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素养落实(六)西方的文官制度
1.在中古时期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任免,并被视为
国王的仆人。这表明()
A.英国实行君主专制B.英国国王权力至上
C.英国官员服务国王D.借鉴中国选官制度
C[材料强调了官员与国王的关系。根据官员“被视为国王的仆人”可知,当时英国官
员服务国王,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均排除。]
2.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19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
进行了重大改革,于1853年制订了一套行使至今的制度。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
是()
A.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B.英国政府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影响D.中国科举制的影响
C[由题干“19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于1853年制订了
一套行使至今的制度”并结合英国当时的国情可知,只有工业革命的影响最符合题意,故选C
项。]
3.1854年,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对英国文官进行了全面调查,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建
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考试、录用文官、重视文官的专
业水平、提拔优秀文官等。这一报告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内阁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B.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C.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
D.民众科学素养普遍得以提高
C[内阁制度发生变化不是此时期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且“根本变化”表述不符
合史实,故排除A项;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和民众科学素养的提高,都是生产力发展
的结果,故排除B、D两项;英国在1854年进行文官制度改革,重视官员专业水平,这是由
于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
但当时的文官制度存在着许多的腐败和弊端,所以人们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故C项
正确。]
4.下表是英国高级官员罗素和阿伯斯诺特对1854年关于重建文官制度的《诺斯科特—
屈威廉报告》的看法。据表可知,两人都()
人物看法
罗素“现在是女王任命大臣,大臣再任命他的下属,将来如果考试委员会代替
女王,我们将坚决反对”
阿伯斯诺特
对报告中关于原有的文官选任制度的批判是“有失公允的责难”,给“地
位尊崇者的心灵带来了惨痛的危害”
A.承认文官制度重建的紧迫性
B.强调文官改革将会破坏英国宪政基础
C.否定文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D.认为文官改革政策加剧英国社会动荡
C[罗素认为文官制度损害了女王的权力,而且打乱了现有的官员任命方式,因此反对
改革,而阿伯斯诺特认为文官选任制度“有失公允的责难”,给“地位尊崇者的心灵带来了
惨痛的危害”,因此也反对改革。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材料中的两人都否定文官制度改革的
必要性,故C项正确。]
5.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员任免制度实行的是“政党分肥制”,上台的执政党会
大批更换政府的工作人员。后来英国采用了新型的文官常任制度,通过严格的考试录用文官,
一旦录用,其任职终身化不受党派更替的影响。文官制度的确立()
A.容易导致政府官员腐败B.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C.体现了英国政治的保守性D.降低了英国民主化程度
B[根据题干“英国……通过严格的考试录用文官,一旦录用,其任职终身化不受党派
更替的影响”可知,文官制度的确立改变了过去政党间斗争的局面,更加注重文官的能力而
非其所属的党派,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故选B项。]
6.英国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考核结果作为奖
励和晋升的依据。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
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这一变化表明()
A.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B.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
C.工业革命的率先进行D.议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A[英国对人才培养标准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变化。20世纪60年代恰好是科学技
术的新发展时期,需要更专业化的人才,故A项正确;国家干预的政策符合这一时期,但与
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议会制度属于政治制
度范畴,与材料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
7.1853年英国议会组织专门委员会,对政府官制和人事制度进行调查,提出《麦克莱
报告》。主张考选标准应注意通才,即一般的教育程度及适应能力;职员任用必须经过公开竞
争考试。考核及格后接受训练两年,按成绩分派工作。据此分析,这个报告()
A.对英国文官制度产生了极大影响
B.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产生
C.导致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D.促使英国出现书面考试制度
A[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于1870年,B项明显与这一时间不符,排除;1854年克里米
亚战争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惨重,使人们对政府官员的管理能力产生不满,C项错误;材料并
未说明这是英国首次使用试卷考试,D项错误;《麦克莱报告》有利于选拔真正有治国能力的
人才,使选拔制度更加趋于公平、公正,因此推动了英国文官制度产生,故选A项。]
8.有人认为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是:“老板经常变化,干具体活的人基本不变!”这体
现了文官制度的特点是()
A.文官职务常任原则B.考核公平公正原则
C.可以终身任职原则D.人人生而平等原则
A[根据材料“老板经常变化,干具体活的人基本不变”可知,文官不受党派影响,长
期任职,即文官职务常任原则,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考核公平公正原则、终身任职原则、
人人生而平等原则,故B、C、D三项均排除。]
9.1883年《美国文官法》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
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这一规定体现了文官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A.公开考试B.政治中立
C.职务常任D.工作隐名
B[根据材料“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
取政治行动”可知,该法律要求公务人员独立于党派斗争和更替之外,体现了公务人员政治
中立的特点,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考试问题、职务常任以及工作隐名的内容,排除A、C、D
三项。]
10.英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以“恩赐官职制”为主,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
法令进行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
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
A.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
B.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削弱并杜绝了英国政府的腐败
D.完善了英国的政党制度
A[由材料可知,经改革的英国文官“独立于党派之外……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
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有利于英国
政治运行的稳定,故A项符合题意;1855年英国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故B项排除;英国文
官制度不能杜绝英国政府的腐败,故C项排除;英国文官独立于党派之外,并非政党制度,
故D项排除。]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8年,英国财政大臣格拉斯顿组织专人就文官制度问题对财政部、海军部的
部门做了详细调查,1853年年底写出了《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对文官的录用、
考试、晋升、分级等提出了一整套建议,建议的中心是要求确立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择优
录用。这个报告虽然在1855年2月被国会否决,但它的内容则成为19世纪50—70年代英国
文官制度改革的基本依据。
材料二1868年上台的格拉斯顿自由党内阁,曾力争用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任用文官。
1870年6月,以枢密院名义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命令,规定以公开竞争考试来录用文
官……从此建立了公开竞争考试的原则。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2)根据材料,指出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举措,并指出其社会作用。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
由材料二“1870年6月,以枢密院名义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命令,规定以公开竞争考
试来录用文官……从此建立了公开竞争考试的原则”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展开分析即可。
[答案](1)必然性:工业革命推动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的推动和两党制的发展,使代
议制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政府需要大批文官;与此同时,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将竞争机
