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内容提要:在广州艺术博物院的藏品中,有齐白石的绘画26件。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
会书画组的权威鉴定,为真迹的有19件,存疑或伪作的有7件。确定为真迹的绘画,年代
从齐白石定居北京的1919年开始,至齐白石逝世的前两年(1955年)为止,均为齐白石
中晚期的绘画佳作,内容包括花鸟、人物与山水,形式包括水墨与设色,从中可见齐白石
“衰年变法”之后的艺术风格之一斑。
关键词:广州艺术博物院 齐白石
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的齐白石画作
陈 滢
广州艺术博物院(简称“艺博院”)的前
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广州美术馆。广州美术
馆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艺术类博物馆1之
一。广州美术馆的藏品来源主要有:A.岭南地
区的旧藏书画
—主要是1929年成立的广州
博物院的旧藏书画;B.20世纪50至60年代岭南
(包括港澳)著名收藏家捐赠的书画;C.新的
购藏
—20世纪50至60年代由广州市政府拨
款2在全国范围(主要是北京、上海)购买的
书画。
广州美术馆的主要藏品,都经过国家机构
(国家鉴定委员会)的鉴定:1961年,国家文
物局组织以张珩为首的“书画鉴定组”到全
国各地作巡回鉴定;1983年,国家文物局成立
“中国书画鉴定组”,成员有谢稚柳、徐邦达、
启功、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谢辰生,他们
历时八年,到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高
等院校等机构,对馆藏历代书画作巡回鉴定。
广州美术馆的藏品,先后数次得到上述权威
大师的鉴定
—除了鉴定组的团体出巡之外,
谢稚柳、徐邦达等人还多次单独前来。
经过国家权威机构的鉴定,在广州美术
馆收藏的齐白石绘画中,确定为真迹的有19
件,存疑的有3件,认为是伪作的有1件。
2000年9月,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建
筑面积四万多平方米的广州艺术博物院落成
开放。艺博院除了接收原广州美术馆的全部
藏品之外,还接受了当代一批著名书画家、收
藏家的大宗捐赠,形成了上起宋、元,下至当
代的中国历代绘画的较为丰富的收藏,其中以
明、清、近代的绘画最为可观。
2000年前后,广州艺术博物院得到收藏
221馆藏精品
齐白石研究
家捐赠的齐白石绘画3件,经后来的国家鉴定
委员会委员鉴定,3认为其中的1件为真迹,42
件存疑。下面论述的齐白石绘画,为原国家文
物局鉴定委员会“中国书画鉴定组”一致肯定
的19件真迹。
1.梅花图(图1)
这幅《梅花图》是齐白石55岁5之前的作
品。此时的齐白石,经过七八年间的远游、交
友、博览,已经走出了狭小的乡土地域,完成了
从乡间画匠到文人画家的转变。从这幅《梅花
图》可见,齐白石已经纯熟地掌握了文人写意
画的笔墨技法:以浓淡水墨涂抹的老梅树干
顿挫有力,以深浅线条圈画的花朵圆润结实,
以拙重的浓墨在树干和花萼上的点苔点蕊拙
