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o o 9 3u
以卢武铉为代表的韩国左派势力,曾经试图通过打造廉洁政府来抑制财阀的影响,调整韩国社令经
济发展的失衡状况,但是,只要他们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就会发现,黑金政治作为与这种
发展模式如影随形的政治现象,实际上是“剪不断,理还乱”。与之斗争的结果,或是自己碰得头破血
流,像卢武铉那样非死不足以明志;或是自己也沦为黑金政治的俘虏。
卢武铉之死背后:黑金政治难撼
文@王成至
平民总统之死
2009年5月23日清晨,韩国前总统卢武铉
在接受受贿罪立案调查过程中,跳崖自杀,
以死表明白已的清白,以及对亲属受贿行为
的谢罪。
卢武铉的死在赢得大多数国人对他谅解
的同时,也点燃了韩国社会对李明博现政府
的怒火。在相信卢武铉本人清白的同时,众
多韩国民众把检查机关调查卢武铉亲属受贿
案件,看作是对这位前总统的政治清算,是
韩国财阀集团对平民主义的一次打压。在不
少民众眼里,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卢武
铉,上任后致力于搞平民主义政治,反对腐
败,触犯了财阀及其政治代理人的利益。围
绕对这位前总统的悼念,韩国反对现政府的
活动暗潮涌动。为了缓和国内矛盾,李明博
政府对于办好卢武铉的葬礼表现了高度重
视,政府主要成员都出席了5月29日在原朝鲜
王宫为卢武铉举行的隆重葬礼,检查机关终
止了对受贿案的调查,总检察长林采珍也不
得不宣布辞职。然而,这些做法能否平息社
会上对现政府的不满,韩国国内各种政治力
量之间围绕卢武铉之死的较量究竟会发展到
什么地步,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实际上,韩国离任总统几乎都摆脱不了
贪腐指控的困扰,下台后的全斗焕和卢泰愚
就因筹集和侵吞秘密政治资金等罪名被捕入
狱,金泳三、金大中也因为亲属的经济问题
受到调查。而且,这种现象也非韩国所独
有。近年来,亚洲实行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国
家和地区,频频爆出领导人、高官以及他们
的亲属的贪腐丑闻,如台湾地区前任领导人
陈水扁的舞弊案、泰国前任总理他信因贿选
等问题被迫下台并流亡国外等,这些事件,
都与“黑金政治”联系在一起。
所谓“黑金政治”,
是指某些社会经济集
团与政治集团、政客
之间相互勾结,前者
使用资金帮助后者获
得民众授予的国家权
力,后者运用到手的
国家权力为前者的利
益服务,形成对国家
资源的垄断。“黑金
政治”又和党派斗争
交织在一起,竞争国
家权力的各党派,往
撼山易,撼黑金政治难
在韩国政坛上,卢武铉是一位以反对黑
金政治、打造廉洁政府自居的政治家,他的
相关努力遭到挫折,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
往把揭发竞争对手的贪腐问题作为赢得和巩
固权力的手段,执政的派别往往可以动用国
家机器对政敌的贪腐行为进行调查,将其绳
之以法,而一俟任期结束,掌权者失去了对
国家权力的控制,其政敌也可以如法炮制,
以惩治贪腐为名对其进行政治清算。然而,
亚洲民主国家“黑金政治”问题的曝光,使
质疑亚洲民主化进程的声音一时高涨起来,
卢武铉的死无疑给相关讨论增添了又一新的
素材。
那么,卢武铉之死究竟是在什么背景下
发生的,从中折射出的亚洲民主制度的问
题,能够给人以怎样的启示呢?
