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操作手册
一、用户登录
(一)找到项目
1.首先打开“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首页,网址:,(图1);
(图1)
2.打开页面后在“省级门户培训项目登录入口”处选择相应的省份,点击
进入(图2),在国家级培训项目列表中找到所参加项目的名称,点击进入(图
3)即可进入所培训项目的项目主页;
(图2)
(图3)
(二)用户登录
1.首次登录平台的用户,要进行项目的注册,在项目主页最上方找到注册,
点击注册(图4);
(图4)
2、进入注册环节,输入注册码(即平台中的“学习码”),点击“下一步”
(图5),用户注册中标红色星号的是必填项,填写完成后,最后点击“确认注
册”,即可注册成功(图6);
(图5)
(图6)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尽量填写您容易记忆的。
为了方便与您更好的进行沟通,姓名,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要使用您真实有
效的信息。
3.注册成功后使用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输入4位的验证码即可登录平台。
用户登录平台后,在页面的右上角分别有“工作室”、“我的主页”、“我的个
人中心”(图7);
(图7)
二、我的个人中心
(一)修改个人信息
用户首先要在“我的个人中心”进行用户信息的完善。如果您想修改个人姓
名、身份证、手机号等信息,点击“修改个人信息”,其中带红星的为必填项,
其中用户名不可修改(图8);
(图8)
(二)形象头像设置
在我的个人中心,点击“形象头像设置”,可以上传自己的个人真实照片。
点击“上传头像”,选择本地照片后,点击保存头像,刷新该页面,即可在个人
工作室看到上传的照片。也可以点击“使用摄像头拍照”,弹出是否允许使用摄
像头,点击“是”,即可拍照,点击保存头像,刷新该页面,即可在个人工作室
看到上传的照片,促进与其他学员的沟通和交流(图9);
(图9)
(三)修改密码
在我的个人中心,点击“修改密码”,输入旧密码和新密码,点击确定,即
成功修改密码,请牢记修改后的密码(图10);
(图10)
(四)我的项目
如果您在本次项目中担任两种身份,您可以在个人中心的“我的项目”中,
对另一种身份进行激活,输入另一种身份的注册码(即平台中的“学习码”),
点击下一步(图11),确认信息,点击确定,即可激活成功(图12);
(图11)
(图12)
三、我的主页
学员学习情况的展示区域,学员可以查看“我的提交”“我的答疑”“V大
赛”“案例大赛”“我的评论”“我的日志”“我的论坛”等所有提交的内容(图
13);
(图13)
四、工作室
在“工作室”页面,上端显示您正在学习的模块、学习时间、排名及小纸条
等信息(图14);在它的右边您还可以查看“考核方案”和“学习指南”,同
时,遇到问题您可以拨打400及专为国培设置的邮箱。(图15);
(图14)
(图15)
在“考核方案”里,您可以看到考核方案的详情,及相关的“政策信息”、
“培训感言”和“培训方案”等(图16);
(图16)
在“学习指南”里,您可以下载和查看各角色的功能手册(图17);及“操
作手册”和“帮助中心”(图18);
(图17)
(图18)
在“工作室”页面的左下方是本次国培设置的所有关于学习的功能项(图
19);
(图19)
(一)信息栏
1.我的公告
您登录平台之后请先查看公告,公告里包含各类重要通知,比如培训信息变
更、作业提交要求、评优条件等,您一定要认真阅读,否则有可能影响您的学习
(图20);
(图20)
2.我的纸条
当您遇到疑难问题或有其它问题想和其他成员交流时,可以通过发送小纸条
的形式向同班同学、本班辅导老师、所属管理员、本学科专家发送消息。如果您
的作业没有被及时批阅,可以发送纸条提醒辅导教师及时批阅。小纸可以一次发
给多个人,也可以和单个成员进行私密对话,对话内容将不对外公开显示。(图
21);
(图21)
点击“发小纸条”可以给项目中的其他成员发送小纸条,在右侧栏中选择发
送对象,如:我的区域管理员、我的专家、我的辅导老师、我的同班同学或我的
好友,编辑完成,点击发送,即可发送成功(图22);
(图22)
(二)交流研讨
交流研讨区包括“问题共研讨”、“我的文章”、“我的日志”、“辅导日
志”、“我的论坛”、“我的同学”、“我的好友”七个部分(图23);
(图23)
1.问题共研讨
这是一个学科主题研讨栏目,学科专家会挑选一些疑难问题或大家共同关心
的问题在此发布,我们期待您的答案(图24);
(图24)
2.我的文章
如果您觉得自己某篇案例、设计等比较好,或者从其他网站看到的精彩文章,
想推荐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可以通过发布文章形式,记得一定要填写您推荐文
章的理由。若推荐他人文章,请在推荐理由处注明出处,若推荐本人文章,可在
推荐理由处注明“原创”(图25);
(图25)
3.我的日志
请在此编辑您的日志,记录您的整个研修过程(例如:课程内容的反馈、视
频答疑、在线研讨、学科频道的学习与建议、简报内容的反馈、教学理念的改变、
教学行为改变、学习习惯的变化、教学反思、培训、辅导、教师信息技术的提高、
对咨询服务的建议等)(图26);
(图26)
4.辅导日志
在这里您可以看到您的班级辅导教师发布的“辅导日志”,您只需对其发布
的内容进行浏览即可(图27);
(图27)
5.我的论坛
在班级论坛、学科论坛中您可以和辅导教师、专家、班级同学进行交流研讨,
点击“班级名称”可以进入班级论坛;点击“学科名称”可以进入学科论坛(图
28);
(图28)
6.我的同学
您可在此处查看到自己所在班级的辅导教师和班级同学名单,点击姓名可以
访问该用户,浏览其所有培训作品。您在此还可以给辅导教师和班级同学发送小
纸条进行互动交流。页面下端还会显示班级同学动态信息(图29);
(图29)
7.我的好友
