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影视教育
OVIELITERATURE
电影文学
2011
年第
17
期
被宽恕的歌声
———
从
《
放牛班的春天
》
看以爱为名的教育理念
■李江红
(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
河南郑州
450044)
[
摘要
]
喜欢法国电影那苍老凝重的格调
,
朴素流畅
,
连颜色都很节省
,
让眼睛保存着力气帮助嘴角表露快乐
或悲伤
。
故事一点也不压抑
,
活泼轻快
,
还略带一点诙谐幽默
。《
放牛班的春天
》
中的马修老师
,
深知教育是培
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
,
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
,
他用音乐开启孩子
的心灵
,
浇灌孩子的梦想
,
完美地诠释了
“
教师
”
一词
。
整部影片以音乐为表现形式
,
内涵是爱的教育
。
本文通
过
《
放牛班的春天
》
来阐述以爱为名的教育理念
。
[
关键词
]
宽恕
;
心理学
;
教育理念
;《
放牛班的春天
》
一个并不算温暖的午后
,
窗外梨花锦簇
,
颜白似雪
。
喜欢法国电影那苍老凝重的格调
,
朴素流畅
,
连颜色
都很节省
,
让眼睛保存着力气帮助嘴角表露快乐或悲伤
。
怎么也找不到耳机
,
索性当做默片来看
,
在心里默念字幕
,
居然真的听到了法国某个小镇上一条悠长而宁静的梧桐树
围成的小道尽头传来的歌声
……
一
、
一个老男人和一群小男人的故事
故事一点也不压抑
,
活泼轻快
,
还略带一点诙谐幽默
。
你面对它
,
不会喜悦
,
不会煽情
,
没有美女
、
血腥等商业
元素
,
只有感动
,
让人心存感激
。
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地
上绘制出点点斑驳
,
每天只有一班红色的公车经过这里
。
可能生活在浪漫巴黎塞纳河的人们不会知道
,
在这个积满
落叶的小道尽头
,
那座看似魔幻片中古堡的房子里
,
里面
是一群冷漠
、
孤僻的孩子
。
自私的校长
,
用
“
犯错就是受
罚
”
的暴力统治着这里
,
没有人在乎他们写下热气球飞行
员
、
拿破仑
、
间谍的梦想
。
直到有一天
,
红色公车在这里
停下
,
一双有积尘的黑色皮鞋出现
。
贝利诺小心翼翼看着这个秃顶的老头儿
,
马修
,
一个
过气的音乐家
。
贝利诺说父亲会在周六来看他
,
即使今天
不是周六
。
这更像是恐怖片中的古堡
,
校长是一个贪婪
、
自私
、
暴力的人
,
随意体罚学生
,“
犯错就是受罚
”,
老师
和学生几乎就是对垒的敌我
。
记得影片中刚开始有一个细
节
,
神父被刺伤后
,
全体紧急集合
,
校长咆哮着让大家安
静
,
并打了一个小男孩
,
其实这个小男孩并没有说话
,
这
一幕完全暴露了这个学校的教育弊端
,
一人犯错
,
全体受
罚
,
完全不顾忌孩子们的自尊心
。
在现代心理学上
,
以
“
行动与反应
”
为代表的校长
,
是行为主义者的强烈体现
,
冷酷刻板
、
暴力且不遗余力的处罚措施是他管理的强制手
段
,
将孩子们视为动物
,
仅进行简单的行为训练
,
并自以
为他们无可救药
,
强化负面惩戒
,
永远只看到学生们犯的
错误
,
对正确却熟视无睹
,
永远只会说
“
不许这样不许那
样
”,
却从来不会引导孩子们该怎样
,
呈现的结果却是孩子
们在校长面前的唯唯诺诺
,
像机器人一般
,
背后则是肆无
忌惮的捣蛋行为
,
根据心理专家的研究
,
当一个人受到挫
折时
,
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冲动和愤怒
,
校长对他们的无视
和打骂
,
正是他们遇到的挫折
,
所以产生对对象报复和攻
击的行为
,
造成孩子们用对同伴的暴力宣泄内心的不满
,
在一定程度上
,
反映了孩子们急需用破坏暴力的行为宣泄
心中对校长敢怒不敢言的心理
,
各种导致挫折感的动因
,
如受欺辱
、
遗弃
、
排挤
、
自卑等都容易引发攻击性的行为
。
而时间一长
,
势必会出现孟丹那样性格扭曲心理变态的孩
子
,
被压抑得越厉害
,
则报复得越肆意妄为
。
他们还是孩
子
,
正是人格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
这种教育模式在
潜移默化中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
然而
,
这个心中充满音乐
和慈爱的老师马修的到来
,
将使所有这一切改变
。
马修向校长提出了
“
马修三条
”,
不许体罚学生
,
我来
决定如何处罚他们
,
并且有权不公布姓名
。
马修深知这些
都是问题孩子
,
单亲的莫朗
,
孤儿贝利诺
,
心理扭曲的孟
丹
,
由于客观因素
,
造成这些孩子极度敏感
,
极度缺乏安
全感
,
对外面的事物充满戒备
,
他们用打架
、
臭骂来掩饰
自身的不安
。
