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掸邦四个特区地图
缅甸有14个邦,或叫省,其中最大的墠邦ShanState,聚居着27个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就是Shan族,所以叫
Shan邦。墠邦省东枝Taunggyi,因为海拔高所以气候凉爽,加上莱茵湖的魅力,使它成为近年来缅甸最吸引人
的避暑胜地……
墠邦算是缅甸最保有原始味的一个邦,这里也是传说中下蛊毒最厉害的地方,所以,男士们可别轻易去招
惹此地的姑娘──华人导游小李的开场白挺吓人的。
而三年前女导游阿英也曾提及一则传说,原来这深山里的水上民族有一种行水葬的怪习俗,阿英的祖父在50
多年前就亲眼见过,他们将棺木凿了许多小洞沉入茵莱湖中,目的是让小鱼入棺啃食尸身,以尸体养鱼。等过
约三个月再捞起棺木打开,哇!里面全是又肥又大的鳝鱼,煮出来的汤味道可是甜美!人们把鱼捞来吃,把人
骨再丢回水中,实在令人毛骨耸然,后来只要饭桌上有鳝鱼大伙就都反胃不吃。不过小李说这习俗已然废除
了。就在奇风异俗的流转下,我展开了真正深入茵莱湖风土民情的旅程。
黄香粉、纯烟草集市采风乐趣多
我们首先就去赶这热闹的集市,集市里的物品对我们来说都是稀奇罕见的,像那锯成一节节卖的木头,第
一次看到还以为是卖给人当柴火的,其实是一种黄香树(MureaExotica),也就是缅甸女人脸上涂的那一圈圈黄
粉的来源。缅甸人家里都有座小石磨,就是用来磨这种树皮的,磨成粉状再沾水擦在脸上可防晒去斑,这也是
她们的习俗,阿英说小时候曾因未擦黄香粉去上学而被老师处罚呢!
市集里还有他们自制的纸卷烟、叶卷烟,缅甸的方头雪茄Cheroots大部分是此地做的,这里的烟草没有加
化学品很纯,可以慢慢的抽上数个小时,是一种享受。其他还有炸蟋蟀、炸橡树虫,橡虫很肥,一棵树只有一只,
一只卖200缅币,约合台币10元,可油炸也可生吃,真是无奇不有。市集也是少数民族集聚处,以墠族人居多,
他们着深蓝服饰很好辨认。
观浮田、赏月色、湖上饭店做好梦
Inlay的In是缅语数字的4,Lay是湖,茵莱湖原是由四个小湖泊汇成的大湖,它位在多雾的墠山群山环抱
中,是座天然高山湖泊,海拔2.900多公尺,面积158平方公里,近年来湖水干涸,湖面也缩小了。
茵莱湖也有人称它梦湖、奇幻湖,传说此湖是湖之仙子茵撒斯Inthas的家。茵莱湖上有二百多个水上村
落,彼此间有大小水道相通,每条水道也和陆上街道一般各有名字,水道口还有指标标示出通往的村子及公里
数,只差没有红绿灯和交通警察,但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在茫茫湖面上绝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湖上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船只,游湖的马达船船身很长,船头高高翘起,重心落在后半段,观光客有座椅但
只能坐五个人;当地人直接坐在船底板上可坐十人。我们由湖北岸的良瑞码头进湖去,长长水道上一路迎面
而来的船只多是载着湖中浮田出产的蔬果,还有正在泡澡消暑的水牛。
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单脚划船LegRowers只在茵莱湖看得到(中国绍兴的东湖船夫是坐着用双脚摇橹)如
今已成了茵莱湖的独特标志,他们多半用左脚支撑右脚勾住桨一张一合的划,穿著沙龙也照划不误,远看就像
跛子在水上行进,很抢眼,也是拍摄剪影的最佳目标。他们空出的双手可以用来捕鱼,茵莱湖的捕鱼郎可不用
网捕鱼,他们用一个喇叭状的大竹篓,捕鱼时将喇叭口朝下放入水中,再用手中的竹竿(桨)插入竹篓中戳呀戳
的,让水草中的鱼儿乱了方寸四处窜逃,结果便卡在竹篓上成了渔人的阶下囚。这种捕鱼方式在我看来有点拙,
很少看到丰收镜头,但看他们一个个悠闲而与世无争的模样,根本渔翁之意不在鱼,你就不会替他们担忧了,捕
不到鱼时他们会挖些污泥回去填补菜园或捞些水草做肥料,一天在湖上晃呀晃、拐呀拐的也是一种度日方式