原因。
2O世纪
60年代至80
年代,韩国
经历了一个
经济高速发
展的阶段,
从一个贫穷
落后的第三
世界国家,
跻身中上等
发达国家的
卢武铉葬礼5月29日在原朝鲜王宫举行 行列
。西方
主流政治学家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
发展和政治民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以
工业化、都市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催生出的
中产阶级,是政治民主的主要推动力量,当
经济发展导致中产阶级在一个社会中达到一
定比重时(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
是占人口的1/3以上),民主化进程就会被启
动,推动独裁专制向现代民主宪政过渡。反
观韩国,随着经济的发展,韩国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从1971年的278美元上升到1987年的3049
美元。20世纪90年代,韩国民众推翻了长达
20多年的“军事威权主义”统治,实行民主
宪政,被认为是对上述理论的验证。
Socia1 Outl0ok 61
y,,ry。0 o 9
在左派政治家中,卢武铉是一位具有鲜明平民主义色彩的人物,他为
自己塑造了一个拒绝与财阀同流合污的平民政治家的公众形象,由于这
种行为挑战了韩国政坛的游戏规则。由此获得“傻瓜卢武铉”的绰号。
但是,韩国的民主进程却被黑金政治涂
抹得黯然失色。例如位列世界五百强企业的
三星集团,就被揭露招募政府官员或前检察
官为其游说。前总统金大中在任时,其子金
弘杰接受巨额贿赂,试图利用总统亲属的身
份为行贿者获得彩票经营权和建设高层公寓
的许可。2002年大选中,大国家党总统候选
人李会昌被曝收取巨额非法大选资金,包括
一辆装有150亿韩元现金的卡车。这种情况的
出现,其实与韩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有着内在
关联。
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抓住美、日等发
达国家产业升级换代的有利时机,凭借本国
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等优势,积极
将本国打造为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的承接地,在短时间内使韩国经济迅速成长
起来。此后的20多年间,韩国又不失时机地
将产业发展重点相继由轻纺工业过渡到重化
工业,进而再向信息产业过渡,产业结构也
相应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
术密集型的跨越。而韩国的经济奇迹,与韩
国政府通过大力培植大企业集团推动其出口
的经济战略是密不可分的,其结果是在韩国
造就了一批“蒙着现代公司面纱的”家族企
业集团。韩国银行的资料显示,韩国1/3以
上的财富掌握在30家大财团手中,这些财团
之间又被盘根错节的持股及人事关系交织在
一起。依靠政府、财团、银行之间的“铁三
角”关系,财团往往以极为低廉的成本从银
行获得大量贷款,以扩充经营规模,其发展
方向又往往对国计民生构成重大的影响。
虽然韩国在上世纪90年代摆脱了威权统
治,但是这种由政府主导经济政策、财阀和
权力部门主导政治经济生活的格局基本没有
受到触动。在多党轮流执政的环境下,财阀为
了维持超额垄断利润,往往需要在执政团队
中培植利益代言人,而形形色色的政治党派
和政客们要通过激烈的竞选活动取得公共权
力,也需要巨额资助,于是就出现了上文描
述的财阀和政治人物之间的交易。在这种结
构中,没有财阀撑腰的政治人物很难脱颖而
出,而政党和权力部门的高级职位往往为财
阀的家族成员或亲信把持,这与广大民众日
益高涨的民主诉求形成了矛盾。自上世纪9O
年代以来,韩国社会的左右对立以及与之相
关的地区之争愈演愈烈,与此有很大干系。
在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当中,韩
国的财阀企业受到了巨大冲击,财阀主导下
的韩国经济也受到重创,财阀与权力部门勾
结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弊端被充分暴露,
在高涨的改革呼声中,左右之争的天平向左
派倾斜。左派又被称为“进步阵营”,其领
导阶层的不少成员在反对军事独裁的民主运
动中得到过历练,在经济社会政策上注重维
护社会公平,改变财阀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
局面。随着金大中政府在1998年上台执政,
左派的一系列主张得以贯彻实施,包括致力
于打破“铁三角”模式,推动中小企业成为
韩国经济的主力,等等。这些政策对于帮助
韩国从金融危机中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左派政治家中,卢武铉是一位具有鲜
明平民主义色彩的人物,之所以这样说,主
要不是因为他出身平民阶层或者是白手起家
(例如同样出身寒门的李明博,不仅通过个
人奋斗转换了身份,成为大企业主阶层的一
员,而且在政见上也成为这一阶层的代
表),而是因为他为自己塑造了一个拒绝与
财阀同流合污的平民政治家的公众形象,由
于这种行为挑战了韩国政坛的游戏规则,他
由此获得了“傻瓜卢武铉”的绰号。2002年,
卢武铉参选总统成功后,在对金大中时期的
基本国策加以坚持和延伸的同时,强化了对
财阀企业的改革计划,包括提高企业经营透
明度,保护中小股民利益,严防财阀的后代
通过非法手段继承企业经营权,等等。与金
