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5科学技术创新
钢箱梁横隔板优化设计研究
孙圳王康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
400041)
本文研究内容是承重钢箱梁横隔板的优化设计
。因为支座
位于翼缘与腹板的交界位置处于简化计算的目的将钢箱梁横
隔板的形状设置成矩形。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箱梁横隔板及
其相关构件进行分析,以确定每种构型所能承担的极限荷载
。
然后使用极限载荷来比较不同构型的优点
,从而得出最佳布置
形式
。
1横隔板参数设置
本文对钢箱梁横隔板的几何参数进行设置包括
:跨高比
(B/D)、高厚比(D/t
D
)、加劲肋的尺寸和位置以及荷载的作用位置。
为保证研究的严谨性,本文研究对象的高度设置为固定值1m。
除此以外,假设破坏的发生位置只存在于横隔板
。研究模型选
用钢材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
泊松比。本文主要研究在翼缘/腹板交界位置设置双支
承的情况,每个支承的宽度取横隔板跨度的1/10,即0.1B。
跨高比选取3个值
,即
B/D=1,B/D=2,B/D=3。分别代表深
、
中、浅箱梁。通过确定高厚比为30,55,80,100,这些值代表实际
钢箱梁施工中遇到取值范围,研究了未设置加劲肋横隔板的厚
度的影响。对应每个跨高比,对不同的高厚比进行了研究
。在加
劲肋横隔板的分析中,对于所有情况都选择了100的高厚比
,因
为如图1所示,跨高比=1,2,3的未加劲肋横隔板的极限载荷在
这个值上几乎是相同
。(
1)位于支承内边缘的单个承重加劲肋
(见图1)。(2)局部截面劲肋位于同一位置(图2)。全截面和部分
截面加劲肋成对设置,对称地位于横隔板的相对两侧。
图1单个承重加劲肋加强的横隔板
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所有加劲肋的厚度都为10mm(0.01D),所
调查的高厚比为
:
2.5、5.0、7.5和10.0。
图2局部截面加劲肋加强的横隔板
横隔板和加劲肋的初始几何缺陷模态是通过弹性屈曲(特征
值)分析得到的。对横隔板进行了初步分析
,得到了无缺陷的弹
性屈曲模态。横隔板和加劲肋的初始缺陷为
:
(1)
(2)
(3)
(4)
(5)
(6)
初始缺陷的振幅参考《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
(JTGD-2015)。此外,将集中载荷施加到具有两个偏心值的支承
板上
,即
e=0mm,e=0mm(0.01D)。为了获得最小的破坏载荷
,总是
在与初始缺陷相反的方向提供偏心
。
2横隔板加劲肋设置
2.1全截面加劲肋加强的横隔板
图3显示了在第1节中规定的跨高比的三种情况下,极限
载荷随加劲肋宽度的变化,
第
2.7节中列出的偏心荷载
。初始几
何缺陷W
d
和W
s
按方程(1)~(6)输入。对于跨高比为1的情况
,设
置全截面加劲肋不会比没有加劲肋的情况的破坏载荷显着增
加,最大的增长是13%,通过设置100x10mm加劲肋实现,
破坏
是由支承附近的横隔板屈服引起的。
同样,由偏心荷载产生的
破坏的减少的很小(3.3%)。对于跨高比为2的情况,
当采用
100×10mm加劲肋时,极限载荷显著增加(21%)。对于这种尺寸
的加劲肋和75x10mm的加劲肋,破坏是因为支承上方区域中横
隔板和加劲肋的屈服,而在横截面为25x10mm和50x10mm的
加劲肋的情况下,破坏是由于支承附近的横隔板和加劲肋的全
局屈曲和屈服的组合造成的。偏心荷载的影响很小
,极限载荷
的最大减小率为2.4%。在跨高比为3和加劲肋截面为100×
10mm的情况下,尽管随着加劲肋尺寸的增加
,增加的速率减
小,但极限荷载有大幅度增加(28.1%)。偏心载荷的影响仍然很
小(极限荷载的最大减少量为4.1%),尽管略高于跨高比为1和
2的情况
。
(转下页
)
摘要:本文以支座位于翼缘与腹板交界位置的钢箱梁的横隔板为研究对象
,通过改变横隔板的跨高比、高厚比、加劲肋的尺
寸和位置以及荷载的作用位置等参数对其进行研究。以不同参数的横隔板所能承担的极限荷载为衡量指标
,通过有限元建模讨
论了不同构型的横隔板对钢箱梁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的影响,
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钢箱梁;横隔板;加劲肋;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院U442.5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2096-4390渊2019冤35-0131-02
206000EMpa
930
S
Mpa
0.3
131--
科学技术创新2019.35
图3不同的跨高比和偏心距,极限荷载随加劲肋厚度的变化
2.2局部截面加劲肋加劲的横隔板
通过对全截面加劲肋的横隔板弹性应力分析表明,垂直应
力分布的主要变化发生在横隔板高度的底部四分之一处
。因此
局部截面加劲肋的长度取为0.25D,初始缺陷的形式是按方程
(1)~(6)输入。在分析过程中,观察到垂直应力倾向于集中在每个
局部截面加劲肋的尖端,并且这些应力随着局部截面加劲肋的
横截面尺寸的增加而增加这导致这些区域的提前达到屈服
,特
别是对于跨高比为1的情况,降低了极限载荷(见图4)。由横截
面等于或小于50×10mm的局部截面加劲肋加强的横隔板失效
主要原因是支承附近的屈服,
对于较大的局部截面加劲肋,失
效是因为屈曲和屈服的组合
。从图
4可以看出,通过增加局部
截面加劲肋的尺寸到50×10mm以上,并没有增加极限载荷。将
局部截面加劲肋的长度增加到0.25D以上则不会导致极限载荷
的增加,但长度减小到0.15D会使极限减少4.2%。偏心荷载的
影响不显著
。
图4不同跨高比和偏心距时,极限载荷随局部截面加劲肋厚度
