事件的过程。

2.一般采用概括叙述,极少是具体、详细的叙述。

应用文书对叙述的要求是:概括准,粗线条。只注重对事件的整体勾画,不要求细节的

具体、内容的详尽。只叙述与表达主旨、说明问题有直接关联的部分,或者只是综合地、概括

地叙述若干人或事的共同点。

3.常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运用。如夹叙夹议,叙事论理,叙述说明等。

(三)叙述的方法

1.顺叙

顺叙是根据人物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时序进行的叙述。

2.倒叙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来叙述,然后再以顺叙的方式进行

的叙述。

3.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因为需要,暂时中断叙述主线,插入与中心事件有关

的内容的叙述。

(四)叙述的人称篇二: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第三章应用文的方式和语言

教学内容: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应用文的语言。

教学目的: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的涵义及种类,明确有关方式、方法与

要求,

能写出明显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文章;了解语言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明确应用文

书运用语言的要求和如何下苦功夫学习语言,能写出语言较准确恰当的文章。

教学重点:1.记叙的方式、常见的论证方法。

4.应用文运用语言的要求。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表达是将思维成果用语言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方式则是由表达目的所决定的使用

语言文字的手段。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说明、描写和抒情。

对于应用文章来说,叙述、说明、议论是基本的表达方式。工作报告、简报、通报、消

息等,侧重采用议论的形式;而行政法规、规章、合同、公告和通告等,侧重采用说明

的形式;新闻写作和部分评论、杂文、报告类文体,有时也要用到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

式。因此,本章将把重点放在前三种表达方式的介绍上,对后两种只作一般性介绍。

一、叙述

1、定义

什么是叙述?

把人物的活动、经历,或者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事物的变化过程表述出来的表

达方式就叫叙述。它是各类应用文写作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的特点

在于其“过程性”。

在应用文各文体的写作中,叙述的作用有三种:第一,介绍人物的事迹;第二,交代事

情和事物的前应后果,陈述事件、事物的发展过程;第三,为议论和说明提供事实、依

据。

2、要素

叙述要交代清楚六个什么,即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原因,什么

结果。这六个什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叙述六要素。

3、人称

叙述的人称是指作者的立足点和身份。

(1)第一人称

作者以当事人的身份,用“我”、“我们”的口吻叙述人物和事件,这是第一人称叙述。

它能给人以真切感。

(2)第三人称

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用“他”、“他们”的口吻叙述人物和事件,叫做第三人称叙述。

第三人称叙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非常自由、灵便,意到笔随。

有时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在写作中也使用,目的在于缩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

离,使读者对叙述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共鸣。“你”、“你们”往往是代表读者或文中的人

物,实际上并不存在“你”在叙述“你”的事迹,换句话说,既然“你”是叙述者,那么“你”叙述

“你”的事迹时必然称“我”,否则,“你”的事迹就成别人的了。因此,第二人称不过是第一人

称或第三人称的变形。叙述只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无第二人称叙述。

一般来说,叙述时只能使用一种人称,不能随意更换,以免造成人称混淆、叙述不清,

但有时由于表达的需要,也可以将第一、第三人称交替使用,但必须用过渡文字交代清

楚。

4、类型

根据叙述的详略情况,可以将叙述分为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两类。概括叙述又叫略述、

简述,像国家发布的经济发展状况等类新闻就常用此法。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它

常见于要交代清楚细节或具体情况时。在应用文章写作中,作者常常是将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

结合起来使用的,好的应用文章在需使用叙述时都是能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

5、方式

在众多方式中,最常用的是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和平叙。

(1)顺叙

按照客观事物发生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就叫顺叙。这种方法有利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

交代清楚,有头有尾,易于组织材料,给人以完整的印象。但如果不注意剪裁,平均用

墨,会有“记流水账之嫌”。

(2)倒叙

倒叙,俗称“倒插笔”,一般先写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

后再按事件的发生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实际是顺序的变形用法,即把结局或突出片断提

到开头之前,其余的叙述依然是从头叙起,直至叙完,与开头衔接、呼应。倒叙的方法运用得

当,

可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使结构富于变化,提高阅读者的兴趣。但运用时须从内容的

需要出发,曲折、复杂、时空跨度大的事件方可使用,同时应交代清楚倒叙部分的起讫点,注

意过渡和照应。

(3)插叙

插叙就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在适当的地方中断叙述主线而插入另一段

叙述。插叙可对人、物、景物作追忆、说明和解释,能使行文缓急相济、疏密有致。但应服从

内容表达的需要,不能节外生枝;要保证主要事件的地位,切忌喧宾夺主;要注意主要事件与

插叙部分的衔接,力戒断线或乱线。

(4)补叙

就是在叙述过程中,对前面事件作某些补充叙述。它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插叙,一般不