吧!至少为莱茵湖平添了一份吸引力。
来自:旅行家天堂
--------------
掸邦面积约占缅甸国土的四分之一强。从图上看,缅甸的确发展太慢,仅有一条铁路,还是二战前修的。
中缅边境四个特区都没有铁路。
缅甸十四个邦省简况之掸邦
一、位置及面积
掸邦位于缅甸东面,与中国、老挝和泰国相接壤,与克钦邦、克耶邦、克伦邦、曼德勒省、实阶省相
连。位于北纬19度15分和24度10分及东经96度10分和101度10分之间。面积为60155平方英里,是
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一个邦。掸邦共设东枝、莱林、腊戌、木姐、皎脉、滚弄、老街、景栋、孟萨、孟
别和大其力11个县和54个镇区。(缅甸各省以缅族为主,各邦则是少数民族,比如克钦邦是克钦族,掸
邦是掸族,佤族,拉祜族和汉族)
二、自然地理
(一)地貌与水土
掸邦位于东部高原,其高原的平均海拔约3000英尺,有些山区高达7000多英尺。山脉大部分为从北
向南延伸,也有从东向西延伸的山脉。山岭间有江河谷地,江河谷地大部分的海拔均在3000英尺以下。著
名的盆地有黑河盆地、锡波盆地、登尼盆地和景栋盆地等。
掸邦的主要河流为萨尔温江,该江发源于中国(怒江),流经掸邦,跨越起伏的山峦,从北向南流去。
萨尔温江水流湍急,沿江有瀑布和急流。萨尔温江从西流入的著名支流有:南宁河、南盘江、南班河、南
崩河。从东流入的支流有:南定河、南马河、南卡河和南信河。北部伊洛瓦底江的支流瑞丽江和米额河从
东北向西南流去,南部米额河的支流有昭基河和班朗河、锡唐河的上游包朗河等。掸邦和老挝之间有湄公
河界河,掸邦东部的南轮河和南扣河均流进湄公河。著名的瀑布有用于楠木都和波敦矿区水利发电的曼桑
瀑布。缅甸第二大湖泊茵丽湖位于掸邦南部。
(二)矿藏
北部为古生代变质化石。西部有钨,北部波敦地区的火山石下有银、铅和锌等矿藏。东枝以东霍班附
近的彬白地区有生铁矿,东枝和霍崩之间有锰矿藏,莫姝附近产钻石,南坎有宝石矿。
(三)气候
除掸邦北部外,其他地区均为热带气候,高原地区温度有所下降,但气候潮湿。最冷的月份除低海拔
地区外,平均气温在华氏64度以下。最热的月份因属高原地区,平均气温在华氏70度和80度之间。高原
山区雨量为60多英寸,低海拔盆地的雨量为40多英寸。由于受西南季风和南中国海的风暴袭击,雨量较
多。
(四)植物
海拔在3000英尺以下的地区为热带落叶林,海拔在3000英尺以下的地区为山林,海拔在4000英尺以
下的地区为松树林,森林里还有竹林。
(五)土壤
以石灰石为土壤低层的高原地区大部分为红土地高原,低海拔盆地为冲积土和农田。
三、社会结构
(一)民族与人口
据1996年统计数字,掸邦约450多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英里75人,盆地和铁路公路沿线的
人口密度较大,山区人口密度较小。茵丽湖地区是一个具有特殊居住习惯的地区,沿湖岸的水边上建有水
上人居。
掸邦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邦,掸族分别居住在全邦各地,德努族、丹约族、茵达族和缅族大部分居
住在掸邦的西部,崩龙族大部分居住在南伞镇区,南部的彬德亚、雅邵和孟街镇区也散居着一小部分崩龙
族。勃欧族大部分居住在掸邦南部,克钦族和傈僳族居住在掸邦的北部,果敢汉族聚居在果敢地区,瓦族
居住在萨尔温江以东的霍班镇区,依果和拉祜族主要居住在景栋地区。
(二)城镇
东枝镇:东枝镇是掸邦的首府,1994年的人口统计数字为26万多人,通铁路和公路,通过黑霍的机
场可与各地通航空线路。
格罗镇:格罗镇位于达西-瑞良铁路和公路线上,是一个美丽的山城。
景栋镇:位于萨尔温江以东,是一个公路和航空线路运输的重要镇区。
大其力镇:大其力镇是一个靠近泰国边界的边境小镇,在边境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腊戌镇:腊戌镇是掸邦北部的一个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航空线路可通往各地。