的变化
3结论
从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出
,对于位于翼缘
/腹板连接处的支
承,提高横隔板极限载荷的最有效方法是设置在支承内边缘的
全截面加劲肋。另一种选择是增加横隔板厚度
,这种方法只会
少量增加钢材的用量,也能达到与前一种方法相同的效果
。在
某些情况下提供更厚的横隔板并不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1]强士中.桥梁工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00援
[2]向中富.桥梁施工控制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2001:
1-9援
[3]Hallak,G,Optimumdesignofboxgirderdiaphragms,PhD
Thesis,Univer-sityofLeeds,Leeds,2018.
作者简介院孙圳
(
1993-),男,汉族,安徽蚌埠
,硕士研究生,
大跨径桥梁结构分析研究
。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熊小东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08)
房建土建工程是最基本的工程类型
,在新的时代下,房建土建
工程也面临着新的施工要求,以及新的施工趋势
。本文将展开实际
分析,思考施工技术要点,希望为实际施工提供有效参考
。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所谓高支模,指的是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4.5m时的支模作
业。当前的建筑施工中,高支模的高度从几米到十几米
,有的甚至
高达几十米。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
在工程建设需要采用高支
模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我国工程领域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施工常用
的关键技术,也是房建土建施工的质量保障
。为了保证房建土建工
程施工的进度更快,质量得到提升
,高支模和施工技术。但是高支
模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难度较高,为
了规避风险,保证施工的质
量。相关人员必须明确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意义以及应用要点
,
合理制定高支模施工方案。要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
程中的应用科学合理,要以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需求以及规范为
基础,规划和落实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只有技术落实到位,才能保
证结构的支撑能力,保证施工顺利完成。
可见从实际应用意义上来
看,高支模结构是支撑性的结构,
决定着工程主体的承载力,为了防
止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进度受阻的情况或是在于故障
。必须明
确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技术水平有保障
,才能保证施工成
果更加理想
。
2房建土建工程中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意义
就当今的实际施工概况来看,社会大众的整体生活质量得到进
一步提升,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技术要求也在提升
。不仅如此,针对
建筑内部以及其外形结构设计也提出可比较高的要求
。而在实际开
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解决诸多问题,提
升施工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其一是利用高支模技术开展施工,进而
使得工程的稳定性得以提升,保证建筑的整体载荷能力。其二是利
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开展施工,能够保证工程主体外形结构得到优
化,满足大众对于建筑外观以及性能的要求。其三是利用高支模施
工技术开展施工,能够迎合当前的环保趋势,解决各
摘要:近年来房建土建工程在国内的发展愈发兴盛,工程施工要求越来越高
,各个环节需要进行施工改革,才能得到
更理想
的施工成果。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当前房建土建工程的关键施工技术,
文章将深入分析施工技术要点,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
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院TU755.2+2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2096-4390渊2019冤35-0132-02
(转下页
)
132--
本文发布于:2022-12-29 10:32: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25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