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观后感五篇650字
《穹顶之下》是由柴静制作的雾霾调查纪录片,于_年2月28日播出.其制作费用
全部来自于柴静_年1月出版的自传性作品《看见》一书的版税.这里给大家整理
了一些有关穹顶之下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穹顶之下观后感1
开学第一天,我坐在乡村学校简陋的宿舍兼办公室里看完了柴静的《穹顶之下》,
耗费掉一节半课.之后,又整整发了半节课的呆.一一打住!你一定要说我是个不务
正业的教师,上班期间不好好备课改作业写教学反思,上网发呆还堂而皇之地召告
天下!
好吧,我先承认,我不是个好老师,但我一直努力做个好老师,只是教育天空里
的PM2.5让我这等草根老师眼前一片迷雾,不知自己该向何方前行.
暂撇开我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称职与否前行方向如何不说吧,说说我看完
《穹顶之下》后发呆的内容.
对柴静的勇气魄力社会责任感的钦佩我就先不说了,对雾霾的骤然间发生的巨
多认识先也不说了,估计这几天说的人多,说的人比我专业.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没
有一个柴静.或张静李静王静,来帮我们拔开教育的雾霾,让我们老师更让我们的
孩子一一特别是农村的师生们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看见蓝的天白的云?
我很自私.我的感慨更多源于我自己的孩子,他今年上初二,随我在这个不算偏
远的农村学校,离小城不过十五公里.今天开学第一天,第一天我就得知我的同事
把他同样读初二的孩子转到城区上学了.这个消息让我自责不已:这件事为什么我
没做到?我早想过,为了孩子前程,肯定不能让他待在这里的!可我又左右为难,没
能把转学的事办成.现在,我只有自责,外加茫然.
是的,农村学校已经没有教育了.如果就我看到的我的周围的事实来说,这话一
点儿也不夸张.我们以及与我们相似的农村学校的办学隐性宗旨就是:安全!不出
安全问题一切OK!以至于,学校设备落后,教师流失,在职的绝大部分老师升级成
了大学老师:上几节课走人的.甚至一周上两三天班完事的;作业没人改,甚至有些
老师上课只上二十分钟,还有二十五分钟学生升级为大学生一一自习……
……
凡此种.种,让人心寒,无论作为一个家长,还是作为一名教师.
可是,这样的事实并未遮遮掩掩,老百姓知道,教师最清楚,家长也明白,甚至私
下里我听到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聊天,他们对此也是一清二楚的`.但,即便有
人质疑,却没有人寻根问底.
农村教育一片乌烟瘴气,而放眼整个教育界,最大的城市也好不到哪儿去.中小
学一方面说教改,一方面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味追求升学率把学生训成做题机
器大学教育盲目扩招.盲目升级,只有大楼没有大师,只有毕业没有就业;学生要
么读书把自己读废了——没知识也没德行,要么读书把自己读残了——有知
识没素养没能力;教师待遇低门槛低,要么谁都拿本教材都能在课堂上站一节课连
匠也算不上,要么追名——上托下欺努力领导一方,或是组团一级一级赛
课赢一堆证书当名师,到么逐利——顶着骂名办各种辅导班努力自力更生
过上让人看得起的日子……
种.种怪象,大家竟都视若无睹!我是一名草根语文老师,最近恰巧读了《民国风
度》《民国语文》,对比之下,悲哀无比.我不敢说我有忧国忧民的悲哀,我至少,为
我的孩子生不逢时而悲哀:他现在没能逢着那样优秀的教育,将来也极少有机会逢
着优秀的大师,优秀的大学……
千千万万个学子,千千万万个家长,千千万万个媒体记者……那些千千万万个
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中,为什么没有站出来一个柴静,或是张静王静李静,来追问教
育的蓝天白云在哪里:教育的PM2.5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怎么办?
没有人质问.
于是乎,年年照旧教育形式一片大好,年年农村学校都在改善.教育都在
均衡发展,年年名师倍出教改新名词雨后春笋般变着花样地涌出,年年大学都
在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式更乐观……
好吧,算我杞人忧天,算我无事生非.——我只是一个草根老师,一个在教育快
消亡的乡村学校里挣扎的草根老师.
所以,我看《穹顶之下》时,心里有泪.所以,我如此深挚地喜欢上了柴静.
穹顶之下观后感2
柴静的《穹顶之下》是我唯一一个没有使用快进,从头看到尾的国产纪录片.
不夸张说,它代表了我看过的国产纪录片最高水平,值得每一个生活在雾霾阴影下
的国人观看.柴静在片中讲述了三个问题,什么是雾霾,造成雾霾的原因,我们该怎
么办.
