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469—399BC.)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
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
社会、人生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人的生活领域竖立起一座真善美的理想宫殿,虽然这是唯心
主义的追求,却显示了人类在精神上的勇敢探索。从此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希腊哲
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苏格拉底是雅典一个雕刻匠的儿子,出身贫寒,但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成为具有
全面文化休养的哲学家。他述而不作,没留下任何著作,其思想主要是由他的两个学生柏拉
图和色诺芬的作品中得知的。他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是不守本
分。所以他的哲学追求便集中在认识人自己上。他提出的命题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比如什么
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等,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
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他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
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
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
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因此他的哲学是道
德哲学。他的讨论虽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但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如辩证的认识,认为
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再如讨论中的问答方法,即
辩证法最初的涵义,通过反复问答,揭示对话者的自相矛盾之处来达到正确认识。他强调知
识的作用,强调理性,要求人们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外界事物,发现真理,
并提出概念在认识中的作用,确立了一系列概念范畴。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有深远影响。
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柏拉图(427—437BC.)出自雅典贵族家庭,
生逢希腊城邦危机初现的时代,曾力求用自己的哲学拯救国家和社会。后致力于教书育人,
留下大量著作,主要作品以对话体写就,著名的有《申辩篇》、《会饮篇》、《理想国》等,
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问题。他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核心为“理念论”,
其它理论均以此为基础。在他看来,世界分为感觉中的自然世界和理念中的超自然世界两部
分。由于感知的世界总在不停地变化,人们对它的认识因时、因地、因人、因情而异,因而
感觉世界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的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而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
界的反映。比如说少女和鲜花美时,必先有一个美的概念在判断者心中,这一概念又一定和
美的总体概念相一致,因而在判断者的身外必定有个绝对美的理念。美如此,真与善亦然,
一切具体和抽象事物都有理念。理念是世间万物的原型,万物是理念的摹本。他倡导对永恒
的真善美亦即理念世界的追求,后来人们往往把追求纯精神的唯理主义行为称作柏拉图式的
行为。柏拉图否认现时世界的真实性和感觉经验的可靠性,认为理念是人心之外的一种实体,
真理认识只能靠对它的直接感悟,所以他的哲学是客观唯心论。他的理念论用于现实社会的
改造,便产生了他的理想国的设计。他的哲学认识论却成为西方唯心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
柏拉图像
亚里斯多德(384—322BC.)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哲学是他最
擅长的领域。他师从柏拉图20年,一度任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教师,后回雅典办学,著作
传说达千卷之多,大多散佚,现存162卷,包括《形而上学》、《物理学》、《气象学》、
《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范畴篇》等47部,其中有些作品,可能是赝品。
他是现代许多科学门类的奠基人,哲学到他的手里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他的著作
中,希腊哲学的爱智与深思精神被发展到顶峰。他的哲学与他的导师柏拉图的关系是批判与
继承的关系,其中的批判要多于继承。他有句科学认识史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
理”。反映他的真理高于一切信念。他的哲学认识论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的。他在
《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
有感觉就没有知识。他把柏拉图的理念比作一种拟人的神灵,正如神是神化了的人一样,理
念则不过是永恒化了的自然物体。在批判柏拉图理念的同时,亚里斯多德确立了他的形而上
学的原因论。他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系由4种原因所致:质料因、动力因、形式因、
