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课改总登陆平台

更新时间:2022-12-28 19:00:56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28日发(作者:忧木瞳)

综合实践活动课管理平台概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管理平台概述

第一部分

系统应用要求及相关经验介绍

1.省教育厅要求:

以普通高中学生学籍库、教师库为基础,建立全省统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网络管

理平台。——《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记录、学分认定、逐级评价、社会监督等功能,辅助

课程实施管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研究成果,教师的指导、点评等应在

网上记录,系统将自动判断过程记录的完整性,过程记录不完整不能给予相应

学分;

建立基于网络的综合实践活动跟踪和评价机制,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网络记录为基础,实现省、市(州)、县(区)、学校逐级评价的网络化管理;

利用网络公开公示过程记录和评价结果,提供网络举报途径,形成社会参与、

互相监督的氛围,对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追究相关责任。

开题报告

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

访谈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调查记录表

文摘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

结题报告

过程记录

学分管理

学生教师学校区县/市

省级

逐级评价

研究性学习

社会实践社区服务

个人社区

服务报告

个人社会实

践活动报告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2.系统目前实现了以下功能: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研究成果,相关记录报告全程在网上记录;教师对活

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的指导和点评;

特别注意:

系统将自动判断过程记录的完整性,过程记录不完整不能结题(不能给予学分)。

什么样的趋势?

2、高中课改网络支撑平台的启用,学校的网络计算机设备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依托网络平台的管理会越来越顺畅。由于各子系统间一环紧扣一环,依托网络

的管理会越来越严谨科学。

记录不完整

不能给予学分

无法修满总学分

无高考资格

1、学生的信息素养将有一个大的提高。登

录高中课改支撑平台,是学生日常经常性要

做的事情。

3、高中课改网络支撑平台使用的好坏,将成为学校课改实施情况评价的重要

指标。

不能获取毕业证

3.网下应做的准备工作

做好基础工作,保障顺利登陆

(1)教师用户:发放教师用户名密码,教师登陆后定义好自己教授的学科学

段(学校安排专人)

(2)学生用户:在学生学籍系统中录入学生学籍,根据实际情况分好班级(学

籍管理员)

(3)教师培训: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专职教师)

(4)学生培训:将相关记录文档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熟悉和准备相关材料

(综合实践活动课专职教师)(相关材料见第二部分)

3.1教师用户

教师用户名和密码:

(1)通过“教师教学与培训管理系统”获得。学校选派教师信息管理员来负责。

(2)综合实践课专职教师从教师信息管理员那里,获取所有教师的用户名和密

码。在教师全员培训时发放。

3.2学生用户

学生用户名和密码:

(1)学生用户名和密码就是学生的学号。通过“高中生学籍管理系统”获得。学

校有专门的学籍管理员负责。

(2)综合实践课专职教师从学籍管理员那里,获取各个班级的学生用户名和密

码(学号),交由班主任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

参与用户特别多,几乎所有的学科教师都要指导相关的课题/学生

日常操作频繁,教师和学生随时记录,跟踪指导和评点

与学籍系统和教师系统关系密切

系统的特点

最各位老师的

要求非常高:

做好全员培训

做好日常解答问题

与学籍管理员和

教师信息管理员

沟通合作

特别注意:

1、敦促学籍管理员,按照实际班级情况做好学籍。

2、按照实际情况,在网上为借读生办好借读手续。

3.3做好教师培训

(1)教师用“测试年”进行培训、试用、体验(03-09年都有真实的学生学籍信

息)

