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家

更新时间:2022-12-28 20:32:47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28日发(作者:智康1对1)

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音色

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也与低音提琴

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它也是非常为人们所喜爱的独奏乐器。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中音谱号、次中音谱号或高音谱号。大提琴在室内乐多为独

奏角色,另也担任管弦乐团中弦乐的部分。类似小提琴,但琴身大很多,标准高

约48英寸(就是1.2米左右),琴弓稍粗且短,定弦比中提琴低八。

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

琴弦:金属丝;琴弓:马尾。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大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是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

奥尔琴”(Violade

gamba)的15世纪的乐器演变而来。维奥尔琴的体积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

么明显,但演奏时可以夹在两膝之间,像大提琴那样用弓拉奏。

大提琴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loncello,后来逐渐简写为Cello。大提琴

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适合扮演各种角色:

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则以中间两根弦起到节奏中坚的

作用。大提琴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作曲家赋予其表现如歌的旋律的使命。整个大

提琴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响乐队中的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绌。

编辑本段演奏方法

大提琴和小提琴或其它弦乐器家族成员一样,都有四根弦,音域约为四个八度,

音高比

中提琴低八度(C-G-d-a),乐谱通常用低音谱表,在较高音区有时用中音谱表,

有时也用高音谱表。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发音华丽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弦,

音色较朦胧,第三、四弦(G、C)低沉响亮,能够承受乐队的非常沉重的音响。它的

发音原理虽然与中、小提琴相同,但其手指的把位在低音区与小提琴迥然不同,尤其

是在高音区时能用拇指把位演奏。至于演奏技巧,由于大提琴在琴身大小、琴弦排列

与琴弦长短等方面与小提琴均不相同,因而它的奏法与中、小提琴不同,是夹在两腿

之间演奏。演奏时,演奏家将琴身轻轻夹于两膝间,底部以一根可调整高度的金属棒

支撑。演奏方式则既有用弓毛拉弦、手指拨弦和用弓杆敲弦。

编辑本段大提琴乐曲

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DomenicoGabrielli)创作了第一

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已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如18世纪的维瓦尔

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都曾模仿小提琴协奏曲而为大提琴写了不少协奏曲;

后来在英国、奥地利与法国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意大利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及其他乐曲。

至于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曲大师们,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

伯特、舒曼、德沃夏克以及柴科夫斯基等,也都大量写作了大提琴独奏曲、协奏曲和

有大提琴声部的室内乐,使这一乐器的性能与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中最常演奏

的有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博凯里尼协奏曲、六首奏鸣曲。海顿的D大调与

C大调协奏曲、勃拉姆斯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谱写的a小调协奏曲、舒曼的协奏曲、德

沃夏克的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圣·桑的协奏曲等等。其他

如拉洛、埃尔加、柯达伊、兴德米特等近、现代作曲家亦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大提琴乐

曲,深受人们的喜爱。

编辑本段著名演奏家

马雷夏尔(MauriceMarechal,1892~1964)法国最优秀的大提琴家。演奏潇洒,

音色纤细透明。

马伊纳尔迪(EnricoMainardi,1897~1976)意大利大提琴家。演奏以优美厚实

的音色和典雅的风格为特征。曾应邀参与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乐谱的编定。擅长演

奏巴赫的作品。

瓦列芙斯卡(ChristineWalevska,1948~)美国大提琴家。演奏技巧完美,具有

丰富的内涵。

卡萨多(GasparCassado,1897~1966)西班牙大提琴家。演奏舒展大方,充满高

亢的情绪和诗一般的韵味。

卡萨尔斯(PabloCasals,1876~1973)西班牙大提琴家。一生主要从事演奏活动。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乐谱由他发现,他研究这些组曲多年,并将其发扬光大。他发

展了大提琴的演奏技术,为大提琴提升到独奏乐器的地位作出了贡献,深受后世大提

琴家的尊敬。

让德隆(MauriceGendron,1920~1990)法国大提琴家。演奏潇洒辉煌,自然流

畅。

皮雅蒂戈尔斯基(GregorPiatigorsky,1903~1976)美国大提琴家。演奏细腻精

致,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西尼格罗(AntonioJanigro,1918~1989)意大利大提琴家、指挥家。演奏明快

流利,格调高雅而富于抒情性,以演奏巴罗克时代作品为主。

托特里埃(PaulTortelier,1914~1990)法国大提琴家、指挥家。以独奏与室内

乐重奏著称,演奏曲目甚广,擅长于演奏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和贝多芬大提琴奏鸣

曲。演奏技巧卓越,富有气魄和感染力。

杜普蕾(JacquelineDuPre,1945~1987)英国女大提琴家。演奏不拘细节,洒

脱奔放。杜普雷作为二十世纪最为著名的大提琴家之一,也是史上几乎最出色的女大

提琴家,演奏生涯与卡萨斯截然不同,她的演奏生命其实只有短短的十年,然而即使

是在她已经过世近二十年的今天,她为EMI录制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依然是古典界

