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萍湖北大学

更新时间:2022-12-30 04:01:24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30日发(作者:actor是什么意思)

2011.09

学教育

文学评论

柏拉图的文艺“模仿说”

樊莹霞梁艳萍

(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00)

[

摘要

]

古希腊的文艺理论发展到苏格拉底,研究的主要问题大体归结为: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与文艺的

社会功用。柏拉图的文艺理论所要解决的也正是这两个问题。本文主要是以柏拉图哲学、美学和文艺理论的

核心观点“理念论”为基础,探讨柏拉图关于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的主要主张和观点。并且着重探讨其中

的文艺“模仿说”。

[

关键词

]

柏拉图;理念论;模仿说;美学;诗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美学体系

的核心。在柏拉图的思想演变中,理

念论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在早期

的对话中,柏拉图主要是接受赫拉克

利特和苏格拉底的影响,承认可感个

体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要求从可感的

个体事物出发,获得其一般定义,但

并没有明确一般究竟是什么和一般与

个别的关系。在柏拉图的中期著作中,

由于他接受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埃利亚

学派的影响,“在客观的处于运动变化

的可感事物世界外,并凌驾其上,另

行设置了一个客观的、独立的、永恒

不变的理念世界,并使前者从属于后

者,认为可感世界是由可知的理念世

界派生出来的”。[

1

]这就是柏拉图的典

型的中期理念论。后期他也曾对前两

期的理论进行改革。本文将大体上对

他前两个时期的理念论主要在美学方

面予以论述。

1.

“理念论”前期思考

柏拉图关于理念的探究并非在一

个时期完成的,而是在相当长的学术

探究中发展形成的。柏拉图早期理念

论主要集中于《大希庇阿斯篇》。在对

话的开始,希庇阿斯对关于美的提问

都只以一些具体的美作答。苏格拉底

就说:“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

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事物成

其为美……”[

2

]这个看法说明柏拉图

当时已经明确的要找寻美的普遍性。但

关于什么是“美本身”,这篇对话并没

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从这篇对话

我们可以看出,柏拉图在当时虽然已

经意识到个别的事物后面隐藏着一个

一般的东西,但却并不能清楚的指出

其所在,也并不能说出它们的关系。但

这已经使一般与个别走向分离,为他

走向客观唯心主义道路迈进了一大步。

根据这篇对话,我们可以得出柏

拉图早期理念论的一些特征:第一,一

般和个别由紧密相连走向分离。在对

话中,柏拉图把“美本身”,看作是和

美的可感个体事物彼此对立的:“我问

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

一件东西,才使那件东西称其为美”[

3

]。

从这个说法中可以看出,美本身不是

某种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把它传给某

种东西,这种东西才能称为美。也就

是说,一般与个别是相互分离的。从

这句话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以“传

给”为联系,只不过当时的柏拉图并

不能准确的说出这种联系。第二,一

般、理念是绝对的。对话中指出“美

本身”不是一些具体的事物,而是绝

对的美。“由于这种绝对美,一切其他

的东西被安排的而成为美的东西,当

把美的理念加到其他的东西上去的时

候,它看起来就是美的。”[

4

]

2.

理念论的发展与成熟

柏拉图中期已经成熟的理念论,在

他的《文艺对话集》中主要体现在《会

饮篇》和《理想国》(卷二、卷三至卷

十)。在这个时期柏拉图已经明确了那

个永恒不变的事物具体是什么,又是怎

么样的,与现实世界有着怎样的关系。

《会饮篇》中,柏拉图关于理念的

解释是:作为一种最高的美,就是为

所有美的事物所分有的、绝对的美自

身。柏拉图理念论最著名的表述在《理

想国》中。在《理想国》卷十中,他

把“理念”认为是感性客观世界的根

源,却不受感性客观世界的影响。并

且只有“理念”才是真正存在的,感

性客观世界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

这一时期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以

下几个特征:第一,理念、一般与可

感个体事物相分离,先于可感个体事

物而存在,并创造了可感个体事物。柏

拉图在《理想国》卷十中指出,可感

的具体的床是依照理念的床建造出来

的,如果没有理念的床,个体的床就

无从谈起。第二,可感个体事物是相

对的、变幻莫测的,理念是绝对的、永

恒不变的,它们处于绝对对立之中。同

样都是客观的,但可感个体事物不断

的运动、变化,所以它不是真实的。而

理念世界则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

生不灭,不增不减”[

5

],是真实的,是

理性认识的对象。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建立在理性与

感性二元对立的基础上的。他意识到

感性世界后面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理性

世界,明确地把一般和个别分离开来,

并揭示了它们之间的矛盾。这对于哲

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他的

这一套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为基

础的理论体系也有着不足之处,即把

这两个世界绝对的分割开来。从而,在

其“理念论”基础上建立的“模仿说”