朴古雅,其笔墨饶有趣味。画中的梅树枝干纵
横,花蕊繁茂,一派生机勃勃;整幅的布局繁
而不乱,紧凑而又见疏朗。在画面的两侧,齐
白石以拙朴的行书,6题写了大段的款识,讲
述该画的来龙去脉。这幅《梅花图》,绘画、书
法与印章相互配合、彰显,形成完整的艺术整
体。该画既有齐白石尊崇的清代文人画家金
农那方整淳古、奇异拙重的金石意韵,又突出
展现了齐白石这位“乡下老农”热爱自然的趣
味:梅树不规则的“穿枝出干”,梅花别样的
饱满健硕,展现了一种健康、质朴、天真、活泼
的平民审美情趣,真可谓“金冬心不能为也”。
此时的齐白石绘画,虽然还没有形成十分鲜明
的个性风格,但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思变”
的端倪。而在创作此画的1919年之后,齐白石
听从陈师曾的意见,在北京开始著名的“衰年
变法”,7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绘画风格,
渐渐走向艺术生涯的巅峰。
图1 梅花图 齐白石
轴 纸本 墨笔 70
cm×37 cm 1919年
款识:如此穿枝出干,金冬心不能为也。齐濒生再看题
记。彼之来者,自知余言不妄耳。
印章:白石曾观(朱文方印) 乐石室(朱文方印)
款识:此幅本友人强余代笔之作,故幅左已书再观题
记,并盖“白石曾观”之印。乃余自惜年老,不忍
以精神如黄金掷于虚牝也。吉皆兄深知余意,劝
余添加款识,仍为己作。余感吉翁之怜,余因赠
之,惜吉翁仅能见此一幅也。己未又七月,弟濒
生并记。
印章:木人(朱文方印) 白石翁(白文方印) 齐大
(朱文方印)
白石曾观(朱文方印)
齐白石 源自图1
乐石室(朱文方印)
齐白石 源自图1
222
2.菜蔬图(图2)
这幅《菜蔬图》是齐白石57岁的作品。菜
蔬,是齐白石一生中最为喜爱的绘画题材之
一。齐白石在清贫的农家出生长大,在他看
来,乡间的菜蔬胜过王公贵族筵席的美味。8他
的后半生虽然定居在都市,却是反反复复地
绘画乡间各种各样的菜蔬,并以其中充溢的
“蔬笋气”9为荣。这幅《菜蔬图》画的是农
家日常食用的新鲜菜蔬。画面的主体,是齐白
石最为钟爱的“菜中之王”
—几棵壮硕的白
菜。在白菜的两边,散落着一些茭笋、蘑菇。
虽然在明清文人画中早已有水墨菜蔬出现,但
其品种寥寥,而且只是作为寓意的载体
—
以菜蔬的清素之气,表现文人士大夫的“高
逸”情怀。而齐白石的菜蔬图,却是表现田园
菜蔬的本身,借此来抒发他思乡的情怀。齐白
石将家乡各种各样的菜蔬囊括画中,其品种之
多,可谓前无古人。农民出身的齐白石在绘画
他最为熟悉而又寄托着深切情感的菜蔬时,
就凸显出一种独特的清新与质朴,而这独特的
“土膏露气”,造就了无与伦比、令人耳目一新
的齐白石艺术。
而齐白石这幅菜蔬图的笔墨,则是体现
了他在“变法”初期的绘画面貌
—从画中那
浑融的没骨墨色与细秀的勾描墨线相交织的
画法中,可见他开始摆脱过去拘泥于细节的写
实,向着简练概括的大写意笔墨过渡,从而迈
向成熟的鲜明的“齐白石风格”阶段。
3.清秋明月图(图3)
这幅《清秋明月图》无年款,大致是齐白
石定居北京初期10的作品。在齐白石漫长的艺
术生涯中,其山水画虽然不及花卉蔬果、鱼虾
草虫,甚至人物画著称,但同样成就非凡。齐
白石画山水最早是靠临摹《芥子园画谱》自
学;后来跟从湘潭的地方画家习画,但都囿于
传统的程式之中。20世纪之初,齐白石走出乡
间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11此后,重新构建其