目的因。这不仅表现于人工的制造物中,而且表现在自然万物的产生之中。他根据无穷后退
不可能的推理原理得出第一原因或第一推动者只能是没有质料的形式,或者称之为神。但这
个神在亚里斯多德眼里实际是一种以精神为实体的东西,现实的思想活动是神的生命。在这
里,神不过是一种探索不已、往复追询的代名词。亚里斯多德还是逻辑学的创始人,他把逻
辑学看作哲学的一部分,提出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前者由个别到一般,后者由一般到个别。
他的研究便是先从收集大量材料开始,通过严密分析、归纳、概括、推理而得出结论。这就
与柏拉图的令人捉摸不定的神密方法明显有别。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
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色诺芬尼的《回忆
录》中,将苏拉格底说成是一个道德高尚、助人为乐、遵守法律、有实际事务主张的好公民,
对他的哲学思想则几乎没有谈到。在柏拉图的对话中,《申辩篇》、《克里多篇》和《斐多
篇》直接叙述了苏格拉底被审判时的自辩以至服毒前的谈话;他的其他早、中期的对话也都
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要对话者,阐述各种哲学思想。此外,和苏格拉底同时的诗人阿里斯托芬
在他的喜剧《云》中,将苏格拉底描写为一个智者,以诡辩和谎言欺骗青年。但一般都认为
这只是一种艺术创造,不是真实历史。
苏格拉底哲学的基本要点是,他在批判自然哲学,特别是在批判阿那克萨哥拉的哲学
中得出了目的论,在批判智者学派中得出了道德上的普遍原则,而苏格拉底哲学的中心内
容是关于建立道德原则的普遍方法。具体来说,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
面:
目的论。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研究自然本身转到注重研究社会伦理和人。但他们只停
留在感性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柏拉图在《斐
多篇》中介绍说,苏格拉底早年也研究过自然哲学,一心追求研究事物的原因。但当这种研
究无法帮助他解释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时,他就感到迷惑和不满足。后来听到阿那克萨哥拉
讲“奴斯”,觉得很高兴。但研究阿那克萨哥拉的著作后,发现他在解释具体的自然现象时又
放弃了奴斯,仍用物质作机械的解释。而哲学所研究的应当是:为什么生成这种东西?为什
么能够生成这种东西?这样,苏格拉底在反对自然哲学中提出了自己关于原因的主张,即目
的论。在苏格拉底看来,世界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是其中有一种支配力量,它使万物成为
如此的样子,并且是最好的,这个支配力量就是“好”(“善”)。善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一个
基本概念,是说明事物“为什么”的原因。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善或目的具有相同的意思。
他认为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追求一种完满性原则,整个世界的万物都具有这样的目的性。
这样,苏格拉底就把目的论当成了他的世界观。
用目的论来说明世界,这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古希腊哲学正是从苏格拉底
开始,自然哲学中决定论的宇宙观为目的论的宇宙观所代替。目的论的提出,在于对世界的
统一性,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及自然中谐调的现象等作出哲学上的解释。这种解
释力图克服自然哲学中的机械决定论,宇宙运动的循环论,和把精神、意识现象统统归结为
物质的组成方式不同的片面性观点,同时也力图克服智者们不重视研究原因,把一切都看成
相对的、主观的、可怀疑的错误观点,这在认识史上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苏格拉底对
世界统一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理解是错误的,具有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倾向。
在苏格拉底看来,整个宇宙都服从一种目的、一个“好”的原则。这是由于神的存在和神
的力量才把世界万物设计得如此之好,如此完满无缺,并且追求着最好的目的,从而使世界
成为一个有秩序、有意志,且发展得愈加完好的统一整体。从反对自然哲学的因果决定论,
到主张目的论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再到承认作为最高目的的神的存在的有神论,这是苏格拉
底世界观的基本面貌。苏格拉底的神学目的论思想,直接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并对中世纪的哲学和神学,乃至近代哲学和科学都发生过不少的影响,是欧洲哲学史上一个
源远流长的重要理论。
美德论。
苏格拉底既然把世界归为一种善的目的,且认为这是由神决定的,那么研究自然对人来
说就是无意义的,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而且,干涉自然的事,就是对神的不敬。这样,苏格
拉底就主张从新方向和用新方法来研究哲学。于是,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
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提出了这样的哲学口号:“知道
你自己。”这构成了苏格拉底的基本哲学主张,同时也标志了古希腊哲学史从自然哲学到人
学的转变。在苏格拉底的思想里,所谓“知道你自己”就是要把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事和自
己的心灵,认识人事中的善和心灵的善,改善人的心灵,从此出发,苏格拉底建立了他的美
德论和方法论。
在苏格拉底时代,智者运动使传统的道德观念面临全面的崩溃。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
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普遍的定