最畅销的唱片之一。

沙夫兰(DaniilShafran,1923~1997)前苏联大提琴家。演奏洗练、优美、富有

抒情性,其颤音十分独特,被称为“大提琴诗人”。

纳瓦尔(AndreNavarre,1911~1988)法国大提琴家。擅长演奏古典作品,演奏

轻快流畅,富于歌唱性。

帕尔姆(SiegfriedPalm,1927~2005)德国大提琴家。演奏柔和优美,富有韵味,

丰富了大提琴的表现力。

罗斯(LeonardRo,1918~1984)美国大提琴家。演奏技巧扎实,音色优美。

佩雷尼(PerenyiMidios,1948~)匈牙利大提琴家。演奏技巧稳定,音色优美,

反对炫耀技巧,注重表现作品的内涵。

泽尔海姆(Friedrich-JurgenSellheim,1948~1995)德国大提琴家。与其兄组

成的二重奏闻名国内外。演奏技巧完美,音色纯净。

哈勒尔(LynnHarrel,1943~)美国大提琴家,演奏表情细腻,高音区音准准确。

萨德罗(MilosSadlo,1912~2003)捷克大提琴家。演奏质朴稳健,有内在的热

情和韵味。

斯塔凯尔(StarkerJanos,1924~)匈牙利大提琴家。演奏技巧完美,稳健沉着

而富有个性,善于掌握作品特点。

奥涅格·亨利(HenriHonegger,1904~)瑞士大提琴家。演奏摒弃追求现代技巧

的时尚,注重情感的塑造和刻画。

富尼埃(PierreFournier,1906~1986)法国大提琴家。演奏曲目广泛,尤以演

奏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著称。演奏以明朗而细腻为特色,反对炫耀技巧,具有浓郁

的法兰西风格。

马友友(Yo-YoMa,1955~)华裔美国籍大提琴演奏家。演奏范围非常广泛,新老

并收,多次获得格莱美奖。

罗斯特罗波维奇(MstislavLeopoldovichRostropovich,1927~2007)苏联

大提琴家,1956年的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因与索尔仁尼琴有关系,1978年他被苏

联政府开除国籍,1990年该命令撤销。

麦斯基(MischaMAISKY,1948-)俄罗斯大提琴家,是世界上唯一一位随当代

两大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和皮亚蒂戈尔斯基学习的著名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

奇称赞他为:“年轻一代大提琴家中最杰出的天才之一”。

斯塔克(JanosStarker,1924-),美籍匈牙利大提琴家。他有高人的技巧,

追求质朴、刚劲的演奏。他演奏的科达伊的奏鸣曲,把此曲技巧上的高难表现得游刃

有余堪称绝活。

编辑本段大提琴名曲推荐

1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不朽的大提琴家(TheGreatCellists,世界文物刚出中译本)一书作者Margaret

Campbell在书中的引言提到:“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我所得到最重要的结论就是,

巴哈的六首无伴奏组曲是每一位大提琴家所追求的目标。它们是演奏曲目的基石,许

多人都承认他们可以花上一生的时间来学习并演奏这些组曲„„。”的确,自从卡萨

尔斯的演奏与录音将这六首组曲复兴,它们如今已经成为每位大提琴家皆试图攀登的

顶峰。巴哈这六首组曲应该是他在哥登(Cothen)担任宫廷乐师时期(1717-23)的

作品,这六首曲子巴哈皆采六乐章型式写成--包括Ⅰ前奏曲、Ⅱ阿勒曼舞曲、Ⅲ库

朗舞曲、Ⅳ萨拉邦德舞曲、Ⅴ小步舞曲(或布雷舞曲、嘉禾舞曲)以及Ⅵ吉格舞曲。

由于原稿已经轶失,目前流传下来的无伴奏组曲抄本有二:一是由他的第二任妻子

AnnaMagdalenaBach于一七三○年写成,另一较少为人知的抄本则是巴哈弟子Johann

PeterKellner于一七二六年所完成的。由于抄本上有一些明显的错误与漏失,而

且许多有关演奏弓法、装饰奏、速度等标示都付之阙如,所以现代大提琴家在演奏这

六首组曲时,往往会以自己研究所得的“私房版本”演出。比方说,罗斯托波维奇对

于这六首组曲是这么描述的(从一到六号):G大调“明亮”、d小调“悲伤而强烈”、

C大调“灿烂”、降E大调“庄严而不透明”、c小调“黑暗”、D大调“耀眼如阳光”。

虽然在众多名家的诠释下,这六首组曲呈现出不同的魅力,但是相信它带给聆听者的

感动,却是一致。(薛介维)

