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感人事迹1
加强重症患者救治是降低新冠肺炎病亡率的关键,目前,全国已
经调集11000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聚集武汉,协同攻坚。今天(3月
1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专家、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邱海波。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邱海波一天内要跑三四家医院,巡诊危重
症病例,给出有针对性的诊疗建议。刚到武汉时,他发现重症病例每
天快速增长,但重症病房却一床难求。邱海波和专家组成员建议,增
加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迅速扩充重症病床,这个意见很快
被中央指导组采纳。
在重症病房,邱海波不仅是指导组专家,还是临床大夫。他和同
事们在一个个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寻找着治疗的突破口和诊疗路径。
俯卧位通气是邱海波和同事们总结出来的对重症患者明显有效的
一种呼吸治疗,目前已经写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但是要将插管的
患者翻身,还要防止病人身上各种插管的脱落和损伤,既是技术活又
是力气活。
白天临床治疗,晚上研讨诊疗方案,这是邱海波这一个多月来的
工作节奏。
在专家组成员夜以继日地努力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冠肺炎
诊疗方案已经更新了六版,现在又即将更新第七版。
各地精锐医疗力量会聚武汉,不同学科协同作战,邱海波奔波在
各个重症医院间。在最近几天的巡查中,邱海波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
的重症患者在好转,ICU开始出现了“床等人〞的现象。
抗击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感人事迹2
“我是护士长,是党员,还是湖北人,于情于理,都该我去。〞山西
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唐珊说。
唐珊是湖北天门人,大学毕业后在山西工作定居。这位37岁的女
护士长,在看到医疗队招募信息后毅然报名,“这些年,两年能回一趟
家。到武汉,就当是回家了。〞
2月28日,是唐珊来到武汉抗疫一线的第二十六天。“时间过得
很快,每天像打仗一样。〞唐珊清楚地记得,到武汉是大年初三晚上
7点,培训会一直持续到夜里1点多,第二天一早7点多就到岗。唐
珊和队员们同中日友好医院的战友一起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中法新城院区,这里有50名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
这是一位对工作严格到近乎苛刻的护士长。唐珊所在的山西医科
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是山西省级重点科室,护士有90多名。同事
郝彬笑称,提起唐珊,年轻一点的护士都说“可怕她了〞,因为出了
错会被她毫不留情地训斥。她把这种工作作风带去了武汉,在她看来,
救治一线“本来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工作绝不能出错。〞
这是一位处事周到、爱抠细节的护士长。作为护士长,唐珊要对
这支护理队伍成员的年龄和工作年限摸底,“每个班尽量做到新老成员
搭配,保证护理质量。〞她还会根据自己的了解,考虑医务人员的性
格,“活泼的与相对沉稳的搭配,这样配合能够优势互补。〞护理时,
她会说一口带有湖北口音的普通话,让病人们听着乡音,知道“湖北
伢子〞回来了。
她同时又很“仗义〞和大气。护理工作本来就极耗体力,唐珊还
主动把接物资、分物资的后勤活揽了过来。
“来了就是一颗‘螺丝钉’,把自己放在最需要的地方。〞刚到武汉那
几天,她的手对防护手套过敏,起了红疹,她咬牙克服;忙起来午饭也
顾不上吃,她笑笑说“也不觉得饿〞。但她又能跳出眼前,不断沉淀
和思考。她向组织提出建议:“除了应收尽收,我们也要关注出院的病
人,要考虑如何延伸护理工作。病人出院前,得通过标准化操作,让
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并带动家人和周边人做好防护。〞
唐珊说,她会战斗到获得全胜的那天。衣服上的“天门姑娘,山
西唐珊〞,是她的力量源泉。她也深信,爱与无畏,无远弗届。
抗击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感人事迹3
春节将至,“新冠肺炎病例〞在引起担忧的同时,也勾起我们对十
七年前SARS浩劫的惨痛记忆。病情出现时,它们有相似的开头:一个
病人出现,一系列人传染,由一至百呈“井喷式〞增长;回忆病源时,
更有相似的起因:国家卫健委指出,病毒是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类。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有人都在关注开始肆虐的疾病如何防控,