楠木都镇:楠木都镇因有冶炼厂而出名。
其余较有名的镇区有:南部的瑞良、良瑞、彬德亚、雅邵、布突、霍崩、莱林、彬龙、茂迈、卖孟等
镇和北部的南伞、锡波、莫姝、登尼和霍班等镇。
四、经济
(一)农业
掸邦的总种植面积为150多万英亩,其中农田50多万英亩,旱地50多万英亩,山地约20万英亩,园
圃8000多英亩和园林20多万英亩,复种面积约6000英亩。
黑霍盆地的霍崩坝、莫别坝水可大量用于农田水利灌溉,掸邦的水浇地面积约45万英亩。在部分瑞丽
江流域和其它江河流域的山坡上有梯田,主要农作物为:稻谷、小麦、玉米、甘蔗、豆类、洋葱、大蒜、
芝麻、花麻、花生、葵花、德那配(注:一种用来卷缅甸土烟的破布木树的树叶)、弗及尼亚烟叶、茶叶、
咖啡和梨、柑桔、桃等水果。茵丽湖地区的水面浮岛上还种植茄子和其它蔬菜。饲养有供农业生产的少量
耕牛和食用鸡猪等,茵丽湖上有部分捕鱼业。
(二)林业
掸邦有保护林带200多万英亩,所产的木材均通过瑞丽江和楠木都河漂向伊洛瓦底江。生产少量木质
均软的松树用于当地或生产松油。
(三)矿藏
掸邦北部的波敦矿区出产的矿石经波敦矿区和楠木都矿区进行提炼后产出银、铅、锌、锑、紫铜、和
镍,脑球镇的耶德那登基矿区开采出铅、银和重晶石,该矿产的铅矿和银矿送到楠木都提炼,波敦矿区出
产铅,腊戌镇附近的楠木都煤矿开采出的煤供彬乌伦的钢铁厂用,南坎镇彬龙那瓦雅宝石矿和孟秀耶德那
宝石矿出产红蓝宝石。
(四)工业
波敦和楠木都有冶炼厂,楠木都有冶炼铅和银的机器设备,锡波镇的波觉和瑞良有糖厂,林奎镇有弗
及尼亚烟叶复烘厂,并生产烟斗用烟丝。格罗镇有松油厂,孟街到处都可看到孟根纸厂(注:孟根纸质地
坚固耐用,常作包裹贵重物品或拓印碑文等用),茵丽湖地区还有铁、银加工业及织布业,其他地区也有
少量的手工织布业。
除以上经济外,东枝和茵丽湖地区还是最好的旅游景点之一。
(五)交通
掸邦共有4条铁路线,分别为:曼德勒-彬乌伦-皎麦-锡波-腊戌线、达西-格罗-瑞良线、昂班-彬浪-乐
哥线和瑞良-雅邵线。
主要的公路有两条,第一条路是掸邦北部的曼德勒-腊戌-登尼以北接滇缅公路线,通过边境地区的贵
概、木姐再往西分路至克钦邦的八莫,从登尼向东途径滚弄到达霍班,第二条路是密铁拉-东枝-景栋-大其
力路。
待莫别水坝建成后,机动船可从比鲁河通过茵丽湖水路直通克耶邦的乐哥,掸邦有机场的镇区有:腊
戌、莫姝、黑霍、南伞、孟萨、景栋、大其力。
----------------------------
缅甸掸邦第一特区介绍:
即缅甸果敢县,位于缅西北高原,辖一县、一市、五个行政区、二镇、十五个乡,总人口32万人,是以华
裔、华侨、华人(果敢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地区,本区属亚热带气候,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000
米左右,年平均气温摄氏16.8度。四季温差小,气候宜人。自然植被、天然溶洞等自然景色蔚为可观。从
果敢至腊戌一路风景韶秀,奇花异木争相竞现,南国风情蕴含着独特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和幽邃、粗犷的
原始之美。人文方面,特区拥有果敢大庙、木瓜寨银塔、大水塘土司德政碑、抗日阵亡官兵纪念碑等人文
古迹及独具特色的傣族象脚鼓、古朴怪异的缅族伞戏、慕泰歌舞等民俗风情。夜幕降临,霓虹灯闪亮,上
百家娱乐室、金店、风味饮食店开门迎客,灯红酒绿的街道深处,透露出一片热闹景象。
流通货币:人民币、缅币;官方通用语言:汉语、缅语、英语。缅甸掸邦政府与中国经贸联系紧密,当
地电信、移动线路皆由中国承建。
果敢县城老街和中国云南镇康县县城南伞相距只有9公里,果敢县南部邻接缅甸重要口岸县滚弄。第一特
区是彭家声,彭家富控制。
缅甸掸邦第四特区简介
掸邦东部第四特区于1989年6月30日成立,位于掸邦高原东北部边陲,与中国西双版纳州毗邻。面积为
4952平方公里,居住着爱伲族、掸族、布郎族、佤族、果敢族、缅族等13个民族,人口74000多人,首
府勐拉。特区分为3个地区,即:勐拉、南邦、色勒。佛教与第四特区的文化、生活习俗,有着非常密切