推荐版本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傅尼叶/大提琴■DG449711-2■ADD

138'42"1996■宝丽金

一九七四年秋,卡萨尔斯过世后一年,六十八岁的傅尼叶应邀前往普拉德音乐节

(PradesFestival,由卡萨尔斯创立)演奏巴哈的无伴奏组曲。SanMicheldeCuxa

教堂内挤满了聆听的人潮,独奏会后,没有掌声,听众在全场静默中缓缓起身„„。

这套著名的巴哈无伴奏录于一九六○年十二月,地点是汉诺瓦的贝多芬厅。傅尼叶是

位自我要求甚严的艺术家,为了维持音乐的整体性,在灌录此套组曲时他偏好录一大

段,而且常常是录完整乐章才停。整体而言,他的演奏从容、优雅、流畅,散发出典

雅抒情的气质。

推荐版本鲍凯里尼:降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马友友/大提琴,祖克曼指挥圣

保罗室内管弦乐团■SK39964■DDD/49'07"/1992■新力哥伦比亚

马友友、杜普蕾、哈诺伊所采用的鲍凯里尼降B大调协奏曲版本,都是Gr

zmacher修定版。实际上,这个修订并不损及鲍凯里尼的原创风貌,而且还保留了古

典时期的精神。这首降B大调协奏曲充分显示马友友精致、细心的品味,他并没有像

杜普蕾毫不保留地表达感情;而是用一种略带浪漫的语汇、优美温暖的音色,如歌般

的演唱。你可以清楚感受到他在第一乐章里,活泼、生动的韵律;第二乐章开始的弱

音揉弦、力度均匀的渐强;第三乐章里,和乐团答唱自如的美妙景象。小提琴家祖克

曼指挥的圣保罗室内管弦乐团,像朝露般的清新自然,他和马友友合作演出的巴哈交

响协奏也是相当杰出的搭配,录音、演奏都是上乘之选。

3海顿:D大调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

文献记载海顿应该写有五首大提琴协奏曲,但是第三号找不到乐谱,第四、五号

证据不足无法证明,因此一般认定的海顿大提琴协奏曲就是第一号C大调、第二号D

大调两首。由年代久远,海顿大提琴协奏曲的乐谱几乎是在“考古”的情形下被挖出

来的,其中第二号更是与舒曼、德弗札克的同类曲目并称为“三大大提琴协奏曲”。

此曲是海顿五十一岁时作品,传说是为当时知名宫廷大提琴家安东.克拉夫特(Anton

Kraft)所作。有趣的是这首曲子有将近一百年的创作者身分之争,因为克拉夫特之

子质疑说:“此曲并非海顿所写,我的父亲才是真正的作曲者!”不少学者也同意,

因为乐曲中用到的高把位、双弦奏法,都超出海顿当时的习惯用法。不过,到了五○

年代海顿亲笔手稿在维也纳被找到后,再加上另一派拥海顿的学者找到一八○六年根

据手稿出版印刷谱之后,这首作品的真正主人终于真相大白。该曲第一乐章是标准

的协奏曲奏鸣曲式,精巧典雅是基本品味,声部的交替缓而不迟,有股浓厚的贵族气。

第二乐章慢板是三段式的小轮旋曲,舒缓的主旋律让我们了解到海顿也是一位“旋律

高手”。第三乐章是轻快的轮旋曲,气氛明亮、轻松愉悦,暨有巴洛克的明快又有古

典的雅致。要将这首作品的兴味奏出,节奏感以及分句的简洁相当重要,主奏与协奏

声部要有富流动性的韵律感。(赖伟峰)

推荐版本海顿:D大调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哈诺伊/大提琴,保罗.罗宾森

指挥多伦多室内管弦乐团■RCA09026-60722-2■1983■博德曼

这首作品的经典名演个人推荐杜普蕾与巴毕罗里EMI版(企鹅三星),简洁的分

句、深情的琴音,完全表现出海顿时期流畅明快,令人一听上瘾。最新发行的版本

是哈诺伊,不过这并不是新录音,而是1983年的重发片,是哈诺伊选集中的第六集,

收录海顿的两首大提琴奏鸣曲。从音色的丰润度来说,这张唱片表现杰出,大提琴琴

身、琴版的共鸣细节清晰,多伦多室内管弦乐团与主奏的声音也相当融洽。哈诺伊的

诠释一如他的装扮,亮丽的语法令人不忍把目光移开,充分展现女人妩媚的气质,是

与众不同的“浪漫”海顿。哈诺伊为了争取更多表情细节,因此分句有拖曳的现象,

因此在主协奏整齐度以及节奏感上就出现了搭配的难度,外乐章(一、三)快板时此

情形更明显。不过您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荒腔走板”的演出,哈诺伊能有今天的名气

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的音色“媚”力、雍容华贵的态势让我听到完全不同于杜普蕾的