您在此可以对您的好友进行管理,点击姓名可以访问他的主页,分享他的培
训成果(图30);
(图30)
(三)拓展资源
辅导教师和专家推荐的优秀学员培训作品在此展示,请您认真阅读每一篇优
秀作品,您将会有意外的收获。您还可以通过作品页面底端评论形式和其他学员
互动交流(图31);
(图31)
(四)答疑
可以查看“学科答疑”(图32)和“非学科答疑”(图33),如果您在学
习中产生问题,可以通过此功能向辅导教师提问;
(图32)
(图33)
(五)简报
主要是介绍培训情况、展示阶段性研修成果、安排下一阶段培训工作等,由
项目管理员发布;学科简报主要是引领课程学习、介绍学科方面的知识、共享学
科资源,由学科专家发布;班级简报主要是介绍班级的学习情况,展示班级学习
标兵、班级研讨成果等,由班级辅导教师发布。请您随时关注各类简报,及时了
解学情信息,一起分享优秀资源(图34);
(图34)
(六)专家视频答疑
可以观看所有专家视频答疑的实况录像或文本记录(图35);
(图35)
(七)活动
案例大赛——学员在参训结束前将研修收获分类梳理,并联系自己的思想
和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反思性总结,提交一份基于学习反思促进教学行为改进的案
例。此案例可为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案、学案、导学案)、课堂教学中的师
生互动、课堂提问、课堂评价、作业设计与批改、教学反思等多种内容。
V大赛——“V大赛”活动倡导用短小的案例记录教育教学研究成果。“V”
有“微”的寓意,主张研究小、精、准。“V大赛”作品内容包括微课例、微案
例、微研究,要求主题突出,结合实际,能为同行提供借鉴(图36);
(图36)
(八)学习模块
包括“预热模块”、“专业理论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校
本研修与岗位实践”、“培训总结”五大模块,五个模块要按照顺序学习,前一
个课程如果不能达到最低学习时间要求,就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图37);
(图37)
在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三种标示符,“√”表示该学习任务已经完成,可以
进行下一环节学习,“”表示该学习任务正在进行,
“”表示该任务还没有开始,需要完成
以上环节才能进行该环节学习(图38);
(图38)
1.预热模块
(1)培训导引
在这个环节我们为您准备了“六个篇”的学习内容作为培训导引。请点击“进
入课程学习”按钮,(图39)进入到课程学习页面,每学习满10-20分钟之间
请您点击一次“更新学习时间”计时框中的“更新时间”按钮,系统将会自动记
录您的学习时间。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您随时可以记录随堂笔记,并且可以浏览其
它学员的随堂笔记,也可以给同班同学和辅导老师发送小纸条(图40);
(图39)
(图40)
(2)从破冰开始
破冰,顾名思义就是把冰打破。学员之间要相互认识、相互了解,走出交流
共享的第一步。您在编辑框中写上几句自我介绍,点击“提交”即可(图41);
(图41)
(3)《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
意见》解读
请点击“进入课程学习”按钮(图42)进入到课程学习页面,每学习满10-20
分钟之间请您点击一次“更新学习时间”计时框中的“更新时间”按钮,系统将
会自动记录您的学习时间。在学习过程中您随时可以记录随堂笔记,并且可以浏
览其它学员的随堂笔记。也可以使用发送小纸条功能(图43);
(图42)
(图43)
(4)培训前期调查
请您认真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问卷答完后,直接点击“提交”按钮即可提
交问卷。完成该问卷的提交,方可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图44);
(图44)
2.专业理念与师德模块
包括“师德情怀与教育责任”(图45)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解读(小学)”(图46);
(图45)
(图46)
3.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模块
包括两门必修课和两门选修课,两门选修课二选一。该学习模块特别要注意,
有两次学习回顾需要提交(图48),还要在两门选修课程中,选择一门最符合
您的学习需求的课程进行学习。选择课程需要在前面的框中打“√”。
温馨提示:如果选择的课程已经有学习时间,则该课程无法更换(图49);
(图47)
(图48)
(图49)
4.校本研修与岗位实践模块
包括“基于校本研修的课堂观察”和“课堂观察记录”。其中课堂观察记录
请学员下载模板,参照模板的格式进行提交(图50);
(图50)
5.培训总结模块
在完成所有课程学习之后,学员需要提交培训总结,需要注意的是学员要按
照模板要求提交(图51);
(图51)
(九)平台使用反馈
进入平台使用反馈,点击“在这里”,可以进入学习指南,可以查看操作手
册或者在帮助中心找到自己所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图52);
(图52)
(十)统计查询
您在此可以查询自己的基本信息及各项培训成果的提交数量,需要注意的
是,此项数据不是实时更新的,建议隔天查看前一天的提交统计(图53);
(图53)
本文发布于:2022-12-29 05:08: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13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