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2个月宝宝的早教方案
0~3个月婴儿训练方案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视觉训练:婴儿仰卧位,在小儿胸部上方20~30cm用玩具,最好是红颜色
或黑白对比鲜明的玩具吸引小儿注意,并训练小儿视线随物体作上下、左右、
圆圈、远近、斜线等方向运动,来刺激视觉发育,发展眼球运动的灵活性及协
调性。
2、听觉训练:家长可在小儿周围不同方向,用说话声或玩具声训练小儿转头寻
找声源。母亲的声音是婴儿最喜爱听的声音之一。母亲用愉快、亲切、温柔的
语调,面对面地和婴儿说话,可吸引小儿注意成人说话的声音、表情、口形等,
诱发婴儿良好、积极的情绪和发音的欲望。可选择不同旋律、速度、响度、曲
调或不同乐器奏出的音乐或发声玩具,也可利用家中不同物体敲击声如钟表声、
敲碗声等,或改变对婴儿说话的声调来训练小儿分辨各种声音。当然,不要突
然使用过大的声音,以免婴儿受惊吓。
3、触觉训练:婴儿面颊、口唇、眉弓、手指头或脚趾头等处对触压觉很敏感。
可利用手或各种形状、质地的物体进行触觉练习。光滑的丝绸围巾、粗糙的麻
布、柔软的羽毛、棉花、头梳齿、粗细不同的毛巾或海绵、几何形状的玩具均
可让小儿产生不同的触觉感,有助于发展小儿的触觉识别能力。
4、味、嗅、温度等感知觉训练:利用日常生活,发展婴儿各种感觉。如吃饭时,
用筷子蘸莱汁给婴儿尝尝;吃苹果时让婴儿闻闻苹果香味、尝尝苹果味道;洗
澡时,让小儿闻闻肥皂香味,用奶瓶喂奶时,让孩子用手感受一下奶瓶的温度
.
.
等等,均有助于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1、抬头练习
(1)俯卧抬头:使小儿俯卧,两臂屈肘于胸前,成人在小儿头侧引逗小儿抬头,
开始训练每次30秒钟,以后可根据小儿训练情况逐渐延长至3分钟左右。
(2)坐位竖头:将婴儿抱坐在成人一只前臂上,婴儿的头背部贴在成人前胸,
成人一只手抱住婴儿的胸部,使小儿面前呈现广阔的空间,能注视到周围更多
新奇的东西,这可激发小儿兴趣,使小儿主动练习竖头。也可让婴儿胸部贴在
成人的胸前和肩部,使婴儿的头位于成人肩部以上,用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
颈、背,以防止小儿头后仰。
2、侧翻训练
(1)转侧练习:用小儿感兴趣的发声玩具,在小儿头部左右侧逗引小儿,使小
儿头部侧转注意玩具。每次训练2~3分钟,每日数次。这可促进颈肌的灵活性
和协调性,为侧翻身作准备。
(2)侧翻练习:小儿满月后,可开始训练侧翻动作。先用一个发声玩具,吸引
小儿转头注视,然后,成人一手握住小儿一只手,另一只手将小儿同侧腿搭在
另一条腿上,辅助小儿向对侧侧翻注视,左右轮流侧翻练习,以帮助小儿感觉
体位的变化,学习侧翻动作。每日2次,每次侧翻2~3次。
3、手部动作训练
(1)手部感知练习:除了前面所述训练小儿手部触觉的方法外,尚可在婴儿手
腕部系上铃铛或红色手帕、鲜艳的手镯,来吸引小儿对手部的感知,帮助他感
知手的存在、体验手的动作。可隔一段时间变更一种系法,看看婴儿注意到这
.
.
些变化没有。脱下手镯、红绸带让婴儿瞧瞧、摸摸,让他感觉一下这些东西与
手部动作的关系。还可让小儿仰卧,将一块布或手绢盖在他的脸上,也可只盖
住小儿一只眼睛,开始时可抓住小儿的上臂引导他帮他试着用手移开布,逐渐
减少帮助,使他自己将布从脸上移开。
(2)抓握练习:握着小儿的手,帮助其触碰、抓握面前悬吊的玩具,吸引他抓
握,可促进眼手的协调和视知觉的形成。
三、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1、培养清洁卫生的习惯:小儿每次哺喂完,都帮他擦擦嘴。早晨起床后为他洗
脸、洗手、入睡前再给他洗脸、洗手、洗脚、洗臀部,在固定时间洗澡等等,
均可培养小儿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2、独立能力的培养:应尽量多和孩子交流,但整天陪在小儿身边也是完全不必
要的。孩子醒来时,可让他独自躺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四处看看,睡眠时,
成人也不必要陪同躺下。
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满足婴儿逐渐形成的各种生理需求和认识要求,
是婴儿积极情绪产生的主要条件,也是婴儿学会与人交往的基础。借助以下方
法,可促进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
.