海顿。

4贝多芬:第三、五号大提琴奏鸣曲

贝多芬一共写了五首大提琴奏鸣曲,在数量上或许比不上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但

是在艺术成就上绝对不遑多让。这五首作品分别是作品5两首,作品69一首,作品

102两首。分别具备贝多芬早期,中期,晚期的特色。在这五首作品中,以第三、五

号最为出色闻名。第三号在创作时间与乐曲性格都介于作品5与102之间。写于

1807-1808年,提献给大提琴家同时是贝多芬的好友BaronIganzvonGleichenstein,

他同时有点像他的经纪人。当时这两个人都爱上Malfatti姊妹,但是Gleichenstein

抱得美人归,而贝多芬却失意情场,因此这首曲子充满泪水与悲伤。由一段完美的旋

律大提琴独奏地拉出,展开了充满罗曼蒂克的第一乐章,该乐章中有两个重要的抒情

的主题。诙谐曲的部分主题出现三次,分别再两次中段(trio)的前、中、后。第三

乐章由慢而快,在如歌的慢板后紧接着明亮紧致的奏鸣曲式,而主要的主题与他的

Rasoumovsky弦乐四重奏相同。第五号可说是五首中的巅峰之作,无论在技巧、和

声、乐曲形式都有重大突破。他打破古典形式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缓慢序奏、终乐章以

赋格开头的惯例。第一乐章就大胆奔放的由钢琴导入,开始精神抖数淖帏Q曲式。第

二乐章情绪虽然感伤,音乐语句却恬静带有升华感,大提琴与钢琴的对话交织紧密,

对位法充分被哂谩>o接着第二乐章不中断演奏的第三乐章的,复杂的双重赋格深深的

影响到布拉姆斯的同类作品。跟贝多芬自己的交响曲比起来,他的大提琴奏鸣曲在气

质上相当内省,寓意深远。(赖伟峰)

推荐版本贝多芬:第三、五号大提琴奏鸣曲■罗斯托波维奇/大提琴,李希特/

钢琴■Philips442565-2■ADD/2CDs/1961-62■宝丽金

要选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的经典版本,本片当然实至名归。其中第三、五号是最

新日本三百名曲第一名,罗斯托波维契与李希特两大天王,光是名号就吓死人!而且

两张平价CD将贝多芬五首大提琴奏鸣曲全部收录,在荷包考量下更是划算。罗斯托

波维奇得诠释相当理性,没有加油添醋的肆虐,整体呈现自然无欲。最精彩的当然是

两位大师在竞奏交叠、声部对位,所表现出来的张力,两个人的合作让充满抽象、绝

对的奏鸣曲,浮现前所未有的思想纹路、心情脉络。罗斯托波维奇在吖?鹇洌?鸪修D

合之间的确不辱他当代大提琴巨擘的名号。

5舒伯特:琶音琴奏鸣曲

阿贝鸠奈奏鸣曲也叫做琶音琴奏鸣曲,原本是为琶音琴(Arpeggione)这种乐器

而写。琶音琴或称吉他大提琴,这是一种六弦的古乐器,此乐器现在可说渐被遗忘,

但是舒伯特此曲为琶音琴留下最好的历史文献,也可以说是唯一的。由于琶音琴几乎

可说是失传,近代这首作品经常被改编成弦乐器主奏,例如小提琴、中提琴或是大提

琴,受到乐迷极大的欢迎。舒伯特一八二四年写该曲时,正与艾斯特哈奇一家人在

采里次避暑,心情相当愉悦快活。而且当时他与伯爵公主卡罗丽娜也有绯闻传出,在

爱情的滋润下乐曲当然优美动听。另外,采里次当地充满浓厚的匈牙利风情,舒伯特

也深深受到影响,喜欢上匈牙利风的音乐。在琶音琴奏鸣曲中,他在琶音琴这种又有

吉他又有大提琴的乐器上,表现了奔放热烈的匈牙利音乐个性。整首曲子仅二十分

钟,第一乐章由钢琴与大提琴轮翻奏出我们所熟悉的旋律,是带有羞涩与憧憬梦想的

主题,充满着歌唱性。第二乐章是三段式的自由变奏曲风格,主题充分发挥歌唱性(舒

伯特的专长),音乐听起来没有结构严谨的包袱,而另有一种疏通的自由。第三乐章

大提琴做出琶音琴效果,应该是现代的改编曲模仿当时琶音琴,歌谣味浓厚的匈牙利

音乐特质,可以清楚地听出来。时而豪放的匈牙利乐句会突然地插入优雅的主题中,

虽然有些突兀,却表现了舒伯特难得一见轻快俏皮,可见他当时得心情一定是好到了

极点。阳光、自由的呼吸、悠闲的生活步调,的确是作曲家创作灵感的充分条件。(赖

伟峰)

推荐版本舒伯特:琶音琴奏鸣曲■罗斯托波维奇/大提琴,布瑞顿/钢琴■Decca

443575-2■ADD/1968■福茂

本曲的经典版本,我个人追随刘仁阳顾问的选择,推荐罗斯托波维奇Decca版。

曾获得日本唱片艺术第一名的殊荣的唱片,前不久才发行CD。这张唱片中有着罗斯托

波维契与布瑞顿的友谊吧!还有发烧级自然真实的录音!以及亲昵紧密的对话诠释!