图2 菜蔬图 齐白石
卷 纸本 墨笔 63
cm×130 cm 1921年
款识:沛之先生法正,辛酉三月三日,齐璜。
印章:木居士(白文方印) 白石翁(白文方印) 老萍(朱文方印)
223馆藏精品
齐白石研究
山水画,开始形成个人的面貌。这幅《清秋明
月图》的构图奇异,不落旧蹊:在狭长的画面
上,左右两面各有一座造型奇特、耸然直立的
山崖。紧逼相对的山崖,烘托出一片碧蓝的夜
空,夜空中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在画面的下
方,是沙汀片片,水草点点……这幅山水,既有
齐白石远游时的山川印象,亦有他对家乡景观
的记忆,可谓妙造自然。在画中,齐白石侧重
于对山水景物本身的描绘,对自己独特笔墨的
构建:山川的造型单纯、轮廓明晰,富有装饰
意味;皴法规整、线条井然,其勾描、皴擦、渲
染等,在不同的组合中有着不同的节奏变化。
画中那大片的蓝色,明亮饱和、鲜艳夺目,就
更是不同凡响……齐白石营造了一个完全属
于他自己的山水画意境。整幅绘画的表现形
式与审美感受,都是异常独特的,都与清代以
来主导中国画坛的“四王”山水画程式迥然不
图3 清秋明月图 齐白石
轴 纸本 设色 106
cm×29 cm 无年款
款识:清秋明月。白石山人。
印章:老萍(朱文方印) 齐大(朱文方印) 借山主人(朱文方印)
224
同—正如齐白石自己曾经表述的“胸中山水
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12。
4.牡丹湖石(图4)
这幅《牡丹湖石》是齐白石62岁的作品。
这时齐白石在陈师曾的帮助下,已经基本完
成了他的“衰年变法”
—变通画法,自创风
格;并通过1922年与陈师曾在日本的联合展
览,名震东瀛,画价暴涨。14从该画中,可见齐
白石创造的“红花墨叶一派”的大写意风格:
湖石与花枝以大笔挥洒而出,构成简略,笔墨
雄健;花叶则是在融浑而成的没骨墨色上再
勾以灵动的墨线,水痕墨气浑厚华滋。在大片
沉着的墨色衬托下,红色的牡丹花显得分外的
鲜艳、明亮、单纯、强烈。红与黑的对比,使色
彩的表现力更为强化。把墨色作为一种色彩
表现,在清末的海派绘画中早已有之。齐白石
则在海派的基础上掺入更为浓烈的民间艺术
因素,使色调更加纯化,将文人的写意笔墨与
民间艺术的彩绘融汇为一个新的艺术
综合体
—“雅”与“俗”更为浑然天
成,15笔墨具有强烈的绘画性与趣味性;而花卉
形象的本身,则散发出朝气蓬勃的生命活力。
5. 拈花微笑图(图5)
这幅《拈花微笑图》是齐白石72岁时为
王缵绪(治园)绘画的作品,体现了齐白石艺
术在鼎盛时期的风貌。“拈花微笑”原为佛教
用语,指禅宗的以心传心。后世以拈花微笑比
喻参悟禅理,亦可喻为会心或默契之意。该画
的背景空明,一位僧人在蒲团上坐禅,他手拈
花朵,正在微笑。齐白石以纯熟的大写意笔墨
为人物造像:用笔雄健而又简约,线条朴拙而
又醇厚,色墨凝重而又清新,可谓将文人画的
图4 牡丹湖石 齐白石
轴 纸本 设色 162.5
cm×74.5 cm 1926年
款识:大富贵,亦寿考。丙寅年齐璜制,时居京华第十春也。
13
印章:木人(朱文方印) 齐白石(白文方印)
225馆藏精品
齐白石研究
“书意性”发挥到淋漓尽致。然而,齐白石从
来就不能归入文人画家之列:他早年在民间
画过大量工谨的肖像,有扎实的写实功力,能
够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他的人物画,
