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主要内容
一、现代救护:1、救护新观念2、生命链
二、徒手心肺复苏术:《2005年估计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三、突发事件:1、踩踏事件2、地震自救互救3、火灾逃生术
四、创伤现场救护:1、止血2、包扎3、固定4、搬运
五、意外伤害:1、烧烫伤2、气道梗塞3、溺水4、犬咬伤5、蛇咬伤6、氧化碳
中毒7、酒精中毒8、交通事故9、电击伤
六、常见急症现场救护:1、晕厥2、高热3、中暑4、意识障碍5、低血糖6、高
血压7、胸痛8、高原病9、抽搐
七、公众救护:
1、按国际通用标准训练【1)徒手心肺复苏术2)翻转体位】
2、止血【1)压迫止血2)布带止血带止血】
3、包扎【三角巾:1)头部帽式包扎2)风帽式包扎3)眼部包扎(单眼、双眼)4)
胸部包扎5)手部包扎6)膝部包扎7)下颌包扎8)肋骨骨折9)骨盆骨折绷带:1)
环形包扎2)螺旋包扎3)螺旋反折包扎4)8字包扎】
4、固定【1)大悬带2)前臂骨折固定3)健肢固定法4)简易夹板固定5)肋骨骨
折固定及体位6)骨盆骨折固定及体位7)踝关节固定】
5、搬运【1)衣服搬运2)床单搬运(毛毯搬运)】
实操考核:1、徒手心肺复苏术(CPR)2、大悬带3、止血带止血法(布带绞紧止血法)
公众救护
第一章现代救护
一、概述
▲现代救护:现代救护是立足现场的抢救。是在事发现场对病人实施及时、先进、有
效的初步救护,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
▲“第一目击者”即“第一反应者”: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
救护的人。“第一目击者”(“第一反应者”),包括现场伤病员身边的人(亲属、
同事、EMS救援人员、警察、消防人员、保安人员、公共场合服务人员等)。在院外
现有的条件下,“第一目击者”对伤病人实施有效紧急的救护措施,然后在医疗救护
下或运用现代救援服务系统将伤病人迅速送到就近的医疗机构继续进行救治。
▲EMS(EmergencyMedicalService)即医疗救援服务系统:具有受理应答呼救的专
业通讯指挥、承担院外救护的机构。
2
二、现场救护原则:
1.首先要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科学地去判断病情。
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病人安全。
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4.在可能情况下,尽量采取减轻病人痛苦的措施。
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救命的“黄金时刻”:在发病的现场,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病人最重要的
时刻,我们将其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
▲生命链:最近十年来才在国际上出现的一个重要急救专用名词,它是针对现代社会
生活模式而提出的以现场“第一目击者”为开始,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抢救的一
个系列而组成的抢救序列称为生命链,有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序列“四个早期”,即
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新的心肺复苏指南,
将生命链扩展为“5环”,又增加了一个“综合心脏骤停后治疗”,以提高恢复自主
循环后收住院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通过统一的方式实施综合、结构化、完整、
多学科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1、早期通路:即当发现了危重伤病人,“第一目击者”经过现场评估和病情判断后立
即对病人实施救护,并及时向专业急救机构或担负院外急救任务的部门报告,他们会
根据病人所处的位置和病情,派合适的急救队伍迅速赶往现场。
2、早期心肺复苏:对于心脏骤停者,我们主张首先对其进行1分钟心肺复苏后,在抢
救间隙快速打电话呼叫。由于心跳呼吸的突然停止,使得病人全身重要脏器发生缺血