(2)组织一个单元时间,给所有教师(高一)做一次培训,让所有指导老师都

了解政策,熟练掌握系统操作方法。

(3)要求教师在测试年先完成作业。

3.4学生培训

(1)提前将相关记录文档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熟悉和准备相关材料。

(2)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过程记录的word文档

(3)利用信息技术课,或抽出专门的单元时间,边培训,边要学生将网上记录

工作做完。

4.试运行学校经验简介

(1)确定教师指导学生,两种方式

第一种指导方式:一位教师指导一个课题

主课题:关于某主题的研究

子课题1:一班有5人参与该课题

子课题2:二班有10人参与该课题

子课题3:三班有10人参与该课题

第二种指导方式:一位老师指导一个班

该班共50人

10人研究A课题

10人研究B课题

10人研究C课题

10人研究D课题

10人研究E课题

(2)做好本学校本年度综合实践课相关规划

如:确定预期开展哪几个研究主题

确定预期开展什么社会实践

确定预期组织几次社区服务活动

要求: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布相关的主题信息,以便学生添加记录。

(3)给学生提供利用平台的机会

学生边培训边将自己准备好的材料上传到网上;每天中午开放计算机教室,学

生可利用中午进行相关操作;学生提出的疑问由专职老师解答。

高中课改网络支撑平台总登录地址:/login

第二部分材料的准备及提供

1.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设计

——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

一、活动背景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被眼前出现的一幕幕情景所震惊:公路沿线两旁

满地被丢弃的盒盒袋袋、瓶瓶罐罐,一眼望不到边际;隆冬季节,光秃的树枝

上挂满白色的塑料袋和塑料薄膜,被狂风吹得飘飘扬扬,哗哗作响,如同招魂

的白幡,而在车站,码头或是闹市街头,扔在地上的一次性塑料饭盒令人触目

惊心。春季的郊外在才发有新绿的庄稼地里,星罗棋布地撒满了白色地膜和废

弃塑料袋,使踏青的人们多了一份无奈而少去了春日踏青的情趣。所有这一幕

幕的情景预示着“白色污染”已悄然来临,同时也唤起人们对“白色污染”的

防治意识。

二、活动对象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活

动准备阶段;2.自主研究阶段;3.汇报评价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

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我们将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作

了一些跟踪指导。

三、活动目标

知识能力:

1、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搜集和整理资料;学习处理调查数据,完成调查报告;

3、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3、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4、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

四、活动的实施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

1、看报到,初步感知什么是“白色污染”及其危害

在确定课题之后,一些学生对主题的实践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构想,然而

要想让学生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围绕关键问题有效地展开研究,还必须让他们

对自己所研究课题的范畴有一定的认识。于是,我让孩子看了一则报到:

“白色污染”对人类的伤害究竟有多大?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郑州市环

保局信息中心的张处长,他说,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引起环

境污染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

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被使用后所弃置的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

并且难于降解处理,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据绿东村工商所的史建军所长介绍,非降解塑料制品在生产、使用、回收

等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首先,一些发泡性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发泡

剂,破坏大气臭氧层,有的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些人用这种塑料制品盛

装食物,有的商家甚至把做好的热饭倒入塑料袋让消费者带走食用,而当温度

达到65℃以上时,塑料袋中的有害物质就会渗入食品中,对人的肝脏、肾脏、

中枢神经等造成损害。如果在使用后随意丢弃,还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入土

掩埋很难降解,有的甚至在土壤中会存在100年以上,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

持久性的污染。

2、收置收集资料:

搜集的资料内容:

(1)什么是“白色污染”?

(2)搜集、查找关于“白色污染”危害的资料;

(3)查找有关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

提出要求:同学们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的把内容呈

现出来,以供大家查阅。

3、时间安排:课余时间和周六、周日。

4、教给获取资料的方法。合理分工,搜集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

图书馆、书店、访问调查以及上网查找、搜集资料。

(说明: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准备,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地资料收集。

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我们还对

部分孩子进行了基本培训:1.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2.对

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于此,活动前期的动员和准备工作已经全部

完成。)

(二)自主研究阶段

1、组织交流研究。

(说明: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那一份份精心准备的资料纷纷传来。有打

印的文字资料,有手笔和复印的图画资料,有工整誊抄的数据资料等等。然而,

许多文字资料涉猎过广,大都没有经过分类整理,在课堂上,我先让孩子们再

一次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分列站好,即自由

分组。在新的小组中,孩子们即享用了别人的资料,也把自己收集到与研究问

题无关的资料提供给了别人,对于一张张写着自己名字的材料在别的小组发挥

作用,许多同学都表示高兴。)

