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弱视?
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
而且矫正视力又达不到正常;或者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
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低下和不能矫正的称为弱视。弱视按程度分为轻度
弱视(视力0.8~0.6)、中度弱视(视力0。5~0。2)、重度弱视(视
力低于或等于0。1)。弱视在视觉发育期间均可发生,多在1~2岁
就开始。弱视发病愈早,其程度就越重。
弱视与近视有什么不同?
弱视与近视根本不是一种病。近视眼是由于眼调节肌肉睫状肌过
度紧张或遗传等原因造成眼轴变长引起的看远不清楚,看近清楚的眼
病,戴镜后矫正视力多可恢复正常,而弱视是一种视功能发育迟缓、
紊乱,常伴有斜视、高度屈光不正,戴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的眼病,
两种病有本质的不同。
弱视对儿童视功能的危害比近视大得多.因为近视仅仅是视远时
视力下降,不伴有其他视功能损害,视力矫正不受年龄限制;而弱视患
儿不仅视力低下,不能矫正,可能无双眼单视功能,无立体视,今后不
能胜任驾驶、测绘及精细性工作,不仅影响工作前途,而且直接影响到
我国的人口素质。
弱视的病因有哪些,弱视分几种类型,疗效如何?
引起弱视的病因比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原因:小儿斜视、较高
度远视、近视和散光、先天性白内障、重度眼睑下垂,以及先天的视
中枢及视神经发育不良等。
弱视的分类方法也有很多,根据病因不同弱视可分为:
斜视性弱视:患者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同时伴有弱视,但无眼底异常。
目前认为这是因为斜视引起复视和视觉紊乱使患者感到极度不适,大
脑视皮质主动抑制由斜眼黄斑传入的视觉冲动,该眼黄斑部功能长期
被抑制,形成了弱视.这种弱视是斜视的后果,是继发的、功能性的,
因而是可逆的,预后是好的。但偶有少数原发性者即使在积极治疗下
视功能改善也不显著。
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两眼黄斑部所形成的物象清晰度不等,
即使屈光不正得到矫正,屈光参差所造成的物象大小仍然不等,致使
双眼物象不易或不能融合为一,视皮质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大眼
睛的物象,日久遂发生弱视,这类弱视也是功能性的,因而是可逆的.
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期,由于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
或上睑下垂遮挡瞳孔,致使光线刺激不能充分进入眼球,剥夺了黄斑部
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产生功能性障碍而发生弱视。
先天性弱视: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真视美推测新生儿常
有视网膜或视路出血,可能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有些先天性弱视
继发于眼球震颤。
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侧性,发生在没有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
屈光不正患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近,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远视性
屈光不正者.这种弱视因双眼视力相差不多,没有双眼物像融合障碍,
故不引起黄斑部功能抑制,所以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后,视力能逐渐
提高,无需特殊治疗,但为时较长.
从表面上看,以上五种均是弱视,但在发病机理方面有本质区别。
斜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进入双眼的光刺激是等同的,双眼黄斑部都参
与视功能的发生、发展过程,所以预后较好.但形觉剥夺性弱视是在
婴幼儿期视功能尚未发育到完善或成熟阶段,视网膜未能得到足够的
光刺激而未能充分参与视功能的发育过程,造成弱视,这种弱视不仅
视力低下,且预后也差。单眼障碍造成的后果较双眼者更为严重。所
以由于眼病而遮盖婴幼儿眼睛时应特别慎重,以免形成剥夺性弱视(尤
其6月以内的患儿).
综上所述,先天性及形觉剥夺性弱视预后较差。屈光不正性、斜
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预后较好,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和正确治
疗,绝大多数视力可提高,获得正常视力的可能性也相当大.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11:29: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94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