缺氧,尤其是大脑。大脑一旦缺氧4~6分钟,脑组织即发生损伤,超过10分钟即发
生不可恢复的损害,因此最好在4分钟以内立即对病人行心肺复苏。
3、早期心脏除颤:大量实践和研究资料表明,早期心脏除颤是保存生命的重要环节。
每延迟1分钟除颤,生存率将以10%递减。
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专业技术人员赶到后,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急救技术及急救药
物等使得生命支持更可靠。
5、综合心脏骤停后治疗
三、现代救护步骤
(一)现场评估:
1、评估情况:迅速控制情绪,尽快了解情况。现场安全(自身、伤病员及旁观者
)、起因、受伤人数,及可以应用的资源、需何种支持、可采取的救护行动。
2、保障安全:首先保护自身安全;勿兼顾过多工作,以免使病人及自身陷入险境,应
有指挥意识;要清楚了解自身能力的极限。在不能消除伤病员和自身危险时,尽量保
持伤病员和自身的距离——安全救护。
3、做好个人防护
4先救命后治伤
(二)判断危重病情
1、意识2、气道3、呼吸4、循环体征、5、瞳孔反应
以上完成后,进行紧急止血:救护人要注意检查病人有无严重出血的伤口,如有出血
立即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现场可利用的材料进行止血救护,避免因大出血造成病人休
克而死亡。局部检查: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背部——骨盆——脊柱
——四肢
▲伤检分类:灾害突然发生后,如果伤病员同时大量出现,而且危重病员居多,需
要急救,而按常规医疗方法无法完成任务,这时可采用根据伤情,对伤员进行分级救
护的方法。因此,应对伤员的救治进行优先分类。
一级优先:首先判断病人通气情况,通畅呼吸道后若有呼吸;若R>30次/分;若
R<30次/分则看末梢循环灌注情况,毛细血管灌注>2秒钟或无颈动脉搏动;若R<30
次/分,毛细血管灌注<2秒钟或有颈动脉搏动,则看伤员意识,若病人不能完成向导
的指令,均分类为紧急救护组,为一级优先。
二级优先:若病人能服从向导指令则分类为延迟救护组,为二级优先。
三级优先:所有能走到分类区的伤员分类为轻微伤,为三级优先。
四级优先:首先判断通气如何,若无,则畅通呼吸道,仍无呼吸则分类为濒死组,
为四级优先。
▲呼救:救护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身份:“我是救护员,我现在对你进行救护,请
你配合”,以解除伤病员的疑虑。如果伤病员已丧失意识,则要向周围的人说明。同
时注意给予心理安慰在检查处理伤情的同时,还应该安慰伤病员对其实施心理支持,
以减轻其思想负担和因过度惊恐造成的心理创伤。
(二)紧急呼救(现场呼救电话呼救)
中国——120(红十字会——999<北京>)
外伤+匪警——120+110
交通伤——120+122
外伤+火警——120+119
香港——999
美国——911
日本——119
法国——15
▲电话报告内容:
①确认是否急救机构,报告人姓名与电话号码,伤病员姓名、性别、年龄、联系
电话②伤病员所在的确切地点,运动场馆的哪一个看台或哪个方向;③伤病员目前
最危重的情况;④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⑤在征得急救中心同意后再挂断电话。
第二章徒手心肺复苏术
重点:
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熟悉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关键,了解2010新国
际《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术——CPR是“救命技术”,最重要、基本的急救
措施,也是全球最为推崇也是普及最为广泛的急救技术(CPRisalifesaving
techniqueufulinthewholeworld)。现主张心脑肺复苏——CPCR,多项研究表明:
做比不做强,做标准比不标准强,早做比晚做强。
CPR主要组成部分:
A气道(asssmentairway)判断意识、呼吸+打开气道(+呼救)
B呼吸(breathing)建立人工通气—口对口人工呼吸
C循环(circulation)建立人工循环—胸外按
目前操作步骤由A-B-C更改为C-A-B。非医务人员徒手心肺复苏术步骤
(判断环境安全(病人及自身安全,将病人置于安全处),做好自我保护。)
1.判断意识:呼叫病人。俯下身、轻拍重唤,拍双肩、唤双耳(4音节)“你怎么了?”
