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陌生化”理论与文学研究
“生疏化”理论不仅指艺术作品的创作,也包含艺术作品的承
受,这就为能够将它运用到文学讨论领域供给了前提。本文将“生疏
化”理论引入文学讨论视域,结合文学讨论中的实例与感悟,阐述它
对文学讨论的启示及意义。
一、“生疏化”理论对问题意识的催生作用
〔一〕“生疏化”视角对原有学问构造的反拨作用
“生疏化”的特征是以熟识为前提,是在理解的根底上产生的
“不理解”,通过“不理解”到达“理解”。“生疏化”〔又译为“非
习见化”〕对文学讨论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使讨论主体对讨论对象引起
最充分的留意,保持最主动最兴奋的探究状态,以期对讨论对象做更
深化的分析与认知,从而觉察问题。
〔二〕生疏化对“前理解”瓦解又重构的悖论关系是新问题产
生的动力
“生疏化”的过程是一种变形破坏的过程,而这种生疏又是以
熟识为参照的,这就确定了“生疏化”对“前理解”的破坏与“重构”
严密相连,“生疏化”是破除“前理解”又不行避开地依靠“前理解”
的根底上的二元统一。关于这一点的意义,笔者想引用下面一段话予
以说明:“事实上也正是这样一种二元性奠定了世界的冗杂性,冗杂
意味着赐予非规律性以合理性,成认事物具有一种‘既一又二’‘亦
此亦彼’的现象……只有通过二元论的思想架构我们才能进入一个
以冗杂性为根本特征的真实世界之中:”前理解并非没有意义,它恰
第2页
恰是我们产生新见的前提。它的概念包含它可以具有确定的和否认的
价值。”
基于以上论述,对于文学史上的人物,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自己
的熟悉过程,尽可能全面熟悉历史人物。如阮籍、嵇康,多数史料文
章都认为他们是反礼教的代表。可见,我们对古人进展讨论时,经常
需要超越最表层的群众化的理解,以期到达更深化全面的理解。
我们总是生活在肯定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与现实之中,这确定
我们不行避开地有自己的“前理解”;而那些文学讨论上有影响的创
见,经常是在打破思维定势、用“生疏化”视角打量以主流文化形式
存在的“前理解”根底上得出的新结论,人类的文化就是在这种悖论
的张力中获得了前进的动力。什么样的“前理解”是必需依靠的,什
么样的“前理解”是需要破除的,也就是如何去确定上文提到的概念
的“确定与否认的价值”,是需要我们在深化讨论中独具慧眼的。
二、“生疏化”理论对文学讨论的启示
“生疏化”理论从文学本体论的角度对创作主体的重视给文
学讨论以启示:讨论者要有较强的文学审美感受力。“生疏化”间离
的理论启示文学讨论应到达既要“入乎其内”,又要“超乎其外”的
境界。
〔一〕“生疏化”重视创作主体文学审美感悟力给人的启示
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说过:“艺术学问所以存在,就
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示出石头
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仅仅知道事物。……由
第3页
于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需设法延长。”什克洛夫斯基的
“生疏化”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为文学摆脱神学与历史学的婢女地位
获得自身而提出的,使得文学获得文学性的本体意义。对这种审美体
验,童庆炳先生这样概括道:“在生疏化言语背后是准确的审美体
验”,“审美体验是‘里’,言语是‘表,,表里契合,方为上乘”。
虽是从文学创作角度谈审美体验的重要性,但对文学讨论也不无启发
意义。“生疏化”唤起对事物的感觉的诉求启示我们:作为文学讨论
者,我们必需对所讨论的对象有感觉,要有敏锐的文学审美感受力,
这是文学讨论者最根本的素养。
〔二〕“生疏化”对“入乎其内,超乎其外”的治学境界的启
示
布莱希特的“生疏化”理论是针对演员在演出中的“共鸣”
提出的,他要求演员要与角色有肯定的“间离”,这样才能更准确地
把握人物、超越人物,强调用“生疏化”的手段给予作品不寻常的特
征,诱使欣赏者进展更为深层次的思索,到达更深的熟悉。这一点对
讨论者应当与讨论对象保持肯定距离、努力把握自己的主体地位是很
有意义的。我们对所作的讨论不仅能够沉醉其中,更要能够高屋建瓴。
讨论者往往会对自己所讨论的对象产生某种偏爱。这好似不难理解:
由于我们对自己讨论的对象或者是感爱好,才产生讨论探究的冲动,
这是产生制造的前提;或者是对自己讨论的东西投入许多,让讨论者
对自己的讨论成果产生“生产之爱”;或者是沉醉其中,以致进得去、
出不来。这就使得讨论者对所讨论的对象予以间离性观照显得很重要。
第4页
“生疏化”理论给我们治学的启示是:要与对象保持肯定的距离,糊
涂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身份,使我们的治学到达“入乎其内,超乎其
外”的境界。
三、“生疏化”理论的`运用对文学讨论主体素养的要求
“生疏化”理论在治学上对文学讨论者的学养有怎样的要求?
