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大便里的肠癌信号
很多人只知直肠癌不知结肠癌。结肠癌早期常常没有典型症状,即使是中
晚期,有的患者也没有特异性肿瘤,不少病人甚至是在肝转移后被追回来检查
才发现肿瘤。这是结肠癌容易被忽视的重要原因。而且,人们常把肚子不舒服
当成“食滞”或湿气重的表现,再加上肠镜检查普及率较低,各大医院目前也不
能完全开展无痛性的肠镜检查,更增加了早期发现结肠癌的难度。
实际上,一旦出现大便异常,就敲响了结肠癌的警钟。专家指出,大便异
常包括了以下三点:
大便习惯改变,譬如每天早上准时大便,突然改了时间;大便次数改变,
一天一次变成一天几次或出现便秘、腹泻交替;大便性状改变,出现粘液便、
血便或大便变得细条。“任何一项改变都可能是结肠癌早期症状。到了结肠癌晚
期,根据肿瘤长的位置不同,表现往往有一定差异。”由于右半结肠直径粗而左
半结肠直径细,食物残渣进入右结肠是呈糊状没有成形,而在左结肠则是成形
的粪便。同时,肿瘤长在右半结肠是肿块状,长在左半结肠则是狭窄型的肿
瘤。根据这些特点,左结肠癌晚期是以肠梗阻为表现,多数是不完全梗阻,患
者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同时可伴有暗红色便血和腹痛腹胀;右结肠癌晚期则
表现为贫血、消瘦,以黑便为主可伴有腹部包块。
高危人群:
有家族病史及40岁以上人群
高危人群首先要考家族性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一人患过结肠癌,该患者直
属家系都属于结肠癌的高发群体。即使患的不是结肠癌而是直肠癌,这样的影
响同样存在。没有结肠癌家族病史的人,从40岁开始也要高度关注这类疾病,
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肠癌的发病率将越来越高。饮食结构不合理与肠癌的发生
也有一定的关系。精细饮食的人吃得少而精,特别是高脂高蛋白饮食,可刺激
胆汁分泌,代谢后的次级胆酸是较强的致癌物。尤其对有便秘习惯的人群,有
毒物质储积在肠道的时间越久,对肠粘膜的刺激和破坏越大,致癌的可能性越
高。此外,摘除胆囊后的人群胆汁直接进入大肠,这类病人发生大肠癌的几率
也比普通人高。
2/2
发现和预防:
定期肠镜检查
从正常肠粘膜发展到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癌变几率达到25%-
85%)再到肿瘤,一般需要5-10年的漫长历程。其间,在没有症状的前提下,40
岁开始做肠镜检查,能起到早发现肠癌的作用。在普查中如发现长了息肉,切
除后要定期复查。总的来说,但凡大便出现以上所说的任一种改变,或是不明
原因的消瘦、贫血,或摸到腹部有肿块,都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
或胃肠外科就诊,筛查是否存在肿瘤。
日常饮食主张多吃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譬如蔬菜、水果等,不主张吃
煎炸食物及动物油。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少饮酒,少熬夜,养成每
天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建议长期补钙,可减少肠息肉的发生。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03:40: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71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