马修并没有把他们当做异类
,
而是用自己独
特的教育方法改变他们
,
皮诺恶作剧刺伤神父后
,
马修虽
然同情因此被关禁闭的皮诺
,
但是
,
他更懂得如何去唤醒
孩子心中的善良
,
他让皮诺去照顾受伤的神父
,
神父对皮
诺的夸奖让他羞愧
,
神父用大度和仁慈感化调皮的皮诺
,
最后
,
当神父病重被送往医院
,
皮诺担心他会死掉
,
这就
足够了
,
马修抱着皮诺
,
消除孩子的不安
。
马修尊重孩子
们
,
所以没有告诉莫朗母亲他被处罚的事情
,
莫朗应该是
感激的
,
他向马修掷墨水仅仅是怕马修对他母亲不利
,
然
而他母亲并没有理解他
。
这在现代教育中随处可见
,
孩子
渴望被关注
,
渴望被肯定
,
调皮惹事也只是想让别人重视
他
,
但父母或师长的不信任让孩子觉得自己做的都白费了
,
孩子们心里极度渴望关爱
,
这些
,
只有马修老师做到了
。
二
、
孩子们的心理分析
在心理学中
,
有着著名的马斯洛五大需求
,
生理需求
、
安全需求
、
社交需求
、
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
除了生
理需求
,
其他的需求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价值取向
。
皮诺
担心神父会死
,
马修抱紧他告诉他不会有事
,
消除他的不
安
,
这就是满足了皮诺的安全需求
。
而上述所讲为莫朗隐
瞒被罚一事
,
则是出于保护孩子自尊心
,
在理论上满足了
莫朗的被尊重需求
。
而社交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则是在
以上组织合唱团和孟丹事件中得到体现
。
有心理学者研究
,
不健康的性格有许多种
,
而每一种
性格的形成都与其他性格特征有联系
,
比如
,
孤僻与狭隘
可能相伴
,
自卑又与懦弱为伍
,
同时又展现出极强的自尊
心
,
因此调节
、
培养和塑造学生的性格
,
应考虑到学生的
149
M影视教育
OVIELITERATURE
电影文学
2011
年第
17
期
性格结构
,
这一点
,
马修老师做得非常出色
。
马修让孩子
们写下自己想从事的职业
,
有间谍
,
有将军
,
有开飞机的
,
他忽然发现
,
原来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理想
,
只是被人
们忽视了
,
马修守着这些理想
,
等待着他们开花结果
。
马
修无意间发现孩子们在唱歌
,
虽然内容是在讽刺谩骂
,
但
这位懂得教育理念的老师并未因此制止
,
而是引导他们
,
正如他日记所写
,
他们有唱歌的欲望
,
虽然完全不在调上
,
但可以培养
。
他本身就是音乐家
,
他深知音乐的魅力
,
他
希望音乐能改变孩子们的人生
。
马修没有像校长一样只看
到孩子们的缺点
,
他能发现孩子们的优点
,
上帝创造每个
人都是有价值的
,
只是你没有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
马
修让每个孩子都唱歌
,
根据他们的特点授予不同的职位
,
连那个五音不全的孩子
,
马修将其授予
“
乐谱架
”,
不肯写
理想的贝利诺则被授予
“
合唱团团长助理
”,
负责
“
拿指
挥棒
”
和
“
放指挥棒
”,
即使不唱歌
,
也有自己的作用
,
让孩子们感觉自己在这个团队不可或缺
,
感觉到自己的重
要性
,
这就体现了马斯洛五大需求中的
“
自我价值的实现
”
需求
。
莫朗
,
那个最有唱歌天赋的孩子
,
马修发现了他的
与众不同
,
莫朗表面看来对音乐不屑一顾
,
但马修发现他
晚上一个人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在教室唱歌
,
于是
,
他给莫
朗机会
,
让他在合唱团里有独唱的机会
。
虽然对他比较偏
爱
,
但马修并没有因此对他给予特权
,
当他犯错误时
,
马
修懂得如何去帮助他
,
告诉莫朗他被取消在合唱团独唱的
机会
,
莫朗一气之下离开了
,
大家都以为莫朗会负气不再
唱歌
,
但是
,
在为公爵夫人演唱时
,
莫朗远远地站在柱子
后
,
看着同学们穿着整齐的衬衫
,
演唱曾经一起合唱的曲
目
,
而马修
,
在最后时刻
,
向莫朗伸出了手
,
莫朗受宠若
惊
,
天籁般的歌声打动现场的每一位人
,
他眼中充满被原
谅的感恩
,
莫朗终于冲破了童年的阴影
,
歌声也让观影者
看到了马修老师的用心良苦
。
马修老师用爱去教育孩子
,
他将学生当成同自己一样的
、
有血有肉有尊严的活生生的
人来看待
,
会在满足学生作为正常人类的基本需要的前提
下
,
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
,
让孩子们懂得感恩
。
当然
,
马修不是万能的
,
比如孟丹
。
孟丹的出现打破
了原本趋向平和的电影格调
,
孟丹是典型的叛逆青年
,
自
以为是
,
孟丹被指控偷窃
20
万法郎
,
强制被关进看守所
,
笔者清楚记得孟丹被带走时对马修的笑
,
让人从骨子里感
到恐惧
,
笔者一直在想
,
那笑代表了什么
?