大提琴与钢琴表现出合作无间的亲昵感,堂音丰富、细节清晰。大提琴的声音不仅通

透有甜味,弓毛与弦的摩擦质感高贵如天鹅绒一般滑顺,琴音变化相当丰富。连刘顾

问都夸赞:“好久没有听道录得这么有灵气的大提琴声音。”第二乐章的主题拉奏,

让人不禁怀疑,到底舒伯特当初是为琶音琴还是大提琴写这首曲子?怎么罗斯托波维

奇的琴音表现与乐曲那么契合。这绝对是一张音响迷必备的唱片!

6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这首a小调的大提琴协奏曲是舒曼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首同类作品。一八五○年十

月,舒曼接受了杜塞多夫市音乐总监一职,高兴地与家人前往履新,也就在这个时候,

他以大约两个礼拜的时间迅速地写下了这首协奏曲。舒曼对大提琴的喜爱起码可以追

溯到一八三二年,我们从他一八四二年的钢琴四重奏与五重奏,一八四九年的五首民

歌风大提琴小品中可以窥见。这首协奏曲当时并未即刻出版,一八五四年,深受精

神衰弱之苦的舒曼在病中藉由修改这首乐曲得到了慰藉。此曲于一八五四年出版,但

直到一八六○年舒曼死后四年才举行世界首演。舒曼在这首曲子的原稿上注明了

“Konzertstk”(有管弦乐伴奏)的字样,正如他所标示的,此曲的管弦乐部分

居于伴奏的角色,主要皆由主奏大提琴来发挥。第一乐章由木管与弦乐器拨奏奏出

a小调和弦后,大提琴的第一主题随即进入,自此大提琴无论在发展部或再现部,始

终居于主奏的要角,而乐团则居陪衬角色,几乎可说是衬底的背景。乐曲不间断地

进入第二乐章,这是只有三十四小节长度的短小乐章。在弦乐的拨奏中,大提琴呢喃

地奏出如歌的主题,乐团中的首席大提琴接着与之应合。不久,乐曲便进入“稍为活

泼的”部分,接着在木管乐器的提示下,再现了首乐章第一主题的前半句,而后半句

则转变成本乐章的主旋律(由大提琴奏出)。最后在独奏大提琴的一段短小乐句中,

进入终乐章。第三乐章一开始,便由管弦乐以强有力的和弦与独奏大提琴奏出第一

主题,接下去可说都是属于这个主题的发展。接近尾声时,大提琴有一段精彩的装饰

奏,然后乐团部分渐次加入,一起明快地结束全曲。(薛介维)

推荐版本舒曼、亨德密特大提琴协奏曲■史塔克/大提琴,DennisRusll

Davies指挥邦贝格交响乐团■RCA09026-68027-2■DDD51'36"1995■博德曼

史塔克一九六二年七月曾在Mercury灌录舒曼大提琴协奏曲,那个版本展现出大

师壮年时期凌厉的技巧,演奏锐气十足,展现出大开大阖、一夫当关的气势。这个RCA

版录于九四年,史塔克已经七十高龄,年迈的他当然在体能状态上不复当年,但是呈

现出来的却是较为圆熟的风格,在速度上也较慢,与年轻时期相比又是另一种不同的

风味。指挥DennisRusllDavies的伴奏相当好,乐团的各声部在他的棒下极为平

衡,与独奏十分契合。片中另外收录亨德密特写于一九四○年的大提琴协奏曲(为了

纪念一九九五年他百年诞辰),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二十世纪的作品就退避三舍,请听

