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2020年浙江省嘉兴市外国语学校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
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元朝人陈高有《中华诗》云:“炎方有撞树,衣被代蚕桑。”清朝人亦认为“利视丝盖
百倍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这些说法表明元清时期
A.棉纺织业已基本取代丝织业
B.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
D.种植棉花能获取较高经济利益
参考答案:
D
根据材料“利视丝盖百倍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可知种植棉花(即撞树)较之
“蚕桑”经济效益高,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种植棉花能获取较高经济利益,没有涉及棉
纺织业已基本取代丝织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日趋密切,而
是强调种植棉花能获取较高经济利益,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据主导
地位,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的表现,解题的关
键是对“利视丝盖百倍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的分析理解。
2.自秦朝建立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古代政治体制演进过程
中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
A、权力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
B、不同集团和阶层的利益之争
C、强化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
D、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
参考答案: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体现的中央权力内部分配的问题;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体现的是中央与
2/20
地方的权力分配的问题,故A项正确;封建社会统治阶层都是封建地主阶级,故B项错
误;C项与材料中的矛盾关系不大,故排除;D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故排除。
3.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
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实施B.《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参考答案:
A
4.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
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根据材料“民间行使多
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说明当时的对外贸易促使了外币的流入,揭示了中外贸易
中,外国商人积极投入到中国的市场,间接说明了中国处于优势地位。干扰了中国资本市
场、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冲击清廷的统治的说法没有材料依据,所以BCD不
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
5.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的决策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3/20
6.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何去何从?亚当斯说:“梭伦的平衡被破坏,优势被赋予大
众……此时雅典人变得越来越民主,‘人民’迫使‘最睿智的人’和‘最能干的将军’违
背他们自己的判断,进行了许多‘愚蠢的战争’,国家由此最终遭到毁灭。”据此,他主
张应实行()
A.民主共和B.联邦体制C.分权制衡D.专制制度
参考答案:
C
根据题干信息,“‘人民’迫使‘最睿智的人’和‘最能干的将军’违背他们自己的判
断,进行了许多‘愚蠢的战争’”,可知,专制将导致国家灭亡,为此,他主张实行分权
制度。
7.先秦时有学派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
有……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反映了此学派主张
A.以德治国
B.无为而治
C.严刑酷法
D.尊尚贤能
参考答案:
B
【详解】材料的大致意思是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
义誉名,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使人民有甘甜美味
的饮食、华丽的衣服、安适的住所、欢乐的风俗。这是老子所描画的理想社会——小国寡
民。道家学派还主张无为而治,B正确;A是儒家的思想主张;C是法家的思想主张;D
是墨家的思想主张。
8.秦朝时期,北京地区的最高长官是
A.燕王B.广阳郡守C.幽州牧D.范阳节度使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因此B符合秦
朝制度内容。A属于分封诸侯,它符合明朝初年,朱元璋分封后来的明成祖朱棣。C出现
4/20
于汉朝。D指的是节度使,它出现于唐朝中后期。故本题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名师点睛】
例题:下图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上是由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建立的封国,不存在州或
郡的行政单位;秦朝实行郡县制,地方行政单位为郡、县;唐朝地方行政单位是道、州、
县。根据地图,这一时期地方行政单位有郡、有国,还有州的建制,说明这一时期实行郡
国并行制,符合这一历史状况的只能是在西汉时期。本题难度不大,根据示意图所反映的
史实,只要知道西汉时实行郡国并行制,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9.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传统说教,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参考答案:
A
李贽针对正统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命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
张,A正确;黄宗羲猛烈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王夫之提出气在理先的唯
物思想,排除BCD。
5/20
10.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繁荣时代的代表作。它们铸造
于
A.原始社会B.商周时期C.秦汉时
期D.隋唐时期
参考答案:
