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购物发展论文
一、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
网络购物就是消费者通过网络实现购物的过程。其主要特点是商家与
顾客互不见面,通过网络使商品信息和钱款以电子的形式在网络上进
行传播。所以,网络购物具有以下特点:商品的信息更加深入全面、
减少了商品的销售成本、节约了消费者的时间和体力、消除了消费者
与商家的面对面冲突、降低了商户的经营成本,等等,充分体现了网络
购物的方便快捷、低成本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购物的优点变得更加突出,也就日益成为一
种重要的购物形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7
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
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见下图),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位。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9100万人,同比增长56.2%。仅2008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
为4300万人。
报告还显示:网络购物使用率为25%(见下表),用户人数达到6329
万人,半年内用户量增加了1688万人,已经成为十大网络应用之一。
由此可见,网络购物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
网络购物虽然可以克服实体交易环境对消费者的障碍,为消费者提供
更多的购物机会和便利,但是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公开性,就使得
网络购物的模式与传统实体购物环境的经验模式有所不同。例如,消
费者无法直接面对商家,无法事先检查商品,无法就交易条件与商家
直接进行接触与沟通。因此,网络购物也给消费者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二、网络购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交易主体的诚信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买卖双方在交易的
过程中都可能存在不诚信的行为。对于卖方来说,他可能不会保质保
量地按时发货,或者不能完全地履行所签订的合同,更有些还可能会
设计陷阱,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造成买方在网上购物时承担了极大
的风险。对于买家来说,在网络购物时,选择信用卡进行支付,可能会
有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行为,或者使用伪造的信用卡骗取卖方的货物等
等,卖方就需要为此承担风险。
2.商品质量的认知差异问题。在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看不到商家,摸不
到商品,在选择时,只能用眼观察,或者听别人介绍,而不能亲自感触,
得到的商品信息比较少。因此,消费者在收到商品或服务时,可能发现
品牌或规格跟自己原先的期望有所不同,或者是选择的商品与实际得
到的商品在品质上存在明显的区别,这就使得消费者很难对商品的质
量产生信赖感。
3.网络购物的支付安全问题。网络购物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一手
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可以采取网上结算,即通过汇款的方式或
者使用信用卡(或借记卡)的方式来实现。因此,在“先汇款后发货”
的交易方式中,消费者可能会钱财两空,而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使用
银行卡交易的过程中,消费者在交易时提供的银行卡资料或其他财务
资料极有可能在传递的过程中被不法分子截取。另外,即使传递过程
很顺利,在这些资料进入商家之后,仍有可能被商家不当使用,或被黑
客及商家公司内部未经授权员工盗取的风险。所以,支付方式的不安
全隐患会影响消费者对购物方式的选择。
4.商品物流配送的问题。作为网上购物众多环节中的一环,物流配送
是成功交易的重要保证,而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一直是网络交易发展
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许多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消费者常常抱怨,他们
所定购的商品不能及时送达,有的即使送到了也已是“面目全非”。
有统计显示,在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网民中,有12%以上的人有没收到
商品的经历,物流配送的问题会损坏商家的信誉,很难让消费者满意。
5.商品的售后服务问题。在网络交易形态中,消费者只能从网站上获
取商品的信息,在决定购买时,可能会因为时间仓促而没有经过成熟
的考虑。在商品送达后,难免出现对商品不满意而要求退货的情况。
此时,网络销售者往往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商品出售后均以种种
理由拒绝退货,使得售后保障不能实现。而且由于无法与商家进行面
对面的沟通,发生争议时可能较难求证,特别是与国外商家发生购物
纠纷问题时,更牵涉到证据的搜集及司法管辖等复杂问题,严重影响
了网络购物的推广应用。
6.网络交易的法律保障。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
名法》正式实施,这对于完善我国的网络立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
面对网上购物的错综复杂的环境,只有《电子签名法》是不够的,必须
尽早完善网上交易法律法规,用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网上交易进行规范,
用以保障网络交易的正常运作。
三、促进网络购物发展的对策建议
1.逐步建立我国的征信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的诚信体系很不完善,
企业的信用评估、个人的资信状况都不透明,交易双方都处在极大的
不确定的环境当中,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网络购物活动的有效开展。
因此,目前急需建立个人和企业的完善的诚信体系和诚信查询制度,
为虚拟化交易提供一个可靠的基础。具体做法是:一是要求交易主体
在登记身份的前提下,开展网络交易活动,对于主体的行为有监督作
用;二是对于进行欺骗行为的交易主体,采取制裁措施;三是对于持续
诚信交易的经济主体给予一定的奖励等,用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交易主体不诚信问题的发生。
2.加强网络购物的安全性建设,提高网络购物的接受度。第一,要加强
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提供信息更翔实、操作更简洁、访问更便利的
安全商务网站,吸引更多消费者;第二,加强网络支付的安全建设,组
建一支研究型的队伍,解决网上交易的安全技术问题,包括加密技术、
防火墙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报文摘要技术、认证技术、入侵检测技
术、漏洞扫描技术等问题,并且要随着计算机系统和电子商务技术的
发展而做出不断的更新和改进;第三,可以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
更多的安全保证。
3.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保证网络购物的顺利完成。实物配送在
网络购物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和重视。真正
高效的网上购物活动,需要一个完善的现代化物流体系,才能体现出
网上交易高效、低成本的特征。我国的运输企业众多,再加上厂商在
全国建立了众多的连锁机构,这些资源经过企业间的联合、结盟,重新
优化配置,可以建立跨地区的专业性物流渠道,解决目前货物配送中
存在的问题。
4.促进商家之间的有效竞争,提供优质服务。提供一个公平的外部环
境,实现更自由的竞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商家会提供更好的产品
和更优质的服务,会采用创新的营销策略,用于自身的更好更快发展,
而不是通过欺骗的行为来获得一时之利。在商品买卖的过程中,低价
格是赢得消费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特别是有些商品或服
务的同质化程度日益提高,只有优质的服务才是商家取得竞争优势的
重要法宝。
5.完善网上交易的法律法规。我国可以根据国情,制定一部用以规范
网上交易活动的法律法规,以解决网上交易发展所面临的法律问题。
关于网上交易立法的运用范围,应包括电子合同的效力问题、电子支
付及金融管理、税收与保险、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保护、电子证据与
电子签名的法律认定、政府的强制措施及审查机制、市场准入规则、
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司法的国际管辖和国际协助
等。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推动我国网上购物的良性
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
计报告》,2008,(7).
[2]刘国防.网络购物安全问题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
(8).
[3]伍燕青.浅谈我国网上购物的发展现状[J].华南金融电脑,2007,
(3).
[4]蒋莉.如何防范网络购物风险[J].市场论坛,2005,(7).
[5]周虹.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购物成为一种新型的购物形式。在我
国网络购物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它能为消费者和商家带来诸多的便
利和实惠,但是网络购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其进
一步发展,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网络购物更好地服务于经济。
关键词:网络购物;支付安全;物流配送
本文发布于:2022-12-28 11:2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63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