将文人画强调的高妙的“笔墨趣味”与民间肖
像画尊崇的朴素的“写实形似”巧妙地结合
起来,在“似与不似”之间妙造自然。如该画中
的人物略于写形却精于传神:人物的面部表情
既庄重含蓄,又幽默风趣,散发出一种独特的
天真稚拙的意趣;这种独特的天真稚拙的意
趣,使齐白石笔下的物象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
生命活力
—这正是齐白石艺术最为独特的
魅力之所在。
6.蟠桃图(图6)
这幅《蟠桃图》实为齐白石82岁时所作。
画中是一株硕大、成熟、饱满的蟠桃。红中带
黄的蟠桃果实,在浓淡深浅的墨叶墨枝的衬
托下,显得分外的鲜明夺目。蟠桃是珍贵的水
果,其果皮呈深黄色,顶部有一片红晕,味甜
汁多,有“仙桃”、“仙果”、“寿桃”之美称。在
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中,蟠桃生长在天上
王母娘娘的蟠桃园中,其果实数千年一熟,人
吃了成仙得道、长生不老;孙悟空则大闹天宫,
偷吃蟠桃……在民间,人们往往用蟠桃来祈福
祝寿;而蟠桃亦是民间画工常常表现的画题。16
齐白石在绘画蟠桃时,用的是“雅”的文人写
图5 拈花微笑图 齐白石
轴 纸本 设色 134
cm×52.5 cm 1936年
款识:拈花微笑。治园三弟供奉。丙子,璜。
印章:白石(朱文方印) 周子奇(朱文方印
缵绪长寿(朱文方印)
缵绪长寿(朱文方印)
齐白石 源自图5
226
意笔墨与“俗”的民间绘画色彩:他以雄浑恣
肆的大写意法和浓艳夺目的颜色,把蟠桃的
形象表现得鲜明强烈。那高纯度的饱和颜色,
与浓淡深浅的墨痕水迹交织在一起,鲜艳而
又清新,斑斓而又沉着,淋漓而又拙朴。齐白
石将色彩与笔意、墨韵融为一体,特别强化色
彩的感觉,不拘一格地尽情用色,从而将笔墨
的主观性与自由表达推向极致,造成奇特的对
比冲突与和谐统一:大红大黄,大雅大俗,形
式中的意味,有意味的形式,给人以强烈的美
感。齐白石以其天才的画笔,将中国的大写意
绘画拓向了一个现代的表现个性的新领域。
7. 草虫图(与王雪涛合作)(图7)
这幅《草虫图》实为齐白石82岁时与王
雪涛合作的绘画,主体为齐白石所作。画面是
一个静谧而热闹的庭园夜景
—在一簇秋枝
上,挂着两片轻透如纱的菩提叶;在枝叶的上
下,活跃着一群可爱的小昆虫:一只轻盈的蜻
蜓在空中飞舞,回旋;两只灵巧的蚱蜢划动着
长长的后足,在树枝上下沙沙爬行;一只扁扁
的秋蝉轻轻飘落在树枝上,正匍匐着休憩;
枝头上还有一只小小的蜗牛,从螺旋形的贝
壳中伸出一对触角,触角上的圆眼睛正在探视
四周。画中拟人化的小昆虫是那么的机灵、活
跃、欢乐,齐白石天真烂漫的童心跃然画上。
图中的秋叶与草虫结构精准,描绘一丝
不苟:如菩提叶上丝丝的叶筋叶脉纤毫毕现;
蜻蜓透明的翅膀与秋蝉轻薄的蝉翼,其上历
历的筋脉网纹,蚱蜢腿上根根的刺毛,蜗牛硬
壳上螺旋形的纹饰,都勾描得一清二楚,极尽
工细。所有的小昆虫,既有完好的整体效果,
又有入微的细部刻画,更于精细中现生意,严
谨处富变化,令人叹为观止。齐白石中年以前
图6 蟠桃图 齐白石
轴 纸本 设色 101
cm×34.5 cm 1946年
款识:寄萍老人八十六岁多寿时作。
印章:木人(朱文方印) 人长寿(朱文方印)
227馆藏精品
齐白石研究
为民间画匠,掌握了纯熟的工笔绘画技法。齐
白石在60岁左右时,为防止年老眼花不能画
工笔,预先画了一批工笔草虫,以待后来补景
用。在此幅图画中,84岁的齐白石为其中年绘
