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报志愿

更新时间:2022-12-30 06:30:03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30日发(作者:报考公务员流程)

2021年“3+证书”⾼职⾼考志愿填报流程

●志愿填报说明

2021年春季⾼考实⾏⽹上填报志愿。4⽉9⽇9:00⾄12⽇16:00,考⽣凭本⼈普通⾼考报名考⽣号和密码登录⼴东省

普通⾼考管理系统,选择春季⾼考志愿填报,使⽤⾼考报名时绑定的⼿机号码接受短信验证码,完成⽹上志愿填报及确

认。

(⼀)填报⽹址。

(⼆)志愿确认。考⽣通过⼿机短信验证码⽅式进⾏⽹上志愿确认,不设现场签名确认环节。投档录取以考⽣⽹上确认

的志愿信息为依据。志愿填报期间,⼴东省教育考试院将使⽤106904886号码发送有关短信,请考⽣密切留意该号码发

送的短信。

●“3+证书考试”招⽣批次及志愿设置

“3+证书考试”分本科、⾼职(专科)两个批次,两个批次同时填报志愿。

(1)本科批次

设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1个专业志愿,不设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2)⾼职(专科)批次

按考⽣类型分中职⽣批次、退役军⼈批次、内地西藏新疆班批次。中职⽣批次设3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

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3)退役军⼈批次

设1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4)内地西藏新疆班批次

⾯向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应届毕业⽣(含青海藏区⽣源,下同)设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1个专业志

愿,不设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3+证书考试招⽣”具体招⽣院校和专业信息详见《⼴东省2021年普通⾼校春季⾼考统⼀招⽣专业⽬录》(中职⽣版)

(下称“中职⽣版专业⽬录”)。

●“3+证书考试招⽣”投档办法

“3+证书考试招⽣”分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按先本科、后专科顺序进⾏录取。

(1)本科批次院校在本科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省招⽣办根据考⽣填报的志愿,将符合招⽣专业对应的证书要

求且中职就读对⼝专业、职业技能测试考核合格的考⽣,投档给⾼校,由⾼校按照5:4:1⽐例(全省统⼀⽂化科⽬考试成

绩占50%、职业技能测试考核成绩占40%、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等级折算成绩占10%)合成总分(满分450分),择

优录取。证书折算成绩占总分的10%(满分45分),证书要求及折算⽅法由各招⽣院校⾃⾏研究确定,并提前向社会公

布。

(2)专科中职⽣、退役军⼈批次:按考⽣统⼀⽂化科⽬考试合成总分投档排位从⾼到低检索,排序⾼的优先检索,再

按考⽣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依次逐个检索投档,由招⽣院校按照招⽣章程公布的录取原则,根据考⽣报考专业志愿和

相关证书分档录取。其中,退役军⼈考⽣单独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原则上,先进⾏中职⽣批次投档录取,再进⾏退役

军⼈批次投档录取。

(3)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应届毕业⽣报考⾼职院校,单独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各⾼职院校在省招⽣委员会划定的录

(3)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应届毕业⽣报考⾼职院校,单独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各⾼职院校在省招⽣委员会划定的录

取最低分数线上考⽣中,根据院校录取原则择优录取。

●“3+证书考试招⽣”

统⼀⽂化科⽬考试合成总分排序规则

按考⽣成绩总分从⾼到低排序。符合政策性加分的考⽣,排序时以统考成绩总分加上政策性加分后的分值参与排序。考

⽣排序成绩总分相同时,则按统考总分(即不含政策性加分)从⾼到低排序,统考成绩总分仍相同时,按以下原则进⾏

排序:

第1位序,⽐较语⽂加数学两门合计成绩⾼低,⾼者优先;

第2位序,⽐较语⽂和数学两门中的单科较⾼成绩⾼低,⾼者优先;

第3位序,⽐较英语成绩⾼低,⾼者优先。

所有单科成绩都相同时,排位相同。

●志愿填报流程

(⼀)了解成绩及排位。

2021年“3+证书考试招⽣”考⽣成绩及排位查询⽅式可分别见《关于公布2021年1⽉普通⾼中学业⽔平合格性考试成绩的

通知》(粤考院函〔2021〕33号)、《关于公布⼴东省2021年普通⾼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统⼀考试考⽣成

绩的通知》(粤考院办〔2021〕4号),或登录⼴东省教育考试院官⽹和官微查阅。

(⼆)了解招⽣政策和院校招⽣章程。

“3+证书考试招⽣”的志愿填报⼯作,按照本通知及《⼴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职院校依据普通⾼中学业⽔平考试

成绩招⽣录取⼯作的通知》(粤教考函〔2020〕20号)、⼴东省招⽣委员会《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等学校招收中职

毕业⽣“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招⽣⼯作的通知》(粤招办普〔2020〕43号)有关规定执⾏。

