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2-12-28 15:08:43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28日发(作者: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第一期)

本篇文档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进行任意编辑

第1页共3页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其翻译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

义的寓言文言文。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

题,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

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两小儿辩日》原文

及其翻译,欢迎参考~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

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

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翻译:

孔子到东方游历,路遇两个小孩儿在争论。便问他们争论的缘故。

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太阳

运行到中午时就离人远了。”

另一个小孩儿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太阳远行到中午时离

人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象车的伞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

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的时候

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本篇文档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进行任意编辑

第2页共3页

两个小孩儿笑着说:“谁说你知识丰富呢?”

解释:

东游:到东方游说。

辩斗:辩论,争胜负。

故:原因,缘故。

以:以为,认为。

去:距离。

车盖:车篷,用来遮阳挡雨。

日中:正午。

及:至,到。

则:就。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为:同“谓”,说。

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沧沧:寒冷的意思。

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3)

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汤,热水。

决:判定。

孰:谁。

汝:你。

知:同“智”智慧。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智慧多呢?为,同“谓”,说。

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3)

及其日中如探汤:其,它(太阳)

之(本文所有):连词不译

介绍: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御寇是战国时期道教

本篇文档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进行任意编辑

第3页共3页

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本来是列子(战国初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弟子、列子后

学著作的汇编,约在战国后期成书。秦始皇焚书坑儒,

《列子》被禁。汉初崇尚黄老,《列子》得行于世。汉武帝独尊

儒术,罢黜百家,《列子》散落民间。汉成帝求遗书于天下,刘向将《列

子》编成八篇,藏于内宫秘府。东晋时,张湛撰《列子注》问世,《列

子》得以广泛流传。《列子·汤问》是_列子_所辑注,里面具有许多_

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有的人也说是孔子所著,到现在还没有

定论。)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

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

州)人,与郑缪公同时。今郑州市东30里圃田乡圃田村北有列子祠。其

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

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

撰)是道家重要典籍。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

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今人根据古代

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题材广泛,有些颇

富教育意义。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翻译两小儿辩日原文翻译

本文发布于:2022-12-28 15:08: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72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