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
可以随各人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
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如什么是勇敢、美、正义等等。对话者都以这
种和那种特殊的事例来回答,均被苏格拉底所否定。他说,我不是要你回答这一种美或者那
一种美,而是要你说明美之所以为美,即美自身。所以,苏格拉底所追求的不是关于“美的
事物”、“正义的事物”这类具体知识,而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
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苏格拉底所寻求的“美自身”、“正义自身”,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
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
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无穷无尽,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
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
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美德
即知识”这个命题构成了苏格拉底关于道德问题的基本主张。它与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和个人
主义的倾向相反。在他看来,有了知识,懂得了道德的本性,掌握了善的概念,就必然能够
做出符合善的事情。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
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
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也就是说,在他看
来,现实的、具体的道德行为是矛盾的,具有相对性,既有善也有恶。但道德作为知识则是
绝对的、永恒的,因为善的概念的本身,即善之为善,乃是完全的、绝对的善,是不包含任
何恶的善。人们只有认识了道德的含意,真正懂了道德,才可以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因此,
苏格拉底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在他看来,道德既为知识,而知识、智慧当然是教育的结果,
所以道德也是可以教育的。通过教育使人具有道德的知识,了解善与恶的区别,使心灵为智
慧所武装,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
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
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
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
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
中起了积极作用。
苏格拉底道德论中还有一个重要思想:人不会有意为恶。他认为道德既为知识,那么有
知识,深明大义,自然就会有道德,而无知、愚昧也就无道德而言。但由于愚者无知,虽做
不出善事,也不知为恶,相反还会把恶看作善,所以没有人有意为恶。他说,有意为恶的人,
较无意为恶的人,还更高尚些,因为前者知道什么是善,故具有为善的条件,而后者则什么
也不懂,所以是最无希望的了。
苏格拉底提出的“道德即知识”的思想在伦理学史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他把道德与认
识、知识与行为结合起来,一方面把道德行为知识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又把知识判断和价
值判断相联系,这种从认识论和科学上来了解道德本质的做法积极而又有启发意义。但苏格
拉底把道德绝对化和永恒化了,当他完全排斥了道德的具体性、历史性和现实性时,也就走
向唯心主义了。
方法论和概念论。
苏格拉底的道德学说确定了道德就是知识的观点。他认为,道德知识与现实无关,也不
以个人感觉和相对的意见为标准。这样,研究道德的问题,首先就必须改善人的心灵,以便
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认识真理。因此在苏格拉底那里,道德的问题就成了真理的问题、认
识论的问题。苏格拉底由此引出了方法论问题。
苏格拉底的方法,主要是指讨论道德定义的方法,它有如下这样一些特点:首先,苏格
拉底的方法是一种怀疑法。据《申辩篇》中记载苏格拉底的自述,他发现自我的途径与追求
真知识分不开。苏格拉底曾到处寻找比他更有智慧的人,他去找了政治家、诗人和巨匠等。
经过他一一访问之后,他认识到,所有认为自己有智慧的人,其实并不智慧,反倒证明了苏
格拉底是智慧的,而苏格拉底所以能比他们强,不是因为他有知识,而是因为他承认自己无
知识,“自知其无知”。这段自述的哲学意义在于:他认为对于自然真理的追求无穷无尽;感
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不确定。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
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因此,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
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这样,苏格
拉底就确定了“知道自己无知”的重要命题。这个命题中所包含的一个思想,即认识从怀疑开
始。在苏格拉底看来,那些认为自己有智慧的人,其实都是独断论者。他认为,人们只有承
认自己的无知,才能从贸然的意见中解放出来,从而为接受智慧提供前提。苏格拉底的“知
道自己无知”的命题是反对智者学派的,更是反对普罗塔哥拉以个人作为真理尺度的主观主
义观点的。
其次,苏格拉底的方法是一种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意见的对立和冲突,从中
不断揭露矛盾,克服矛盾,最后达到真理的方法。苏格拉底的这个方法包括四个环节:(1)