的联系,第四特区村村有寺庙,寨寨有佛塔,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第四特区是彭家声的女
婿林明贤控制。勐拉和老街是著名赌城。90年代中期,第一特区内部分裂,因杨某等反对禁毒,杨某造反,
彭家声不敌,带部队从中国借路逃到第四特区投靠女婿,后来才东山再起,当然彭部进入中国境内交出了
武器。
缅甸掸邦第二特区简况
第二特区的面积3万平方公里,这里居住着佤、拉祜、掸、克钦、汉、爱尼等16种民族,其中佤族占70%,
人口约60万。
佤邦(掸邦第二特区)位于中国、泰国和老挝三国交界处,面积4万平方公里,大部分是山区,人口60万,
有25个民族,70%为佤族,全区分为3个特区、4个县,首府邦康。据称,北美地区出售的非法毒品有50%
来自这个地区。1996年,佤邦联合军配合缅甸政府军打败毒枭坤沙后,成为金三角地区势力最大的地方武
装,现有军队2万多人。
佤邦北部现有勐冒县、温高县、勐波县和邦康特区、南邓特区、龙潭特区,简称三县三特区。各县、各特区
皆有自己的特色景观、文物古迹和自然资源。尚有不少项目期待开发。佤邦南部即"金三角"一隅。是世界
上最为神秘、最具魅力的传奇之地。曾出现过多种地方势力。历代枭雄在此叱咤风云,逐鹿问鼎,终成过
眼云烟。
缅甸第二特区佤邦,是由南北两个地区组成;北部地区位于缅甸东北部,北纬22度——23度,东经98度
——100度之间,东北面与中国云南临沧地区的耿马县、沧源县、思茅地区的澜沧县、西盟县、孟连县、
以及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县接壤。北部地区与缅甸第一特区果敢相连,东面与缅甸掸帮第四特区相邻,西面
至缅甸第二条大江——萨尔温江(中国称怒江)与滚弄、当阳等城镇隔江相望。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
南部地区与泰国接壤,面积约为1.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南部与北部之间隔着缅甸政府军的管辖区,
重要的城市是景栋和大其力。
佤邦的历史很简单,基本上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68年以前的若干年漫长的原始部落时代,第二阶
段为1968——1989年的缅共时期,第三阶段为1989年至今的和平建设时期。
【佤邦联合党】
佤邦联合党于1988年12月20日筹建。原名为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党,由于形势的需要,1989年11月4日,
改名为佤邦联合党。它是由缅甸第二特区(佤邦)各族人民的优秀儿子组成的先锋队组织,是领导缅甸第
二特区(佤邦)革命运动、人民团体、武装部队、人民政权的核心力量。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1992
年12月20日,佤邦联合党在邦康召开了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和章程。选举赵尼来、鲍有
祥、李自如、赵明、肖明亮为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推举了赵尼来为总书记,赵明、肖明亮为副总书
记。
【佤邦的基本政策路线】
根据缅甸国内几十年战争造成的灾难的状况,佤邦联合党中央及时地制定了“一手高举和平民主的旗帜,一
手高举武装自卫的旗帜”、“争取民族区域自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策略路线。在
经济建设和商贸活动中,缅甸第二特区(佤邦)制定了“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的对外开放政策。
根据缅甸第二特区(佤邦)多民族聚居的实际,制定了“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是缅甸第二特区(佤邦)民族