“你怎么了?”或“AreyouOK?”“AreyouOK?”同时迅速判断呼吸,判断病人无
意识、无呼吸或终末喘息样呼吸。
2.立即呼救:1)“有人昏倒了!快来人哪!”2)“我是救护员”3)“请这位先生
(女士)帮我拨打120电话回来告诉我”4)“哪位会救护?请和我一起抢救”5)
“有谁知道AED位置请帮我取来“(寻求帮助,寻求见证)
3.救护体位:依现场实际情况将伤员置于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复员卧位(侧卧位),
救护人采用救护人体位:“头侧膝部对病人颈部”,两腿自然分开,距病人一拳远
(横拳)。解开衣扣:颈:领口、领带,胸:衣扣,腰:腰带
4.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速率:100次/分,深度:至少5cm,
按压/放松=1/1(使胸壁充分回弹),30次(18秒),婴儿、儿童至少为胸部前后
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
5、打开气道:必要时,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污物,然后打开气道,方法有仰头举颏法、
仰头抬颈法(颈外伤者除外)、双下颌上提法,而后钩出异物。
6、人工呼吸2次
人工呼吸时注意:1)吹气时胸廓应有起伏,2)但不宜用力过大、过快。*避免胃涨气,
膈肌上抬,影响通气.3)吹气时间≥1-2秒.4)吹气时捏住病人鼻子,吸气时松开。按压
吹气比30:2,为一个CPR周期
7、判断心跳、脉搏同时判断呼吸:
选择大动脉(颈A:喉结旁1.5—2CM)扪摸有无搏动,如判断病人已无脉搏搏动,或
在危急中不能判明心跳是否停止,脉搏也摸不清,不宜反复检查耽误时间,而应在现
场紧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观察胸部有无起伏——(5-10秒),婴儿、儿童推荐使用
15:2按压-通气比方案,因这一年龄段窒息性心脏骤停的几率很高。
CPR注意:
▲按压:呼吸--30:2即一个CPR周期(单双人均为30:2)
▲心肺复苏2分钟左右更换救护者,(约5个CPR周期)
★高质量按压:确切快速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确保胸壁回弹,按压、放松比例为1︰1,5个CPR周期(约2min)轮换按压者,5
个CPR周期(约2min)检查一次脉搏,呼吸。检查时间<10秒。按压应有一定冲击
力,尽量缩短中断胸外按压时间
第三章创伤救护
一、概述
现代创伤救护的内容:现代创伤救护技术除了传统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外,
还包括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现场电除颤等心肺复苏术。
1、常见原因:交通伤、坠落伤、机械伤、锐器伤、跌伤、火器伤
2、主要类型:1)闭合性损伤体表无伤口2)开放性损伤体表有伤口3)多发伤同
一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造成一个以上部位的严重创伤,死亡率高4)复合伤不同致伤
因素同时或相继造成的不同性质的损伤(如车祸+烧伤)
二、创伤急救目的:
①延长维持伤病员生命。创伤病人由于重要脏器损伤及大出血导致休克时,可出现
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故在循环骤停时,现场救护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维持生命,
为医院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②减少出血,防止休克。严重创伤或大血管损伤出血量大,现场救护时要迅速用一
切可能的方法止血,有效止血是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
③保护伤口。开放性伤口要妥善包扎,减少出血,避免伤口感染,保护深部组织
免受进一步损伤。
④固定骨折部位,预防并发症。现场救护要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固定骨折部位,
减少骨折端对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伤,同时能缓解疼痛。颈椎骨折如予妥善固定,
能防止搬运过程中的脊髓损伤,避免截瘫。
⑤快速转运:用最短的时间将病人安全地转运到就近医院。
三、现场创伤急救的原则:
①树立整体意识,重点、全面了解伤情,避免遗漏,注意保护自身和病人的安全。②
