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2-12-30 07:47:42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30日发(作者:智力开发)

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与反思

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理清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感悟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3.学习本文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指导学生梳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时“说”和“做”的不同之处,深

入学习其品格与精神。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人物形象,例如:“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等细节,就突出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刻苦的治学精神。

3.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本文不少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和联想。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

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的越锲而不舍”等句。注意引导学生从理解含义和体

味表达效果两方面去思考。

教学难点: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课前准备:1.积累字词。2.查找臧克家、闻一多的资料。

教学过程:

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

美。”本文是一位诗人用诗意的语言纪念另一位诗人的散文,既有诗一般的富于音乐美

的语言,又有典型的人物形象,还有精致严谨富于建筑美的结构,本设计拟采用分板

块品读法,研读课文的结构、形象、语言,把握文意,感受文章的诗意。

一、建筑美,美在结构

导语:PPT默读全文,关注文章开头结尾的语句,并找出文中的过渡句,试分析

他们的特点。

反馈指导:

开头总说段自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

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两段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文章上半部

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一多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

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全文以此为纲展开,可以说是文眼。这是闻一多先生对自己行事方式的评价,自评里

高度概括自己的做事风格,了解闻一多其人,就不会以为他是骄矜,是自夸了。这是

他做人做事的真实写照。此外,运用比较的方法,不光可以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

与“做”的态度,还可以使语意递进加深。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

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

文。

结尾总结段他评:“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

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这是臧克家对自己的老师热情洋溢的赞颂,评价里包括了他的诗人气质,他的学

术成就,他的民主战士的大无畏精神,结尾再次扣题,高度评价他的说和做。

中间过渡段概括:“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

为学者的方面。”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两段的关系十分紧密,

“仅……还……”“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

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些呼应紧密的提法,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连缀

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的情况用极

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小结:巧用抒情议论句:总起,结语,过渡,令文章浑然天成,结构精美,非常

严谨,富有建筑的匀称,坚固,美观,韵律之美。课文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

学者”的方面,写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部书的情况;二部分

“作为民主战士(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

威三件事作为例证。上下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过渡句,衔接紧密,

过渡自然。

二、绘画美——美在形象

导语:再读课文,找出描写闻一多先生形象的段落,进行阅读品悟。

3-6段为先生作为学者的形象、10-18段是先生作为革命家的形象

(一)有感情的朗读第3-6段,根据课文,试说: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的学者。试

来点分析。

根据课文内容,学生可能有这些发现:闻一多先生是一位“诗兴不做而研究志趣

正浓”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的越锲

而不舍的学者。我感受到闻一多先生对新知的渴望和钻研还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

他对自己极其苛刻的要求。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

研究,他惜寸阴、分阴。”的学者,句子中“贪”和“惜”两个词体现出治学的如饥似

渴。为作研究而如痴如醉的学者形象从中,我感受到他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拯救国家

的决心!我觉得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的学者,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

前。”这里的“想吃尽、消化尽”有点夸张,但是却极其准确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

典文学的热爱。“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则写出了他高瞻远瞩的爱国情怀!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学者。

要给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深宵灯火“大开光明之路”用比喻,拟人手

法表达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古籍的目的。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放眼历史、胸怀天下、高屋建瓴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不畏艰难、耐得住寂寞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学者。

小结过渡: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似乎感觉到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已经

依稀在眼前了。下面让我们再通过想象与还原让他的形象鲜活起来。

出示任务:ppt请根据老师出示的情境,合理发挥想象,还原一次闻一多先生作

研究时的情景,自主写作。

夜,已经深了,可闻一多先生的书房里却还亮着光,只见他……

要求:尽量遵从文本,合理想象,并尝试运用文中的四字短语来表达。

学生练笔交流后小结:闻一多先生是一个锲而不舍、勤奋刻苦、废寝忘食,争分

夺秒进行研究,甚至不修边幅,研究也只为谋求救国之路的有深沉爱国之情的学者。

(二)出示任务:有感情的演读第10-18段,进行品析性评说活动:本文写了一位

()的革命家。

反馈指导:本文写了一位“明知凶多吉少,而大无畏的骂特务,慷慨淋漓”的革

命家。

本文写了一位“指着特务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的革命家。

本文写了一位“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的革命家。

本文写了一位“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的革命家。读出了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位革命者面对危险时从容不迫、大无

畏的英勇形象。

本文写了一位“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出大门”

的革命家。从中读出了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与反动派拼死一

战的决心!

ppt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讲演》片断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

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

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

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

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

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小结:这些铿锵有力的句子就是闻一多先生的宣言,前仆后继,闻一多先生以行

动践行了实证了自己的诺言,在参加完李公朴的追悼会后就被特务暗杀了。

三、音乐美,美在语言

导语:PPT自由阅读,找出美词美句,品味语言,小组讨论交流,体悟语言美。

反馈指导:

(一)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

锲而不舍无暇及此零乱不堪众物腾怨

心不在焉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群蚁排衙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慷慨淋漓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

示例:我认为文中“一反既往”这个词用得好,“既”是已经的意思,译为“完全

和过去(做学问)的情况不一样”。这个词语使人想起成语“一如既往”,表达简洁风趣,

又领起了下文。小结:这些词语结构整齐,很有节奏感,连用起来,也有力量,有气

势。

(二)作者惯用对句的形式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示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我认为“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

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这一处写

得好,因为它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写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

“钻探”这个词用得好,比“钻研”“研究”等词词义程度更重,写出了闻先生对古代

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小结: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

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散文中适当运

用诗意的语言能够增添文章的厚度,能更为形象更为深刻地表现歌颂闻先生是口的巨

人、行的高标的主题,以文中包孕的感情、激情给人以激励、鼓舞和感染。闻一多先

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

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

敌人,无所畏惧,义无反顾,舍生取义,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度,成为中

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后期年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

如一的。他视死如归的勇者姿态,令人钦佩。

过渡:那个时代的人们,处于积贫积弱的国家,都把自己的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命

运和前途结合在了一起。如果生于和平时代,他会是一个内心充满热情的诗人,潜心

治学的学者,让我们来读读他的诗歌。闻一多先生曾于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

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

情。

四、诗歌美——美在精神

出示任务并反馈指导

作业设计:

1.了解诗人诗作

我们已经了解了他作为学者,作为革命家的一面,我们再来看看他作为诗人的一

面,读读他的诗《一句话》《太阳吟》《七子之歌》《静夜》,做点摘抄。体会诗人心中

激荡的爱国之情,流淌的赤子心迹。

一起来欣赏他的《一句话》。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鲁迅先生说:“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于是这爆出

来的一声就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高扬爱国旗帜,救国于水火之中。

2.第一单元写作实践一稍加改动,布置成当日练笔。

写作实践一: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也不难,

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或《我的老师》为题,写一个200

字左右的片段。

反馈指导:要求学生试着模仿文中的写法,写自己的一个好朋友或你的老师,如

写闻一多“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用传神的细节显示他大无畏

的革命精神,说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用抒情议论来评价他的崇高品质……

也可学习《邓稼先》,正面侧面相结合,以细节见出人物精神面貌。

板书设计: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红烛其神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消化落实字词,尤其是四字成语;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

路,把握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2)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

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感知课文内容;品味重要语句,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把握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了解课文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播放闻一多做的容韵琳《七子之歌.澳门》。

熟悉的旋律响起,来自儿时。更是来自一个时代一个爱国学者的铿锵之笔。人的

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他目睹“国疆

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

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

奋兴云尔。”故而有了不朽之《七子之歌》。这位伟大爱国学者便是闻一多。今天,让

我们一起走进《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感受他的伟大情怀!(布置学生下去后,集齐

七子之歌)

二、读文知事

1.介绍作者臧克家和闻一多

(明确)

臧克家:臧克家(1905~2004。他是对我国新诗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创作

长达80年之久。成果之丰、影响之大,被认为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

新诗史”人们比较熟悉的是他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

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如今,这句诗已经成为送给诗人自己最好的挽歌。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

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

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一二?一”惨案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直到牺牲生命。

你们见过真正的闻一多吗?想不想见?不过见到他是不可能了,因为他早在我们出

生前就由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被国民党杀害了,幸运的是我们能看到他的画像?请大

家看课本中的插图,看从中能感受到闻一多的哪些特点?(不爱修饰,把时间用到了研究

上。留了一把胡子。抗战八年中,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

决心。目光坚毅,说明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为了祖国,他红烛一样燃烧自己)。

对画像的解读是感性的,我们还是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写的课文《闻

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来进一步了解吧。了解更多,参看汪曾祺《闻一多先生上课》,感

受大师风范。

2.自读课文,勾画精美句子和词语。

疏通字词,把生字词划下来,读记3-5分钟,然后考核。

(1)校(xiào校规;jiào校订)壳(ké弹壳;qiào地壳)

藏(cánɡ躲藏;zànɡ宝藏)行(hánɡ行列;xínɡ行动)

(2)xiá暇hè赫kuī窥pài澎湃shuò硕mí弥piǎo漂jiǒnɡ炯

(3)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锲而不舍(锲:刻;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

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

整整的蝇头小楷)

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

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

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气冲斗牛(形容气势

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3.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明确:从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来写的。

三、整体把握

1.学者的闻一多

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用原文回答)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体现:三部著作:《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

成就?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明确: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做了再说。

2.革命家的闻一多:说了紧跟着就是做(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那他做了什么?目的又是什么?(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目的:争取民主。

课堂小结:综合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的人,是“口的巨

人,行的高标”。我们通过朗读、讨论,认识到闻一多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

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四、解读文章

1.研读表现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成就卓著的段落。

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的身份是学者、诗人。他治学严谨,才华横溢、学贯中

西,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文章的那一部分最能表现他的这一特点?