画的工细草虫写意补景
—配上浑融的大写
意树枝。民间画工技术型的“精描细绘”与文
人画舒展神气的“意笔草草”极端合成,相互
对比,相映成趣,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图7 草虫图 齐白石 王雪涛
轴 纸本 设色 67
cm×33 cm
1946年 向北京宝古斋购买
款识一:八十六岁白石。
印 章:借山翁(白文方印)、吾家衡岳山下(朱文方印)
款识二:庭园春夜,蚱蜢蜗牛秋蝉,雪涛。
印 章:雪涛(朱文方印)
题跋:过眼千金一睡轻,画家元有老书生;
草虫莫道空形似,正欲尔曹鸣不平。半丁题字。
印 章:半丁老人(朱文方印)
吾家衡岳山下(朱文方印)
齐白石 源自图7
半丁老人(朱文方印)
陈半丁 源自图7
雪涛(朱文方印)
王雪涛 源自图7
228
8.群虾图(图8)、9.墨虾图(图9)、
10.虾蟹图(图10)
上述三幅“水族画”是齐白石晚年的佳作。
第一幅画的具体年代不详,第二、三幅绘画实
为齐白石83岁时作。水族,尤其是虾,是齐白石
最闻名于世的绘画题材。这些题材来自齐白石
半个世纪农村生活的积累
—齐白石家乡杏
子坞有口“星斗塘”,齐白石童年时在塘边钓虾
蟹,捉鱼蛙,意趣无穷。定居京城后,以前的乡间
生活成为他最为依恋的回忆。他以水墨反复描
绘河塘中的虾蟹,经过“三变”17,到晚年时达
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群虾图》中,成群的虾
在水中闲游,自由自在,神采奕奕。在《墨虾图》
中,数株粗壮的芦苇倒垂水面,虾只穿梭其中,
图8 群虾图 齐白石
轴 纸本 墨笔 45
cm×38.5 cm 无年款 向杨峰购买
款识:俪孙弟雅正。白石老人璜。
印章:齐大(朱文方印) 木人(朱文方印)
图9 墨虾图 齐白石
轴 纸本 墨笔
102
cm×33 cm 1947年
广州市博物馆移交
款识:祥征乡先生正。
借山老人齐白石八十七岁,
时尚客京华。
印章:齐白石(白文方印)
图10 虾蟹图 齐白石
轴 纸本 墨笔
103
cm×34 cm 1947年
广州市博物馆移交
款识:灼华先生雅属。
八十七岁白石老人。
印章:白石翁(朱文方印)
灵动活泼。在《虾蟹图》中,则是虾、蟹参差错
落,趣味盎然。齐白石的墨虾造型删繁就简,
在简练中又蕴含着丰富的变化:以线型的排比
造成运动的节奏,以线型的交错造成丰富的旋
律,在相互的对比中体现出绘画的构成。齐白
石的笔道凝练、老到:一笔一节,连续数笔,简
括、准确表现出虾体由粗渐细的腰身;以虚实相
间、似断实连的线条,简括、准确描写虾那长长
的触须与硬硬的臂钳。齐白石的水墨浑厚而纯
净:利用墨色和笔痕在生宣纸上晕化的肌理,巧
妙地表现出虾体的透明质感与柔软弹性;以浑融
的浓墨横写为坚硬的虾头,再以浓墨点睛,色分
浓淡的笔墨变化多端
—在单纯的墨色结构里
呈现出丰富微妙的色阶变化,可谓臻于化境。
229馆藏精品
齐白石研究
齐白石的墨虾图,以其独创的、具有独立审美
意味的笔墨,以其精粹的形式解构与重建,将
来自乡野河塘的虾蟹,演化为一种符合文人审
美趣味的笔墨符号
—将乡土的题材以文人
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为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1.猫蝶图(图11)
这幅《猫蝶图》实为齐白石83岁时所画,
是齐白石晚年的艺术佳作。该画是长长的直