也不免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

二、柏拉图的模仿说

“模仿说”是希腊早已有之的传统

看法,柏拉图受这些看法的影响,并

继承了其中的很多东西,同时把“模

仿说”和自己的“理念论”结合在一

起,使它变成唯心主义文艺理论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模仿说”也在一定

程度上揭示了文艺的本质和作用。

1.

文艺的本质

在柏拉图看来,文艺是模仿现实

世界而来的,而现实世界又是模仿理

念世界而来。并且,只有理念世界才

是真实的世界,现实世界并不是真实

的,只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

子”。因此模仿现实世界的艺术只能是

“摹本的摹本”或“影子的影子”,“和

真理隔了三层”。在《理想国》卷十里,

柏拉图为了阐述他这一理论,举了床

的例子。他认为床有三种:“第一种是

自然中本有的,我想无妨说是神制造

的,因为没有旁人能制造它;第二种是

2011.09

学教育

木匠造的;第三种是画家制造的”。第

一种是理念的床,“也就是床的真实

体”;第二种是床的理念的摹本,“只

是接近真实体的东西”;第三种也就是

模仿床的个别体而画的床,并不是直

接模仿床的真实体。这三种床中,只

有床的理念是真实的、永恒的。木匠

制造个别的床,虽然模仿床的理念,但

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制造出的床各

不相同。所以这种床既没有普遍性,也

不是永恒的,因而也不是真实的,只

是一种“摹本”或“影子”。画家所画

的床虽然是根据木匠所制造的床,但

“它只取每件事物的一小部分,而那一

小部分也还只是一种影像”。所以就更

不真实,只能算是“摹本的摹本”或

“影子的影子”。

由此可知,“柏拉图的心目中有三

种世界:理式世界、感性的现实世界

和艺术世界”。且艺术世界依存于感性

现实世界,感性现实世界依存于理性

世界,而理性世界并不依存于它们,是

永恒的。同时,柏拉图认为,艺术只

能模仿事物的外形,并不能模仿事物

的本质,不能向人们提供有关理念世

界的真知识,因此也无法达到真理。由

于柏拉图对于文艺的理解是建立在客

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所以

他对艺术的本质才会产生这种错误的

看法。他认为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

的,将其与感性世界对立起来。

2.

艺术的功用

柏拉图虽然轻视诗和其他艺术,但

是他却充分的认识到诗和艺术的巨大

社会功用。也正是意识到这一点,他

在制定理想国计划时就不能不严肃的

对待诗和艺术的影响。根据柏拉图制

定理想国的方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就是对城邦的“保卫者”的教育。但

是,当时作为教育主要手段的希腊文

艺并不能培养这种理想国的保卫者。原

因有三:

第一,柏拉图认为,“从荷马起,

一切诗人都只是模仿者,……都只是

抓住影响,并不能得到真理”,因而

“对真理并没有多大价值”。其他艺术

也都是这样的性质,所以城邦的保卫

者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宝贵时间浪费在

这些无用的东西上面。第二、柏拉图

认为,当时的希腊文艺作品在内容上

都有很多问题。这些作品把神和英雄

写的跟凡人一样经常互相争吵、欺骗、

荒淫、贪财,遇到灾祸就哀哭。柏拉

图认为这是歪曲了神和英雄们的真实

面貌,用这样的榜样绝不能教授青年

人良好的品质。第三、柏拉图攻击诗

和一切模仿艺术对人产生坏的心理影

响。柏拉图说:“模仿诗人既然要讨好

群众,显然就不会浪费心思来模仿人

性中理性的部分,他的艺术就不求满

足这个理性的部分了;他会着重容易

激动情感和容易变动的性格,因为他

最便于模仿。”他认为,情欲是人性中

无理性的、低劣的部分,他应当受到

理性的节制。但是诗人和一切艺术家

都是“培养发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

残理性的部分”。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04:01: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72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