《穹顶之下》获得大众支持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多数批评来自质疑片中
内容是否科学,结论是否严谨,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否有效.尽管这些批评有它们各
自的合理性,但我认为瑕不掩瑜,并不影响《穹顶之下》成为一个经典的雾霾科普
片.毫无疑问,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严重影响每个人生活的程度.
尽管雾霾是否造成癌症发病率上升等问题还存在争论,但以此否定《穹顶之下》,
我以为属于见木而不见森林的做法.而且柴静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也表现得比较严
谨,我在本文最后会对这些问题简要谈谈看法.这个文章重点谈《穹顶之下》反映
的两个重要经济问题.惊讶的是这些问题在讨论中并没有受到多少重视,但我认为
它们是这个新闻调查的核心贡献.
《穹顶之下》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大胆批评了政府在环保方面的两个硬伤.第一,
该伸手的管理的地方没有出手,造成环境严重恶化,走了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第
二,不该伸手的地方手伸太长,以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为理由鼓励和发展了一批污
染严重,效率低下的企业.
一些批评者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直接对立起来,认为中国目前是发展中国家,
不应该采用西方的环境标准;如果强调保护环境,就会降低中国经济增长,削弱中
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些观点听似有理,但存在很强误导.首先,中国采用的环保
标准已经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现状,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标准.其次,污染环境
获得的成本优势根本不能称之为〝国际竞争力〞,属于饮鸩止渴,杀鸡取卵的行为,
不可能长期持续.不客气地说,这种通过污染自己环境来压低产品价格的做法,从
本质上讲是牺牲自己的环境来补贴国外消费者的愚蠢行为.
作为科普性质的新闻调查,《穹顶之下》最大的贡献和成功,是对大众环保意识
的唤醒.市场在环境问题上的失灵不仅表现在污染人不用买单,而公众也往往不重
视自己权利受到的伤害.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存在空气中,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比空气污染甚至有过而不不及.为什么单单雾霾问题得到这么多人重视?原因很简
单,雾霾比其他污染更直观,直接受影响的人数更多,而且直接影响到了最有话语
权的城市人群.在过去几十年中,尽管大众的环境权利一再被污染企业侵犯,多数
人基本都采取了事不关己的态度.希望《穹顶之下》带来一场环保意识的变革,推
动大众主动参与和督促政府做好环境工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大家都意识
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改善环境才可能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此外,《穹顶之下》还成功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选题好,瞄准了一个关系的民
生的重大问题.我_99年到美国求学后,每次回国除了为国内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亲
朋好友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而高兴,一个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空气质量的恶化.一次
到北京开会,前一天晚上有朋友专门打电话提醒我北京的PM2·5又爆表了,让我去
前买个防毒口罩备用.电话结束后,我坐在桌子前沉默了很久,哭笑不得.
第二,《穹顶之下》内容相对客观,资料翔实,问题深入.柴静的采访非常专业,
敢于理性地挑战被采访者的观点,以此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最可贵的是在影片制
作上充分考虑了观众的承受能力,通过直观形象的形式进行科普.和多数说教式国
产纪录片不同,柴静在《穹顶之下》里通过数据,通过不断提出问题而引发观众思
考.尽管有人指责该片不够严谨,但作为科普片,我认为柴静已经做得非常出色.她
采访了普通民众,医疗和环境专业人员以及政府官员,从多个角度展现了雾霾问题.
就客观性和真实性而言,比崔永元的转基因调查高出无数个数量级.比如她并没有
一口咬定雾霾是造成中国癌症发病率上升的原因,而是通过医生之口用猜测的语
气提出这个问题.她更没有把女儿的病归咎到雾霾,而是作为自己更加关心健康和
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人认为这种表达方式存在误导性,这个完全属于仁者
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作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观众,不应该被这种表达方式
误导.
此外有人甚至以柴静的私生活为由,或者臆测她收了国外敌对势力的资金,真
正意图是破坏和私有化国企这些阴谋论的角度反对《穹顶之下》.这些情绪化的反
对根本不值得浪费时间反驳.
穹顶之下观后感3
柴静,一位曾经当选中国记者风云人物.央视十佳主持人的美女记者,一位思想
锐利.口齿伶俐.目光犀利的〝女汉子〞,在_年低调辞职沉寂一年后,又风尘仆仆
地站上了演讲台,向现场观众汇报她一年来所做的事情:调查大气污染尤其是雾霾
泛滥的真相.她也因此一夜爆红,瞬间成为无数网友和无数〝哥〞心中最耀眼的女
神.
就在两会筹备之际,柴静将她的调研资料都提交给了全国人大,引起了有关部
门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也就在_年初的腊八节,她站在了星光影视园的演讲台上,面
向观众和摄像机背后的大众,心情起伏地讲述着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
么办?不需要任何讲稿,那些想要说的话,已经在她心底憋了太久.2月28日,柴静雾
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上线仅一天,就被播放了近亿次,片中,一次次的采访.