制引入政治领域成为时代的要求。
(2)举措:采用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文官。
社会作用:将竞争机制引入了政治领域,促进了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与发展;用考试
的办法录用文官,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公开竞争选拔,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缓和社会矛盾。
12.从光荣革命到19世纪初,一些奴颜婢膝的“国王之友”和政治掮客,单凭王室支持
登上相位,用国王恩赐官职的润滑剂维持着行政机构的运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王违背《权利法案》中议会至上的原则
B.英国行政权力脱离了议会监督
C.英国近代政体中长期保留了传统政治色彩
D.英国还没有建立责任内阁制
C[从材料来看,英国政府在光荣革命到19世纪初这一段时间内,国王依旧在政府中扮
演一定的角色,这说明英国近代政体中依然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故选C项;材料说的是
一些奴颜婢膝的“国王之友”和政治掮客,而不是国王直接参政,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议
会的态度,B项错误;D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相悖,排除。]
13.有学者指出,本来无足轻重的工业资产阶级势力大增,他们从资产阶级哲学家边沁
的功利主义原则出发,要求国家政府管理工作像工业生产一样,尽可能地提高效率。这表明
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原因主要是()
A.西方哲学家功利主义思想
B.政府管理模式落后与陈旧
C.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
D.削减政府行政开支的需要
C[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近代机械化大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场,社
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英国政府需要改革文官制度,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以便把更多
的人力、物力投入生产领域,发展经济,故C项正确;A、B两项不是材料所述的主要原因,
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提高效率,而非削减政府行政开支,故D项错误。]
14.下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局部)的对比,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的
实质是()
项目
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
考试)
中国科举制(乡试考试)
考试内容
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
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
文
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
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
治
A.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
B.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C.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
D.英国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的借鉴和发展
B[19世纪中期,英国早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且已完成工业革命,从表中看出英国考
试内容以实用知识为主,强调文化综合素质;中国仍然是封建专制,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
主,强调思想政治内容。实质是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异(或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
B项符合题意;A项是自然环境的差异,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15.美国《彭德尔顿法》规定:“政府的官职通过公开考试向社会所有的人敞开和为所
有的人提供公平的机会,而不考虑他们来自什么经济和社会背景、什么宗教与地域背景以及
什么家庭与种族背景。”这体现的美国文官制度的原则是()
A.恩赐官职B.政党分肥
C.公平竞争D.晋升唯功
C[根据材料“公开考试向社会所有的人敞开和为所有的人提供公平的机会”可知,美
国文官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C项正确;A、B两项都是文官制度确立前的选官方式,
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员晋升,D项错误。]
16.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而仅指“事务官”,
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的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
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这种文官制度()
A.改变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B.强化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C.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
D.推动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
D[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文官制度建立的初衷在于保持政府运作的稳定性和持续
性,不受政党政治轮替所带来的冲击。因此它的作用主要在于推动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故D
项正确;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是在《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材料中并未
体现法制的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明确提出“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所以并不能强化英
国的责任内阁制,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财政大臣罗金厄姆为了扩大内阁的权力,于1782年推动议会通过《文官定
员法案》等法案,限制国王恩赐官职的权力,把任命文官的权力从国王之手转入内阁各部门
负责人的手中。1805年,财政部首先设立了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此次改革是英国的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涉及职业道德操守、专业化、
任用制度等方面,其首要意义在于将文官及整个文官体系完全纳入了议会的领导之下。
——摘编自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
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
材料二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要求建立一个廉
洁、高效的政府,从政治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1855年,在议会专门委员会做出的调查报告
基础上,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令,将国王、少数政治寡头和高级文官的恩赐官职特权转交
到文官委员会,真正的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任用文官。1870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
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英国
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通过上述两道法令确定下来,从而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
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阎照祥著《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此次
改革的政治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
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简述近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启示。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限制国王恩赐官职的权力,把任命文官的权力
从国王之手转入内阁各部门负责人的手中”“设立了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
而更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将文官及整个文官体系完全纳入了议会的领导之下”概括回答。
第二小问,结合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政治特征分析影响因素。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
材料二“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任用文官”“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概括回答。第二小问,
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即可。第(3)问,结合近代英国文官改革的特点和影响分析即可。
[答案](1)主要成就:取消国王的人事任免权;奠定了文官常任的原则;文官体系纳入
议会领导。政治因素:议会和国王的斗争;两党政治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发展。
(2)主要内容:公开考试录用文官;实行文官政绩晋升制。历史意义:减弱政界腐败风气;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巩固议会改革的成果;促进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3)启示:公开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05:37: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77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