听那具俏皮、诙谐进行曲风的第三乐章,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录音上乘,各声部清

晰分明。

7布拉姆斯:第一、二号大提琴奏鸣曲

我们么都知道布拉姆斯与巴哈、贝多芬合称三B,他一生只写过两首大提琴奏鸣

曲,第一号e小调作品38、第二号F大调作品99。这两首作品无疑是大提琴曲目中

的经典作品。第一号完成于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即将完成时,当时布拉姆斯从

克拉拉舒曼的别墅返回维也纳,耗费三年的时间才完成。经过二十一年后,布氏又写

第二号。当时他已53岁虽青春不再但是音乐更加洗炼,此曲与他的第二号小提琴奏

鸣曲差不多时间完成,当时他人旅居瑞士的托恩。第一号的三乐章中,第一乐章的

重头戏就是仿效巴哈赋格与艺术、贝多芬第五号大提琴奏鸣曲终乐章的赋格,布拉姆

斯将大提琴与钢琴的份量写得一样重,并没有刻意凸显大提琴而压抑钢琴的企图,因

此与其叫大提琴奏鸣曲,不如叫钢琴、大提琴二重奏曲。第二乐章与第一乐章是本曲

先完成的部分,在速度上第二乐章要求要近似小步舞曲,律动感要够但是又不能失去

第二乐章该有的抒情婉约特质。第三乐章完成于1862年,不过当时缺乏结尾部分,

一直到1865年才加上结尾部分。在第一号中,布拉姆斯为钢琴写了厚重复杂的和声,

因此大提琴的拉奏必须相当具有力道,才能让声音不被钢琴淹没。原本写有慢板乐章,

后舍弃不用。第二号热情的第一乐章开头令人印象深刻,相当具有震撼力。慢板时

大提琴以布拉姆斯相当偏爱的拨奏出现,刻意地拨动听者的心弦。第三乐章六八拍的

八分音符连奏,是十足别致的主题。第四乐章则是轮旋曲式,大提琴双弦的拉奏哂玫

孟喈敹唷#ㄙ哕シ澹?

推荐版本布拉姆斯:第一、二号大提琴奏鸣曲■MariaKliegel/大提琴,

KristinMerscher/钢琴■Naxos8.550656■DDD■滚石

此曲的经典版本无疑是:杜普蕾/大提琴,巴伦波因/钢琴(EMICDM7632982,

科艺百代)两夫妻的合作,琴音深刻渗入脊髓、感人肺腑。目前最新发行的版本,则

是Naxos的MariaKliegel版。这位出生于德国曾获罗斯托波维契大奖的女大提琴家,

吖?椒?、技巧扎实,称不上是舌灿莲花的光芒耀眼,道有田野隐士的平淡致远。在解

读诠释这两首作品上,Kliegel不吝释放能量,充分展现布拉姆斯乐曲的内蕴力道,

情绪也没有流于过激的沈溺。说实话,Kliegel分句上大刀阔斧的砍劈,不拘泥小节

上的修饰,颇有大师朱铭的大型木雕气势,言简意赅、气势浑然,您甚至会误认为她

是男性演奏家。虽然这两首作品的录音相当多,但是在杜普蕾与巴伦波因的经典版本

之外,Naxos此版也属上乘丝毫没有廉价灌水之感。

8德弗札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04

如果要从协奏曲的角度推荐一首入门曲,那我?堑赂ピ?瞬贿x。因为德弗札克的

音乐有非常强的旋律性,建构在坚实的曲式架构上。近代乐派之的欧陆作曲家中,我

最欣赏的两位:史梅塔纳与德弗札克,都对斯拉夫民族怀着深厚的情感,并勇于表现

在他们的音乐中。于1895年完成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德弗札克晚期的作品,

也是他应聘前往美国纽约国民音乐院(NationalConrvatoryforMusic)任院长

职期间的创作之一,后回国转任布拉格音乐院院长,才将这阕协奏曲题献予本国的大

提琴演奏家哈努雪.威汉()。这首作品哪里好听?当然是旋律好听,第

二乐章的主奏大提琴以丰润浑厚的音色,在中低音区里游走出故乡之爱。而协奏乐团

在德弗札克的笔下,则已脱离传统协奏曲的陪衬角色,与主奏大提琴形成对等的地位。

特别是乐团编制部分,更因为低音号与长号的加入,打破传统只有法国号、小号的二

管编制,让整体的音响性有更壮观的表现。另外,德弗札克汲取在美任教三年的经验,

将当地黑人灵歌的曲调结合波希米亚舞曲的节奏,成就出终乐章的回旋曲式。至于主

奏大提琴呢?在德弗札克的安排下,除了灵活哂弥械鸵粲虻囊羯?猓??勇于向高音域

的极限挑战(高音La,Si),克服双音把位在快速移动上的高难度挑战,展现出大提

琴宽广音域上的丰富多变。整体来说,这首乐曲所拥有的活泼的节奏与浓烈的情感,

在华丽的管弦技法安排下,仍然展现出浪漫乐派的特性。(廖玫玲)

推荐版本德弗札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罗斯卓波维奇/大提琴,卡拉扬指

挥柏林爱乐■DG447413-2■宝丽金

DG旗下有两位天王级的大提琴名家,一位是傅尼叶,另外一位是罗斯卓波维奇。

这两位大师的德弗札克,光从演奏成就来说,均为世有定评的名盘。前者是日本三百

名曲之一,后者更荣获企鹅的三星戴花。前者刚悍的曲风表现恢宏的张力,后者丰润

纤细的音色,与乐团合作出圆融协调的默契。至于哪一版好呢?得视个人喜好而定。

值得一提的是,录于六○年代的罗斯卓波维奇版,最近在DG精心策画下,以大花版

传奇录音系列重发问世。不论就曲目的代表性(另有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主题变奏曲),