大家庭中的一员,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和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狭
隘的地方民族主义”的民族政策。制定了“在不分裂国家、不分裂缅甸第二特区(佤邦)、不分裂民族,不
干与政权的前提下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制定了“团结和睦,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
对外关系政策。
缅甸联邦克钦邦第三特区,在缅甸克钦邦东部,由政府与克钦武装共管。
第三特区即原缅共101军区,是缅共中最晚组建的一个军区,成员基本上的克钦族。这个军区实际上只相
当于一个旅级单位。下辖3个营和一个教导大队,有正规兵力600人,总部设在中国腾冲境外的板瓦。司
令丁英与副司令泽龙,原来均是克钦独立军的连长。1969年先后率部投奔缅共。丁英等权衡再三,看到缅
共大势已去,正式向外宣布与缅共决裂。成立了“克钦新民主独立军”,任司令兼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泽龙
副之。
转自铁血社区ttp:///]
缅甸“克钦族”也自称为“景颇人”,在云南境内景颇人同族,克钦族教育之发达与它落后的经济形成了强烈
的反差。早年西方传教士来到克钦族山区,为他们创造了景颇文字,兴医院,办学校,建教堂,如今缅甸
克钦族领袖中居然很多人都有着在欧美留学的经历。
克钦族的武装辖地,目前是原缅共四个特区中最为富裕的。缅甸这个贫穷国度最为珍贵的两项宝藏就是“玉
石”和“柚木”,而这两项宝藏基本上全部集中在了景颇人武装的辖地。碧绿的翡翠宝玉和金红的百年柚木,
自古以来在中国都属于珍贵之物,于是在对中国颇为友好的原缅共“克钦族”特区特首的鼓励和支持下,大
批生性冒险敢作敢为的福建客商都蜂拥到了缅甸开矿和伐木。
掸邦及克钦邦四个特区,大都以毒品为军事活动资金来源,禁毒之后,四个特区有三个靠赌博和色情业为
接替产业,只有第三特区没有赌场。
------------------
缅甸特区与中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过去曾经是中国的领土,云南省的一部分,1962年中缅划定边界时
才把这一部分土地正式确定为缅甸领土。有很多人知道外蒙古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却很少有人知道现今的
缅甸也有一部分曾经的中国领土,而且这一部分领土划归缅甸的时间更近。这一部分现在缅甸,也就是现
在称之为特区的地方,在方面还保留着中国的深深的烙印。出到缅甸,跟在国内差不了多少,讲的是汉语,
用的是人民币,耳朵里听到的是中国流行歌曲,录像厅里放的是中国武打片,各种店铺都是只有中文标牌,
店中陈列的商品清一色的“MADEINCAINA”。只是偶而几个衣着不整的缅兵的出现告诉人们,这里并不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的缅甸的特区。与保山接壤的是缅甸的第三特区,特区司令是丁英,丁英及缅甸政要
作为保山市人民政府的客人常到保山来。
云南当地人到缅甸去,根本无须办理出国护照之类的东西,只要拿上自己的身份证,办一个边境出入证就
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国了。更有人嫌办证麻烦,干脆从小路直接走出去,再从原路返回国内,没有人会给他
扣上“偷渡”的帽子。当地就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出国容易出省难。
文革后期,保山许多知识青年到缅甸去当缅共,当时的口号是要“把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插到世界各地”.