B
11.1930年对北京地区所做的调查发现,京郊一个村子里,已婚的117名妇女中缠足者仍
有31人,占27%;男子中带发辫者尚占十分之一,并仍以“没辫子不好看”和“带惯了”
等理由拒绝剪辫。该材料说明
A.社会习俗的变化具有渐进性
B.民主共和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民众思想观念没有任何改变
D.生活变迁的特征是土洋并存
参考答案:
A
【详解】根据材料“……占27%;男子中带发辫者尚占十分之一”可以看出仍然有部分群
众保留旧习俗,说明社会习俗的变化具有渐进性,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所有人都发生同样的
变化,故A正确;材料在中没有提到民主共和观念,带发辫的原因是“没辫子不好看”和
“带惯了”,故排除B;大部分人习俗已经改变,说明大部分人思想已经发生变化,故排
除C;材料中只提到了部分群众保留旧的习俗,没有涉及“洋”习俗,故排除D。
12.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
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参考答案:
B
6/20
13.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信件
内容推测其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正在在全力围剿红军
B.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战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中华民国三十二年是公元1943年,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此时国
共两党的关系很微妙,既团结抗战,又要相互的斗争,所以ABC三项都不正确。根据信
件内容“亦属不合”“以后不许”可判断D是正确的选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共关系的特点
14.学者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指出:科举制使得做官第一主义得到充分发
挥,它“像从外部为中国的官僚社会做了支撑的强大杠杆,虽然它同时又作为一种配合
物,是中国整个官僚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贯穿科举制的“学而优则仕”有助于提升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
B.读书—考试—做官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C.科举制不断地为封建官僚社会输入新鲜“血液”,有助于巩固封建统治
D.科举制形成后,科举入仕成为封建社会官员的唯一来源
参考答案:
D
【详解】科举制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但D项中“唯一来源”表述错误,符合
题意,故选D;ABC都是对科举制的正确评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15.《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殷切希望
7/20
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最能
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建立了分权制衡权力结构
参考答案:
D
材料关键信息“专制政治的警惕”,其中心意思是权力的制衡。美国没有实行君主立宪
制,排除A。民主共和制并不一定能避免专制政治,故排除B。美国实行的并不是责任内
阁制,排除C。材料强调在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的同时,也要防止因中央政府权力的过分
集中而出现的专制独裁,因此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衡原则,答案为D。
16.新航路开辟导致了欧洲社会的大变革,出现了“商业革命”。下列各项属于“商业革
命”的是()
A.西班牙、英、法等国纷纷进行海外探险
B.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C.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物价上涨,封建地主地位下降
参考答案:
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沿
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
本、塞维尔等城市.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越来越占据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
解答: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
命的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转移和人类眼界的开
阔.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但不是“商业革命”的表现.
故选C.
17.1860年美国轻重工业的比重为2.4:l,1880年为1.8:l,1900年为1.2:l。这说明
19世纪晚期的美国
A.工业发展速度获得飞速发展B.轻重工业发展比例逐渐失调
8/20
C.重工业发展速度超过轻工业D.为发展工业忽视了国计民生
参考答案:
C
材料说明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值越来越小,说明重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轻工业,故选C;A
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不能说明轻重工业发展比例逐渐失调,排除B;当时依然以
轻工业为主,故排除D。
18.1992年上映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
其丈夫被村长踢伤后,为讨个“说法”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判
刑。以下对这部电影所反映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
②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④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很大成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考点:FD: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需要掌握改革开放以后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解
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结合所学可知,平反冤假错案是针对“文革”来说的,①与材
料内容无关,应排除.
②出现于1998年之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应排除.
从秋菊打官司的结果及其官司打赢后的茫然心态可以看出③④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故选D.
