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
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加入抗氧化物质,下列不属于抗氧化物质的是
()
A
.硫酸亚铁
B
.还原铁粉
C
.亚硫酸钠
D
.生石灰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
...
的是
A
.分液时,上层液体上口出,下层液体下口出
B
.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C
.给蒸馏烧瓶中液体加热时需要加入沸石,防暴沸
D
.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待过滤的液体,加快过滤速度
3、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A
.T2
O和H
2
O
B
.O
3
和O
2
C
.CO和CO
2
D
.12C和13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
A
)()
A
.标况下,22.4L由N2
和N
2
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氮原子个数为2N
A
B
.1mol·L-1K
2
SO
4
溶液所含K+数目为2N
A
C
.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分子数目为NA
D
.18gD2
O中所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
B
.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以把钛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
.将灼热的铜丝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生成棕黄色的雾
D
.
Fe(OH)
3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因而可用于净水
6、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
“
侯氏制碱法
”
联合合成氨工业生产纯碱和氮肥,工艺流程图如下。碳酸化塔中的反应:
NaCl+NH
3
+CO
2
+H
2
O=NaHCO
3
↓+NH
4
Cl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以海水为原料,经分离、提纯和浓缩后得到饱和氯化钠溶液进入吸氨塔
B
.碱母液储罐
“
吸氨
”
后的溶质是
NH
4
Cl
和
NaHCO
3
C
.
“
冷析
”
和
“
盐析
”
是为了分离
NH
4
Cl
,获取氮肥
D
.该工艺的碳原子利用率理论上为
100%
7、离子方程式
CO
3
2-+
2H+=CO
2
↑
+
H
2
O
表示()
A
.碳酸盐与盐酸之间的反应
B
.一切碳酸盐与一切酸之间的反应
C
.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之间的反应
D
.可溶性碳酸盐与一切酸之间的反应
8、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氯水可使干燥的pH试纸变红且部分褪色
B
.硝酸银溶液滴入氯水中会产生白色沉淀
C
.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O2
D
.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漂白性会增强
9、单质
X
和单质
Y
反应生成
X3+和
Y2-,现有下列叙述:①
X
被氧化,②
X
是氧化剂,③
X3+是氧化产物,④
X
具有
氧化性,⑤
Y2-是还原产物,⑥
X3+具有氧化性。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④⑤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④⑥
10、KOH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KOH的流程如下: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1、化学实验中若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
,
形成一个循环
,
则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在如图
所示有编号的反应中
,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A
.
3
个
B
.
4
个
C
.
5
个
D
.
6
个
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
CCl
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
700
℃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
合物。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
“
稻草变黄金
"
。下列有关说法中,你认为错
误的是()
A
.
Na
的还原性强于金刚石
B
.另一种化合物是
NaCl
C
.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属于胶体
D
.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1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
..
的是
A
.
Al
2
(SO
4
)
3
=2Al3++3SO
4
2-B
.
Na
2
SO
4
=2Na++SO
4
-2
C
.
Ca(NO
3
)
2
=Ca2++2(NO
3
)2-D
.
Ba(OH)
2
=Ba2++OH
2
-
14、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B
.能与金属镁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C
.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同种化合价也可能对应多种氧化物
D
.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15、下列图像与其相应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铜固体直至过量的过程,溶液的导电性变化
B
.向硫酸溶液中逐渐加水的过程中,溶液密度的变化
C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化
D
.向
2L0.015mol/L
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的过程,沉淀质量的变化
16、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
.用
NaOH
溶液吸收
CO
2,选⑤
B
.用
CCl
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
.分离
Na
2
CO
3溶液和苯,选④
D
.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有一固体粉末,可能由Na
2
CO
3
、Na
2
SO
4
、CuSO
4
、NH
4
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检验它们所含的物质,做了以下
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②往此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滤,将沉淀置于
稀盐酸中,发现沉淀不溶解。
(1)试判断: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定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是否含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
18、今有甲、乙两种固体和A、B、C、D四种物质的溶液。已知甲、乙中有一种为氧化铜,A、B、C、D分别是盐酸、
氯化钠、氯化铜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这六种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①乙+B=A+水;②A+C=乙+D;③甲+B
=A+水。
(1)写出下列四种物质的化学式:甲
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
,A
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
。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上述三个变化: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
。
19、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
1
)装置
A
、
B
通入
Cl
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
,根据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
。
(
2
)装置
B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
。
(
3
)装置
F
的作用是
___
。
(
4
)实验开始后,观察到装置
C
中的现象是
___
。
(
5
)装置
E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
。
(
6
)通入
Cl
2时装置
D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
。
20、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室灼烧干海带通常在
_____________
中进行(填仪器名称)。
(2)
步骤Ⅰ名称是
____________
,步骤Ⅲ名称是
___________。
(3)
验证反应①已经发生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步骤Ⅱ中的
CCl
4能否改为乙醇,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已知在实验室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氯化锰和
Cl
2等,某同学用此法制得标准状况下
Cl
2体积
为
22.4mL
,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
1
)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配平
____________
(
2
)请计算共消耗
MnO
2多少克?