演奏阵容与录音技术,都是值得珍藏的名盘。

9圣桑:a小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作品33拉罗: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被奉为法国作曲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圣桑,其作品总带有一贯端正典雅的形式与乐

思,弥漫着浓厚的古典主义风。这首写于1870年的a小调的大提琴协奏曲,在整体

的架构上较其他的协奏曲来得小巧玲珑,三个乐章不间断的连续演奏,只须花得二十

分钟左右便可奏完。其中第三乐章的主题还与第一乐章重复发展,事实上,也可以视

为一首超大型的单章乐曲。此曲在恪遵古典作法下,在方正小格局之下,谨守主从地

位,给予主奏乐器宽广的空间作技巧性的发挥。不过,从受限的架构,音响力度上的

薄弱,与主题张力的不足各方面来看,常让这首乐曲陷入新鲜不足的诟病中。至于,

拥有丰富独奏、室内乐合奏经验的拉罗,在作曲才能尚未能被肯定之前,就是一位弦

乐器的演奏者。日后将演奏经验哂玫阶髑?系某晒??佑行√崆俚摹肝靼嘌澜豁懬?梗?

约癫小调的大提琴协奏曲。拉罗在这首曲子中,从开始的宣叙调,到恬美的间奏曲主

题,再到哈巴奈拉舞曲快板节奏,充分撷取异国(西班牙)情调的素材。再者,拉罗

对大提琴富抒情人声的音色也掌握得相当好,并借助管弦乐华彩丰富的配器,展现各

个声部均衡下的力度与美感。(廖玫玲)

推荐版本拉罗、圣桑大提琴协奏曲■苏菲.罗兰/大提琴,吉伯特.瓦加指挥

BBC爱乐管弦乐团■ASVCDDCA867■DDD/64'47"/1993■韵顺

这是一张以法国作品为主的专辑,除拉罗、圣桑的协奏曲外,另有马斯奈的“幻

想曲”。对同是女性演奏家来说,苏菲.罗兰在掌握乐曲的行进上较哈诺伊来得好,

而且她不仅能抓住大提琴抒情音色的特质,于造句间展现旖旎婉约的歌唱性,更在旋

律线条的起伏上展现应有的力度,做好乐句间的联系工作。整体说来,就圣桑一曲,

苏菲.罗兰以自然不造作的音调,让灵动浪漫的气质萦绕而生。如果你听过拉罗的“西

班牙交响曲”就当知道该曲在异国情调与取材上的偏重,而这首d小调的大提琴协奏

曲也是如此。苏菲.罗兰以扎实平稳的技巧与酣甜的句法,像是默契良好的多年老友

般的与协奏乐团合作无间。

10艾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85

作品编号85的大提琴协奏曲是艾尔加晚年之作(1918-1919年),这个时期的艾

尔加,前有管弦乐曲“谜语变奏曲”名闻于世,在英国境内已是一位倍受尊崇的作曲

家。原本就带有阴沈性格的小调,在e小调以悲哀激烈的引导下,先是唱起庄重严

肃的宣叙调作为开场。继之发展的主题旋律又在大提琴抒情呢喃的中低音域里游走,

如此强烈撼人的开场白,是这首作品最先吸引人的地方。再者,请聆者多多熟悉这首

曲子,将会发现第一乐章的宣叙调是贯穿于整首作品的中心乐念,最后将会在第四乐

章里有完整的收束。至于诙谐曲与终乐章里的花奏,则高度发挥技巧的精炼度。而以

和声对位取胜的慢板,在抒情的曲调中不时存有一缕灰色的浪漫。单就旋律上,虽不

如德弗札克来得煽情华丽,却成功的在与协奏乐团的搭配合作上,赢得更深更浓更美

的情感。这首作品在完成的同年就举行首演。另有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同为

艾尔加具代表性的两首大型器乐曲的作品。(廖玫玲)