大中政府反腐不力、亲属和多名高官陷入黑
金丑闻的情况相比,卢武铉十分重视打造廉
洁政府,韩国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就是在他
任内得以建立的。
卢武铉的改革触动了财阀及其政治代理
人的既得利益,因此也招致后者强烈的抵
制。2004年3月,在野党企图以违反“选举
法”等罪名取消卢武铉的总统资格,推动国
会通过了弹劾总统的动议案,引发了一场持
续两个月的宪政危机。卢武铉执政期间,反
对派频频发难,千方百计阻挠其改革计划。
例如卢武铉曾试图对检察机关进行改革,削
弱财阀集团对这一国家机器的操控,结果改
革的主要目标在后者的强烈抵制下归于流
产。卢武铉卸任后,正是这个检察机关在尚
未坐实卢武铉家属受贿的情况下,迫不及待
地将案情的有关细节透露给了新闻界,导致
全国掀起了一场对卢武铉的急风暴雨式的舆
论声讨。在一份被认为是卢武铉遗嘱的电子
文件中,这位前总统凄惋地对自己的支持者
表示: “我已经不再是你们追求的价值的象
征,请你们抛弃我吧。”
卢武铉执政期间,围绕其改革产生的政
治倾轧,导致政局动荡、经济低迷、失业严
重、贫富分化加剧,卢武铉所属的开放国民
党的民意支持率也一路下滑。在2007年的总
统选举中,李明博为首的保守势力能够利用
振兴经济的口号重新入主青瓦台(韩国总统
府),与这个大背景是有关的。在卢武铉下
台后,左派势力在总体上处于低潮。
2 o o 9 y.Cy
感受更多的,是党派间相互倾轧带来的社会
动荡;地区对立或族群矛盾的激化;经济发
展的停滞……特别是黑金政治的盛行,严重
腐蚀着民主制度的正当性。人们从政治体制
中寻找亚洲民主化遇到尴尬的答案,认为制
度设计赋予行政部门(特别是总统)的权力
过大而相应的监督制衡机制薄弱,是产生腐
败的主要原因。还有人从亚洲的文化传统中
寻找答案,认为亚洲的民主化进程是在基于
个人权利的市民社会发展不充分的条件下进
行的,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由外部强加的(如
美国对亚洲盟国民主化进程施加的影响),
而黑金政治正是亚洲民主先天不足的一种表
现。这些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应当看到的是,民主制度的发展
有其阶段性。如果翻开西方发达国家的历
史,不难了解民主制度的建成并非一蹴而
就,而是在一两百年当中经历了无数波折,
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许多重大制度设计
和改革都是在严重社会危机的背景下出台
的,可以说是逼出来的。相比之下,亚洲民
主制度的发展不过二三十年时间,处于发展
的初期,仅仅根据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
权钱交易是所有
民主国家的通病。在美国,当选总统把大大
小小的政府职位授予竞选期问贡献卓越的赞
助人 成为社会默认的“‘惯例”。最近轰动
英国的“骗补门”丑闻,揭示了议员和内阁
成员凭借其“公仆”身份,就可以在获得服
务时享受普通国民难以企及的种种优待。
不过也要看到,虽然贪搿阐题任西方发
达国家经常成为党派斗争的焦点,但是一般
情况下不会造成严重的政局不稳,而在亚
洲,情况则有所不同,贪腐问题不仅是政权
更迭的理由,往往还会导致国家大政方针发
生重大调整,乃至引发严重的社会对抗。除
了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外,亚洲国家的发展由
政府主导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黑金
政治给民主制度带来的消极面。
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相比,由于
亚洲国家的经济成就主要是在政府主导的发
展模式下取得的,这决定了政府在社会资源
分配上的主导地位,从而不同于西方国家那
种“有限政府”。虽然亚洲国家在民主化进
程中引进了西方的政治模式,但由于没有改
变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各种利益集团要实
卢武铉坠崖处烽火山猫头鹰岩对其他利益集
团民主权利的压迫,从长远来说难免造成社
会经济发展的失衡,特别是体现在社会财富
的分配上,进而在特定环境下酿成社会危
机。
以卢武铉为代表的韩国进步势力试图通过
打造廉洁政府来抑制财阀的影响,调整韩国
社会经济发展的失衡状况,虽然取得了一些
成效,但是,只要他们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型
的发展模式,就会发现,黑金政治作为与这
种发展模式如影随形的政治现象,实际上是
“剪不断,理还乱”。与之斗争的结果,或
是自己碰得头破血流,像卢武铉那样非死不
足以明志;或是自己也沦为黑金政治的俘
虏。
事实上,不论卢武铉对于其亲属接受企
业家贿赂知不知情(卢自称不知情),也不
论受贿的金额大小(卢被指控受贿640万美
元,较之全斗焕、卢泰愚、李会昌等人的百
亿巨额,的确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其
亲属收受贿赂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在与韩
国当前这种政治环境相类似的环境下,要做
到对黑金政治具有免疫力是多么困难。圆
Sociai 0utl00k 6
本文发布于:2022-12-29 07:25: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19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