我们也应注意到疾病的由来,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从源头上遏制病毒。
纵观近几十年新型传染病的发源,艾滋病毒来自于非洲白眉猩猩,
寨卡病毒来自于恒河猴,埃博拉和H1N9禽流感这些更为熟悉的疾病,
也都和野生动物有关。这次肺炎的第一例感染者与随后十余名病人都
来自野生动物市场,而多年前SARS的第一位感染者正是一名野味厨
师……这些事实无一不告诉我们:
捕食“野味〞是病毒传播关键的一环。“SARS的源头是蝙蝠不假,
但是它开展的舞台是广东野生动物市场和酒楼、餐馆。如果没有我们
滥用果子狸,食用果子狸,那么病毒从蝙蝠到果子狸再到人的传播链
就不会发生,当年的SARS就不会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所的研究
员石正丽在“一席〞演讲中说。
因此,在屡次发生的血的教训面前,每个人都应该拒绝追求“野
味〞。
从前我们呼吁保护野生动物,只是关注它的生态意义,还是有一
些人不以为意,我行我素;如今这些传染病提醒我们,拒绝捕食野生动
物,不仅关乎生态,更关乎公共平安。由人的贪念、痴昧引起的后果
来之迅速,更是来势汹汹。在此,我发出如下建议:
第一,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不抱猎奇心理。
国人对“野味〞的嗜好,有文化心理、传统以及中医药文化影响
等多方面原因,也有人把捕食一掷千金的珍稀野生肉类当做身份地位
的象征。然而,这样的“排面〞建立在一条条原本在自然中灵动的生
命和一个个潜在的病毒威胁之上,真的值得追求吗答案不言而喻。
第二,明确捕食野生动物的危害,不抱侥幸心理。
在记者卧底的一个“野味群〞,有人提及最近的武汉疫情,一群
友回复“该吃吃该喝喝,没那么容易来我头上〞。总有人不相信野生
动物会传播疾病,或者说是不相信传播病毒的野生动物就是自己接触
的这只,抱着侥幸心理。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发生大规模疫情,
经济损失动辄数千亿,生命的代价更是无法衡量。
第三,心怀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不抱自大心理。
化用一句莎翁名言,同一的太阳照着人类,也不曾避了任何一种
生物。天行有常,万物都在其该在的位置,维持天地的周转。一些病
毒寄生宿主,千百年来动物共同进化出了特殊抗体,而新鲜宿主人类
却对它们毫无招架之力。如果不是人类自高自大,把自己当做主宰而
任由欲望膨胀,把本在山原奔跑的麋鹿、果狸摆上餐桌,悲剧也许就
不会发生。
圣雄甘地曾说,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缺乏以
填满每个人的欲望,每一次无节制的索取,大自然都会要求归还。也
许这一次“新冠肺炎〞的战争,我们也会像打败“非典〞一样打败它,
但这场战争建立在惶惶人心和无数人命之上,早已不能以输赢来论。
我们不要等到出现超级病毒再懊悔贪婪,不要等到付出惨痛代价再懊
悔愚昧。
抗击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感人事迹4
我曾无数次地梦想过,2020年的春天会是怎样一个春天国泰民
安,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鸟语花香,生态和谐,笼罩天际
的雾霾消弭殆尽;纵横捭阖间,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尽显文化与政治
自信。
然而,在进入2020的第一个月就遭到当头一棒——新冠肺炎。一
时间,往日热闹温馨的春节街头变得清清冷冷,行人寥寥;火红的商家
店铺纷纷闭市歇业;千千万万的游子身处异地,不能回家团聚。这一切
的始作俑者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这个病魔如鬼魅般,沿
着2019的尾巴将它的魔爪伸向2020的春天,将它恐惧焦虑的披风掩
盖与九州之上,它贪婪地将一个个无辜者抓住,妄想将他们拖入死亡
的深渊,妄想让这个春天弥漫着腐败的恶气。
但是,有这样一批人,让它的阴谋不会这样轻易得逞!白色是他们
的标志,防护服是他们的盾牌,他们怀着一腔热血,英勇地向着这个
面目可憎的病魔宣战——他们就是医务人员。
面对来势汹汹的病魔,他们临危不惧,加班加点地与之对抗,仅
仅一个月,他们就研究出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在武汉一线,无数医护
人员在坚守阵地,竭尽全力将一个个不幸患病的可怜人从病魔手中夺
回!于此同时,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拔地而起,给予大家更多的希
望之光!无数的医疗物资从世界各地涌入武汉,无数的心通过网络,牵
挂着武汉,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如17年前对抗非典时,向着新冠肺
炎发起同样的宣战!
有人说,这个春天是最灰暗的一个春天,有人说,好想重启2020。
但,我要说2020的春天不会只是一个焦虑、恐惧和愤怒的春天,这个
春天还有坚守、热血和希望!不光前线的医护人员在努力奋战,我们医
学生作为医护人员的后备军,愿在疫情危急之际,献出自己的一分微
力:服从管理,自觉隔离,通过渠道量力参与物资捐赠。虽然疫情带
来的种种怪象乱象,让我们愤怒或伤心,但我们心中已将希波克拉底
的誓言铭记。今日前线医生护我们免于病痛,他日我们定将誓死守护
大家的健康!