这些出去的知青中一部分人为了“缅甸人民的幸福”和在缅甸实现“英特纳雄耐尔”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宝贵
的生命;一部分人玩起了失踪,不知到哪个列国去了;只有一小部分人在枪林弹雨中保全了生命,打出了
一片天地,在缅共中有了一定的地位,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枪杆子。这部分人后来与缅共决裂,在缅甸境内
与中国边界一侧各自占山为王,成为军阀。保山一中同学中影响最大的是李自如,是缅甸四个特区中势力
最大的第二特区佤邦军的副司令。李自如其实是佤邦军的创始人和总指挥,由于他认为自己不是佤族不利
于在佤邦立足,才推出他的手下鲍友祥任总司令而自己副之,而实际上重大决策仍是由他作主。李自如文
革时是保山一中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在缅甸特区任副司令后还常回保山老家探亲访友,后于2005年病故。
这部分前缅共的军事领导人,也是事实上的军阀,在通过与缅甸军事当局谈判后,将所占地盘以特区为名
继续进行军阀统治。下面介绍一下各个特区的情况:
1986年以后至1989年缅共彻底解体,其原属武装统辖地一分为四,成为今天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
佤邦第二特区、克钦第三特区,掸邦东部第四特区。
掸邦第一特区:
即原果敢县,随1897年的中英条约中国将果敢割让予英国,果敢地区的华人自动变成缅甸的本土少数民族,
说云南方言,属原缅共彭家声部。
1989年3月11日,彭家声在果敢发动了兵变,宣布脱离缅甸共产党。成立了“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党”和“缅
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同时组建了“临时军事委员会”。彭家声出任主席和同盟军总司令。3月16日,彭部已
经控制了原缅共东北军区80%的领地。1989年5月下旬,彭家声飞赴仰光,与缅甸政府就和解的有关事宜
谈判。双方经过多次磋商,在停止武装对抗,民族自治、经济政策以及军队的保留等问题达成了协议。不
久,又批准彭家声部为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正式承认其为缅甸特殊的“地方政府”。所在地区设立掸
邦第一特区(果敢),辖一县、一市、五个行政区、二镇、十五个乡,总人口20万左右。果敢是一块狭长
的土地,位于掸邦东北部的顶端。地理座标为:北纬23°24′54〃—24°09′24〃;东经98°24′14〃—98°53′42〃。
佤邦第二特区:
即原缅共中部军区。1989年4月11日时任缅共人民军中部军区副司令的鲍友祥,率中部军区第5、12旅
全体官兵“起义”。17日,鲍、赵二人在缅共中央警卫旅政委罗常保等人的“内应”下,动用第5、12旅的全
部兵力包围了缅共中央所在地邦桑,扣押了缅共主席德钦巴登顶及其它中央领导人,并很快“有礼貌”地将
这批“领导人”全部送入中国境内的孟连县。4月22日,成立了以赵尼来为总书记的“缅甸民族联合党”和鲍
友祥任总司令的“缅甸民族联合军”。总部设在了与中国西盟县仅一江之隔的困马小兰寨。联合军下辖214、
417、418、420、525师、2个独立团和中央警卫团。兵力1.5万人。
现缅甸掸邦第二特区领导人为鲍友祥,担任佤邦联合军总司令和佤邦联合党总书记。
1996年,佤邦联合军配合缅甸政府军打败毒枭坤沙后,成为金三角地区势力最大的地方武装,现有军队2
万多人。
第二特区是缅甸联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南、北两块地区组成。北面位于缅甸东北部,东北面与中
国云南省临沧地区的耿马县、沧源县,思茅地区的澜沧县、西盟县、孟连县,西双版纳的勐海县接壤。北
面与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相连。南面与缅甸掸邦第四特区相邻。西面至缅甸第二条大江——萨尔温
江(怒江),与滚弄、当阳等城、镇隔江相望。南面地区与泰国接壤。第二特区的面积3万平方公里,这
里居住着佤、拉祜、掸、克钦、汉、爱尼等16种民族,其中佤族占70%,人口约60万。
克钦第三特区:
即原缅共101军区,是缅共中最晚组建的一个军区,成员基本上是克钦族。这个军区实际上只相当于一个
旅级单位。下辖3个营和一个教导大队,有正规兵力600人,总部设在中国腾冲境外的板瓦。司令丁英与