幅构图,画面十分简洁:在下方,是一只白色
的家猫,它仰面向上,盯着高高的天空中的蝴
蝶,整个背景一片空明。该画的艺术形象,鲜
明地体现了齐白石绘画的特质。齐白石认为
“作画贵写其生,能得形神俱似即为好矣”18,
画中的猫与蝶的形象,可谓甚得观察写生之
妙:拖着长长白绒毛的家猫那圆瞪的眼睛、嘟
起的嘴巴、抬举的右爪,无不憨态十足,稚拙
可爱;在天空中飞舞的蝴蝶则是那么的靓丽、
轻盈、欢乐。年届九旬的齐白石,一如既往地
表现出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
—优
秀艺术家永恒的童心。而在画法方面,齐白石
更表现出其艺术的炉火纯青:既“状物摹形”
又不流于呆板刻画,在工致精细的笔墨之中,
又处处透露出生动的“神韵”与“性灵”。形
神兼备的物象,显示了齐白石绘画的独特之
处
—将民间画的写实追求与文人画的意趣
审美融会贯通,从而达到物象与意境交融合
一的艺术高度。
图11 猫蝶图 齐白石
轴 纸本 设色 139
cm×35 cm 1947年
款识:明藩曾孙媳永宝。
三百石印富翁齐璜画于京华,时年八十七矣。
印章:白石(朱文方印) 白石翁(白文方印)
230
12.葵树图(图12)
这幅《葵树图》是齐白石定居北京后的作
品,无具体年款。葵树是生长在华南的树种,
丛丛的葵树在南方猛烈的阳光下四散排列,
光洁墨绿,构成独特的风景线。齐白石的这幅
《葵树图》构图简略疏朗,平中见奇;物象删
繁就简,高度概括:葵树的主干结实,挺直冲
天;从主干的夹缝里伸出的葵柄细长而坚韧,
圆形的葵叶像一簇簇的扇子,葵叶末端呈锯
齿状,细长柔软,飘洒摇曳。齐白石以大写意
的笔墨为葵树造像,他在生宣纸上自如地涂
抹挥洒,糅合了色彩的重墨、轻墨、浓墨、淡
墨相互渗透,苍劲有力、虚实相间的笔道相互
交织;拙朴而浑融、沉着而明快的写意笔墨,
将绵绵的树干与硬硬的叶子,既形成鲜明的
对比,又互相依存,别有一种趣味。从整个画
面看,《葵树图》的内容并不多,然而那疏朗
通透的画面,简练概括的造型,浑融劲健的笔
墨,却是将葵树这种独特的植物表现得自然
生动,形象鲜活。
13.小鸡图(图13)、14.小鸡图(图14)
这两幅《小鸡图》是齐白石定居北京后
的作品,无具体年款。前者是长长窄窄的立幅
构图,在大片空白的画面,上下分布着十只小
鸡,参差错落。后者是一幅扇面,同样是空白
的画面,则是五只小鸡聚在一起。两幅画的
取材很平常,画面也很简单。然而在齐白石手
中,却是能够从平常简单中表现出强烈的艺
术感染力
—立幅画的小鸡们在追啄几条虫
子,肥大的虫子几乎与小鸡一样的个头,显得
十分夸张;然而小鸡们毫不畏惧,正在奋力地
追逐着几乎与自己“等身”的大虫。扇面画的
小鸡聚拢在一起,似乎在窃窃私语……两幅
图12 葵树图 齐白石
轴 纸本 设色 133
cm×34 cm 无年款
款识:借山老人齐璜制,时居故都。
印章:白石(朱文方印)
藏印:新会容氏□□斋珍藏(朱文方印)
231馆藏精品
齐白石研究
图14 小鸡图 齐白石
扇面 纸本 设色 20
cm×56 cm 无年款
款识:沛然先生正。齐璜。
印章:白石翁(白文方印)
图13 小鸡图 齐白石
轴 纸本 墨笔 138
cm×34 cm
无年款 向北京宝古斋购买
款识:吾闻某城上有神鸡,只闻其
声,得雄者为王,得雌者为霸。
雏时难别雌雄也。白石。绍钦
先生清属。
印章:萍翁(白文方印) 鬼神使之
非人工 (朱文方印)
鬼神使之非人工
(朱文方印)
齐白石
源自图13