2、小组组织学习。因为资料得到了新的重组,各组便推选出组长组织学习,

并填写了小组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附:综合实践小组研究计划表

研究主题

组长组员

具体安排

汇报方式负责人

态度与效

(说明:此计划表不仅让同学们的学习研究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下去,

更指明了研究结果的展示需要提前筹划和准备,即“汇报方式”的讨论与实施。

另外,各小组每几人负责一项任务,表中“态度与效果”即是在小组成员任务

完成以后,本组同学给予的一个过程性评价。)

(二)汇报评价

1、师:在这次“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中,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紧张地准备

着,下面就请各小组将自己的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说明:在各小组利用课余紧张准备的同时,我也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合作

者,给他们出主意、提意见。我想,集体汇报是一个信息交融的良好环境。汇

报的同学从精心准备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心理满足感;而听

取汇报的一方,又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系统的信息。然而,这两方面

的优势在一个活动中程度的深浅则主要取决于汇报方式和内容的选择。而这恰

是一个难点,孩子们常毫无选择地通读资料或连续性的展示图片,其效果不佳。

鉴于此,我在同学们研究汇报的准备阶段就提出明确要求:内容要生动有趣、

说明要简洁有力、形式要丰富多样。在汇报课上,同学们的表现异常精彩。)

2、同学汇报材料,师生评议。(同学的汇报形式多样,有展示图片、照片

的,有文字、数据资料的,也有自己的体会感受的……)

3、师小结、表扬好的方面,指出需改进的地方。

五、评价和反思

1、这一节实践课,我们经历了前期准备、过程指导和研究学习、汇报评价

三个环节的组织和学习。学生在活动中,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了

一定的收获。然而在这一课中我又加入了一个互通信息的“交流研究学习”。

从效果上看,它既是对前一阶段自主研究中资料收集方法的一个指导,变“收

集”为“搜集”,又在学生的情感和意识能力方面有一个促进的作用。

2、在课题研究中怎样搜集资料,怎样开展调查,以及调查材料和测量数

据的整理和小论文的撰写等工作,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在活动中,

他们学到了许多从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他们有一种冲动和渴望:把自己的

亲身经历、成功感跟他人分享。由学生自己组织一次课题汇报课:各课题小组

的活动介绍、成果展示,正好满足他们这种心理需求,而且在相互交流中,还

能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另附:学生汇报材料,除了有大量的图片和照片之外,还有具体的内容

即以下三方面:

第一小组汇报:什么是白色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用量与日

俱增。塑料制品的在大量使用,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方便了居民的

日常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些塑料制品尤其上大量

的废旧地膜,包装用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

景观和生态带来了很大破坏。由于废塑料制品大多是白色,废塑料对环境的污

染称为“白色污染”。

第二小组汇报:“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做为环境污染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的性质和特殊的来

源,对环境主要有两种危害,一种是视觉污染;另一种是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废塑料制品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在大城市、

旅游区、水体中、铁道旁散落的废塑料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剌激,影响城市、

风景点的整体美感。潜在危害是指废塑料制品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机而带

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第一,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

分和水分。第二,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

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此类情况屡见不鲜。第三,

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料制品很难处理,如果将其填埋,由于其化学性能稳定,

自然降解需用100——200年的时间,会长时间占有土地。

第三小组: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治理白色污染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填埋、焚烧、回收利用

和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这些方式每一种都有效果,但至今尚没有一个公认的

能够彻底解决问题的方式,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塑料制品的消费量会逐渐

增加,怎样减少“白色污染”已摆到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杭州是我国最早

制定有关防治“白色污染”的城市,之后,武汉、哈尔滨、福州、广州、厦门、

宁波、汕头、天津、上海、沈阳、呼和浩特等城市,都相应地出台发有关防治

“白色污染”的文件。从“白色污染”现状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防治

“白色污染”应实行“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

主要手段,以精优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对“白色污染”进行有序治理。

在全国上下掀起了防治“白色污染”的高潮。

呼吁:治理“白色污染”需要大家的热情,更需要大家的参与,“众人拾

柴火焰高”,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清洁,更加健康,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