发展原来的情节,只起丰富、补充的作用。它能破解悬念化直为曲,变平浅为神奇,使行文跌

宕多姿,产生扣人心悬的魅力。

(5)平叙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这种方法俗称“花

开两朵,各表一枝”。通常是先叙述一件,再叙述另一件,所以又叫分叙。使用这种方式,要

把几个平列事件的起讫点交代清楚,不要把头绪搞乱。

6、要求

(1)交代明白

(2)线索清楚

(3)详略得当

(4)波澜起伏

二、说明

1、定义

什么是说明?说明是以简洁的语言解说事物(实体事物),解释事理(抽象事理),对

事物的形态、构造、成因、性质、种类、功能,或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作

用明白解说的表达方式。它不仅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在记叙文、议论文中也被广泛运用。说

明的特点在于其“解说性”。

2、特点

与其他表现方法相比,说明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说明主要是用解说的方法指明事物的基本特征

(2)说明的语言要简洁

说明要求文字简练,不需要多余的描写,也不需要掺杂带有主观色彩的抒情和进行推理

判断式的议论,只需平实而简洁地说明事物、事理就行了。

(3)说明的目的在于使人们通过事物的特征认识事物的本质

在使用说明这一表达方式解说事物和说明事理时,要注意全面地介绍事物、事理的各个

方面,尤其是本质特征的介绍,不能只停留在事物、事理的表面现象的介绍上。

(4)对事物、事理进行说明介绍时,要注意层次,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把问

题讲清楚

事物、事理都有其外或在内的层次顺序,我们应或按时间先后,或按空间方位,或按事

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有条不紊地一层层地介绍清楚,不能颠倒顺序,更不能杂乱无章。

3、作用

(1)解释概念

文章中常常运用注释的方法,对概念作解释,通过注释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俗化。

(2)介绍人物

介绍人物包括介绍人物的姓名、年龄、职业、特征、经历、地位、相互联系,使人们对

于这个人物的情况有了一个概括的基本了解,这在写广播稿或人物详介时常用。

(3)介绍事物

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使用方法等,常用于产品说明书和广告等

文体。

(4)介绍历史状况

它侧重于介绍事物或事理在历史发展中的状况及其作用,我们在写作论文、调查报告等

文体时常常用到。其作用是说明“背景”。

(5)解说论据

在议论文中说明常常是解说论据的重要手段。论据中的说明,既可以是对事物的介绍,

事件的介绍,人物的介绍也可以是对理论的解释,对情况、背景的说明。有说明、论据才可能

为人们所理解,因而才能充分发挥证明论点的作用。

4、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如下:

(1)定义说明

即通过对事物下定义进行说明。就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征,使人

们能够明确概念内涵。它要求语言具有科学性,能把握住事物、事理的本质特征。

(2)解释说明

是对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质、规律、做法等所做的具体解释。定义说明,是对事物本

质特征的说明,但有时不免失之笼统,所以人们常用解释说明加以补充,从而使人们对客观事

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分类说明

把被说明事物,按照统一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叫做分类

说明。通过对说明对象的分类,显示出不同事物的差异性,使人们对被说明的的事物有个概括

的了解,从而掌握不同类型的特征。这样,在行文时就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让读者一看就

明白,产品说明书,广告等类文体就常采用这种方法。

(4)举例说明

是用典型的例子说明事物、事理的一般原则、原理和特征的方法。举例说明是通过个别

认识一般的一种方法,它能把比较抽象的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征具体而又浅显地表达出来,便

于读者理解接受。举例说明有典型举例法等。

(5)介绍说明

介绍说明用途极广。它可以介绍人物,介绍事件,介绍产品,介绍各方面知识,是应用

文章写作中常见的说明方法。介绍说明首先要准确的抓住事物的特征;还要根据不同的要求,

确定不同的介绍角度。例如要介绍某个事件,就要注重介绍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果,讲清事

件的来龙去脉;若只介绍一种方法,那就应该侧重于方法步骤的具体介绍,而不应该去介绍它

的历史、状况等等。

(6)比较说明

比较说明,就是将两个事物相互比较,通过比较,说明事物的特征。这种方法即可用于

同类比较,也可以用作异类相比。写调查报告,总结报告,咨询报告,广告等文体常用这个说

明方法。

(7)数字与图表说明

有些问题,用文字不易说清楚,需要借助数字图表与文字的解说配合起来,才能使人一

目了然。说明方法在“报告”、“产品(商)说明书”中是极为常见的,这里不再作具体介绍。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15:19: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605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蒋门神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