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教案

更新时间:2022-12-30 02:32:12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30日发(作者:商标注册费用计入什么科目)

人教版初三语文《杨修之死》课文及教案2021年

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

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初三语文《杨

修之死》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杨修之死》课文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

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

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

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

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

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

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

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曰:

“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惇

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惇曰:“主簿

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

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

门外。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

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

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

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

“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

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

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

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

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

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

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

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

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

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

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

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

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

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

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

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

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

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

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

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后人有诗曰:“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

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告免。操乃叱退夏

侯惇,下令来日进兵。

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魏延也。操招

魏延归降,延大骂。操令庞德出战。二将正斗间,曹寨内火起。人报

马超劫了中后二寨。操拔剑在手曰:“诸将退后者斩!”众将努力向前,

魏延诈败而走。操方麾军回战马超,自立马于高阜处,看两军争战。

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

身落马。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

“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马超已退。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

急令医士调治。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却教庞

德断后。操卧于毡车之中,左右虎贲军护卫而行。忽报斜谷山上两边

火起,伏兵赶来。曹兵人人惊恐。正是:依稀昔日潼关厄,仿佛当年

赤壁危。

《杨修之死》教案

[教学设想]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

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

谷”,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

况,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

物的性格。

本文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这是培养学生欣赏小说作品

能力的良好教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

容,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词。

能正确找出文中顺叙与补叙部分,并能具体分析补叙的作用。

评析曹操和杨修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后,

让学生一起背诵曹操的《龟虽寿》和《观沧海》,拉近与曹操的距离。

再找同学讲几个关于曹操的故事,初步感受曹操的性格。

2、学习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问:通过阅读你发现课文有什么突出的

特点?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都可分析。学生回答后,根据学生的分析,

制定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果老师事先预想的目标学生没有提到,

老师可适当补充。

4、学习目标确定后,进行分组讨论。每四个同学组成一个课题攻

关小组,每人都是研究员。每个学习目标就是一个课题,课题攻关小

组任意选择,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所选课题,可以是一个,也

可是多个。所选课题研究完了,还有剩余时间,再去研究其他课题。

二、一、作者和《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

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

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_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02:32: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69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