_____________
(
3
)上述实验所用浓盐酸,其质量分数为
36.5%
,密度为
1.19g/mL
,为了使用方便,请计算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
度为多少?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D
【解析】
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加入抗氧化物质,即该物质应具有还原性,如硫酸亚铁、还原
铁粉和亚硫酸钠,而生石灰只能作干燥剂,故
D
错误。
答案为
D
。
2、
D
【解析】
A、根据分液的操作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蒸发时的实验操作分析;
C、根据蒸馏烧瓶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过滤的实验操作分析;
【详解】
A、分液时,上层液体上口出,下层液体下口出,故A正确;
B、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故B正确;
C、蒸馏烧瓶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
2/3,同时还要加入碎瓷片防止爆沸
,故C正确;
D、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容易把滤纸弄破,起不到过滤的作用,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
D。
3、
D
【解析】
分析:根据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分析。
详解:
A.
T
2
O和H
2
O是化合物,不是原子,故A错误;
B.
O3
和O
2
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
CO和CO2
是化合物,不是原子,故C错误;
D.12C和13C都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选D
。
4、
A
【解析】
A.
因为每个分子中都含有
2
个氮原子,标况下,22.4L由N2
和N
2
O组成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氮原子个
数为2N
A
,故正确;
B.
没有说明1mol·L-1K
2
SO
4
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所含K+数目,故错误;
C.
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22.4L水不是1mol,故所含分子数目不为NA
,故错误;
D.
18gD2
O的物质的量为18/20=0.9mol,其中所含有的质子数为9N
A
,故错误。
故选A。
5、
D
【解析】
A.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A
错误;
B.
钠的性质非常活泼,Na与盐溶液反应时,Na先与水反应,故钠不能把钛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B
错误;
C.
将灼热的铜丝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C
错误;
D.
氢氧化铁胶体表面积大,用于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净水,
D
正确;
答案选
D
。
6、
B
【解析】
在饱和
NaCl
溶液中先通入氨气(吸氨塔)使溶液呈现碱性,再通入
CO
2(碳酸化塔),在碱性环境下
CO
2溶解能力增
强,与氨气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回转焙烧炉加热后转化为纯碱、
水和二氧化碳,母液中的
NH
4
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
NaCl
大,在低温下却比
NaCl
溶解度小,在
5℃~10℃时,向母
液中加入食盐细粉,可使
NH
4
Cl
单独结晶析出,剩余氯化钠溶液可再次投入使用,据此来解答。
【详解】
A
.海水淡化工厂中,经对海水分离、提纯和浓缩可得到饱和氯化钠溶液,用于下一步进入吸氨塔,故
A
正确;
B
.由工艺流程图可知,进入碱母液储罐的只有氯化铵,再加入氨气后,会产生氨水,所以碱母液储罐中的溶质是氯
化铵和氨水,故
B
错误;
C
.由上述分析可知,
“
冷析
”
和
“
盐析
”
是为了分离
NH
4
Cl
,获取氮肥,故
C
正确;
D
.该流程中,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最终全部进入纯碱中,碳原子利用率理论上为
100%
,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B
项,故答案为
B
。
7、
C
【解析】
A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生成
CO
2和
H
2
O
,不一定能用
CO
3
2-+2H+═CO
2
↑+H
2
O
表示,如碳酸钡、碳酸钙等难溶性的盐
必须写成化学式,选项
A
错误;
B
.一切碳酸盐与一切酸之间的反应,难溶性的碳酸盐和弱酸必须写成化学式,不能用
CO
3
2-+
2H+=CO
2
↑
+
H
2
O
表示,
选项
B
错误;
C
.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之间的反应,能够用离子方程式
CO
3
2-+
2H+=CO
2
↑
+
H
2
O
表示,选项
C
正确;
D
.可溶性碳酸盐与一切酸之间的反应,若酸是弱酸,必须写成分子式,不能写成氢离子形式,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C
。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实质。离子方程式2
3
CO+
2H+=CO
2
↑
+
H
2
O
表示可溶性的碳酸盐
(
