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赏析

更新时间:2022-12-30 01:44:37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30日发(作者:subject)

《雨霖铃》译文和赏析

导读:雨霖铃翻译: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

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

依不舍的时候,船夫已催促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

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

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

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

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

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

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

谁去诉说呢?!

鉴赏:

《雨霖铃》这首词以冷落秋景为衬托,淋漓渲染了惜别的场景,

进而推测别后的铭心刻骨的思念。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委婉多致。

全词情调缠绵,低沉伤感,令人叹惜。

词以“伤离别”为主线。开首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

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

清秋节令的“寒蝉”,衬托着“凄切”悲凉秋景。人将别、日已

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恋人惜别,令人叹

惋。

“都门”三句,写离别时的心情。设宴帐中,本欲多“留恋”片

刻,怎奈“兰舟催发”,这样的饯别酒,饮起来怎能不“无绪”?欲

留不得,欲饮无绪,矛盾之极。“执手”两句,将惜别推向高潮。手

拉着手面对依依惜别的恋人,泪眼对着泪眼,纵有千言万语,因悲痛

气塞而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是分别时的情景。对照苏东坡的悼亡妻的

《江城子》中“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我们能更好地理解。

“念去去”两句,则承上启下,笔随意转,有如浩瀚长江,一泻

千里。千里烟波,楚天空阔,设想到别后的道路遥远而漫长。就此一

别,人各东西,对情人的思念有如楚地的沉沉烟波,忧郁迷茫。

下片以“多情自古伤离别”承接上文。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

别而已”,“更那堪”在“冷落清秋节”之时。“今宵酒醒何处?杨

柳岸,晓风残月。”酒入愁肠愁更愁,闷酒易醉。设想一下,当词人

酒后初醒,伊人不在,唯见栽满杨柳的河岸,残月西沉,晓风渐起,

此情此景,如何不令人肝肠寸断。杨柳是古代最能代表惜别之物,故

汴水两岸广栽杨柳。“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代表了柳词通俗,以白描见长的风格。宋代俞文豹《吹剑录》载:东

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

词,只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

词〈指苏东坡的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这段话说明柳词婉约缠绵,苏词豪放旷达两种词风。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是想象别后相思的苦况,此番别后,纵然身处良辰好景,有谁可以

共赏,心中千般情意,又有谁可以诉说?

【《雨霖铃》译文和赏析】

1.《雨霖铃》》全文和译文

2.雨霖铃原文和译文

3.古诗《雨霖铃》原文和译文

4.白梅原文和翻译赏析

5.李白《行路难》译文和赏析

6.《残叶》原文和翻译及赏析

7.《暑旱苦热》原文和翻译及赏析

8.大雅--生民原文和翻译及赏析

上文是关于《雨霖铃》译文和赏析,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

助,谢谢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01:44: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67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美国国庆节
下一篇:春 朱自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