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部管理制度

更新时间:2022-12-28 16:17:24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28日发(作者:一般过去时课件)

工程管理部管理制度

工程管理部管理制度

为实现公司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规范工程管

理人员管理行为,指导工程管理人员有序作业,明确职责和权限范

围,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目标、投资进度和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制

定本管理制度。

一、总则

1、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及国家规范,逐级建

立健全工程管理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符合公司管理要求,适应公司

工程管理部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工程管理部所有员工以及各工程驻派现场

员工。

3、工程管理部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章程,遵守公司的各项规

章制度和决定。

4、工程管理部的主要职责,落实公司投资目标,执行对在建、

拟建工程监管实施,参与施工、设计、地勘、监理、检测等技术服务

单位的招投标考察选定和合同洽谈工作,负责各工程现场的图纸会审、

技术交底、开工条件审查、参建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方案审定签字、

安全文明措施、进度、质量、重大变更、应急救援抢险及重大事故处

理方案审定等。

5、工程管理部协管职责,参与各工程规划及方案设计阶段

工程管理部管理制度

的优化,配合各工程前期的报审、报批、报建,配合成本部门对工程前

期投资、实施中投资控制、竣工结算及公司决算等阶段的资料准备,

配合财务部对工程资金筹备及银行在建工程贷款、销售等工作的对接。

6、工程部实行“主管工程师责任制”,各主管工程师为各工程

项目现场的第一责任人。

7、工程管理部处理各项事宜应遵守“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周”