而不是难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钙
等
)
与强酸
(
而不是弱酸如醋酸等
)
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8、
D
【解析】
氯水中含有Cl
2
、HClO、H+、Cl-、ClO-等微粒;H+能使PH试纸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使pH试纸褪色;Cl-与硝酸银溶
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HClO见光分解为盐酸和氧气。
【详解】
氯水中含有Cl
2
、HClO、H+、Cl-、ClO-等微粒,H+能使pH试纸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pH试纸褪色,故A正确;
氯水中含有Cl-,Cl-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B正确;HClO见光分解为盐酸和氧气,故C正确;HClO具
有漂白性,次氯酸见光分解,所以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漂白性会降低,故D错误;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侧重于氯水的成分与性质的考查,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本题中要注意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9、
C
【解析】
单质
X
和单质
Y
反应生成
X3+和
Y2-,
X
元素的化合价由
0
升高为+
3
价,
Y
元素的化合价由
0
降低为-
2
价,结合氧化
还原反应中基本概念及规律来解答。
【详解】
单质
X
和单质
Y
反应生成
X3+和
Y2-,
X
元素的化合价由
0
升高为+
3
价,
Y
元素的化合价由
0
降低为-
2
价,则
①
X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正确;
②
X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是还原剂,故错误;
③
X
为还原剂,被氧化,
X3+是氧化产物,故正确;
④
X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错误;
⑤
Y
元素的化合价由
0
降低为-
2
价,
Y
被还原,所以
Y2-是还原产物,故正确;
⑥
X3+是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故正确;
即正确的是①③⑤⑥,答案选
C
。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中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规
律性知识的应用。
10、
C
【解析】
发生CaCO
3CaO+CO2↑、CaO+H2O=Ca(OH)2、K2CO3+Ca(OH)2=CaCO3↓+
2
KOH,结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来解
答。
【详解】
由制备流程可知,发生的分液依次为CaCO
3CaO+CO2↑、CaO+H2O=Ca(OH)2、K2CO3+Ca(OH)2=CaCO3↓+
2
KOH,其
反应类型分别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没有涉及置换反应,答案选C。
11、
A
【解析】
①Na
2
Cr
2
O
7中
Cr
为+
6
价,
CrCl
3中
Cr
显+
3
价,
Cr
的化合价降低,反应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②中
Cr
的化合价都
显+
3
价,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③中
Cr
的化合价都显+
3
价,没有化合价的改变,不属于氧
化还原反应,④
CrCl
3中
Cr
显+
3
价,
Na
2
CrO
4中
Cr
显+
6
价,化合价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⑤
Cr
的价态
都是+
6
价,没有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⑥
Cr
的化合价由+
6
价→+
3
价,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
原反应,因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①④⑥,故选项
A
正确。
12、
C
【解析】
A
.反应中
Na
置换出
C
,
Na
是还原剂,
C
是还原产物,说明
Na
的还原性强于金刚石,故
A
正确;
B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方程式为
4Na+CCl
4
700
=
℃
C+4NaCl
,则另一种化合物是
NaCl
,故
B
正确;
C
.纳米级金刚石粉末是纯净物,不是胶体分散系,故
C
项错误;
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Na+CCl
4
700
=
℃
C+4NaCl
,属于置换反应,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错误的是
C
项,故答案为
C
。
13、
A
【解析】
A、Al
2
(SO
4
)
3的电离方程式为:
Al
2
(SO
4
)
3
=2Al3++3SO
4
2-,故
A
正确;
B
、硫酸根离子应是
SO
4
2-,Na
2
SO
4电离方程式为
Na
2
SO
4
=2Na++SO
4
2-,故
B
错误;
C
、硝酸根为
NO
3
-,硝酸钙的电离方程式为
Ca(NO
3
)
2
=Ca2++2NO
3
-,故
C
错误;
D、Ba(OH)
2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
