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德川家康的生平简介
:
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为日本江户幕府的创建者,日本战国
时代末期、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的武将、战国大名,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日本战
国三英杰另外两位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一,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德川家康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城,父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母为广忠正室于大之方
传通院,原姓松平,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
桶狭间之战后与织田信长结为同盟,本能寺之变后先与羽柴秀吉即丰臣秀吉敌对,后
又迫于形势而向其臣服。1590年随丰臣秀吉灭北条氏,领有关东八州,改建江户城,1600
年关原之战打败丰臣氏,掌握全国大权,1603年任“征夷大”,开幕府于江户今东京,
1615年灭丰臣氏,元和2年1616年,在骏府城死去,享年74岁。
遗体埋葬在骏府的久能山,1年后被改葬到下野国日光,被日本朝廷赐封“东照大权
现”,成为江户幕府之神,在日本东照宫中供奉,被后人称为“东照神君”。
14世纪末期,正值日本历史上群雄割据、战乱迭起之际,出身贫寒、无名无姓的士兵
丰臣秀吉在战乱中力挫敌手,统一了日本,但他在有生之年没能真正巩固统制大名的体制,
1593年8月,丰臣秀吉在弥留之际把自己未成年的儿子丰臣秀赖托付给包括德川家康在内
的5名大臣,德川家康当时是江户今日东京的最高封臣。
但秀吉所信任的德川家康早已对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垂涎已久,丰臣秀吉一死,他立刻
在丰臣家族豢养的各大名中挑起对立,假手除掉了忠于丰臣家族的派别,削减了丰臣秀赖
的领地,把他降为在撮津、河内、和泉拥有65万石的大名,丰臣秀吉时代直辖的城市和
矿山也被没收,战败的91家忠于丰臣家族的大名的土地被德川家康没收来分给拥护他的
大名。
德川家康的实力到1603年已大大超过了丰臣家族,他的江户执政厅成了名符其实的
幕府,他还封自己为“”。
当时“轮流执掌天下”的思想在各大名中间很强烈,德川家康确也无法打破这种思想,
他很快就把的职位让给了他的儿子,企图借此向各大名表示的地位由德川氏世袭,决不能
让给其他人,而实权仍由德川家康掌握。
老谋深算的德川家康,知道年轻的丰臣秀赖不是平庸之辈,决心在自己死之前不消灭
丰臣家族,否则就会成为反对德川势力的核心。他一方面使用各种权术来孤立丰臣秀赖,
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削弱丰臣秀赖的财力,例如借替亡父做法事为名,恢复了大批大的寺院。
1614年11月,丰臣一派被迫首先开战,丰臣家族势单力薄、寡不敌众,终于在第二
年灭亡。
德川家康在消灭了自己的劲敌之后颁布“一国一城令”,只准大名领域内留下一个城
池,其余均毁掉,结果只剩下170座,而当初有3000余座城池。
为了加强对大名的控制,德川家康还通过没收和调换领地等手段,把有势力的大名置
于边境地区和政治、经济、军事上无关重要的地方,而把自己家族的成员安置在要害地区,
他还颁布《禁中并公家诸法度》,规定天子以学问为第一,使天皇完全脱离政治,并对朝
廷有关的皇族、公家的名次,制定年号的办法都做了详尽的规定,它通过这些手段加强了
对朝廷的控制,同时,他还制定了限制寺院势力的法规。
德川消灭了丰臣家族后,就立即让朝廷取消了丰臣秀吉的神号,而自己却在死后带上
了“神”的桂冠,200多年来,他以“东照神君”、“神祖”等偶像的形象为日本人顶礼
膜拜。
人物评价:
德川家康一生的最大业绩在于他继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改组和强化了日本的封
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开创的德川幕府在日本历史上维持了长
达260多年的和平统一局面,这给日本封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庄园制时代略好一点的
社会环境。但是,德川家康所改组和强化的日本封建制度,仍然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
经济的基础上。严格的身分制度把每个人都死死地固定在一个狭窄的框子里,严重地阻碍
了社会的进步。他推动海外贸易并非要民间贸易自由发展,走上近代重商主义的道路,而
是出于幕府政治和经济的需要,维护封建的政治统治,其范围只限于由极少数幕吏、大名、
特权大商人所把持的官方贸易,一旦超出幕府的政治需要,就立即加以取缔或限制。1612
年颁布的禁教令,从1615年开始对朱印船贸易的限制。此外,德川家康晚年推行儒佛合
一的思想统治,这种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大名之间争夺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实现国家统一是这
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德川家康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最后夺取全
国政权,必须对统一的大局有清醒的认识,因时、因地制宜,采取灵活的政策和策略。在
这一点上,可以说他是顺应了时势,举措得宜的。
本能寺之变以后,丰臣秀吉捷足先登,抢先控制了局面,使德川家康失去了一次夺取
全国政权的机会。当时大局虽然对他很不利,但这时他与丰臣秀吉之间的关系和实力已非
昔日的织田信长与他的关系可比。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他采取了有限的行动。1584年,
德川家康应织田信雄之请,与丰臣秀吉战于小牧、长久手,就是出于有限目的的一种有限
行为。长久手之战,德川家康打败了丰臣秀吉的一个支队,打死了丰臣秀吉的勇将池田恒
兴,迫使丰臣秀吉以相当有利于他的条件讲和,这对全国都很有影响,丰臣秀吉对德川家
康不得不另眼相待。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时,没有把德川家康的部队编入渡海战列。丰臣秀
吉出兵朝鲜,使丰臣政权和西南大名损失惨重,而德川家康却在和平建设中积蓄了财力,
壮大了力量。这些变化是丰臣氏政权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德川家康后来夺取全国政
权的重要转折点。
注意内治是德川家康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德川家康的内治是和改组与强化封
建秩序溶为一体的。在取得全国政权前,每占领一地,总要对新领地的统治加以整顿,而
不是一味追求武力扩大版图。夺取全国政权后,为了巩固政权,除保持丰臣秀吉的政治成
果外,又采取了一系列改组和强化封建秩序的措施。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2-12-28 17:41: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80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