考⽣填报志愿前,要认真了解春季⾼考招⽣录取的政策、志愿填报⽅式、投档模式,以及各招⽣院校招⽣⽹站发布的

2021年春季⾼考招⽣章程和录取规则。

(三)知晓招⽣专业及对考⽣⾝体条件及其他要求。

考⽣填报志愿前,应根据本⼈⽣源类型,认真阅读省教育考试院统⼀编印的“⾼中⽣版专业⽬录”或“中职⽣版专业⽬录”中

的重要说明,依照教育部、原卫⽣部、中国残疾⼈联合会印发的《普通⾼等学校招⽣体检⼯作指导意见》(教学

〔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原卫⽣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普通⾼等学校招⽣学⽣⼊学⾝体检查取消⼄肝项⽬

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根据本⼈⾝体条件,对照意向报考的院校春季⾼考招⽣章程及专

业⽬录刊登的院校专业对考⽣⾝体条件及其他特殊要求或慎重报考的提⽰,选择适当的专业填报,避开不宜就读的专

业。考⽣填报志愿期间,要注意及时查阅省教育考试院⽹站公布的春季⾼考招⽣专业增补或更正信息。

(四)拟定志愿表草稿。

考⽣上⽹填报志愿前,可预先填好《⼴东省2021年普通⾼校春季⾼考招⽣录取考⽣志愿表》(见附件,下称“志愿

表”)。考⽣填报志愿,应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情况,“冷”“热”搭配,形成合理志愿“梯度”。

(五)⽹上填报志愿及确认

1.填报志愿。考⽣须在规定时段内凭本⼈考⽣号和密码(如忘记登录密码,可通过已经绑定的⼿机号码重置密码)登录

⼴东省普通⾼考管理系统,依照事先填报并校对好的志愿表,录⼊所填报志愿的院校代码、院校专业组代码、专业代

码,勾选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并在⽹上提交。逾期不填报志愿的,责任由考⽣⾃负。漏报志愿的考⽣只能在征集志

愿阶段补报有缺额计划的院校志愿。

考⽣在提交所填报的志愿后,系统将进⾏数据逻辑校验,如果出现红⾊的警告字符,所有志愿将⽆法提交,请考⽣仔细

核对院校代码、院校专业组代码、专业代码及专业条件后进⾏修改,直⾄正确为⽌。修改正确后,考⽣可保存所填报的

志愿,并进⾏查看、修改等操作。

2.确认志愿。考⽣填报并成功保存志愿,确定不再修改所填报的志愿时,须进⾏⽹上确认。考⽣点击“志愿确认”按钮获

取短信验证码,并输⼊收到的验证码(发送到⾼考报名时绑定的⼿机)后进⾏⽹上志愿确认。⼿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为

6位数字,有效时间为3分钟,超过有效时间则需重新获取验证码。在规定的志愿填报时间截⽌后的2⼩时内(4⽉12⽇

16:00-18:00),考⽣志愿信息不可修改,但仍可以获取短信验证码完成志愿确认。考⽣未在规定时间内进⾏⽹上志

愿确认的,其志愿⽆效。

在规定时间内(4⽉9⽇9:00⾄12⽇16:00),考⽣在未进⾏⽹上志愿确认前可多次修改所填报的志愿;考⽣⾸次“确

认志愿”后,如有需要可最多进⾏2次取消志愿确认,修改志愿并重新确认志愿的机会。当考⽣确定不再进⾏志愿修改

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上志愿确认。取消志愿确认后必须再次进⾏⽹上确认,否则志愿⽆效。

为确保志愿信息准确,保护⾃⾝权益,考⽣务必妥善保管好⾃⼰的考⽣号、密码、⼿机验证码,不得委托他⼈填报志

愿。由于登录密码、验证码等信息泄漏造成的志愿填报问题由考⽣⾃负。

考⽣在点击“志愿确认”按钮前,必须认真核对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及专业志愿。考⽣在⽹上填报的志愿,⼀经最终确

认,任何⼈不得再进⾏更改。投档时,以考⽣⽹上填报并最终确认的志愿数据为准。

各中学(报名点)要通过报名系统⽤户端密切注意考⽣填报志愿的动态情况,在志愿填报及确认截⽌前要预留⼀定的时

间量,提前检查并提醒考⽣进⾏⽹上志愿确认。

●注意事项

(⼀)志愿填报应有合理梯度。考⽣在填报志愿时,要结合⾃⼰考试成绩、排位及⾼校和专业的往年录取分数、投档最

低排位等情况,适当拉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之间的梯度,以提⾼被录取机会。

(⼆)应查询⾼校学费标准。部分公办⾼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及民办⾼校收费较⾼,请考⽣务必结合⾃⾝家庭经济情

况,详细了解清楚相关⾼校的学费标准以及奖、贷、助学⾦情况后再填报此类⾼校或专业志愿。

(三)关注“3+证书考试招⽣”本科层次职业技能测试安排。根据粤招办普〔2020〕43号⽂件有关要求,参加“3+证书考

试招⽣”本科层次录取的考⽣还需参加招⽣院校⾃⾏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具体测试报名、资格审核、测试安排等详见

招⽣院校招⽣⽹站。

⼴东省2021年普通⾼校春季⾼考

招⽣录取考⽣志愿表(样式)

更多好师教育、更多⾼职⾼考班信息,关注好师教育、关注我们,请W、X搜索关注:⼴东⾼职帮信息号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06:30: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79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高职报志愿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