一组组的对比.一个个的案例.一串串的数字,令听众们不禁陷入深思.与人们休戚
相关的大事让观众心有戚戚,〝同呼吸,共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已不是冠冕堂
皇的口号,而是实在紧迫的问题.
拜访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权威部门和学术机构,调研污染空气的企业.
事主及其背后的执法困境,柴静用了数百个数据.几十张图表,为我们拨开雾霾背
后的层层真相:燃煤和燃油消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
而这些问题的监管执法又很难落实.没有严惩不贷的手段,就难有改进和创新,就
会让金山银山和矿山毁掉青山绿水和蓝天.为此,她呼喊,她奔走,她在担当曾为新
闻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关心每个人健康,带给每个人希望,这不是女神是什么?
当然,个人调研毕竟并不专业,难以概全,角度和辨析也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
问题,一些内在的关联性还不直接,一些系统的解决方案亦有待商榷,但它至少起
到了启蒙引导的科普作用,让人们对雾霾.空气乃至水源清洁等诸多令人怵目惊心
的环保问题倍加关注.有关注就会有监督,有呼吁便能有进步,而认识问题的深度
和广度往往能决定至少是影响解决问题的速度.我们衷心期待着互联网的公民行
动精神,能够尽早尽多地从线上走到线下,能够从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的一言一行做
出改变.
据柴静自述,促使她展开雾霾调查的原因是她的女儿没出世便患有肿瘤,从一
出生就接受手术,因此她决定辞职,打算用相当一段时间照顾孩子,并帮助更多的
孩子寻找雾霾的真相.柴静这种因为心底有爱惜而去做什么的初衷的确让人感动,
不过,我们不禁思索这样的调查报告的撰写者为什么是柴静?我们更加希望下一次
这样的报告不再是公益性质的个人调查,不再是柴静和雾霾的私人恩怨.柴静的声
音,打开了一个黑匣子,应该让更多的民众〝看见〞,也需要让更多的高层听见,正
如人民网在官方微博中所言:〝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
新的《大气防治法》正在酝酿,环保部门和环保组织的权力将被加强,也许能就
此长出〝铜牙铁齿〞.然而,我们不应就此静默等待,而应立即采取行动,因为,每
一天我们都在呼吸,每一天我们都被伤害,我们又岂能等待?作为个体,我们能做的
或许不多,但纵观历史,许多深刻的重大改革往往萌发于每个微乎其微的努力汇聚
起来的力量.公众监督的力量是绝对不能低估的,因为它无处不在,特别是在现代
科技如此发达.网络覆盖如此广泛的今天,群众的眼睛更加雪亮,民意的渠道更加
畅通,我们岂能懒于作为?
从公权力部门抓起,落实各项法规,重拳惩治不作为的部门.钻空子的企业.无
视法的个人;从身边改起,与有污染的企业.有扬尘的工地.冒黑烟的车辆.排油烟
的饭店作坚决的斗争;从自己做起,少烧煤炉子.少开私家车.少买排碳量大的企业
产品……包括这次她拿出自己前年出书赚来的百万稿费拍摄和制作了这部让人震
撼的纪录片,以及由此引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绿色发展.能源体制改革话题的升级
式讨论,也是一个唤醒人们麻木神经的实实在在的行动.若是人人都这么毅然决然
地捍卫我们这颗蓝色星球的环境,人类的健康才有真正持久的保障.
〝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
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柴静的呼唤让人怦然心动.从自传性作品《看
见》到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我们蓦然发现退隐一年的柴静能够再次走
红是必然的,因为当她把关注的目光从自己身上放大到整个星球时,她就已经成熟
了.
穹顶之下观后感4
看完这段视频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沉默了许久想了很多.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视
过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但今天才知道原来它是如此的可怕,,,,每个看完这段视
频的朋友们是否会想:为环境我们能做点什么?
对我触动最大的是那个小女孩的回答:没有看见过蓝天,没见过星星
,没有见过白云,,,,这对我们来说在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孩子在十年后的今天是否
也正在面临同样的现象?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被剥夺享受这样
的蓝天,白云,星空的权利,都不想被剥夺亲近大自然的权利.十年前的山西河水变
成了污水,年均苯并芘超标290多倍.那么现在空气含量中有_种致癌物,其中世界
上最可怕致癌物苯并a芘超出国家标准值_倍.我们可想而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什
么样严峻污染的环境.柴静的这次雾霾调查报告能否唤醒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和自身做起的责任感.对于我们这一代而言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我们不可能永
远的保护他们因为他们总会暴漏在空气中,呼吸时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你的每一
口呼吸都在,我们成人每天要呼吸大概两万五千次.想想我们这样每天生活在这样
的空气当中我们的肺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我们保护环境就像保护我们的父母和
孩子一样保护大自然.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雾霾最大的来源是煤炭和化石能源的燃烧.那么其他国家也同样要消耗大量的
煤炭.但是为什么就没有出现像我们国家这样的严重局面呢?因为英国人在消耗大
量的煤炭时首先需要把自己所需要的煤洗干净,然后在进行燃烧.那么我们国家到
底有多少是这样做的呢?几乎是微乎其微!