先抢救生命,后治伤。③有出血的包扎顺序一般为头部、胸部、腹部,然后包扎四肢。
④先固定颈部,然后固定四肢。⑤操作迅速平稳,防止损伤加重。⑥尽可能做好个人
防护。
四、现场检查(第一章)
五、创伤救护4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一)止血(人体血量占体重的8%,50kg约4000ml)
▲失血量:突然失血800ml——轻度休克;失血800-1600ml——中度休克;失
血>1600ml——重度休克
▲出血类型:动脉——“一股、一股似喷泉”•静脉——“涓涓细流”•毛细血
管——渗血
▲失血表现:
1、做好自我保护,尽可能戴医用手套,操作后充分洗手2、充分暴露伤口
3、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止血方法4、不要对崁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直接压
迫止血5、出血量较大伤口,不要除去血液浸透的敷料,应在其上方另加敷料并保持
压力6、肢体出血应将受伤区域抬高到超过心脏高度7、止血带在压迫止血、加压包扎、
加垫曲肢止血法等止血方法无效时情方可使用
▲指压止血:自我保护、找准血管、压向骨面,10-15分钟,以伤口不出血为准
▲压加包扎止血:
▲布料止血带止血(绞紧法)
•使用注意:用于四肢大血管损伤或出血量多,压迫等止血方法无效时(指压止血〉
2分钟,较大出血10-15分钟),可选用止血带止血。一般现场选用布带、领带或三
角巾。•部位:上肢——上臂的上1/3;下肢大腿中部•先放衬垫,再上止血带。•
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3-5分钟。上绞紧止血带最好少于3-5小时
(二)包扎:快速、准确的将伤口包扎,是创伤救护的重要一环——•快速止血•保
护伤口•防止进一步污染(6-8h)•减轻疼痛•利于转运和进一步治疗
1、做好自我保护,尽可能戴医用手套,操作后充分洗手2、充分暴露伤口3、根据具
体情况采取不同包扎方法4、动作轻巧迅速,部位准确,包扎牢固,松紧适度5、先盖
后包,敷料超过伤口边缘至少3cm6、勿冲洗伤口(烧烫伤、化学伤除外),勿在伤口
上使用消毒剂或药物7、有异物崁插或骨折断端外露伤口勿直接包扎•包扎方法及适
应症:•环形:等粗四肢•8字:手、肘、膝等•螺旋:口大量多、粗细不等•螺旋
反折:不等粗四肢•回返:断肢、指、趾扇形包扎•蛇形:夹板固定
(三)固定原则:1、首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2、用绷带、三角巾、
夹板固定3、固定前应加衬垫4、夹板长度应超过骨折处上下关节5、骨断端暴露,不
要拉动,不送回伤口内,开放性骨折现场不冲洗、不涂药6、暴露肢端(手、脚趾),
观察血液循环7、固定后,如有可能尽量将伤肢抬高8、预防休克
(四)创伤搬运护送
1、搬运伤员注意:•疑有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时不能让伤病员试行站立(瘫痪、
大出血)扶行或一人抬肩,一人抬(腿)脚。脊柱尽量保持轴位,以防脊髓损伤
•伤势较重,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骨折、双下肢骨折的伤病员应采取担架
器材搬运方式,如无担架,可制作简易担架
•平稳搬运、忌硬拽以防损伤加重
•疑有肋骨骨折的伤病员不能采取背运的方法(气血胸)
2、运送途中注意:大出血病人应适当饮水•昏迷、呕吐者不能饮水•密切观察意识、
呼吸、脉搏及出血情况•长途运送随时调整止血带及固定带松紧,防止皮肤压伤或缺
血坏死
第四章突发事件防护
一、概述
(一)分类
1、自然灾害:地震、水灾、雪灾、飓风
2、事故灾难:垮塌事故、矿难事故
3、公共卫生事件:“非典”“禽流感”“伊利奶粉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拉萨事件突发事件现
(二)灾害事件场救护特点
现场混乱:人员惊恐、道路、车辆拥挤,整个现场处于无序状态。瞬间出现大量伤员,
伤情复杂,同时需要救护。现场交通通讯不便。统一指挥——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措施之一。避免慌乱,尽可能缩短伤员等待抢救的时间
(三)救护三阶段
1、现场抢救2、伤员后送3、医院救护
(四)现场救护原则
自救互救:1、紧急呼救2、先救命,后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3、先分类再后
送4、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5、伤面初步处理,同时做好心理救助
