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和/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
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经济主体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变动而遭受经济损失的
可能性
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减少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取足够的资金,
从而影响其盈利水平,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不抵债。商业银行作为存款人和借款人
的中介,随时持有的、用于支付需要的流动资产只占负债总额的很小部分,如果商业银行的
大量债权人同时要求兑现债权,例如出现大量存款人的挤兑行为,商业银行就可能面临流动
性危机。
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相比,形成的原因更加复杂和广泛,通常被视
为一种综合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的产生除了因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计划可能不完善之外,信
用、市场、操作等风险领域的管理缺陷同样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足,甚至引发风险扩
散,造成整个金融系统出现流动性困难。因此,流动性风险管理除了应当做好流动性安排之
外,还应当有效管理其他各类主要风险。从这个角度说,流动性风险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
整体经营状况。
第一,流动性极度不足。流动性的极度不足会导致银行破产,因此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致命性
的风险。但这种极端情况往往是其他风险导致的结果。例如,某大客户的违约给银行造成的
重大损失可能会引发流动性问题和人们对该银行前途的疑虑,这足以触发大规模的资金抽
离,或导致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为预防该银行可能出现违约而对其信用额度实行封冻。两种
情况均可引发银行严重的流动性危机,甚至破产。
第二,短期资产价值不足以应付短期负债的支付或未预料到的资金外流。从这个角度看,流
动性是在困难条件下帮助争取时间和缓和危机冲击的“安全垫”。
第三,筹资困难。从这一角度看,流动性指的是以合理的代价筹集资金的能力。流动性的代
价会因市场上短暂的流动性短缺而上升,而市场流动性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资金成本均产生
影响。市场流动性指标包括交易量、利率水平及波动性、寻找交易对手的难易程度等。筹集
资金的难易程度还取决于银行的内部特征,即在一定时期内的资金需求及其稳定性、债务发
行的安排、自身财务状况、偿付能力、市场对该银行看法、信用评级等。在这些内部因素中,
有的与银行信用等级有关,有的则与其筹资政策有关。若市场对其信用情况的看法恶化,筹
资活动将会更为昂贵。若银行的筹资力度突然加大,或次数突然增多,或出现意想不到的变
化,那么市场看法就可能转变为负面。因此,银行筹资的能力实际上是市场流动性和银行流
动性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各个市场中均存在流动性风险,比如证券,基金,货币等等。
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
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进而无法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
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
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
不规则波动,对其产生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风险。商业银行筹资能力的变化可能影响原有
的筹融资安排,迫使商业银行被动地进行资产负债调整,造成流动性风险损失。这种情况可
能迫使银行提前进入清算,使得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甚至导致银行破产。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05:07: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75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