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企业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地协调
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任务,特制订
本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承担的新建及技改建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工程及装
饰、维修工程等。
3职责:
工程技术部负责本制度的制订、落实。
4内容:
4.1施工管理依据
4.1.1甲、乙双方签订的工程合同。
4。1.2建设工程全部设计文件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1。3国家和省市现行的有关政策、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
4.2施工准备
4.2。1施工手续准备
开工前,必须按开、竣工管理办法的要求办完开工手续,
并取得社会管理部门(如消防、环保、环卫等)的认可.
4.2。2技术性准备
4。2。2。1熟悉和审查图纸。组织技术人员全面、系统地
学习和熟悉图纸,弄清设计意图和工程特点.
4。2。2.2收集工程相关资料.了解现场地形、地貌、水文、
地质、气象、交通、环境、民情社情以及其他技术经济条件等情
况。
4。2.2。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方案),并报审批人进
行审批,施工单位盖章方为有效。未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不得
实施,工程亦不准开工。
4。2。2。4编制施工预算,确定承包办法,制订切实可行
的现场施工管理办法。
4.2。2.5编制施工各项组织计划,并根据规定要求负责实
施。
4.2。3施工队伍准备
4。2.3.1落实施工队伍,按期组织队伍进场.
4。2。3.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的要求,要分阶段,
按工种准备工程所需劳动力,如自身力量不足,必须使用外部包
工队伍时,应尽量从曾经合作过的,经过筛选的劳务队伍中选用
素质较好的专业化施工队伍,并按规定办理手续,签订合同,否
则不准上岗施工.
4.2。3。3做好特殊和短缺工种的培训工作。
4。2。3.4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质量和安全
交底。
4。3现场施工管理
4。3。1现场施工管理是根据施工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对
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安全协作配合、文明
施工等进行全面的指挥、协调和控制.
4.3。2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贯彻和管理
4。3。2。1施工进度计划的种类及编制分工,应与施工组
织设计相对应.住宅小区、大型重点工程必须编制施工总进度计
划,特殊情况下应有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4.3.2。2施工进度计划必须满足合同工期(包括特殊情况下
的上级指令)的要求,并保证均衡、连续施工。
4。3。2.3工程部要定期对进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
和调整,保证计划按期完成。
4。3.3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及督促
4.3.3.1坚持检查制度.除对施工进度要进行检查、分析和
调整外,还要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材料供应、消防保卫、文
明施工等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检查要有记录、有分析、有总
结、有整改意见。
4.3。3。2搞好调度工作。施工调度的基本任务是全面掌握
情况,正确处理矛盾,搞好综合平衡。
4.3。3。3施工现场主管人员要坚持施工日志制度。施工日
志主要记录施工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其中包括每天施工内容、施
工队伍、人员调动、供应情况、质量事故(或问题)、安全事故
(或问题)、上级指示、会议记录、有关检查记录等。
4。4交工验收及回访维修
4。4.1交工验收。制订具体的管理办法,加强对交工验收的
组织领导.认真做好工程收尾、交工验收文件和资料,并按照开、
竣工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向建设单位进行验收和移交.
4.4。2回访与维修。本着为用户服务、向用户负责的原则,
努力做好回访维修工作.
4.5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工程技术部.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公司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水平,达到
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结合公司实际,
编制本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承建的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市政
工程等工程项目均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3职责:
3.1由工程技术部负责本制度的制订、修改和完善。
3.2由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实施。
4内容:
4。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
4.1。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基本建设的各项政策和法令,严格
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合理组织施工.
4.1。2科学安排施工程序,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组织流水
作业,满足合同工期。
4.1。3严格贯彻执行施工技术规定、规程、规定、标准。
4。1.4合理紧凑地规划施工平面,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空
间,根据工程特点,合理利用永久性工程和附近已有设施,达到节
约施工用地和临设费用投入的目的。
4。2施工组织设计分类及编制内容
4。2。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分类
4.2.1。1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项目是建筑群体,小区建
设或规模较大的复杂工程,应编制总设计。
4.2.1。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项目是单位工程或
施工规模一般的工程,应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2.1.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简称施工方案)。
4。2.1。4季节性施工方案。、
4。2。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内容
4.2.2.1编制依据
a设计图纸,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
b国家法规、现行规范、规程;
c建筑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及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d企业文件。
4。2。2.2工程概况
a基本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地址、工程的建设、质量监督、
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开竣工日期、质量目标;
b建筑概况:包括建筑规模、建筑功能、防水材料、装饰
装修情况等;
c结构概况:包括结构形式,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混
