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大学生毕业论文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它与中国大历史、文化紧密
相连,显示出特有的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它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同时有兼容
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学,构成蔚为大观的中国古代文学。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诗歌,
还是散文、戏曲、小说都有着明显的可以追寻的历史。
关键词:神话唐代玄学
一、中国古代神话
神话产生于人类远古时代。作为民间文学的源头之一,有力的证明了劳动人民从来就
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也揭示了民间文学从一开始就与人民的生活和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神话的本质是: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
以形象化;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
本身。
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远古时代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
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神话的产生和原始人类为了自身生存而进行
的同大自然的斗争结合在一起。当时生产根据简陋,变幻莫测的自然力对人类形成严重的
威胁,与此同时,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处于极为幼稚的阶段。举凡日月的运行、
昼夜的变化、水旱灾害的产生,生老病死等,都使他们迷惑、惊奇和恐慌。诸如此类的自
然现象,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
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和人一样,有着生命、意志的;对于自然现象的过程和因果关
系,也加以人间形式的假设和幻想,并以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受有灵感的神的主宰。在这种
思想支配下,所有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神化了。原始人不想屈服,与大自然展开了不懈
的斗争,一心渴望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减轻劳动,保障生活。他们把这一意志和愿望通
过不自觉的想象化为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于是便有了神话的产生。由此可见,神话
是原始人在那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企图认识自然、控制自然的一种精神活动。
二、唐代的文学造诣
文学上唐代的成就可以说是颇大,特别是唐诗,“诗莫盛于唐”,在我国文学史上地
位极高。“近体诗律诗和古文散文是代表唐朝文学的主要文体,由此破坏了或者派生了其
他若干文体,影响后代文学至为巨大。刘勰《文心雕龙》说,六朝以前各种文体无不溯源
于六经。照这样说,两宋以下至语体文流行的一千年间,各种文体的渊源,应该是唐朝。
唐文学所以如此重要,只是因为它吸收南朝文学的英华,并创造出融合南北的新境界”。
文学上唐朝贡献远不止此。长安,当时唐王朝的首都,也是各国文化交流中心。大量
的外国人慕名前来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礼仪。“唐朝境内的文化交流活动,遍及于广州、
扬州、洛阳等主要都会,而以长安最为集中、最为繁盛。”我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王朝不
多,仅限于几个王朝,更多的是各个强国之间的交流或与单于等偏远地区的交流,至于和
外国的交流则是凤毛麟角。唐王朝在此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
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这些人是怀着不
同的目的到唐朝来的:他们中有些是出于猎奇,有些是心怀野心,有些是为了经商谋利,
而有些则是由于迫不得已”。由此看来,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史的唐代的文化氛围略带洋
气又充满着乡土气息。
史学上唐朝也有一定建树。二十四史中,唐人编纂的就多达八部,包括《晋书》、
《北齐书》、《南史》等。另外,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史通》也出现在唐代。
《史通》一共20卷,分内篇和外篇两类,主要对史书的内容编纂方法等几方面进行全面
的剖析。该书对我国古代史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史书的评判,对中国古代
史的总结以及提出史家三长论等几方面。另外,虽然《史通》影响颇大,但其人未能跳出
封建的圈子,思想方面仍存在一定偏差,比如对封建思想的肯定以及对农民起义的批评诬
蔑等。《通典》,我国史上第一部典制体史书,也是在唐代是编纂出来。
三、魏晋玄学
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的一派,言不尽意的一派和得意忘言的一派。
玄学在魏晋时期已经取代两汉经学思潮成为思想主流。其影响从思想蔓延至文学,哲学,
史学等各个领域。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学术思潮以及文学观念的变化,文学的审美追
求,带来了诗歌的变化。题材方面,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游仙诗、玄言诗、宫体诗,
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等;诗体方面,五古更加丰富多采,七古
也有明显进步,还出现了作为律诗开端的“永明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
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
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我们这里主要就玄学对魏晋诗学的影响
进行深入的思考。
魏晋玄学作为一种思辨性的哲学是不宜直接转化为文学的,一个直接转化的例子就是
占据东晋诗坛达百年之久的玄言诗。严格的说玄言诗不属于真正意义的诗。它只是在诗的