讽刺。即从对方的意见中引出矛盾,迫使其陷入窘态,或者迫使其否定所肯定的东西。(2)
助产术。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他这样解决这个矛盾:
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
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象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
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
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
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理论直接产生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回忆说”,
也是后来唯心主义“天赋观念”说的先导。从教育思想看,苏格拉底提倡启发式教育法,反对
灌输法,有积极意义。(3)归纳。即通过讽刺否定了个别的、偶然的、错误的意见,通过
助产术不断找到普遍的、必然的道理,也即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4)结论或定义。即是
对找到的真理加以表述,或者加以定义。苏格拉底在这里,从无知开始,经过运用讽刺、助
产术、最后归纳出定义。这种方法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在苏
格拉底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就是
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辩证法形式,也就是本来意义上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的方法论提出了舍个别而求一般的重要问题。当他引导人们排除所谓主观感觉
的混乱、自以为是的意见和个别的偶然的东西时,普遍的原则也就被确定了。这就形成了苏
格拉底的概念论。寻找道德的概念,或者说寻找事物的概念,这是苏格拉底的对话和论证所
要达到的目的,而他的方法论是达到概念论的手段。
从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看,苏格拉底的方法己经触及到了人类认识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成为后来的形式逻辑的归纳推论的先声。他的概念论突出地强调认识的相对稳定性和确定性
的原则,对后来的形式逻辑的定义学说有一定影响。同时,他的方法论和概念论对于克服智
者们中间的某些诡辩论倾向也有一定意义。但苏格拉底的方法论以一般排斥个别,否定事物
的相对性和矛盾变化为特征。而他的概念论则把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共性,看成是绝对的、
不变的和超验的,从而否定了具体事物的真实性。苏格拉底哲学中的这种唯心主义观点和方
法,为柏拉图的理念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
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
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
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
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肉体是“多”,它可以聚合
和分解;而灵魂是“一”,是单一的东西,没有部分,它不能分散,因而无所谓聚合,所以灵
魂不会生灭,它永恒存在。这种单一性的东西不是物质性的“原子”,而是精神性的实体。从
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
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
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
到事物的本质。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
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
话的时代。苏格拉底将精神和物质明确对立起来,就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
人。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一生从事的学术研究活动涉及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政治
学、经济学、伦理学、历史学、美学及哲学等各方面的问题,且写下了大量的著作。这些著
作很多已失传,但留存下来的也不少。这些留传下来的著作是经过后人大量的考证校勘、编
纂整理的,其中当然有讹误、遗漏、不完全、不恰当之处,但这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整个思想
体系来说并无重大损害,这些著作足以使我们了解他的哲学思想。
“第一哲学”。
亚里士多德在知识领域中作过多方面探讨和研究,。他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将科学分
成几类:(1)逻辑学,这是求知的工具,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分析法”;(2)理论科学,这
是以求知本身为目的的科学,即为求知而求知的科学,它又分为第一哲学、数学和物理学(包
括天文、气象、生物、生理、心理学等;(3)实践科学,这是探求作为行为标准的知识,
包括政治学、伦理学等;(4)制作(生产)科学,这是寻求制作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与有艺
术价值的东西的知识,如诗学等。
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把第一哲学与其他科学区别开来。他说:第一哲学专门研究“有”(或
译“存在”)本身,以及“有”凭本性具有的各种属性;它考察作为“有”的“有”,以及“有”作为“有”
而具有的各种属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与其它科学不同,它研究的是客观自然界一切