凝土强度等级(钢结构构件尺寸、连接形式)、钢筋连接形式等;
d电气、设备概况;
e工程特点、重点、难点:本工程不同于一般工程所具有的
施工难点、特点。
4.2.2。3施工部署
a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及安全目标;
b项目岗位设置及组织机构图;
c施工流水段(分区)划分及流水段划分平面图;
d施工进度安排及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或网络图;
e分包计划及分包管理;
f劳动力使用计划。
4.2。2。4施工准备:
a施工现场准备;
b技术准备;
c质量准备;
d物资及机械准备。
4。2。2。5施工平面布置图
a施工平面图说明;
b施工平面布置附图:应按基础、主体结构、装修三个不同
施工阶段分别进行平面布置,反映出临设、施工用水、用电、消
防、大型机械等的布置情况。
4。2。2。6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主要包括:测量工程、土方开挖及回填,地基处理工程,防水工
程、降水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脚手架工程、
砌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电气工程等。
4。2.2。7主要施工管理措施
a质量管理措施;
b工期保证措施;
c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d成品保护管理措施;
e消防保卫管理措施;
f降低成本管理措施:钢筋、水泥、木材的节约措施。
4.2。2.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框图:
总施组单位工程施组施组纲要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由技术部门牵头并汇总)
1、编制依据:应由技术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编制
2、工程概况:应由技术部门或人员负责编制
3、施工部署:应由施工管理部门或人员组织编制
4、施工准备:应由技术部门或人员组织编制
5、主要施工方法:应由技术部门或人员组织编制
6、施工总进度计划:应由施工管理部门或人员组织编制
8、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由技术部门与工程部门等编制-项目经理审核
9、各项保证措施:应由各相应主管部门或人员负责编制
10、季节性施工方案:应由技术部门或人员负责编制
7、各项需要量计划:应由技术部门与工程部门等编制
审核论证
审批
施组交底
施组实施
总结
报送各有关单位或部门
4.3本制度解释权归工程技术部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完成年度质量目标,
获得企业期望的质量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工程技术部人员和项目部施工人员。
3职责:
3.1工程技术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和贯彻落实。
3.2综合管理部负责本制度的督促和检查。
4内容:
4.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通过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有效地贯彻公司质量方
针,完成年度质量指标,获得企业期望的质量水平。
4.2以全面质量管理(包括提高工程实体质量、缩短周期、
降低成本等)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追求企业的持续发展,
使合同方持续满意和受益。
4.3严格贯彻国家和上级颁发的规程、规范、验证标准和规
章制度.
4.4不断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保证企
业的产品质量持续改进。
4.5参加公司的建设工程基础、主体及竣工验收检查。
4.6及时上报发生的质量事故,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
提出处理意见,并对事故的处理效果进行验收检查。
4。7组织实施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组织对项目质量的
日常检查,评审和改进,实施质量否决权,每月主持召开质量分析
会,对出现的问题,缺陷或不合格工序组织制订整改措施,对影
响工程质量的潜在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4.8全面负责过程质量的检查和监控工作,参加工程项目的
图纸会审,技术交底会议,编制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对重
要过程设置质量控制点,预防质量通病的发生。
4。9在施工过程中落实“三检制"、“样板制”,认真做好验
收资料的填写工作.
4.10认真贯彻质量管理体系(GB/T9001—2000)标准要求,
并加以实施和保持持续改进,保证其有效性。
4。11本制度解释权归工程技术部.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使现场施工做到严谨、有序、高效,坚持现场文明施工,
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程部全体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
3职责:
3.1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度的制定、修改和执行.
3。2综合管理部负责本制度的督促和检查。
4内容:
4。1施工现场办公室按公司规定统一布置,统一安全帽、工
作服.
4。2施工现场应按施工总平面图设置各项设施,堆放材料、
成品、半成品,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设施.
4。3标牌明确,责任到人,持证上岗。
4.4进入现场人员必须着装整齐,材料分类堆码整齐,符合
要求,作业面做到活完脚下清,坚持施工“五防”(防火、防盗、
防尘、防噪音、防煤气中毒)。
4。5施工机械按设计安装使用,不得随意挪动,专人负责,挂
牌上岗。
4。6现场应当保证施工道路的畅通,供用电、气、排水系
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4。7施工现场的消防系统和器材应当齐全,放置在显眼的
位置,并有明显的标志,以方便使用。
4。8施工现场各类设施应及时检查、维护,消除隐患,保证
安全有效.
4.9现场应当设置各类必要的生活设施,并符合卫生、通风、
安全、照明等要求。
4.10本制度解释权归工程技术部。
技术交底管理制度
1目的:
技术交底是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技术交底
的目的,一是使参加组织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生产主管人员,作
业班组明确所担负工程任务或作业项目的特点及技术要求、质量
标准、安全措施等,以便更好地组织施工;二是明确交底人与接
受交底人之间的责任。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程技术部人员和项目组人员。
3职责:
3.1工程技术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和执行。
3.2综合管理部负责本制度的督促和检查。
4内容:
4.1技术交底必须在单位工程图纸综合会审的基础上进行。
同时,技术交底也必须安排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
进行,并应为施工留出恰当的准备时间,技术交底不得后补。
4.2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辅以口头讲解.交底人
和接受交底人应履行交接签字手续。技术交底是工程技术资料的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
4.3技术交底实行工前交底,工中指导检查,工后检查验收。
4。4技术交底分类及内容分工
4.4.1技术交底分类:技术交底分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专项
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四新”(新材料、
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技术交底和设计变更技术交底.