有人说
,
是在
藐视吧
,
他说过他见过的人都是这样
,
他笑原来你们也不
过如此和其他的人没什么分别
,
都是装出一副圣人君子的
模样
,
却没人愿意追查真相
。
也有人说
,
是很无奈的一种
笑
,
但对马修还是有感谢的成分
。
笔者觉得
,
当时孟丹的
年龄和他仇视社会叛逆的性格
,
那时的笑是一种藐视
,
一
方面是剧情需要
,
太完美反而不真实
,
就是这样恰到好处
,
另一方面也比较符合现实
,
每个优秀的老师身上都有令他
遗憾的经历
。
用孟丹的话就是
:“
瞧
,
圣人
,
你也帮不了
我
。
我没救了
。”
这是孟丹形式的精神胜利
。
他的价值观便
是如此
。
孟丹是典型的心理扭曲
,
不同于心理变态
,
心理
扭曲指的是人的心理是逆向心理
,
对某种事物发生会感到
抗拒
。
它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
理活动
,
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
是从外界得到的信息经过
大脑后被自闭的心理给扭曲了
,
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
进而
影响到了一个人的行为
,
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
、
偏执
、
冷漠
、
不合群
、
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
,
进一步发展
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
,
像孟丹一样走向极端
。
最后
,
马修发现偷钱的不是孟丹
,
而那个偷钱的男孩仅仅
是想买只热气球实现自己的理想
,
马修帮孟丹开罪
,
却没
揭发真正的小偷
,
他是在保护
,
保护一个男孩美好的梦想
。
孟丹还是没有改变
,
一把火把学校付之一炬
,
仅留下一丝
阴险毒辣的浅笑
。
三
、
以爱为名的教育
马修的爱是能传染的
,
校长能站在老板椅上扔飞机
,
能跟孩子们一起踢球
,
但人性的自私和欲望的膨胀并没有
改变
,
马修还是被辞退了
,
临行之际
,
马修说出了心里话
,
一个不了解孩子
、
不去爱孩子的人根本不配为人师表
,
马
修老师深知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
过程
,
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
,
用音乐开启孩子的心灵
,
浇灌孩子的梦想
,
完美地诠释了
“
教师
”
一词
。
整部影片以音乐为主线
,
内涵是爱的教育
,
看到这部影片
,
不仅思及中国教育的未来
,
多数西方国家
的教育研究范围
,
一般是研究儿童发展的特点
、
学习心理
、
学习方法
、
特殊儿童的心理活动
、
学习辅导与心理卫生
、
教育的评价
、
学习心理结构与模式和心理测试以及教师心
理等
,
比较重视受教育客体
,
在国外
,
学生可直接称呼教
师名字
,
课堂气氛与课题内容非常开放
,
而中国
,
则根据
教育目的
、
教育方针要求
,
侧重于研究学生品质形成的心
理过程和规律
;
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
、
技巧的心理过程
;
各门学科的特殊心理现象和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心理问题等
问题
,
相比之下更注重主观教育
,
把教师自己的意识强加
在学生身上
,
封闭性思维
,
限制了学生的想象思维
,
而对
于问题学生
,
是多数教师头疼的问题
,
一致认为他们聪明
,
但不好学
。
笔者认为
,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
,
这需
要伯乐的发现
,
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
让他们的
潜能最大化
。
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
要看教师怎么去引
导
,
怎么去教育
,
充分挖掘孩子们的天赋和爱心
,
就像马
修老师一样不放弃任何一个人
,
最终让一个孤僻偏激的少
年成长为音乐家
,
在
《
放牛班的春天
》
里
,
笔者仿佛看到温暖的阳光在
不经意间流出
,
整部片子
,
氤氲着一种水彩画般透明轻盈
的味道
,
还有迷离缥缈的林中雾气
,
而阳光被挑逗得温柔
多情
,
细细密密地铺满法国郊野被梧桐叶覆盖的小路上
。
影片开头贝利诺的等待是值得的
,
被马修老师带走那
天
,
正好是星期六
。
[
参考文献
]
[1]
陈琦
.
教育心理学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
灵魂持有者
.
以音乐的名义诠释爱的教育的真谛
[OL].
时
光网
:http://i.mtime.com/myownsoul/blog/5729509/,2011-03-21.
[3]
沈采飞扬
.
有质
,
才有情
———
对
《
放牛班的春天
》
中电影特
性的评析
[OL].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
49ce961501000bnl.html,2007-11-17.
[4]
戴本博
.
外国教育史
[M].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5]
徐辉
.
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
:
人民教育出
版社
,2002.
[6]
卢志文
.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
———
卢志文杏坛絮语
[M].
北
京
: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
作者简介
]
李江红
(1976—),
女
,
河南荥阳人
,
工商管理硕士研
究生
,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系讲师
,
主要研究方向
:
思想
政治教育
。
150
本文发布于:2022-12-29 17:12: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43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