事物的产生、灭亡、运动、变化的最根本、最原始的原因,这也就是“第一因”。哲学是关于
第一因的学问。因此,亚里士多德称其为“第一哲学”。“第一哲学”所探讨的就是哲学的基本
理论问题,特别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在这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很
接近唯物主义,且显露出很多辩证法思想;但他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点不彻底,常陷于混
乱,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动摇徘徊,最后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
学中去。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基本特点。
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亚里士多德在“第一哲学”中提出了实体说、四因说、形式质
料说及潜能和现实说。这些学说是他在对希腊以前诸哲学家的学说,特别是对柏拉图学说进
行分析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虽是柏拉图的高足,但并不墨守于柏拉图的体系。相反,
他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了激烈批评。他说:“我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他对柏拉图的批
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柏拉图的理念论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总是个别存在的,
而个别事物决不是由于有什么在它之外且与它相分离的理念的存在,然后存在的,即:处在
事物之外、与事物相分离的理念不能产生个别事物。理念不仅不能解释事物的存在,且理念
本身的存在还有待于说明。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种脱离了个别事物的理念本身的存在很成
问题。他指出,凡是同一类的东西总有它们的共性(共相或一般),但该共性决不可跟个别
东西脱离开来而独立存在。总之,因为理念不是存在于与之相应的个别事物之中的,因此理
念不能对事物的存在有所帮助。
(2)柏拉图的理念论没有说清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指出,柏拉图把理
念说成是“模型”、事物是“摹仿”或“分有”其理念而来的,这种说法根本说不通,“只不过是说
空话、打诗意的比方而已”。事实上,不必有什么理念作模型,事物照样能够存在或生成,
事物根本不是“摹仿”或“分有”理念来的。相反,用“摹仿”或“分有”解释事物会产生很多混乱。
如,事物往往是许多属性的统一体。按照柏拉图理论,同一事物会有几个模型,因而就得摹
仿(或“分有”好几个“形式”(理念)了。如具体个别的人必须“分有”“动物、两足的、人本身”
等理念。这些理念各自独立存在,但在现实中个别的人身上是统一不可分的。这些理念怎样
合而为一?又如,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种属关系,作为属,它是个别事物的模型(理念),
但同时它又须以种为自己的模型(理念),这样一来,同一件东西既是模型又是摹本了。再
如,若说事物“分有”了理念A,则会有某种东西为它们所共有,或说它们之间会有共同点,
这样就等于说在事物a与理念A之外,必还有另一个理念被此一事物(a)与此一理念(A)
所“分有”。照此推下去,就会推至无穷。如苏格拉底分有“人”这个理念,则他们之间必有其
共同点,则在它们之外必有第三者为他们所分有,如此还可推下去以至无穷。亚里士多德称
这一矛盾为“第三者”的矛盾。再如,理念与事物之间究竟如何相对应?否定的东西、坏的东
西、无价值的东西有没有理念?柏拉图的看法常常前后矛盾,含糊不清。
(3)柏拉图理念论不能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据柏拉图学说,理念是永恒的,即没有
运动变化、产生和消灭。理念若为个别事物的原因(模型),则作为理念摹本的个别事物就
不可能有生灭变化。但个别事物总是有运动变化的,总是处在产生和消灭的过程之中,这是
为柏拉图所承认的事实。不变的理念究竟如何能产生变化的事物呢?柏拉图的理念说无法解
决这个矛盾。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缺少动力因,因而无法逾越理念和事物之间
的鸿沟。
(4)亚里士多德也批判了柏拉图派的理念数论,指出“数”和“理念”一样,都是不能和具
体事物相分离而独立存在的。我们可以在思想上将事物的数量关系与事物分离开来作为研究
对象,但思想上的分离不等于实际上的分离。
总之,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理念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它把理念看作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
存在的实体,即把事物的一般和个别割裂开来。亚里士多德的批判从根本上揭露了唯心主义
的认识论根源及其实质,这在哲学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
判不彻底,因为他在对待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上有时正确,有时糊涂,他并没有把他的唯
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
实体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哲学是专门研究“有”作为“有”的一种学问,而“实体”(substance)
正是他所谓的“有”的中心,因而也是他第一哲学的核心。他说,“实体是什么”这个问题也就
是“„有‟是什么”这个问题。他认为,实体最主要的共同特征或基本含义是:它是一切东西的
主体或基质、基础。这就是说,实体是客观独立存在的,而不是依赖于任何其他东西的。从
逻辑上说,实体是主词,别的范畴、概念是宾词,是表述它的,而它并不表述别的东西。故
别的范畴依赖于主体、只能存在于主体之中。任何数量、性质、关系只能是属于主体的,不