4。4。2技术交底内容分工
4.4.2。1施工组织设计交底
a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应包括主要设计要求,施工措施以及重
要事项等。
b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总工程师对项目部和相关管理人员
进行交底。
4.4.2.2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
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应结合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
设计要求、现场情况、工程难点、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劳动组
织及责任分工、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方法、质量批准及措施,以
及施工、安全防护、消防、临时用电,环保注意事项等进行交底。
4.4.2.3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主要交清施工程序和方法及操
作要领、注意事项、使用材料、质量标准和安全技术要求等内容。
4。4。2。4“四新”技术交底: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
材料、新产品工程,在正式使用或施工前,项目总工程师应组织编
写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施工工艺标准、质量验收标
准以及注意事项,并分别对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进行交底。
4.4。2。5设计变更交底
修改量大、变更内容复杂的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应写技术交
底。
设计变更交底由项目部专业技术负责人根据变更要求,并结
合具体施工步骤,措施及注意事项对专业生产管理人员和施工班
组长进行交底。
4。5本制度解释权归工程技术部。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制度
1目的:
施工资料是评价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和技术管理水平的主
要依据。为加强施工资料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
度.
2适用范围:
适用公司工程部全体人员。
3职责:
3。1.工程技术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和执行。
3。2综合管理部负责本制度的督促和检查。
4内容:
4。1施工资料管理要求
4。1。1施工资料管理实行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制。
4。1。2施工资料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
范、标准及公司有关管理文件要求。
4.1。3施工资料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汇集、整理,做到项目齐
全、准确、真实、规范、无未了事项.
4。1.4公司设专人负责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
4。2建筑工程施工资料主要内容
4.2.1施工管理资料
4。2。1。1工程概况表。
4。2。1.2企业资质证书及相关专业人员岗位证书。
4.2.1。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4.2.1.4见证记录.
4.2.1。5施工日志。
4。2。1.6项目管理制度(汇总)。
4.2.1。7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报告。
4.2。2施工技术资料
4。2。2.1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
4。2.2。2技术交底记录。
4。2。2.3图纸会审记录。
4。2。2.4设计变更通知单。
4.2.2。5工程洽商记录.
4.2.。3施工测量记录。
4。2。4施工物资资料记录。
4.2.5施工记录。
4。3施工资料、竣工资料的编制和组卷。
4。3.1施工资料的编制和组卷。
4。3。1。施工资料的编制和组卷
4.3.1。1质量要求
a施工资料必须真实地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具
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必须完整、准确、系统,各
程序责任者的签章手续必须齐全.
b施工资料原则上必须使用原件。
c施工资料的签字必须使用档案规定用笔.
4。3。1。2载体形式
a纸质载体
b光盘载体。
4。3.1。3施工资料组卷
施工资料应按照专业、系统划分,每一专业、系统再按照资
料类别从CI至C7顺序排列,并根据资料多少组成一卷或多卷。
4。3.2竣工资料的编制和组卷。
4。3。2.1责任与时限。
a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后3个月内,资料员应按照城建档案馆
的要求,把竣工资料编制完成并移交完毕.
b单位工程竣工资料应由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
c竣工资料必须有总工程师签字或总工程师授权项目总工
程师签字,并加盖公司公章.
4.3.2。2组卷原则:
a竣工档案按单位工程组卷。
b竣工档案应按基建文件、施工资料和竣工图分别进行组
卷。
c卷内资料排列顺序要依据卷内的资料构成而定,一般顺序
为:封面、卷内目录、文件资料部分、备考表、封底,案卷不宜
过厚,一般不超过40mm案卷不允许折叠方式。
a案卷规格:卷内资料、封面、目录、备考表统一采用A4
幅(297mm×210mm)尺寸,图纸分别采用AO(841mm×
1189mm),A1(594mm×841mm),A2(420m×594m),A3(297mm×
420mm),A4(297mm×210mm)幅面。
b案卷装具:案卷采用统一规格尺寸的装具。属于工程档
案的文字、图纸资料一律采用城建档案馆监制的硬壳卷夹或卷
盒,外表尺寸为310mm(高)×220mm(宽),卷盒厚度尺寸分
别为50mm。
c图纸折叠方式:图纸折叠前要按图框裁切整齐,折叠方式
采用“手风琴风箱式”,图标、竣工图章应外露。
d案卷的装订:案卷用棉线在左侧三孔装订,棉线装订结打
在背面。装订线距左侧20mm,上下两孔分别距中孔80mm。装订
时,需将封面、目录、备考表、封底与案卷一起装订。
4。3。3竣工资料的验收和移交。
4.3.3.1工程竣工验收后,项目经理需将工程资料拿到工程
技术部,由工程技术部完成竣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移交工作。
4。3。3。2竣工资料编制完成后,须经公司工程技术部同
意,方可办理正式移交手续,由双方单位负责人签章。
4.3.3.3竣工资料一般应在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向城建档案
馆进行移交。
4.4本制度解释权归工程技术部。
本文发布于:2022-12-29 13:27: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33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