推荐版本艾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85■YoohongLee/大提琴,曼纽

因指挥皇家爱乐管弦乐团■TringTRP061■DDD/55'28"/1996■喜玛拉雅

老录音固然值得收藏,如艾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岂能对杜普蕾一版(EMI)失之

交臂?但是站在世代交替的立场,不妨也试着关心一下市场上的新作。皇家爱乐系列

之艾尔加大提琴作品,请到的是一位韩国男孩-YoohongLee,话说从小资赋优异的

Yoohong,十岁与汉城爱乐管弦乐团合作登台首演,年纪轻轻便有不少与乐团合作演

出的经验。Yoohong在这张录音中一一做到的成熟造句与洗练的技巧,是非常不容易

的,遑论深刻优美的宣叙调,在他手中演来确能动人心弦。协奏的皇家爱乐,由小提

琴手出身的曼纽因领军,酣畅淋漓的管弦乐线条,以收放自如的张力,亦步亦趋的追

随主奏大提琴铺陈出深情的旋律。

帕布罗·卡萨尔斯,杰出西班牙大提琴演奏家。四岁学钢琴,十一岁改学大提琴,二十三岁举行

第一次独奏音乐会,在遍及二十几个国家的旅行演出生涯中,每年都要举行二百五十次以上的音

乐会。后筹建巴塞罗那交响乐队,亲任指挥。1950年起在法国边境的普拉德举办巴赫古典音乐

节,后又在波多黎各举办卡萨尔斯音乐节。他的演奏风格极其自然,线条纯净,乐句完美,音色

情绪变化无穷,格调高雅。他为许多作品灌制的录音成了以后几代演奏家们公认的楷模。他对大

提琴演奏艺术贡献甚大,赢得了全世界音乐家的尊重,公认他是“大提琴史上的帕格尼尼”。

大提琴是一件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的乐器,但自它被创造、发明的几个世纪已来,其潜力

却一直没有被人们充分发掘与重视。因此,在交响乐队这个大家族中,大提琴不论从演奏技巧或

是音乐表现力等方面都被限制在了一个很狭窄的范围之内。自从伟大的帕布罗·卡萨尔斯诞生之

后,大提琴这件乐器才从根本上改变了它的历史命运,卡萨尔斯将大提琴演奏艺术提高到了一个

崭新的阶段。在卡萨尔斯一生不断的努力研究与演奏实践之下,大提琴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都

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他的演奏中,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大提琴丰富的色彩与无穷的艺术表现力,

从而也使得大提琴成为真正与钢琴、小提琴享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一件乐器。人们将卡萨尔斯誉为

“当代大提琴演奏艺术之父”。

几十年来卡萨尔斯一直在大提琴演奏技术的发展中不断地努力与探索。他常说:“我们是在

演奏音乐而非音符,因此不能固守传统作茧自缚。”他认为只要是有利于音乐表现的,不论是什

么样的技术手段都是可行的,正是由于卡萨尔斯具有这种不断拓展与创新的进取精神,大提琴的

表现力才有了今天这般如此的丰富与绚丽。

卡萨尔斯对大提琴演奏的伟大贡献不只限于对演奏技巧的改革所做出的巨大努力,而且还有

对久被埋没的巴赫大提琴组曲做出的重大发现、整理、注释并使其焕发出昔日的光彩。

卡萨尔斯一生都在致力于研究、演奏巴赫的音乐直到97岁告别人世,人们曾经这样评价他

所演奏的巴赫大提琴组曲:“卡萨尔斯以火热的感情表现了他对巴赫的无比热爱,他将巴赫的6

首组曲演奏得那么绚丽和充满活力,那么生动和富于色彩变化,凡是有幸能够亲耳聆听到卡萨尔

斯演奏的人,不仅能体会到组曲中所蕴含的无限美感,同时也会发现大提琴是一件多么超凡的独

奏乐器。”1936年,年届60岁的卡萨尔斯用了近3年左右的时间将巴赫的这6首大提琴组曲灌

制成唱片,这也是卡萨尔斯在25岁首演这部作品35年之后第一次录音,因此这套唱片被评论界

誉为巴赫6首大提琴组曲的一个划时代经典。

1950年卡萨尔斯在乔居的普拉德创办了国际室内音乐节,1957年他又在波多黎各创办了卡

萨尔斯音乐节。音乐节期间,世界众多的音乐名家受卡萨尔斯自由精神的感召纷纷前来汇聚一堂,

卡萨尔斯的所在即音乐之所在,卡萨尔斯人格的魅力,成为了音乐史中最动人的一章。

卡萨尔斯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他常说“大自然给予了我灵感,它是我的老师,是我深思

的源泉,我每天早上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欣赏大自然,然后就是演奏巴赫的音乐。晴朗的天空、森

林和花朵,这世界上有多少值得我们热爱的东西啊!一个人只要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生活,他

就是年轻的。正是怀着这种博爱之心,卡萨尔斯一生为音乐、为自由、为和平而战斗。1971年

10月24日,他以95岁的高龄在联合国举办的特别音乐会上亲自执棒指挥首演了他自己的最后

一首作品:为联合国创作的“联合国赞美歌”。在音乐会结束时,联合国会议主席代表联合国授予

了卡萨尔斯一枚“联合国和平勋章”。与此同时他说道:卡萨尔斯先生,你将一生贡献给了真理、

美与和平,身为一个人与一位音乐家,你就是这枚勋章所象征的理想化身。

两年后的1973年10月22日,卡萨尔斯在波多黎各去世,享年97岁。卡萨尔斯虽然离开了

人世,但他那为自由与和平而献身的精神却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他那不朽的琴音也将永远回

响在人间。

本文发布于:2022-12-28 20:32: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88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提琴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