能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总之,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在任何意义上都是第一的:在定义上
是第一,因为在每一个词的定义里,必须出现它的实体的定义;在认识次序上是第一,因为
只有当我们知道一样东西“是什么”时,我们才能说对这样的东西认识得最完全;在时间上是
第一,因为只有实体才能独立存在,其它范畴(表示数量或性质等)没有一个能独立存在。
但究竟什么东西才算是实体,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前后并不一致。
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对实体作了第一和第二之分。第一实体仅指客观存在的个
别事物或说是某个个体;第二实体指个别事物所属于的(或说是包含了个别事物的)种或属。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对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作了比较分析。他认为,一切实体都有一个共同特
性:“不能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即实体都是独立存在的。第一实体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
第二实体亦然。但亚里士多德又认为,第一实体是最真实存在的东西,可以最得当地被称为
实体,因为第一实体是其他一切东西的基础,而其他一切东西或是被用来述说它们,或是存
在于它们里面。即:其它东西是用来说明它们,或是依存于它们的。第二实体(种和属)虽
然也是实体,但其实体性不如个别事物,因为它们可以用来表达个体,即成为判断(或命题)
的宾词,而第一实体不能用来表述任何东西,不能成为任何判断或命题的宾词。但亚里士多
德又说,“种”和“属”表述第一实体和其它范畴表述第一实体不同。因为在所有表述第一实体
的宾词中,只有“属”和“种”才能说明第一实体“是什么”,其它只是说明第一实体(主词)的数
量、性质、所在地、状态等。所以,“属”和“种”仍然称得上是实体。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
还认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看起来好象都表示某个不可分的单一的东西,实际上并不然,
因为第一实体所表示的确实是某个单一性的个别东西,但第二实体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具有
某一性质的一类东西。
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实体的学说表明他把个别事物、自然界看作真实的、客观存在的、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在他看来,第一性的东西是物质的(个体)而不是精神的(理念),
这是一种素朴唯物主义观点。他关于第二实体的学说也不同于柏拉图的理念说,他的第二实
体就是普遍的、一般的东西,但他并没有把事物的共相、本质看作超自然的东西,而把它们
看作是与客观世界中的个别事物(第一实体)有着密切关系的。他也没有把第二实体置于第
一实体之上,相反,他把第一实体看作是最根本的,是所有其它东西的基础和主体。这些观
点也接近于唯物主义。此外,亚里士多德还承认,实体能有所变化。由于实体自身的变化,
因而同一实体在不同情况下会具有相反性质。这种看法含有辩证法因素。
但亚里士多德实体说中的唯物主义观点很不彻底,在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上,他的思想有
些混乱。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二实体可用来述说主体,但它却并不存在于主体里面,就是说它
是独立于主体而存在的。比如“人”可用来说明个别人,但并不存在于作为主体的个别人里面。
这样,作为一般的“人”(属概念)就可以与个别人相分离而存在了。这是把一般与个别割裂
开来的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在《形而上学》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把实体说和“四因说”、“质料”“形式”说联系起来。他一方
面提出质料、形式及二者的结合(个体)都是实体,另一方面又强调形式是最后的最根本的
实体,是“现实实体”。因为他认为,实体除了具有主体或基质的含义外,更重要的是还具有
本质的含义。而规定一事物本质的东西不是质料,而是形式,因为形式是决定某物成为某物
的真正原因,形式使某物具有不同于它事物的特点和特征。因此,形式较之质料、因而也较
之质料与形式的结合(即个体)更根本、更重要,形式才是第一实体。这样,亚里士多德就
背离了个体是第一实体的素朴唯物主义观点,而趋向柏拉图式的唯心主义,因为柏拉图的“理
念”也是指事物的本质,它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是同一个词。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在《形
而上学》中还批评以前的唯物主义者走入了歧途,因为他们无视无形东西的存在,把质料只
应用于有形事物。他强调,在可感觉的有形个别事物之外,在物理实体之外,必然还有一个
无感觉实体或非感觉实体,它与可感觉物理本体(自然实物)不一样,没有生灭变化,因而
可称为“永恒不动的实体”,这个永恒不动的实体是引起运动变化的根源,是“最初的那个东
西”,即“第一推动者”。这些都是极其错误的唯心主义观点。
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是第一实体的思想与柏拉图的理念论有所不同。因为他的形式不象
柏拉图的理念那样只是一个与事物同名的东西,而是要有具体内容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形
式也不象柏拉图的理念那样构成一个与具体事物相分离的世界,他强调形式与质料相结合,
因而形式存在于个别事物中。所以,亚里士多德不象柏拉图那样完全倒向唯心主义,而是在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摇摆。
亚里士多德关于实体的学说,尤其是关
本文发布于:2022-12-28 11:1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62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