的原则,若超出此时限,应把原因及时上报上级负责人。

8、工程管理部针对应急、重大事故、抢险等工作建立“一事一议”、

“特事特办”制度,相关事项处理后形成会议记录并上报公司。

9、工程管理部考核、奖惩及其他办法参照公司制度执行。

二、工程部公章使用规定

1、工程管理部公章不具备借贷、抵押及商业合同签订效力。

2、工程管理部公章由工程部领导签字或委托签字后方可启用。

3、公章使用前必须在工程管理部进行登记。

4、不得将公章携带外出使用(特殊情况除外)。

5、所有现场签证、材料认价,以及所有涉及到经济、工期、合同

变更和方案变更的文件,必须由工程部领导审核并有分管领导和公司

领导签字后方可加盖公章。

工程管理部管理制度

三、主管工程师管理制度

1、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公司管理制度,

不得徇私行贿受贿、滥用职权疏忽安全质量的控制管理

2、协助公司领导、工程管理部经理做好工程项目的前期运

作。

3、协助工程管理部经理做好工程开工的准备工作。

4、配合开发部工程招投标工作。

5、负责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工作,负责交底记录整理、签

认和发放,跟踪处理图纸会审中提出的问题。

6、负责《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重大技术措施和经济方案审核。

7、监督检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监理规划》的

实施情况

8、负责审查各单位提出的相关变更要求。

9、参加工程监理例会,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进行研究讨论,提出解决办法。

10、负责与外部单位资料和信息的传递。

11、负责工程项目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

12、负责对公司自有施工材料、工程机械及施工的现场管理。

13、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质量工作的组织、落实、

检查、评比

工程管理部管理制度

14、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和移交。

四、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质量控制管理

1、正确理解图纸设计意图,明确工程质量要求,组织施工图纸会

审,做好会审记录。

2、组织承包商工程技术人员了解施工现场水文地质情况,地下、

地面管网情况,相邻位置建筑物的布局情况,督促其拟定切实可行的

施工方案和施工平面布置图。审查承包商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

施工方案,审查承包商机械设备性能及操作人员的资质情况。

3、自工程破土动工至竣工验收全过程进行质量、进度、投资控制,

加强施工安全协管。配合监理方定时召开监理例会,做好各工程项目

的施工日志。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实现合同目标。

4、对基础工程施工应严格控制坐标、高程和层高的准确性。

5、工程施工必须使用合格原材料、构配件,材料进场应按国家和

行业部门要求进行检验、复试,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材

料、构配件。

6、所有隐蔽工程,工程部有关人员必须参与验收,经验收合格,

在验收资料上签字后方可施工。工程施工期间,需监理旁站的项目应

要求监理人员旁站监理,工程部工作人员在条件许可

工程管理部管理制度

的情况下同样应旁站监督。

7、主体工程施工期间,应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确保建筑、

结构标高、轴线的正确性。确保所有构配件标高、位置、断面尺寸的

正确性。所有洞口的标高、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及行业部门

的规定。砼工程模板拆除应有拆除方案,拆模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

有关规定,施工方必须报批后方能拆模。

8、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观感质量、细部质量、尺寸误

差、土建与安装的交叉作业失误。

9、工程施工期间,每月组织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工程质量、

安全检查不少于一次,平时应做到每天至少对在建的单位工程和其他

施工项目巡视一次,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10、单位工程达到竣工验收条件时应对工程质量与工程资料进行

内部核验,提出整改意见。并主持组织进行组织初验和正式验收。

二、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1、质量管理由工程部经理负责,主管工程师具体组织、落实并

督促监理单位与承包商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监督并控制其运作。

2、主管工程师做好现场质量监控,及时搜集反映质量情况的数

据,同时协同各方分析质量数据,研究纠正措施,会同监理单位落实

纠正措施,并及时收集质量处理情况的反馈结果。

工程管理部管理制度

3、在质量关键部位及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工序要求承包商编制专

项施工方案,对工序的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作明确规定,促监理单位

监督承包商认真执行。

4、定期对工程进行质量协查或进行不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和预

测质量问题,协同监理单位和承包商共同确定处理措施,对质量问题

进行处理。

5、监督承包商的“三检制度”以及监理单位的初验、复验制度

的落实情况,督促监理单位建立行之有效的验收程序。

6、督责监理单位严格控制隐蔽工程质量,严格工序质量检查,

验收过程中力求做到细、先、全、严的原则。

7、参与并督促监理单位加强对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的检验

工作,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

8、督促监理单位建立严格的返(停)工制度。根据质量问题与

事故的程度,对质量问题与事故的发生按整改—返工—停工—逐出现

场四种方式进行处罚。

9、返(停)工令由现场工程管理部负责人及监理总监确认后方

可签发。

10、建立严格的质量付款体系。

五、工程例会制度

1、目的:解决工程存在的重大问题或急需协调的问题,保

证工程正常施工;

工程管理部管理制度

2、参加人员:根据需协调内容,组织相关方人员参加,原则上

工程管理部全体每次参加,必要时邀请主管领导参加。

3、开会时间:

(1)定期会议,每周进行一次。

(2)不定期会议,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及时组织;

4、会议组织及主持:由工程管理部经理主持;

5、会议内容:

(1)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技术论证等方面及变更问题的协调会;

(2)工程开工、验收及移交等方面的协调会;

(3)工程配合单位的协调会;

(4)工程其它方面的协调会;

六、文件收发、存档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个人思想道德品质,提高行业管

理和服务水平。

2、督促各专业技术人员对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签认、传递、

汇总核对并归档。

3、及时对各专业技术人员收集到的施工原始记录(包括实验、测

量、质检、原材料、设备运转)检查签证记录、施工照片、影视资料以

及有关的技术文件和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汇总和保管。

工程管理部管理制度

4、对接收归档的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编目上架并编制检索工具,

做好档案借阅记录和登记统计工作。

5、做好部门档案保密和防盗、防火、防鼠、防潮、防尘、防高低

温的措施,以维护档案安全。

6、保守公司档案信息机密,涉及公司经济,合同,管理,技术等

重要信息资料不得外带和网上传送。

7、资料的归档应遵循“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的原则,严禁

弄虚作假、资料不全、不及时、签字不全或代签等。

8、督促各项目部及时将开工申请报告、开工报告、施工许可证、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等及时送公司部

门领导审核签证并留档。

9、在竣工验收后两个月内,必须把所有竣工资料上交公司,经

核查后按公司要求装订成册、登记编号进行归档。

10、经工程管理部审核后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技术方

案等文件必须有文本及电子版备档。

11、开工报告、隐蔽纪录、项目增减项、竣工资料等档案应在签

署后24小时内,将原件(或复印件)收集、保存。

12、会议纪要、报表、通知、公司下发所有管理文件等必须留存

备档。

本文发布于:2022-12-28 16:17: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76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建造师注册
下一篇:摄影培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