画中的小鸡那稚拙形态可谓活灵活现,一股
天真烂漫之气跃然画上,趣味横生。齐白石
作画,经历了“先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写
生,自能神形俱见”的历练,到晚年画风日趋
简化:画中的小鸡以高度概括的寥寥几笔的墨
色抹出,大虫则以十分简括的线条勾出。在异
常的简略之中,却是达到了造型与笔墨统一,
“似与不似”统一,写实与写意统一,是那么
的自由、自在,臻于“笔愈简而神愈全”的境
界,展示了齐白石绘画独特的视觉形状与形式
美感。
232
15.葫芦瓜(图15)
这幅《葫芦瓜》实为齐白石84岁时所画。
乡间的篱落棚架间那生意盎然、争肥竞绿的
瓜果菜蔬是齐白石常常绘画的题材。葫芦瓜
在齐白石笔下出现过许多次,然而在每一幅画
中,齐白石都认真推敲位置的经营以及物象的
表现:“画藤以垂为佳,牵篱扶架最难大雅;
余故不辞万幅雷同。”19在该画中,齐白石纯以
“没骨法”为物象造型:以浑融的有着浓淡深
浅变化的水墨涂抹出竹篱、藤蔓与瓜叶,以明
艳的简括的黄色抹出葫芦瓜
—藤蔓缠绕飘
拂,瓜叶葳蕤层叠,葫芦瓜结实饱满,藤、叶与
果实有机穿插,参差错落。这一架鲜活的藤蔓
葫芦,在丰硕繁叠中见疏朗空灵,在鲜艳明丽
中现清新润泽,乡野的
芃芃
生机跃然而出。而
那散发着乡野气息的土产,因为画家那简括洒
脱、浑朴稚拙的大写意笔墨,却又具有了“文
雅”的气息,可谓别有意趣。齐白石将他从家
乡得到的亲切温馨的内心感受与自由自在的
图15 葫芦瓜 齐白石
轴 纸本 设色 47
cm×35.5 cm 1948年
款识:怀安先生清属。八十八岁白石。
印章:齐白石(白文方印) 吾年八十八(朱文方印)
齐白石(白文方印)
齐白石 源自图15
吾年八十八(朱文方印)
齐白石 源自图15
创作状态,将他从乡土田园发掘到的新鲜活
泼、质朴自然的物趣、天趣、情趣,融入其国
画创作之中,创造出一个完全属于他自己的艺
术世界。
233馆藏精品
齐白石研究
16.群蟹图(图16)
这幅《群蟹图》是齐白石晚年的作品,无
具体年款。蟹是齐白石一生中最为喜爱的题
材之一:“所画皆少时亲手所为,亲目所见之
物。”20齐白石对蟹的形态、习性作过长时间
的深入观察:“余寄萍堂后,石侧有井,井上
余地,苍绿错杂,尝有肥蟹横行其上,余细视
之,蟹行,其足一举一践,其足虽多,不乱规
矩,世间画此者不能知。”21齐白石一生反复画
蟹,以抒发他对乡村生活的怀念与追忆。这幅
水墨画是齐白石晚年的佳作。画中有几抹水
草,一群河蟹在上下爬行。群蟹的姿态各不相
同,十分生动:有张牙舞爪的,有横行爬动的,
有仰肚朝天的,有使劲翻身的……齐白石以两
三笔成几块团墨,以融合晕散的笔痕,现出圆
扁的蟹壳,横纹的蟹身;以一笔分出浓淡,经
生宣纸的渗化,画出蟹脚那毛茸茸的感觉。
其笔法高度凝练、纯熟,笔笔到位;墨色层次
分明,有着轻重浓淡的微妙变化,笔痕灵动,
意趣盎然
—将水墨的丰富表现力发挥到了
极致。更为独特的是,齐白石在水墨中掺入青
色,那既是对物象本身色彩的提炼,又是典型
的“齐白石色彩”的构成
—“前人画蟹无多
人,纵有画者皆用墨色。余于墨笔间用青色间
画之,觉不见恶习。”22新鲜活跃的乡野气息,
天真烂漫的童心童趣,意趣盎然的抽象笔墨,
造就了一种独特的鲜明的绘画形象,给人以强
烈的美感。
图16 群蟹图 齐白石
轴 纸本 墨笔 106
cm×33.5 cm 无年款
款识:三百石印富翁。
印章:白石翁(白文方印)
234
17.食鱼图(图17)
图17 食鱼图 齐白石
轴 纸本 设色 97