躯壳中放入玄理而已,没有诗之所以成为诗的重要东西。可是相比其它类型的诗,玄言诗
毕竟沉淀了至少一种可贵的东西,那就是理趣。有的玄言诗不只是抽象的说理,而是借助
山水风景形成象喻,或者借助参悟山水风景印证老庄的道理,这样就有了理趣。从而形成
了玄言构成的以理趣为点睛之笔的诗歌形式。而这种诗歌形式字形成起便以其独特的形式
和魅力来影响后世。于是玄言诗的外在形态逐渐淡化,而其内在的以玄理,理趣为思想的
哲学思想融入了更多诗人的创作中,最后被宋代诗人发挥到极致。
四、结语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它与中国大历史、文化紧密相
连,显示出特有的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它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同时有兼容了
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学,构成蔚为大观的中国古代文学。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诗歌,还
是散文、戏曲、小说都有着明显的可以追寻的历史。并且呈现着在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
展,丰富,日臻完善。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历史,而且脉络清晰。充分体现并显示着
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
的丰富和巨大的张力。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
中国古代美学具有独特的概念和价值体系,多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沿用西方的美学
理论和标准对之予以解释和评判,但都不能真正领悟其内在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中国
古代美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中国文化的特点,
才可能更好的领悟和解释中国古代美学的内在价值和其独特性。
一、一分为三的哲学观
中国古代美学的许多概念的提出,都是基于“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中国古代哲学
观。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于西方的一分为二哲学观。西方的一分为
二的哲学观强调矛盾两极的对立、斗争和转化。这种一分为二的哲学观,认为对立、斗争
是主要的、绝对的,事物的发展就是矛盾的两极对立、斗争的结果。因此,矛盾的两极
的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一分为三的哲学观
认为,世间万物由阴、阳、中和三种形态组合,但它强调的是守住中庸,扬弃两极,与西
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相反,它认为矛盾的两极都是片面的、暂时的,只有“中庸”、“中
和”才是真实的、理性的、永恒的、长久的。例如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上,中国
历史上有“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但“天人合一”是主要的、基本的。是天人合
一扬弃天人相分,天人相斗。与西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不同,中国的一分为三的哲学观,
从不认为是对立两极推动万事万物的发展,相反它认为是“中和”这种第三种形态产生、
孕育万物,正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限。
在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指导下,中国美学一直紧守和沿用“中和”
美学原则,无论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伦规范准则的确立,以及
艺术自身的虚与实、形式与内容,都始终按照这种“过犹不及”的中和原则予以塑造。
由于受“中和”的哲学观的影响,中国美学的概念更多的是功能性的,而不是特质
性的,这点有别于西方,西方一直在思索寻找各门艺术自身的特质,例如绘画、雕塑、
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均有较明晰的分野和界限,而中国却从未寻找这种特质,各门艺术
都是相关联的存在的,例如诗歌的韵律美的讲究,使中国诗歌与音乐一直相连;同时诗歌
与绘画相连,中国古代的文人画,都是提倡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并且诗歌直接与书法相
联系,字画是联为一体的,中国国画线条艺术也与书法艺术直接相关;同样,诗也与舞蹈、
戏剧、雕塑、建筑等都相关联,反之,这些艺术部类,也与自身以外的其它艺术部类紧
密相连,它们是融为一体的。它们是功能性存在,而不是特质性的存在。
二、历史主义传统
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义意识和传统,同样中国古代美学也不例外。这种状
况用中国人自身的话语来形容,也就是“厚古薄今”。这种历史主义的思维逻辑,带给中
华文化以下特点:一是经验的理性。中国人文文化几乎都是经验性的积累,它们是案例
式的,百科全书式的,它们没有发展成西方的所谓“规则、规律”式的科学的抽象演
绎,没有发展成西方的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但它们却发展成“经验的理性”、“实
践的理性”,“历史的理性”。二是这种历史主义意识开启一个崇拜古人圣贤,解释、注
解古人圣贤经典的“经学”学术文化传统,“经学”是古代中国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中
国古代学术及审美等文化的原创性都是打着古人圣贤的旗帜下进行,中国的政治改革也
大多是“托古改制”式的。同样中国的审美文化,也具有浓厚的历史积淀。这种历史主义
传统也导致了两个趋向的发展,一方面是忠实于真实历史的历史主义,另一方面,却又是
伪造历史的伪历史主义,所谓“六经注我”。三是这种历史主义意识支配下,“保存”、
“继承”重于“发展”和“创新”。因为“发展”就意味着后者要否定前者,今人要否定
古人,这与历史主义背道而驰,而“保存”、“继承”则不同,它能使古人、圣人长期的
高高在上。因此,中国审美文化的辉煌成就如魏晋的书法和美学理论,唐宋的诗文,明清
的小说、戏剧等等,它们在这种历史主义意识的包裹下,变得更加不可超越。
深厚的历史主义积淀,是中华审美文化的特质,同时它也日益造成了中国文化与其他
文化交流的障碍,因为要了解中国的审美文化,就必先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几乎每一个
审美文化作品都是它悠久历史的再现和演绎,都融入了太多的历史内容。
三、两次外来思想的浸染和冲击
