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暴下载

更新时间:2022-12-29 00:37:15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29日发(作者:oven)

龙源期刊网

普罗普功能人物理论对《窃听风暴》的评析

作者:刘书芳

来源:《今传媒》2014年第07期

摘要:一部好电影会讲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故事会有完整的人物组合,以及环环相扣

的叙事方式。俄罗斯的艺术理论家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洛普提出的功能人物理论对故

事创作的阐释与分析是创新而且独特的;电影《窃听风暴》曲折跌宕,紧抓人心,给观众呈现

了一个好故事;本文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普洛普的功能人物理论,对《窃听风暴》里的电影

故事创作进行分析,如此,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普罗普关于故事叙事文本的解读,更能在此基础

上探讨好电影所具备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普罗普;功能人物;窃听风暴;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7-0105-02

一、普罗普功能人物理论概述

俄罗斯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洛普于1928年撰写了《民间故事形

态学》(MorphologyoftheFolktale),他根据对阿法纳西耶夫故事集里的100个俄罗斯童话故

事进行了细致的形态比较分析,并引入了一个概念——“功能”,把它作为分析民间故事的最基

本单位。普罗普认为“功能指的是从其对于行动过程意义的角度定义的角色行为。[1]”

在分析中,他发现了神奇故事的结构要素——31个功能项,并总结了民间故事功能的四

条原则:1.角色的功能充当了故事的稳定不变因素,它们不依赖于由谁来完成以及怎样完成,

它们构成了故事的基本组成成分。2.神奇故事已知的功能项是有限的。3.功能项的排列顺序永

远是同一的。4.所有神奇故事按其构成都是同一类型[1]。

尽管在研究中,普罗普所探讨的是叙事体样本是童话故事,但是他突破性地采用了“功能”

来定义故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并且将它作为分析故事的构成单位,而且“在普罗普的研究

中,人物是承载功能作用的角色”[2],这种人物功能理论对分析故事的叙事研究有一定的价

值。

二、电影《窃听风暴》剧情简介

《窃听风暴》(DasLebenderAnderen)是一部德国影片,于2006年3月23日在德国首

映。影片故事发生在1984年的东德柏林,前民主德国国家安全总局一名官员奉命暗中监视一

名颇具声望的剧作家和女演员,然而,故事并没有如此单调地发展,随着调查的深入,这名窃

听者逐渐对被监视者的生活产生了兴趣,甚至痴迷,这使他发生了变化,然而其它的窃听者却

龙源期刊网

依旧反面,矛盾就在这样的人物关系之间展开……电影举重若轻地将柏林墙倒塌之前东德大规

模的间谍工作及对无辜人们的迫害展示出来。

当然普罗普的人物功能理论在解读故事时有一定的局限,它仅仅适用于“迫害/考验”的模

式,从《窃听风暴》的剧情来看,它讲述的就是该模式的故事,所以用普罗普的人物功能理论

来分析此电影是合适的。

三、普罗普功能人物理论对《窃听风暴》的分析

(一)角色分析

按照普罗普的分析,故事中千变万化的人物刻意抽象归纳成为七种“角色”,这七种功能性

角色分别为:thehero——英雄,亦译为“主人公”;thedonor(provider)——被害者;the

villain——叛徒,亦译为“迫害者”;thehelper——帮助者;thesought-forperson(andher

father)——受难者的家属;thefalhero——伪英雄,亦译为“伪主人公”;thedispatcher——

委派者,亦译为“送信者”[3]。影片《窃听风暴》中,并没有完全呈现这七种“角色”,它主要体

现了以下3种功能人物,如表1所示。

表1《窃听风暴》剧情中的三种人物角色

普罗普的功能角色影片中的角色

thehero(英雄,亦译为“主人公”)HauptmannGerdWiesler戈德·维斯勒,代号“HGW

XX/7”

thedonor(provider)被害者GeorgDreyman乔治·德莱曼(代号“勇者”)

thevillain(叛徒,亦译为“迫害者”)OberstleutnantAntonGrubitz古比兹等秘密警察

依普罗普的功能理论,在七功能人物中,这三个角色“主人公”、“被害者”、“迫害者”处于

中心的地位,它们构成了故事叙述的基本构架,形成了一个功能人物“金三角”,如图1所示。

图1《窃听风暴》功能人物“金三角”

故事的基本矛盾在于,作家乔治·德莱曼受到古比兹等秘密警察的迫害,而主人公戈德·维

斯勒作为“英雄”在这部影片中的特殊之处是:作为秘密警察,他首先对乔治·德莱曼产生怀

疑,并向上级提出对其进行秘密监控;但是在窃听的过程中,乔治·德莱曼及其好友的思想使

戈德·维斯勒受到极大的震撼,而自己所在组织的种种劣行也正向促使着他在意识形态的统治

中彰显人性,在关键时刻“光荣背叛”,将乔治·德莱曼搭救出困境,而他也从迫害者的身份转

为挽救被害者的英雄。这种身份的转变也是影片情节的焦点。

龙源期刊网

这三个角色是中心故事情节的支柱,而影片中的其它角色则在故事的展开中起到很大作

用,他们的存在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讲故事需要曲折,英雄也要有柳暗花明式的挫折和奋