6、尽力保护现场。现场伤情、伤员分类和设置救护区标志,伤员转运
暂缓后送情况:1、休克症状未纠正,病情不稳定者2、颅脑伤疑有颅内高压,有发生
脑疝可能者3、颈椎损伤有呼吸困难者4、骨折固定不确切或未经妥善处理者
二、踩踏事故防范
三、地震防避震、自救互救
(一)概述
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造成严重危害的一二十次/年,能造成像唐山、
汶川这样巨灾的地震1-2次/年,20世纪内,我国已有50万人死于地震,约占同期世
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
(二)避震
应急包:经防火处理材料制作的背包,内有各类用品27件:饮用水装运桶、罐装压
缩饼干、罐装面包、矿泉水、手电筒、电池、蜡烛、火柴、防滑手套、棉毛巾、塑料
袋、便携纸巾、开罐刀、护创膏、药棉、三角巾、绷带、棉花棍、剪刀、小钳子、镊
子、塑料布、绳子、防尘口罩、急用哨子、摇动发光灯、固体燃料、身份证复印件等。
(三)自救互救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生命的三角空间,自救互救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
后救难;先挖后救,挖救结合;先救命,后救伤;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
手。
四、火灾自救互救
(一)救护原则:1报警2、扑救3撤离
第五章常见急症现场救护
一、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一)定义:心绞痛、急性心急梗死,即是现代医学所称之为的“急性冠脉综合症”。
常可引起猝死
(二)诱因:引起心肌血供明显增加的因素运动、情绪激动、上楼、提重物、排便、
饱餐、气温变化(特别是寒冷季节及气温骤降)等此时狭窄的冠状动脉不能保证此时
心脏的血及氧供应,甚至冠状动脉血管内斑快破裂、血栓形成,就会出现——心绞痛、
心肌梗死
(三)表现
(四)现场救护:1静卧2互救3服药4吸氧
二、急性脑血管病及高血压:1易患卒中人群2诱因3现场救护原则:早发现家、早
互救早治疗
三、晕厥
(一)概述:晕厥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一种短暂的、自限性的意识丧失。起病急剧,
迅速自发地完全恢复。发病机制是短暂的脑血流低灌注。通常情况下无任何征兆,有
时可有先兆(如:轻微头痛、恶心、出汗、乏力和视物模糊等)。
准确的持续时间很难确定,通常不超过20秒。
(二)病因原因——1/3难以确定
1、体位性:最常见,因平卧时,血管的紧张性低,可满足脑部血液供应,体位突然改
变时,血管紧张度来不及调整,加之重力作用,使大脑暂时缺血而致晕厥。主要是平
卧位突然坐起、蹲位突然站立、阳光下久立
2、心源性——心律失常(VT、病窦、AVB、长Q-T等)
3、脑源性——
4、血源性——失血、腹泻、血容不足
5、药物性——降压药等
6、血管反射性——
7、情景性——排尿性晕厥,多发生于男青年。
8、其他——吹奏、举重、饮酒
(三)现场救护
(四)需住院诊疗的情况
为明确诊断
怀疑或已知的严重心脏疾病,怀疑有心律失常性晕厥及异常心电图表现,晕厥发
生在运动期间,晕厥引起严重损伤,有家族猝死史,为治疗心律失常性晕厥,心肌
缺血所致晕厥,晕厥继发于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肺疾病
中风或局灶性神经系统疾病,心脏抑制型神经介导性晕厥患者,准备安装起搏器
四、急性高原病
•长期平原生活的人初到高原(>3000M),因对高原环境适应能力不足引起以缺氧为
突出表现的以组疾病称为高原病(高山病)。是高原旅行者常见的死亡原因。
•低压性低血氧症是急性高原病的主要原因:1急性高原反应2高原肺水肿3高原脑
水肿
五、低血糖现场处理注意事项
第六章意外伤害防护
一、气道异物梗阻——海氏手法二、电击伤救护注意事项三、烧烫伤现场处理四、溺
水现场急救注意事项五、宠物抓咬伤救护
1、概述2、现场处理3、关于犬咬伤处理的误区
二、一氧化碳中毒
1、一氧化碳中毒分度2、现场救护3、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误区
三、急性酒精中毒防治
1、头部包扎异物嵌入包扎2、膝部包扎3、骨折固定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06:4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80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