副司令泽龙,原来均是克钦独立军的连长。1969年先后率部投奔缅共。丁英等权衡再三,看到缅共大势已
去,正式向外宣布与缅共决裂。成立了“克钦新民主独立军”,任司令兼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泽龙副之。
缅甸“克钦族”也自称为“景颇人”,与在云南境内的景颇人同族,克钦族教育之发达与它落后的经济形成了
强烈的反差。早年西方传教士来到克钦族山区,为他们创造了景颇文字,兴医院,办学校,建教堂,如今
缅甸克钦族领袖中居然很多人都有着在欧美留学的经历。
克钦族的武装辖地,目前是原缅共四个特区中最为富裕的。缅甸这个贫穷国度最为珍贵的两项宝藏就是“玉
石”和“柚木”,而这两项宝藏基本上全部集中在了景颇人武装的辖地。碧绿的翡翠宝玉和金红的百年柚木,
自古以来在中国都属于珍贵之物,于是在对中国颇为友好的原缅共“克钦族”特区特首的鼓励和支持下,大
批生性冒险敢作敢为的客商都蜂拥到了缅甸开矿和伐木。
掸邦第四特区:
原缅共红极一时的“八一五”军区。从缅共“八·一五”军区演化而来的“缅甸掸邦第四特区”,严格说,是一个
极为袖珍的“割据之地”。不仅人口在几支地方民族武装中最少,地理面积也是相对最小。于1989年4月19
日宣告脱离缅共领导,率部成立了“缅甸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军政委员会”,下设“军事委员会”和“地方
行政管理委员会”。“八一五”军区司令林明贤任“主席”和同盟军“司令”。原“八一五”的683、768旅被改编为
369、911师,兵力3000余人。林部绝大多数领导人是从中国出去的“知青”。原东北军区副参谋长蒋志明出
任同盟军秘书长,原缅共中央警卫旅政委罗常保出任参谋长。林部控制的地域与中国的西双版纳接壤。至
1996年底,“第四特区”控制区总面积为4952平方公里,有9个行政区,500个自然村,16127户,辖区内
人口74022人。
特区领导人林明贤原是中国中国知青。林明贤生在海南,长在广州,审时度势,亦相当精明。他是缅共人
民军内部最早和缅甸政府和解的高级将领之一,也是最早在其辖区内全面禁绝鸦片种植和毒品买卖的,为
此,他赢得了国际组织和中国政府的高度赞赏,而“第四特区”的替代种植计划(即鼓励山民种植经济作物
来替代罂粟)则全部是依靠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无偿援助来完成的。当然,林明贤最为精明的地方则是娶了
被称为“果敢王”的缅甸华侨彭家声的女儿为妻。林明贤曾为彭家声平定了杨茂良兄弟兵变。
“掸邦第四特区”林明贤部,与佤邦、果敢同盟军、克钦新民主军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林明贤部的领导层是
由许多“知青”与福建、广东、海南的华人组成。既不同于佤邦、克钦101部,他们主要是少数民族,也不
同于果敢彭家声部,他们主要是旅缅果敢地区的华侨组成。总司令林明贤就是中国海南人,现年刚50岁出
头。“秘书长”蒋志明,原先是东北军区的旅长、副参谋长,中国畹町人,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后
出国参加缅共革命,在各种战斗中得到了锻炼,不久就成长为一名缅共人民军的中级指挥员。由于蒋志明
以“外交”见长,故被长期派驻仰光、腊戍等地,成为“八·一五”对外的联络官。
刚刚从“政法部长”位置上卸职下来,但仍担任着“掸邦东部同盟军”“参谋长”一职的罗长保,云南昆明人。
在昆明初中毕业后“上山下乡”,与蒋志明几乎同时赴缅共参加革命。到1989年缅共瓦解时,罗长保已经是
中央警卫旅的政委。成为缅共“知青”的佼佼者。至今,其仍然是“第四特区”说得上话的人物之一。
“第四特区”在数支割据武装中,地盘如弹丸。又处于“夹缝”之中。
目前第四特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原缅共的各支独立武装中是相对较快的一支。昔日不毛之地的小孟拉,
今日已是大楼平地而起,各种基础设施正在建设,粮食自给有余,财政收入大增。
-----------------------
四个特区地图
绿色,黄色,蓝色部分分别为第1、2、4特区。
第1、2、4特区在整个掸邦地区的面积比例还是很小。
浅紫色的五块飞地是坤沙集团控制地区。
本文发布于:2022-12-28 20:30: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88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