中国历史上曾受到两次外来思想的浸染和冲击,这就是佛教和马克思主义。这两个
外来思想入主中国,并构成主流意识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佛教和马克思主义都不是在
中国本土上产生的,但他们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都构成了巨大的影响,并深深地融于
中国文化。
佛教和马克思主义尽管不同,涵义殊异,但它们都给中国带来其本土所不具有的文化
特质,这就是“信仰和思辩”,由于古代中国追求实践的理性和历史主义,使它们并没
有发展到像西方那样,顶礼膜拜外在神祗。严格的说,在佛教引进之前,中国是一个无
神论国度。它们从没有把外在神祗主宰自己命运和未来的思想变成个人信仰,变为民族的
主体意识及意识形态。但在魏晋时期,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当时中国社会处于极度动荡
和苦难之中,使得佛教这种非理性主义的思想的广泛传播有了合适的土壤,它们渐渐地被
国人所接受,东晋末年梁元帝曾将之定为国教。佛教给中国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是它
直接拓展了中国的雕刻、绘画等审美文化艺术发展的空间,一批演讲佛教教义的作品应
时而出。佛教的宗教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枝奇皅。二是佛教的非理性主义构成了中
国审美文化的内在特质。中国文化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哲学、伦理、社会、
政治的价值理念文化,一类是审美的文化,在中国的价值理念文化之中,我们可以看到
一种历史主义的、理性主义的、儒家的伦理道德价值学说,始终占据主流地位,但是在审
美文化中,却一直是由非理性的文化主宰。这两种文化正好构成了一种互补。在先秦时期,
便有南北文化的差异,而屈原为代表的南方文化,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审美文化的主流。
屈骚文化脱胎于楚国的非理性的原始神话文化,它与北方的正宗的理性文化形成对比和互
补。汉代曾经有过一个极短的时期,两种文化达成了一致,但是这种一致性很快就被佛教
的非理性主义理念所破坏,受佛教思想的影响。魏晋时期的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理论家,
创造了独特的、偏于精神的、稍稍偏离正宗理性主义思想轨道的审美文化理论,这便是传
神说、神思说、气韵说、意象说以及妙、味、趣等等,魏晋之后这种的理论一直在审美文
化中延续,它指导着中国审美文化的理论和实践,尽管越到后期,它们越来越被强大的现
实政权及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主流思想价值理念所整合,但不可否定,这种非理性主义
始终充溢于中国的审美文化之中。三是佛教带给中国文化一种哲理的思辨。哲理的思辨,
一直是中国文化缺少的。佛教的引入,带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它在中国发展和倡导了一
种思辨文化。佛教带给中国文化的是思辨的信仰,信仰的思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文化的
影响,是巨大的、深刻的,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给中国文化带来的也是信仰和思辨,但
与佛教不同,这里的信仰,不再是外在神祗,而是科学与信仰相结合,是对规律的认
识和追求。马克思主义是古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过渡的思想桥梁,是中国开始走向现代的
选择,从此,中国的哲学观抛弃了古代的“一分为三”的哲学观,开始接受西方的一分为
二的哲学观,从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其在中国能够生根,并非偶然,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黑格尔的辩证哲学为基础的,里格尔的正反合的哲学模式与中国古代
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有类似之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辨性、科学性、物质性、
斗争性、发展性,却又是中华文化所不具有的,中国文化接受了它们,就意味中华文化与
现代科学的文明真正的接轨。
四、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
中华帝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古老帝国。中华帝国的长久存在,并不只是因为
它军事的强大,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对于巩固这个帝国是功不可没的。为了维系这个大一
统的庞大帝国,中华帝国一直用多样而统一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有效的整合,中华文化具有
极大的包容性,它具有宽广的胸襟,能够允许其他的价值观、审美文化的存在,它用自己
的包容精神进行同化,它兼收并蓄,求同存异。这种文化没有西方那种党同伐异的执着,
没有那种非此即彼的片面选择。因此我们看到古老帝国虽然以儒家思想为主脉,却又揉合
佛教和道教等多种思想,这似乎又是“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体现。中国一句古
老的成语,比较贴切的形容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这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
容性”这是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最根本特征。毋宁说,中国文化就是一种包容文化,
这种包容性,除了上述中国文化对佛教外来思想和信仰的非排斥的吸纳之外,更体现在中
国历史曾经历了两次外来少数民族蒙古族和满族侵入和较长时期的统治,中华文化却以它
的包容性,融化了这些异族的外来文化,甚至也融化了这些异族。中华文化它没有让外来
文化的异质性,取代吞没自己文化的内核,但也从没有拒斥任何异族的文化。正是这种包
容精神,造就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多姿多彩的禀质。这种包容精神时时处处都渗透在中
国审美文化理论及审美文化创作上。例如:在中国明清小说里就体现了多元化的社会价值
取向及艺术多样化。当然,这种包容文化就其消极面而言也体现为一种缺乏执着精神和信
仰“酱缸式”的世故文化。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2-12-28 19:0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84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