Ba(OH)
2
=Ba2++2OH-,故
D
错误。
14、
C
【解析】
A.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如CO,故A错误;
4
溶液也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但NaHSO
4
是盐,故B错误;
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例氮元素的氧化物有NO、N
2
O
3
、NO
2
、N
2
O
4
、N
2
O
5
,且NO
2
、N
2
O
4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
+4价,故C正确;
2
O
7
是酸性氧化物,但却是金属氧化物,故D错误;
本题答案为C。
15、
B
【解析】
根据变化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分析曲线正确与否。
【详解】
A
项:
CuSO
4溶液中加入
Ba(OH)
2固体时,发生
CuSO
4
+Ba(OH)
2
=Cu(OH)
2
↓+BaSO
4
↓
。随着
Ba(OH)
2的加入,溶液
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恰好反应时,溶液几乎不导电;
Ba(OH)
2过量时,溶液导电能力又增强。
A
项错误;
B
项:大多数物质的水溶液,密度比水大,且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密度也越大。向硫酸溶液中加水,溶液的密
度逐渐减小,并趋近于
1g/mL。B
项正确;
C
项:一定温度下,饱和
KN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
0
,加入的
KNO
3晶体也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
变。
C
项错误;
D
项:一定量石灰水中通入
CO
2,先发生反应
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后发生反应
CaCO
3
+CO
2
+H
2
O=Ca(HCO
3
)
2。两反应消耗等量的
CO
2,沉淀质量与
V(CO
2
)
的关系应为
“
等腰三角形
”。D
项错误。
本题选
B。
16、
C
【解析】
由装置图可知①~⑤分别为过滤、蒸发、分液、蒸馏、洗气。
【详解】
A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洗气的方法吸收二氧化碳,故
A
正确;
B
.碘易溶于有机溶剂,用苯提取碘水中的碘,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故
B
正确;
C
.苯不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不用蒸馏,故
C
错误;
D
.提纯粗盐,常用到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选①和②,故
D
正确。
答案选
C
。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Na
2
SO
4
Na
2
SO
4
+BaCl
2
=BaSO
4
↓+2NaClNa
2
CO
3
、CuSO
4
NH
4
Cl取少量药品加入试管中,加蒸馏水溶
解,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试纸是否变蓝色。NH
4
Cl+NaOH
Δ
NH
3
↑+
NaCl+H
2
O
【解析】
(1
)将固体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则固体中一定不含有
CuSO
4
,
(2
)往此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故沉淀中可能含有碳酸钡或硫酸钡,(
3)过滤,将沉淀置于稀盐
酸中,发现沉淀不溶解,结合(
2
)可知白色沉淀只能是硫酸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Na
2
SO
4,一定不含有
Na
2
CO
3
,NH
4
Cl
是否存在无法确定,据此答题。
【详解】
(1
)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有
Na
2
SO
4,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Na
2
SO
4
+BaCl
2
=BaSO
4
↓+
2NaCl,肯定没有Na
2
CO
3和
CuSO
4,可能含有
NH
4
Cl
,故答案为
Na
2
SO
4
;Na
2
SO
4
+BaCl
2
=BaSO
4
↓+2
NaCl;Na
2
CO
3
、CuSO
4
;NH
4
Cl。
(2
)检验是否含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的实验方法是:取少量药品加入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试纸是否变蓝色,若试纸变蓝,则含有
NH
4
Cl
,否则不含有
NH
4
Cl
,化学方
程式为:
NH
4
Cl+NaOHNH
3
↑+NaCl+H
2
O
,故答案为取少量药品加入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入氢氧化钠
溶液后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试纸是否变蓝色;
NH
4
Cl+NaOHNH
3
↑+NaCl+H
2
O。
18、CuOCu(OH)
2
CuCl
2
NaClCu(OH)
2
+2H+=Cu2++2H
2
OCu2++2OH-=Cu(OH)
2
↓CuO+2H+=Cu2++H
2
O
【解析】
甲、乙两种固体均与
B
反应,生成
A
和水,再分析给出的四种物质可知
B
为盐酸、
A
为氯化铜;所以甲乙中均含有铜
元素,又
A+C=
乙
+D
,能与氯化铜反应的只有氢氧化钠,所以
C
为氢氧化钠,
D
为氯化钠,乙为氢氧化铜,则甲为氧
化铜.
