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更新时间:2022-12-30 01:07:36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30日发(作者:听天由命英文)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高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表现;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

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大战的结果。

2.能力要求:(1)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正确判断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学

会抓矛盾的主要方面。(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性质、影响。(3)分析战争与革命的

关系。

3.情感目标: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源是深植在帝国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的基础之上的,第一

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军备竞争不断升级和各种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

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有的只是永恒的国家利

益。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时刻要把祖国的利益放在心上。

课时安排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重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属19世纪末

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的内容,是本节中承前启后的一部分内容,前边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

帝国主义过渡发展”相连,由于各大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争霸而引起矛盾;后边和

“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接,实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和结果是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搏斗大厮杀,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原因、性质和影响,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

卫世界和平的途径。

2.难点分析:如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具体原因和直接原因,同帝国主义

国家对殖民地争夺的密切关系。

课堂教学设计

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

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

生:(回忆并作答)

师:(概括学生的回答,并引出下一个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

期,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

发生了变化。(投影)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图一: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

图二:各国对外贸易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

(提问)结合图表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后起国家赶上并超过老牌国家)

师:随着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原来的序列被打破,产生了新的动荡的帝国主义大国

间的关系。(投影)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19世纪中期工业生产所占

位次

1234

1913年工业生产所占位次

342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

1245

(提问)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有何关系?

生:(在教师引导下,结合图表找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师:(归纳)与实力对比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

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后起的资本

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正如

列宁所说:“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

另一个‘主人’。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

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的根本原因。

师: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

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2.欧洲列强间的三大矛盾

师:(运用谈话法,结合欧洲列强的扩张野心和计划,以及教材中的材料和插图,分析三对

基本矛盾,并引导学生找出矛盾的主要方面)

(提问)在欧洲列强的激烈争斗中,有哪三对基本矛盾?(教师边分析边绘制《欧洲列强之间

的矛盾》)

生:(回答)

师: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普法战争的结果如何?

生:(回忆并回答)

师:法国战败,失去了原有的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法国各阶层要雪耻,要复仇。德国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深恐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不仅如此,德国还有更大的野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20

—121页的相关小字和插图)

师:请思考材料和插图所反映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生:(思考并作答)

师:德国要向世界扩张,要夺取全球霸权。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其主要竞争对手是谁?

生:(回答)

师:是英国。在三对基本矛盾中,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了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为什么

说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生:(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并得出结论)

师: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中期建立了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工业霸权。19

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德国经济的发展,德国工业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

争对手。英德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欧洲商品市场竞争上,而且主要是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

日益加深。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了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师: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欧、亚、

非三洲交汇处,战略地位显赫,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而争夺最激烈的就是俄国和奥匈帝国。

20世纪初,巴尔干地区不断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军事危机和局部战争,成为列强争夺霸权最

敏感的地区。

由于矛盾的变化,欧洲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折。这个转折的特点是出现了新的分化组合。各

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的形成。

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师:(投影:《欧洲形势图》,结合矛盾的三个中心环节,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过程。

教师边进边用计算机演示)首先结盟的是德国和奥匈帝国,1879年,两国缔结同盟条约。1882

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字。(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本第122页的1882年德、奥、

意三国“同盟条约”摘要)

思考:两个同盟条约是针对哪些国家签订的?两个同盟条约是什么性质的条约?(从协议的

内容判断)

生:(阅读并作答)

师:“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为了对付三国同盟,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法俄结

成同盟。法俄同盟的形成,标志着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也是向三国协约方面

推进的第一步。1904年和1907年英国与法国、俄国分别签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英、法、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俄三国协约形成。

师:英国和法俄在历史上素有争斗。而且英国一贯执行的传统外交政策是什么?

生:(回答)

师:一向奉行“均势政策”的英国,为什么会抛弃前嫌,与法俄握手言和呢?其主要原因

是什么?

生:(思考并作答)

师:其主要原因是英德矛盾的发展,是由于争夺世界殖民地和市场的原因而决定的,局部

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从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列

强之间的矛盾对它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生:(思考并谈自己的看法)

师:无论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是在复杂、曲折分化与改组的矛盾过程中形成的强盗集团。

两大军事集团的最后形成,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作好了组织上的准备。

师:(指导学生观察地图进行分析)从地理位置来看,两大军事集团成员国的分布有何特点?

这一特点对未来战争会产生什么影响?