19.下图照片中的建筑是清代北京清漪园昙花阁(注:清漪园是颐和园的前身),由一位
随军记者拍摄,是最早被摄入镜头放入北京景象之一,后该建筑被焚毁,请判断该照片拍
9/20
摄时间最早应为
A.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
B.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
D.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参考答案:
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劫掠圆明园,
可能导致材料图片出现,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842年鸦片战争时期,英国没有
侵入北京;C选项错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战火没有烧到北京;D选项错误,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北京再次被侵占,与材料中“该照片拍摄时间最早”不符。故正确
答案为B选项。
20.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看法正确的是
A.二者都受到农民阶级的拥护B.它们核心观点互相矛
盾,截然相反
C.都是为挽救太平天国危机提出来的D.在现实中得到实践
参考答案:
B
21.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
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这段
话反映了
A.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
10/20
B.小国寡民状态方便了公民参加民主政治
C.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交通落后促使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
参考答案:
B
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由材料中“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
说明雅典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小国寡民使得直接民主制有了可能,每个有资格的城邦公
民都可以参加城邦的管理,也反映了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较强,故B符合题意。
而A、C、D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所以应选B。
22.江南制造总局最早的一批技术力量是原美商旗记铁厂的工人,后来陆续从香港、宁
波、广州等地外商企业中用较高的工资招募工人。这说明江南制造总局
A.长期被外商企业所控制利用
B.产生了近代最早的无产阶级
C.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管理制度
D.重视引进专业技术实才
参考答案:
D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多是从外商企业中用高工资招募而来
的,说明该洋务企业,重视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故选D项。从外商企业招募工人不意味着
被外商控制,排除A项。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产生在外国人办的企业中,B项错误。材料
表明引进的是技术而不是管理方式,排除C项。
23.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提出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
政策。1923年6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提出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
议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党的方针出现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
A.国外政治形势发生变化
B.严格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
C.孙中山同意与中共合作
D.认识到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
11/20
D
【详解】《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是中共三大的决议,其背景是中共所推
动革命方式遭受重大挫折,认识到自身力量的薄弱,要继续革命,必须与其他革命党派合
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即此时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故D正确;国外政治形势
发生变化,属于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严格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属次要原因,
不是与国民党合作的主要原因,排除B;孙中山同意与中共合作是国共合作的原因之一,
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23年”“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
员应加入国民党”,联系所学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分析解答。
24.由中国传入欧洲,促进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
就是()
A.指南针B.造纸术
C.印刷术D.火药
参考答案:
A
25.2011年4月28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束,数据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
105.2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
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A.宗法制B.科举制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D.郡
县制
参考答案:
A
26.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在今山东境内有齐郡、琅琊郡等。下列关于琅
琊郡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辖区内有自己的封地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
参考答案:
C
12/20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在地方设郡和县,郡守和县令(县长)是地方
最高行政长官,掌管地方行政。他们都由皇帝任命,并非世袭,故C项正确,D项错误;
郡守没有自己的封地,故A项排除;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是中央官制,故B项排除。
27.棉布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是在
A.唐朝后期B.宋末元初C.元朝末年D.明代后期
参考答案:
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纺织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棉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到明
朝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故选D。A、B两项均不符合题意要求,故排除;元
朝黄道婆改进的棉纺织工具及技术,只是改变了棉、丝、麻等纺织品比例,故C错误。
28.下面是有关学者对1500?1600年欧洲知识界对于地球表面积占比了解情况的统计表。
此数据直接反映了
年份地球表面积占比陆地面积占比水域面积占比
1500年22%25%20.9%
1600年49%40%52.5%
A.欧洲对外贸易的发展
B.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C.早期殖民扩张的开展
D.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参考答案:
D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500-1600年欧洲知识界对于地球表面积占比的了解增加,新的
陆地和水域不断被发现,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不是欧洲对外贸易的发展;B选项错
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新世界的发现,不是资本主义的发展;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
新世界的发现,不是早期殖民扩张的开展。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3/20
29.建置沿革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发展烙印,通过对某地区建置沿革的研究,可以了
解其历史发展演变历程。福建建置的沿革顺序是“福建节度使——福建宣慰使司—
—福建布政使司”,此沿革顺序对应的朝代顺序是
A.秦朝——唐朝——明朝B.唐朝——元朝——明朝
C.唐朝——明朝——清朝D.汉朝——明朝——清朝
参考答案:
B
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
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
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
时期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参考答案:
D
材料中说的是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国有的中纺公司,与民族企业的发展无
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并未
涉及对民族资本主义等轻纺工业的政策,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是在抗
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官僚阶层却借抗战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民族资本日益萎
缩,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
中纺公司”“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可
知,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故D项正确。
点睛:材料“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即
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是解题的关键。
14/20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材料一其原因在于中国较与世隔绝,它仅仅受到西北游牧民的侵略……东周时期,
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