默读文章的第一部分,把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成就卓著的语句滑下来,

并进行圈点批注。

2.研读表现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的段落,同样勾出重要句词。

教师:一个如此“血性”的男儿,很长一段时间竟能“沉寂”下来做学问,甚至

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种性格反差看似悖理,实则不然。

1925年,闻一多先生在给梁实秋先生的一封信中,他这样说:“我国前途之危险

不独政治、经济又被征服之祸患,文化之征服甚于其他方面之征服千倍之,杜渐防微

之责,舍我辈汽水堪任之!”可见,闻一多先生是想从谈所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渊源

中,寻找出医治我们民族病症的药方。闻一多有这样一句名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

爱她的祖国,爱她的民族。”在他的眼里,做一个中国人比作一个文学家更重要。他是

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用她的言和行终生时间这着句话,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

价。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感受一下闻一多那种大义凛然,宁为

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

3.探究闻一多前后的“变”与“不变’。

①“变”:(做学问和革命有什么变化?)在“说”与“做”方面前后判若两人─

─前期潜心研究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做学问的时候,他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潜心钻研,无声无闻;干革命的时候,他起草传单,发表演说,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这种变化源于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②“不变”:(始终不变的是什么?)闻一多前后外在表现的变化却有着不变的精

神核心──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

他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他是始终如一

的。

4.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语言特点:

(1)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

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

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

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2)精练含蓄:

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

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什么的意思;而第5段“他并没有‘说’,

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

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

“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

也是“行”了。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

是耐人寻味的。

(3)富于音乐美。

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

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

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

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

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读起

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五、总结全文

闻一多先生既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

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在结尾,让我们以蓬勃之力,吟诵出他的七子之歌吧!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现代改编为歌曲《七子之歌》,歌词见后文“衍生歌曲”)

七子之歌七子之歌·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现代改编为歌曲《七子之歌·台湾》

七子之歌七子之歌·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老的海,

威海卫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七子之歌·广州湾

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广州湾,现广东湛江市,曾为法国殖民地。”东海和硇州“,即东海岛和硇洲岛。

现代改编为歌曲《七子之歌·广州湾》)

七子之歌七子之歌·九龙岛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旅顺·大连

旅顺大连租借地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地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地蹴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3.《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反思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课,切合本

单元“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为国为民的崇

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民主革命精神。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我将第一课时

的教学目标设置为:把握闻一多的身份和事迹、感受闻一多的精神和品格。围绕此目

标,本节课分为两大板块:

一、认识人物,导入课文;

二、理清身份,感知品行。

用目标评价模式来看,两大板块切实完成了第一课时教学任务。同学们在我的

介绍下了解了闻一多、臧克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搜集文中信息认识到了闻一

多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表现、特点和目的,并在朗读中体会了闻一多严谨刻苦的学者

精神、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难得的是,在这堂课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

孩子们也一反常态地积极发言、激情朗读。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老师对孩子们的巨大

影响力,如果老师对课堂能精心设计、全情投入,孩子们就能更好地融入课堂、学好

课文。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第一,导入有待改进。课前,刘校看见我班愿望墙上有一句“我要上北大”,

便问“闻一多是不是曾任北大教授?”倘若我能够就此入手,更显教育机智。因此,

介绍闻一多三重身份前我可以加上一段导语:22班同学们志向大,小小年纪便想上北

大,今天老师就带你提前熟悉你们将来的大学,认识这里的一位教授——闻一多,看

看他是个怎样的人?

第二,未能将读与写结合。在分析学者闻一多作《唐诗杂论》时,我让孩子们

快速默读并分组谈论,然后告诉我“这一过程体现了闻一多是怎样的人?”孩子们用

“严谨治学”“废寝忘食”等词语来形容他,我便浅尝辄止。课后,刘校问我:“为什

么不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话去说一说、写一写闻一多治学的具体状态?”

我不禁为刘校感服,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对进一步理解人物品格、提高想象力和

写作能力都有帮助。在以后备课时,我将关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融会贯通,争

取呈现出更多元化的课堂。

第三,后半节课稍显仓促。课堂的预设状态和生成结果差别较大仍然是困扰我

的一大问题。以这节课为例,我本打算只上第一部分,但紧张的心态使我不知不觉间

加快了进度,孩子们也格外配合,以至于三十分钟我便完成了一节课的内容。为避免

空堂,我硬着头皮继续教,虽然没出差错,但后面一部分内容稍显混乱。看来以后还

是得多观察和了解学生,多磨课,才能练好胆子、把握课堂时间啊!

海涅说过,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

改正的机会。公开课带给我反省之镜,它让我因直面现实而忐忑不安,也促使我翻然

改进。因此,我感激每一次课堂、每一句评语,希望在四十八中获得成长与成功。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07:47: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83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国庆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