1、善于辨别婴儿哭声,并作出应答:
①婴儿啼哭时,闭着眼晴,嘴左右觅食或吮吸手指,双脚紧蹬、嚎叫不停,说
明小儿是饥饿或口渴,应给婴儿喂奶或喂水。
②持续不断悲悲切切地嗯叫流泪,可能为尿布湿、衣着太紧或身体不舒服,成
人可给婴儿宽衣带、更换尿布。
③如小儿是因为生病或身体不适啼哭,可抱抱婴儿,轻拍婴儿,和婴儿说说话,
安慰他。哭而无泪或注视着成人,脸仅有哭的表情"哼哼"直叫,是想成人抱,可
抱抱婴儿,但不要让婴儿养成非抱不可的习惯,可坐在婴儿床边逗逗小儿或在
婴儿床头挂些色彩鲜艳的玩具,让他自己玩玩。夜间烦躁啼哭,夜惊多汗则常
见于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大声阵发性尖叫常为腹部疼痛,均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治疗。
2、培养小儿对语音的感知:利用小儿清醒时间,让他看看周围环境,并告诉他
周围他注意到的东西的名称及行为。
3、引逗发声:和蔼微笑着和婴儿说话,引逗婴儿发出"哦哦""嗯嗯"声。也可模
仿婴儿发出的声音,鼓励婴儿积极发音,对成人微笑,这可促进婴儿喜悦情绪
的产生,激励婴儿与人交往。
五.婴儿抚触与被动操
1、婴儿抚触适合0-3个月,每天1-2次
.
.
2、婴儿被动操2个月以内每天一次,2个月以上每天两次,可以做到6个
训练小儿触握
方法:在小儿情绪愉快时,家长经常将带柄的玩具或者是大人的手指塞在小儿
的手掌中,使其抓握触摸,训练小儿小手抓握触摸能力。
手的运动要从两个月开始,必须经常使他锻炼手指的活动,可以准备一些
抓握的玩具,如,摇铃、能捏响的软塑料或橡皮玩具。稍大时用皮筋把这些玩
具挂在小儿能够抓到的地方,以使他练习抓、握、摇、捏等动作。到会翻身后,
玩具就不要挂着玩了。
训练随物移动视线
目的:通过训练小儿视觉,提高适应能力。
.
.
方法:当小儿在床上仰卧时,家长用红花或色彩鲜艳的物体,在小儿眼前左右
来回慢慢移动,距离要适当,引导孩子将头向着红花方向移动,视线随红花移
动。
和宝宝一起听乐曲
目的:发展小儿听觉,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愉快的情绪。
方法:在小儿清醒的时候,要给孩子提供一个音乐环境,经常播放一些舒畅、
美好、愉快、优美的音乐和歌曲。可结合孩子的生活起居(入睡前,吃奶等)
放些相适应的音乐,可促进孩子进入梦乡和激发愉快的情绪。
和宝宝一起说儿歌
目的:剌激听觉,激发兴趣,唤起孩子的情感,熟悉父母的声音。
方法:如念“小耳朵,灵灵灵,样样声音听得清。”、“小嘴巴,用处大,吃饭
唱歌全靠他。”和“布娃娃,我爱他,抱着娃娃笑哈哈。”等。
.
.
重点训练逗引发笑
母亲要经常通过各种方式,逗引孩子发笑,并伴以四肢活动。经常抱着孩子亲
吻、抚摸、说话、唱歌,以逐步建立起亲子感情。
训练俯卧抬头
目的:锻炼小儿颈椎、胸及背的肌肉。
方法:小儿在空腹时,放在床上俯卧,逐渐延长俯卧时间(2-3秒),用玩具逗
引鼓励和培养俯卧抬头。成人一手抱小儿,一手撑住他的后部及背部,使头部
处于直立状态,边走边变换方向,让婴儿观察四周,促使他自己将头竖直。当
小儿用双臂支撑前身,抬头时,家长将玩具举在小儿的头前,左右摇动,使他
向前、左、右三个方面看,将肘部支撑,使头抬得更高些,锻炼颈椎和胸背肌
肉。
锻炼四肢运动
.