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流域地区大批的排水工
程、为长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伴随经
济变革而来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即分封制转变为中央集权制……法家人物关心的是改革
社会,以加强他们所奉事的诸侯的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美国“除了全州性的法律以外,州有时也颁布一些全州性的治安条例。但在一般
情况下,是由乡镇当局或乡镇官员会同治安法官,根据当地的需要,规定本地的社会生活
细则,公布有关公共卫生、正常秩序和公民道德的守则。”
——引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历史原因有哪些?(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概括美国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特点。(4分)这样的权力分配
有何积极作用?(2分)
(3)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都实行中央集权制,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央
集权制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原因:西北游牧民族的威胁;东周以来的混乱局面使人民渴望结束割据战乱;社会经
济的迅速发展为其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法家人物和各国政治改革的推动。(回答其中三
点给6分。)
(2)特点:美国重视加强中央集权,但赋予地方一定的权力;地方可以颁布自己的法律、
法规、守则。(4分)
积极作用:既有利于加强中央权力,也有利于发挥地方的自主性。(2分)
(3)认识:实行中央集权制是历史的必然;中央集权制更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有效促
进社会的发展;但若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不利于地方自主性的发挥。(回答其中两点给4
分。)
32.图9中的场景曾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连战先生
从台北出发,先后到达祖国大陆的南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国共两党最高
15/20
领导人的双手终于握到了一起,并发表了“三项体认”和“五个促进”的新闻公报。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和平之旅”的第一站南京,刚下飞机的连战说:“对中国国民党来
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是‘国父’以及创党总理中山
先生的陵寝所在地……”
(1)请写出中山先生在南京所创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2分)
(2)为了巩固共和制度,中山先生颁布了《临时约法》。指出《临时约法》的重
要历史意义。(4分)
材料二: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
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
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
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16/20
(3)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
标志是什么?(2分)当时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了一场什么革命运动?(2分)简述
这场革命运动的重要意义。(3分)
材料三: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问题是振
兴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平、富强、屹立于世界先进国家之列。这可以说
是两党的共同的根本利益。
----唐培吉等著《两次国共合作史稿》
(4)结合材料三扼要指出国共两党有什么共同利益?(2分)第二次国共合作有
何成果?(2分)从七十多年来的国共两党关系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凡思想观
点正确、言之有理皆可得分。(2分)
参考答案:
(1)名称:中华民国。(2分)
(2)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
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4分)
(3)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这标志着国共首次合作的实现。(2
分)运动:国民革命运动。(2分)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
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分)
17/20
(4)共同利益:振兴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的独立、统一、和平、富强、屹立于世
界先进国家之列。(2分)
成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分)
启示:国共两党的关系极大程度地左右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
盛;几十年的历史反复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2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阶段演变
秦朝
①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②焚书坑儒,加强思
想控制
汉朝①②③
隋唐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北宋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建立禁军
②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权力;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与
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明清
①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
②清朝前期设南书房,后设军机处③实行八股取士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两对矛盾?其发展趋势如何?
材料二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有近5000名公民,即30岁以上公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担
任过负责为公民大会决定议案、接待外来使节、负有重要监督职责的议事会议员……正因
如此,雅典民主政治也成为一种迄今为止公民最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
——晏绍祥《雅典民主政治的危机与民主信仰的重塑》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体现了怎样的政治体制?依据材料二概括其特点。
18/20
参考答案:
(1)汉:①设立中朝,削弱相权②实行推恩令,监察地方③设置刺史,监察地方④酎金
夺爵,加强控制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
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民主政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详解】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
中朝,削弱相权;在地方实行推恩令,设置刺史监察地方,酎金夺爵加强控制;在思想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问,“两对矛盾”,指的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发展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得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中央集
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第(3)问,“政治体制”,依据材料二信息“雅典民主政治也成为一种迄今为止公民最
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得出民主政治。“特点”,依据材料二信息“有近5000名公
民,即30岁以上公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担任过负责为公民大会决定议案、接待外来使
节、负有重要监督职责的议事会议员”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等。
34.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下图反映的是不同
历史时期的政治文明成果材料,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9/20
图三
图四
(1)将四幅图所示政治文明成果填入下表中适当的位置。(8分)
20/20
图片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国家(朝代)
政治文明成果
(2)图一所示的诸侯有几类?所示政治制度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二中的制度有何特点?(2分)
(4)阅读图三和图四,分析两者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异同。(2分)
(5)某探究小组欲对中国古代创立的政治制度进行探究,请你为其提供两种获取相关探究
资料的方法。(2分)
参考答案:
(1)
图片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国家(朝代)西周隋唐秦西汉
政治文明成果分封制
三省六部
制
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2)三类:同姓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影响: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
到加强。
(3)相权一分为三,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既提高了行政效率,又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4)同:郡县制;异:西汉同时实行分封制。
(5)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求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等。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12:08: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96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