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习题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
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
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
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
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
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市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
欲:想要,准备。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
起:起身。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出行。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
(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
居承天寺。
亦:也。
寝:睡,卧。
2020年春季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中庭,
庭院里。
空明:清澈透明。
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交横(héng):交错纵横。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
为:动词。做。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仅。
闲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
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
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耳:语气词,“罢了”。
文言现象
一、一词多义
与:相与步于中庭。(跟,向。介词)
念无与为乐者。(和,连词。)
遂:遂至承天寺。(于是)
遂迷,不复得路(终于)《桃花源记》
至:遂至承天寺。(到)
寡助之至。(极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
空: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旷澄澈)
空谷传响。(空荡荡的)《三峡》
二、古今异义
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只不过;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
今义:名词,耳朵。
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与
事无关的人
户(月色入户):古义:窗(门户)户;今义:住户、人家
念(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今义:纪念,思念,读
2020年春季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盖(盖竹柏影也):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中庭(相与步于中庭):古义:院子里;今义:庭子中间。
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
怀民亦未寝:名词作动词,睡;卧。
特殊句式
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定语后置,应为“但
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省略句
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
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起判断作用)
主旨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习题
一、文学常识
1、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词)有《水调
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
二、重点词语解释
1.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
2.怀民未寝寝:睡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4.相与步中庭相与:共同,一起;步:散步(或:漫步走行走)。
5.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6.月色入户户:窗户
2020年春季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7.欣然起行欣然:高兴的样子。行:走。
8.解衣欲睡解:脱、脱下
9.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三、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
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
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四、重点语句翻译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
草)。
或: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交错纵横的藻和荇似的水草,原来
是竹子和柏树的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
了!
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屋外。
五、课文内容理解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
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1)旷达胸怀(2)贬谪悲凉。(3)人生感慨。(4)赏月喜悦;(5)漫步悠闲。
2020年春季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3.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描写议论。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
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
达乐观的襟怀)
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
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5.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
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7.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
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
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
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仕途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旷达
9.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的妙处。
“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
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意
2020年春季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思对即可)
六、开放性试题
1.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揣摩文章最后一句,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身的感慨;被贬的无奈寂寞;虽屡遭贬谪,但仍乐观豁达。
(至少说出两种情感,意思对即可)
本文发布于:2022-12-28 23:18: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96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