.
目的:锻炼小儿上下肢肌肉,同时还可训练小儿听觉和视觉。
方法:用色彩鲜艳的带响玩具,固定在床上,用皮筋将玩具和婴儿的手脚部位
连套起来,小儿仰卧时,随着四肢不规则的运动,玩具也在空中摇晃起来,并
发出响声,小儿的视线随摇晃的玩具移动,从而吸引婴儿的兴趣,使小儿全身
运动。在小儿床的上方1-1.5米处悬挂色彩鲜艳的玩具或手摇响铃等玩具,训
练小儿视觉。这些悬挂物要经常移动,以免造成小儿斜视或偏头等。再者一般
不用硬性铁丝固定,最好用皮筋或有弹性的细绳悬挂,以便随风吹动,使玩具
能颤动发响
4~6个月婴儿训练方案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视觉训练
(1)训练小儿追寻物体。用玩具声,吸引小儿转头寻找发声玩具,每日训练2~3
次,每次3~5分钟,以拓宽小儿视觉广度。
(2)颜色感知练习。让孩子多看各种颜色的图画、玩具及物品,并告诉孩子物体
的名称和颜色,可使婴儿对颜色认知发展过程大大提前。
(3)婴儿视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在半岁以前。可选择一些大小不一玩具或物体,
从大到小,让小儿用手抓握注视,然后放在桌上吸引小儿注视。还可训练小儿
.
.
注视远近距离不等的物体,以促进视力发展。
2、听觉训练
(1)方位听觉练习:吸引孩子寻找前后左右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的发声源,以刺
激小儿方位觉能力的发展。
(2)区分语调训练:根据不同情景,用不同语调、表情,使孩子逐渐能够感受到
语言中不同的感情成分,逐渐提高对语言的区别能力。
(3)让孩子从周围环境中直接接触各种声音,可提高对不同频率、强度、音色声
音的识别能力。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
1、俯卧支撑练习:每日数次,每次数分种。
2、翻身练习:
每日训练2~3次,左右翻身各l~2次。逐渐训练孩子不需要帮助成功翻身。
3、练习坐
(1)拉坐练习:4个月时可开始训练小儿拉坐。
(2)靠坐练习:5个月左右训练小儿靠坐。每日1~2次,每次2~3分钟。
4、手部动作训练
(1)伸手够物:通过伸手够物来延伸小儿的视觉活动范围,使小儿感觉距离、
理解距离,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训练抓握:选择大小不一的玩具,来训练小儿抓握,促进手的灵活性和协
.
.
调性。
(3)发展玩法:通过游戏,教小儿玩不同玩法的玩具,如摇晃、捏、触碰、敲
打、掀、推、扔、取等,使他从游戏中学到手的各种技能。
5、蹬腿练习:小儿4个月时,就可以有目的地训练小儿腿的支撑。成人采取坐
位,双手从小儿腋下扶抱小儿,使小儿的腿支撑身体保持直立的姿势,成人扶
抱着小儿做蹬腿动作。开始成人可将小儿抱起,再落下让小儿脚踏在成人腿上
时,又再将小儿抱举起,再落下,来训练小儿蹬跳。蹬腿练习可促进双下肢骨
骼和肌肉的充分发育。需注意的是,举落的动作应轻柔缓慢,力度不宜过大,
时间也不应太长,一般每日2次,每次1~3分钟左右。
三、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1、睡眠:应从小培养小儿有规律地作息。4个月后可将小儿白天的睡眠时间逐
渐减少1次,即白天睡眠3~4次,每次1.5~2小时。
2、饮食:有规律地进食,可使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协调工作,
并建立起对进食时间的条件反射。4个月后,每日喂养次数可减为6次,白天哺
喂4~5次,间隔3~4小时。夜间视小儿需要情况进行哺喂,一般1次即可,
若小儿夜间不醒或不愿进食,可不哺喂。
3、卫生习惯的培养:当小儿将有危险或不干净的东西放人嘴里,成人应立即制
止,用严肃口气对孩子说:"不行"。并将放入口的物品取走。小儿会从成人的行
为、表情和语调中,逐渐理解什么可进食,什么不可以放入口中。
4、独立能力的培养:可在小儿身边放些玩具,让他自己单独玩一会儿,在孩子
本文发布于:2022-12-29 03:24: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08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