起,所以他也需要有‘帮助者’”[3]。影片中的“帮助者”设置的十分巧妙——真正帮助戈德·维斯

勒挽救乔治·德莱曼于危难之间的是谁呢?这个非克里斯塔-玛丽亚·西兰德莫属,她是乔治·德

莱曼的女友,也是东德戏剧界的瑰宝。在关键时刻,她告诉乔治·德莱曼那个“致使打字机”的

位置,使他在秘密警察到达之前将这个重要的证据转移出去。但是克里斯塔-玛丽亚·西兰德的

角色并非如此简单,于她而言,她要保住自己的演艺生,“不落得像雅斯卡一样”向汉普部长出

卖身体。对于乔治·德莱曼来说,她又是一个迫害者,她同样为了保住自己的事业,作了秘密

警察的帮凶,出卖了乔治·德莱曼。另外,记者豪瑟、导演雅斯卡也充当着“帮助者”的角色,

他们与乔治·德莱曼站在同一战线上,以激进者的姿态生活着,他们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

着戈德·维斯勒的思想。而且雅斯卡的自杀使影片情节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促使乔治·德莱曼

写了那篇探讨东德自杀现象的文章,并由明镜出刊,这引起了影片的高潮危机,使各个角色间

呈现出紧张激烈的交错。

(二)剧情分析

《窃听风暴》是一部有着深刻历史背景的剧情电影,影片情节虽然复杂诡异,但它统一包

含了历史故事的诸多要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普罗普按照童话本身记述的顺序列举出的角色

的31项功能。

普罗普角色功能在电影《窃听风暴》中的应用:

1.对主人公下一道禁令(禁止)。在影片中主人公戈德·维斯勒主动请示要监听剧作家乔

治·德莱曼,这便预示着他要完成服从于上级,禁止对上级隐瞒。

2.打破禁令(破禁)。在监听的过程中,主人公逐渐了解乔治·德莱曼的生活圈子及其全新

的思想,这使他产生了同情心理,并打算打破禁令,对上级进行“光荣的背叛”。

3.对头试图刺探消息(刺探)。上级也就是迫害者“秘密警察”一直以来就试图从乔治·德莱

曼找到可以打击他的理由,并通过戈德·维斯勒来刺探相关消息。

4.受害者上当并无意中帮助了敌人(协同)。同为受害者的乔治·德莱曼的女友克里斯塔-

玛丽亚·西兰德为了保住自己的事业,同时为了得到禁药,向文化部长汉普出卖了身体,并且

为以后的被抓捕提供了条件。

5.对头给一个家庭成员带来危害或损失(加害)。“秘密警察”将与乔治·德莱曼在同一战线

的雅斯卡导演拉入所谓的“黑名单”,他绝望地选择了自杀。

龙源期刊网

6.家庭成员之一缺少某种东西,他想得到某种东西(缺失)。克里斯塔-玛丽亚·西兰德缺

少两样东西:一样是对自己事业的信心;另一样是禁药。这些都促使了她以后的背叛。

7.灾难或缺失被告知,向主人公提出请求或发出命令,派遣他或允许他出发(调停)。雅

斯卡自杀的消息被告知,乔治·德莱曼被激发,写出了探讨东德自杀现象的激进文章,并激起

了“秘密警察”的大规模搜查,这些信号使主人公戈德·维斯勒迈入了援救乔治·德莱曼的进程。

8.主人公与对头正面交锋(交锋)。戈德·维斯勒对克里斯塔-玛丽亚·西兰德的审问是主人

公与对头正面交锋的高潮,并为以后采取直接的援救行动作了铺垫。

9.给主人公做标记(打印记)。“勇者行动”以克里斯塔-玛丽亚·西兰德的意外死亡结束,

乔治·德莱曼以情报错误的理由恢复自由,但是在援救行动过程中,主人公出现破绽,被下放

至地下室拆信。

10.对头被打败(战胜)。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二德合一,意识形态的不同被打破,“秘

密警察”不复存在。

11.主人公归来(归来)。主人公恢复自由身,以送信为生,并且最后当维斯勒走过路边

的书店进,他发现了德莱曼的书。他走进书店后,翻开那本书,封面上写着“这本书谨献给

HGWXX/7(维斯勒的代号)致上最深的感激”。售货员询问他是否包起来送人,他说:

“nein,dasistfürmich”(不,这是给我的)。

影片并不像普罗普所分析的童话故事一样,以一种大团圆的欢乐场景结束,而是给观众留

下了一丝感怀,意识形态下的人性的发掘是如此艰难,而这种人性一旦展现又是如此的高尚。

尽管乔治·德莱曼并没有当面向戈德·维斯勒致谢,但是他却用一个作家最纯洁神圣的笔,在广

大世人面前,向他致以最深的感激,当维斯勒在影片最后说出:“nein,dasistfürmich.”

(不,这是给我的)这句话,历史便向人们展现了最为真实的人性之美。

参考文献:

李峰.用普罗普功能人物理论分析体育电影《一球成名》的美[J].电影评介,2008(22).

卢普玲.普罗普功能理论对叙事学人物研究的启发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11(4).

李稚田.普罗普功能人物理论的电影应用[J].民间文化论坛,2006(6).

[责任编辑:东子]

本文发布于:2022-12-29 00:37: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500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经典日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