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让我们行动起来,克服自己的少许不便,坚持每天少

用或不用塑料袋,为治理“白色污染”尽一分力,为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创

造一个健康清新的生活环境。

2.样表

(1)研究性学习

1.开题报告表

课题题目编号

指导教师班级小组

小组成员组长

与课题相关的学科

课题背景(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等):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任务

分工

研究

课题

内容

分解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所需

条件

预期成果

备注

2.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

课题题目编号

指导教师班级小组

活动成员

记录

时间地点

活动

目的

(解决什么问题)

活动

形式

(小组讨论、访问、调查、考查、查阅资料、实地测量等)

组员

分工

过程

简要

说明

结果

(得到什么结论、解决了什么问题、是否完成计划、出现什么新问

题等)

3.访谈记录表

课题题目编号

指导教师班级小组

访问者

记录

时间地点

访

姓名性别年龄

工作单

联系电话

职务专长

访

访问主

要点整

结果(是否达到目的,解决了什么问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等)

被访问者的意见、建议或评价:

签名:

年月日

4.实验记录表

课题题目编号

指导教师班级小组

实验人员

记录

时间地点

实验目

(解决什么问题)

实验内

(小组讨论、访问、调查、考查、查阅资料、实地测量等)

实验工

具设备

实验过

运用的

科学知

实验结

(得到什么结论、解决了什么问题、是否完成计划、出现什么

新问题等)

5.调查结果分析表

课题名称:

活动时间:课时数:活动地点:

参与人员:

内容(主题):

目的:

调查人数:问卷份数:有效份数:

问卷内容:

被调查者身份统计被调查者学历统计

调查内容及所占比例

1、

2、

3、

4、

结论(调查结果统计及所能反映的结论或问题)

6.文摘卡

课题名称:

活动时间:课时数:活动地点:

参与人员:

内容(主题):

目的:

文摘一(请将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篇名、内容摘要记录描述清楚)

文摘二(请将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篇名、内容摘要记录描述清楚)

文摘三(请将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篇名、内容摘要记录描述清楚)

文摘四(请将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篇名、内容摘要记录描述清楚)

文摘五(请将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篇名、内容摘要记录描述清楚)

7.观察记录表

课题名称:

活动时间:课时数:活动地点:

参与人员:

内容(主题):

目的:

观察对象:

运用的学科知识和工具:

详细观察记录

结论:简述是否达到目的,解决、论证了什么问题,得到什么结果等

8.结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

活动时间:课时数:活动地点:

参与人员:

内容摘要:

演示课题成果所需的条件:

课题预期成果:

研究结果的分析的讨论:

结论:

参考书目及资料:

(2)社会实践

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课题名称:

活动时间:课时数:活动地点:

参与人员:

内容(主题):

目的:

证明人姓名:证明人电话:

个人小结与反思(不少于500字):

指导老师签名:

班主任签名:

s2.6第六步,小组长填写结题报告和成果记录

s2.7第七步,组员进行自评互评

s2.8第八步,小组长提交结题申请

s3、社会实践

s3.1第一步,小组长添加社会实践基本信息

s3.2第二步,小组长提交“社会实践基本信息”

审批申请

s3.3第三步,小组成员添加个人社会实践报告

s3.4第四步,组员进行自评互评(与s2.7同)

s4、社区服务(参见“社会实践”相关操作方法)

s4.1第一步,小组长添加社区服务基本信息(参

考s3.1)

s4.2第二步,小组长提交“社区服务基本信息”

审批申请(参考s3.2)

s4.3第三步,小组成员添加个人社区服务报告

(参考s3.3)

s4.4第四步,组员进行自评互评(与s2.7同)

s5编辑框使用方法

本文发布于:2022-12-28 19:00: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84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