抗击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感人事迹5
网上正流传这样一句话——“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
替你负重前行〞。是的,就是现在,这句话被中国人完美地诠释着。
春节前夕,武汉爆发了一场严峻的战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
发!从开始的几个人小小的咳嗽发热到几百人到武汉封城再到现在的
2万多人。疫情飞速开展,大有全国蔓延之势,甚至影响我们的传统
节日——春节,但就在那一刻全中国人都在努力遏止疫情!自觉放弃新
春佳节的各种传统工程,自觉参加到防控疫情的行列中。全国人民在
大事大非面前表现出的能量和能力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更为自己生在
这样的蒸蒸日上的大中国而骄傲自豪,疫情只不过是上天给我们开个
玩笑而已,我们正笑着迎接。
九省通衢的江城武汉,因为此次肺炎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疫
情面前,武汉市各医疗单位积极响应,迅速投入到抗击病毒、抢救生
命的最前沿。
“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值得敬佩〞,朋友圈里刷屏的
这句话,成为广阔医务人员的共同写照。
“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
在一封递交给医院党委的请战书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
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张旃,瞒着同在一个医院的丈夫李明昌教
授,主动申请长驻留观室,对病人作进一步的分检工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曾参加过抗击非典的张旃从一开始
就奋战在一线,并随手记录下每天的工作情况。
“1月19日夜班……要兼顾发热门诊和二楼留观室。从还没到上班时
间,就开始接会诊。从5点到10点45分,一共24个医疗。精
神一直处在高度紧张之中,体力也是极大地消耗。〞……随着疫情开
展,张旃作出了长驻留观室的决定:“这样可以减轻其他医生的负担,
病人也可以获得延续性治疗。如果领导们同意,请告之胡教授,同时
停掉我的专家门诊。另外,请加强留观室的防护,固定下级医生。〞
在武汉,像张旃一样,主动申请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线、
最前线的事例还有不少。“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是同济医院一名
医生在申请书上的誓言。在同济,百名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主动请
缨进入发热门诊。如今,连第二批志愿报名都已满员。
看到这一条条新闻消息,读着这一件件感人的事,你能不心动吗
难道他们不怕死吗难道他们不想和家人团圆吗不,他们也害怕,他们
都是爸爸,妈妈,女儿,儿子。但责任与使命在肩,他们选择坚守在
工作岗位上,先保卫这个大家,再去保护自己的小家;他们用自己的生
命为我们的生命平安而守护,他们用日日夜夜的坚守诠释了“负重前
行的人〞;他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了无怨无悔的选择,
用行动书写着人生中最精彩的,也是最美的韶华篇章。此刻,他们才
是最可爱的人。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不只是武汉的医务人员。面对疫情的
蔓延,“支援武汉〞“守住阵地〞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全国人
民群策群力,武汉的火神山医院短短9天就修建成功,投入使用;多家
企业、各行各业也积极捐款捐物,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太多太多感人的事例,太多太多的见证,真的不胜枚举,春晚现
场的情景报告?爱的桥梁?,是春晚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彩排过的节目,
也是最温暖的一个节目,传达了全中国人民对武汉抗击疫情必胜的信
心。
我们身边的感动又何其少呢镇街领导严防死控,下达文件一个又
一个保民生平安;村委会的喇叭天天播报不停,为的是提醒村民提高防
范意识;学校和老师们VX联系每一个同学和家长,帮助我们完成学业,
讲解疑难问题,给我们传达防控疫情守护平安的秘笈,不荒废时间,
让我们在家里和在学校一样学习,一样快乐,一样充实有意义。这一
切,我们都看得见听得见,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认真对待我们的生命平
安,认真对待我们的学业提升,更重要的是认真对待我们意志品质的
提升,不给他人、不给国家添乱。
虽然我不能亲赴武汉,虽然我不能为全国人民做太多的事,但我
明白守护自己的平安,守护家人的平安就是对大家的最好报答,就是
爱国的最好表现。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是全部中国人内心的呐喊!
我会努力学习,把2020年的寒假过得最有意义,最难忘,成为像
那些医务工作者一样,像那些为了中国梦而奋斗着的千千万万的平凡
而又伟大的英雄一样的人!
本文发布于:2022-12-29 16:42: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42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