下面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予以论述。
〔一〕讨论主体的博学多思是运用“生疏化”理论觉察问题的
前提
“生疏化”并不是让我们异想天开,作毫无依据的推想,而是
要以多读多思为前提。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够扩高校术视野,由此
及彼,触类旁通,产生学术联想,觉察问题;只有进展深度阅读,潜
心讨论,“入乎其中”,才可能增添自己的洞察力,而洞察力的增添
又有助于充分使用材料,有利于最终由现象而本质去解决问题。由于
随着思索与讨论的深化,思维状态才会摆脱“无意识”与“自动化”
的状态,从前由于司空见惯而不视为问题的问题,才有可能重新引起
我们留意。这种灵感一现的感觉及对讨论对象在“建构”根底上重新
熟悉、觉察新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过程就是“生疏化”。这时的“生疏
化”不仅是以审美目的为旨归,而且是一种哲学熟悉过程。它通常是
以布莱希特所说的“理解一不理解一理解”为特征。关于这一点,下
面用实际例子来作详细诠释。
地名人名直译的规章经常以祖先为主的思维定势影响着我们,
让我们对诗中的人名地名或搁置不问或一带而过地简洁处理。这种在
第5页
方法论上自认为把握了规律其实恰恰产生了对问题习惯性的无视。这
时,将“石头复原为石头”“使石头显示出石头的质感”就显得尤为
必要。打破惯性思维,恢复地名人名所蕴涵的鲜活的故事,感受历史
的厚重,好学勤思的学者们在这方面有范例可供学习。让那些被历史
风尘掩盖、在我们的头脑中早已沦为干巴巴的空洞概念、引不起审美
快感的一个个地名,重新复原了它鲜活的过去,变得切实可感,浅薄
厚重。这样的思索与积累为我们供给了看问题、用材料的新视角,是
对“生疏化”理论的很好运用。再有任文京教授的《论唐代边塞诗人
的汉代情结》一文〔《河北学刊》2022年第3期〕,就是他在做“唐
代边塞诗”讨论的课题时,觉察了唐代边塞诗中屡次消失汉代地名、
人名、官名的现象,这又引发了对“汉唐”总是相连的提法的深层文
化缘由的思索,最终将上述现象放到汉唐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构造成
篇,得出了“汉代情结作为一种时代文化心理,恰恰是盛唐气象的重
要因素””’的结论。对于“汉唐”相连这一提法.我们对其司空见
惯到遗忘去想“为什么”,是熟识得引不起我们的留意,以至让我们
对其产生了视觉上的盲点,思维上的麻木。而任文京教授正是在阅读
了大量的唐代边塞诗、题跋、地理历史等文献资料的根底上,由偶然
觉察了唐代边塞诗大量使用汉代人名地名这一现象,到深化思索这一
现象的必定性,然后再与“汉唐”相连的学问背景相联系,再去考量
它的必定的文化成因,从而触发了对“唐代边塞诗汉代情结”这一问
题的思索。
〔二〕讨论主体丰富的阅历有助于“生疏化”理论在文学讨论
第6页
中的运用
当我们对一些学问或者观点有了肯定的了解之后,又经受一些
人生阅历的触动,回过头来再看这些观点,可能就会对之前的表层理
解产生更深刻的熟悉。这也就是詹福瑞先生在《不求甚解》一书中提
到的“回到生活本身的规律”的思维方式。而这种回过头来看与“回
到生活本身的规律”其实就是一种“生疏化”。
“读万卷书”,时时温习,自有所得;“行万里路”,世事洞
明,人情练达。再回过头来看我们曾经熟识的理论学问,会重新产生
惊讶与新奇感〔也就是“生疏化”〕,这时我们的熟悉会提升到一个
新的层次。到实地去,寻求对古人“了解之怜悯”,会让我们对古人
及作品产生更切近的理解。这一不断循环的过程会让我们头脑中那些
原有的概念性的学问变得详细可感,让熟悉从更深的层面产生理性的
升华。这对于做学问是特别重要的,它需要我们胸中具点墨,头脑有
所思,身上禀悟性。当我们的头脑中不时充满着思索,生活中的某个
场景引起的灵感的火花会不期而至,一旦与我们的思索暗相契合,就
会产生问题的端倪。
由以上论述可知:无论是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的“生
疏化”理论注意唤醒艺术感觉、寻求艺术审美力气的追求,还是德国
现实主义戏剧家布莱希特的祛除异化、重返理性的哲学熟悉论的诉求,
都对文学讨论有着不行无视的重要的启示及意义。
[
本文发布于:2022-12-29 01:16: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02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