生:(看图并作答)

师:(在地图上运用不同颜色示意或用计算机演示双环,进一步肯定学生的分析。简介“施

里芬计划”)同盟国居中,协约国则分布东西两边。为了在新的战争中战胜法国及其盟国,德国

早在1905年就制定了未来“作战计划”,即“施里芬计划”。帝国主义列强在建立军事同盟的同

时,加紧了扩军备战活动。疯狂的扩军备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小结:如果说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影响下,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力量

对比发生了新变化,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是第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那么,在复杂、曲折分化与改组的矛盾过程中形成的两大强盗

集团及其疯狂的扩军备战,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具体原因。一场迫在眉睫的世界大战的

爆发就差一根导火线了。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

师:在战前,国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而局势最紧张最敏感的地区是哪里?

生:(回答)

师:巴尔干半岛。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从这里点燃的。(用计算机出示地图:《第一次世界

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就像一个充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有一点火星,

就足以引起整个欧洲的大爆炸。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大战的爆发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师:(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

生:(回答)

师:萨拉热窝事件。(用计算机指示萨拉热窝市的位置,并先后显示萨拉热窝市名和图片《萨

拉热窝事件爆发前的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奥匈帝国王储在萨拉热窝被刺事件刚一发

生,德皇威廉二世就兴奋地叫嚷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提问)这是个什么机会?

生:(回答:发动战争的机会)

(2)正式爆发

师:(计算机出示“欧洲全图”,边讲边在图上显示所讲内容)经过与德国策划,奥匈帝国

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碟,并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德、俄、法、

英四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大战爆发了。(指导学生明确交战双方)

意大利最初为什么没有参战呢?(简述意大利没有参战的缘由)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

自己的盟友开战说明了什么?

生:(发表各自的看法)

师:就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而言,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友谊和信义。这场战争很快

超出了欧洲的范围,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卷入战火,发展成为一场世界大战。

(3)大战的战场

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形成了三条战线。(计算机演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形势图》,指导学生了解掌握三条战线)

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掌握战场形势)

师: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进攻。

2.大战的进程

师:这次大战可分为三个阶段。是哪三个阶段呢?(指导学生落实在书上)这三个阶段的战

况如何?(运用计算机简单演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展情况,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四大战役的时间、

地点和影响。也可以演播一段历史资料片。重点讲战争的第三阶段)

当大战进入到1917年后又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俄国的革命,二是美国的参战,这两件

大事对大战的结束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3.大战的结束

师:大战爆发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就发表了“中立”声明。但是美国的中立是怎样的一种

中立呢?在战争初期,美国利用自己的“中立”地位,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出售军火和其他物

资,大发战争横财。战前,美国欠欧洲近60亿美元的债务,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但还清了债

款,还借出了100亿美元给协约国。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谈认识)

师:美国的中立是一种伪装的和平。1917年,当交战双方都已精疲力竭的时候,美国瞧准

时机,加入到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协约国的劝诱下,中国政府

也在这一年对同盟国宣战。数十万中国青壮年被出卖给帝国主义国家当劳工。战争使各国人民

深受苦难,但战争也唤醒了各国人民,引发了人民革命。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爆发“二

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但是新政权却落在了资产阶级手中,他们继续进行战争,不给人民

和平和面包。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爆发,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

工人、土兵在彼得格勒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新生

的无产阶级政权毅然地退出了这场战争。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

国和德国也相继发生了革命。

师:(提问)想一想,美国的参战和俄国革命对大战的进程会起什么重大影响呢?

生:(互相讨论、发表看法)

师:美国的参战大大加强了协约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战势更加有利于协约国;人民革

命有力地冲击着各国帝国主义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战争的结束。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特别

是各国革命运动的打击下,1918年10月奥匈帝国土崩瓦解。接着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师:大战结束了,但战争却给世界留下深刻的影响。这样一场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

亿人口卷入的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后果呢?

4.大战的后果

师:这场大战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但与战争发动者的愿望相反,战争促

进了各国人民的觉醒和革命运动的高涨。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沙皇俄国、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等四大帝国崩溃了,英法也遭到严重削弱,这是帝国

主义国家始料不及的。

5.大战的性质

师:(启发学生从战争的原因、各国参战的目的、以及大战产生的后果等方面分析一下这

次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生:(相互讨论,谈自己的看法)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师:这次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启发学生讨论思考题)“为什么说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争夺有密切关系?

生:(讨论并作答)

师:(概括)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间对殖民地进行争夺的直接产物。如

英德竞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想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手中夺取殖民地,英国等不仅

要维持原有的殖民地,还想进一步扩大殖民地。二者矛盾日趋激化,冲突在所难免。其次,大

战的爆发也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妥协有关。如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中,英法、

英俄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妥协。这种妥协是争夺的另一种方式。

师:(小结,略)

课后记:

本文发布于:2022-12-30 01:07: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65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