cm×36.5 cm 1950年
款识:九十岁白石老人。
印章:借山翁(朱文方印) 木匠之门(白文方印)
这幅《食鱼图》实为齐白石86岁的作品。
如齐白石众多的人物画一样,该画的人物也以
古装打扮,其形象亦是从齐白石心中的主观
意念而来23—正在饮食的男子的注意力并不
在酒食上,他侧着脑袋在掏挠耳朵,眼睛直勾
勾地看着前方,不知所思。齐白石以焦墨点画
人物的五官,使之精彩凝聚,滑稽的神态毕肖
毕露。而男子挠耳的右手、按桌的左手又是那
么的灵敏,更为静态的人物平添几分动感。人
物除了脸部作赋色之外,其身上的衣纹全以
粗犷、顿挫的线条写出;桌、椅则以简洁的直
线勾出,背景一片空白。整幅绘画简笔写意,
既有鲜明的文人写意画的图像风格特点
—
略于形而重于神;又颠覆了文人画的视野,散
发出浓郁的世俗生活气息
—人物形象拙朴、
幽默,充满生趣。简括凝练却又神气贯通的笔
墨,则是齐白石晚年炉火纯青的艺术风格的
体现
—形式语言愈加简洁单纯,主观意念
的表现更为直接强烈。
235馆藏精品
齐白石研究
18.群虾图(图18)
这幅《群虾图》实为齐白石87岁时的作
品。从该画中,可见齐白石大半辈子画鱼虾
的修炼
—“余六十年来画鱼虾之工夫若磨
剑”24。暮年的齐白石依然笔耕不辍,以超强
的艺术生命力继续创作。他的绘画依然充满
乡土田园的野趣,他一如既往从最为平凡的
景物中发掘其深厚的审美价值。他此时的
绘画形象鲜明强烈突出,一种原创性极强的
笔墨语言与图像风格,则是彰显着时代的意
义
—在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开拓
更为开阔的视觉意象,开拓一个现代的表现
个性的崭新领域。
19.双鱼图(图19)
这幅《双鱼图》实为齐白石91岁时的作
品。画中以水墨绘就的两条游鱼正在水中自
由自在地游动。画家不画水,却以鱼的游弋
之姿来表现水的流动。该画与齐白石众多的
绘画一样,展现了画家对田园乡村物象的眷
恋之情,以及他永恒的天真烂漫的童心。而
更为重要的是,该画展现了齐白石独特的艺
术语言和视觉形状。画中的物象造型拙朴:
涂抹鱼身那浓淡深浅的墨痕水迹,浇铸鱼
眼睛那拙朴的圆圈、墨点,都有着浓重的金
石意味。笔线墨团那浓、淡、干、湿的层次对
比,那大小、疏密、虚实的结构处理,那疾、
徐、舒、缓的节奏韵律,无不充满“笔墨情
趣”,从而使具象的游鱼呈现出抽象的构成
之美。齐白石笔下的游鱼,既在造型上保持
了客观物象的基本特征,更突出体现了他对
中国画特殊性的感悟
—在中国画领域,笔
墨的表现性效果比之写实、形似更为重要;
作为以形式为特征的绘画艺术,其形式语言
图18 群虾图 齐白石
轴 纸本 墨笔 92.5
cm×35 cm 1951年
款识:涛生先生清属,九十一岁,白石。
印章:齐白石(白文方印)
236
中国画的现代价值—尽管齐白石本人完全
置身于论战之外。
[作者系原广州艺术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现为
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文物保
护专家委员会(博物馆专业)委员]
注释:
1
本文发布于:2022-12-28 21:10: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90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