所以在唤醒我们每个人的意识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有关监察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对
工业重工的排放污染超标情况进行监管.一个地方有大量的工业,重工业聚集其中
消耗大量的煤炭,而且还没有办法很好的控制空气污染的排放量,同时还无法关停
和取缔这会事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很多的中小型的工业和重工业都在用没有任何
排放标准的小锅炉,也没任何人监管随便的排放.他们根本没有专业的环保排污设
备进行对排放物净化所以排放物严重超标.想从本质上改变这样的情况需要我们
每个人,每个监管部门,每家企业共同努力.只有从自己的意识上的改变才会有行
动上的推进.
我们不可能不改变自然条件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所以每个企业在我们每
天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当中把节能环保作为产品一种重要的标准来执行的话.也许
我们的环境和空气质量也会随之而被带动起来往好的方向改变.就像现在的中小
型工业,重工业企业用的没有任何排放标准的小锅炉,如果是换成了我们以环保为
主要性能的锅炉那我们的空气污染会不会有所改善?保护环境污染需要我们每个
人,每个团队,每个企业共同来完成.
穹顶之下观后感5
今天柴静的《穹顶之下》几乎在朋友圈刷屏了,有很多称赞佩服的人,也有很多
表达自己行动的人.
看了前十分钟,我一直在思考也在犹豫一个问题,雾霾这个涉及到多个因素和
社会环节的问题,不是一时能解决的,虽然我没有直接排放,我也可以做到一些自
己力所能及的,但确认如柴静所说我们个人的力量和行动真的微乎其微,对于整个
污染物的减少或许起不到任何作用.看着看着我真的好想回家,回到生我养我的春
城,回到一年有300天蓝天的春城.什么才是生活的本质,我想不是财富,不是物质,
而是穷尽一切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健康的活着,快乐的活着.我还年轻,我感觉不到
雾霾对我身体的影响,我感觉不到呼吸不畅,我只能感觉到雾霾的天空带给我的坏
心情……我记得协会的小孩恐龙跟我很开玩笑的说过一句话:我不想去北京,我这
个人对空气质量的要求有点高.那时候有点会笑他,可是现在想来自己也是一个如
此热爱生活的人,为什么还要呆在北京呢?
随着视频的深入,我一次次看到触目惊心的数据,众所周知的所谓秘密.现实,
一些让人震撼的案例.我想它受人关注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她用大量的数据来说明
雾霾的来源,构成,国家现状,更重要的是她每一条数据都是可靠有来源有支撑,阐
述的又是大家多熟知多习惯却又很无力的话题.我一直觉得,不管自己的力量有多
么渺小,即使我改变不了别人,但是我能要求自己.可是这样的想法在现实生活中
真的会受到蛮大的冲击,有时候我的家人甚至会跟我说:你再这么环保,我们跟你
生活都不习惯了呢.看到这段视频,我又找回自己最初那么强烈的自我约束感.不
管我生活在哪里,都呼吸着同一片空气,逃避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你恰逢在环保
事业上,在减少环境污染上做着我们企业能做的,也确实起到作用的事业,为什么
不坚持呢.我想香蕉皮的环保事业也应该是我们继续战斗下去的动力.
不管是能源结构的问题,还是执法力度问题,或是企业国家社会责任感问题,对
于我们个人来说都是很难企及的,我们可以讨论它,深究它,批评它,可是我们甚至
连给相关部门一个建议或者提案的有效渠道和机会都没有.但是思考本身就会带
来价值,它会指导一个人的行为意识,而这些又是我们多么欠缺的东西.
最后看到柴静凝视着那个星球,它在孤独的旋转.我想起_年我们到武夷山玩,
我在山里第一次看见银河,如此清晰,非常雄伟的横跨在整个天空,配上漫天的繁
星,那一刻自然的魅力.宇宙的魅力都会让你为之惊叹.24年第一次见到,未来再见
到又会是第几个24年?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呢?
柴静是通过她的女儿看到雾霾的,我不希望通过我的孩子我才感受到雾霾的严
重,此刻,每个人都应该有所行动……
穹顶之下观后感范文五篇650字
本文发布于:2022-12-29 08:04: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21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