【详解】
(1)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为
CuO;乙为Cu(OH)
2
;A
为
CuCl
2
;D
为
NaCl;
(2)
氢氧化铜为难溶物所以不能拆,故乙与
B
的离子反应为:
Cu(OH)
2
+2H+=Cu2++2H
2
O;A
与
C
的离子反应为:
Cu2+
+2OH-=Cu(OH)
2
↓;氧化铜为难溶物不能拆,故甲与B
的离子反应为:
CuO+2H+=Cu2++H
2
O。
19、干燥的红色
(
或
A
中
)
布条不褪色,湿润的红色
(
或
B
中
)
布条褪色
Cl
2无漂白性,
Cl
2与水反应生成的
HClO
有漂
白性
Cl
2
+H
2
OH++Cl-+HClO
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环境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2Fe2++Cl
2
=2Fe3++2Cl-H
2
O+SO2
3
+Cl
2
=2H++SO2
4
+2Cl-
【解析】
干燥的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氯气和水接触后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能使红色布条褪色,盐酸能
使紫色石蕊变红,次氯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氯气和亚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氯气能和氯化
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显黄色,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氯气被吸收,防止氯气污染环
境。
【详解】
(
1
)干燥氯气遇到干燥的红色
(
或
A
中
)
布条不褪色,湿润的红色
(
或
B
中
)
布条褪色,说明
Cl
2无漂白性,
Cl
2与水反应
生成的
HClO
有漂白性;
(
2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是强酸,能拆成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为:
Cl
2
+H
2
OH++Cl-+HClO
;
(
3
)装置
F
中盛有氢氧化钠,能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
4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
5
)氯气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
2
=2Fe3++2Cl-;
(
6
)氯气氧化亚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根,本身被还原为氯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H
2
O+SO2
3
+Cl
2
=2H++SO2
4
+2Cl-。
20、坩埚过滤蒸馏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若变蓝,证明反应已经发生(合理答案也给分)不
能,乙醇和水互溶(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
海带灼烧后用水浸泡,过滤后的滤液含有碘化钾,加入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用四氯化碳萃取,最后蒸馏
分离得到碘单质。
【详解】
(1)
灼烧固体用坩埚。
(2)
步骤Ⅰ名称是过滤,步骤Ⅲ名称是蒸馏。
(3)
验证反应①为碘离子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碘单质,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性质,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若
变蓝,证明反应已经发生。
(4)
乙醇和水互溶,不能萃取碘。
21、
MnO
2
+4HCl
(浓)
MnCl
2
+Cl
2
↑+2H
2
O0.087
克
11.90mol/L
【解析】
(
1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二氯化锰、氯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MnO
2
+4HCl
(浓)
MnCl
2
+Cl
2
↑+2H
2
O
;
(
2
)标准状况下,
22.4mL
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0.001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消耗
MnO
2的物质的量和生成
Cl
2的物质
的量相等,所以消耗
MnO
2的物质的量即为
0.001mol
,质量为
0.001mol
×
87g/mol=0.087g
;
(
3
)根据
1000
c
M
=
10001.1936.5%
36.5
=11.90mol/L
。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06:55: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81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