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4页)
2014
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
1.(5分)(2014•新课标Ⅱ)设集合M={0,1,2},N={x|x2
﹣3x+2≤0},则M∩N=()
A.{1}B.{2}C.{0,1}D.{1,2}
2.(5分)(2014•新课标Ⅱ)设复数z
1
,z
2
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关于虚轴对称,z
1
=2+i,则
z
1
z
2
=()
A.﹣5B.5C.﹣4+iD.﹣4﹣i
3.(5分)(2014•新课标Ⅱ)设向量,满足|+|=,|﹣|=,则•=()
A.1B.2C.3D.5
4.(5分)(2014•新课标Ⅱ)钝角三角形ABC的面积是,AB=1,BC=,则AC=()
A.5B.C.2D.1
5.(5分)(2014•新课标Ⅱ)某地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表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
是0.75,连续两天为优良的概率是0.6,已知某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则随后一天的空气
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
A.0.8B.0.75C.0.6D.0.45
6.(5分)(2014•新课标Ⅱ)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表示1cm),图中粗线
画出的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该零件由一个底面半径为3cm,高为6cm的圆柱体毛坯切削
得到,则切削掉部分的体积与原来毛坯体积的比值为()
第2页(共24页)
A.B.C.D.
7.(5分)(2014•新课标Ⅱ)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x,t均为2,则输出的S
=()
A.4B.5C.6D.7
8.(5分)(2014•新课标Ⅱ)设曲线y=ax﹣ln(x+1)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y=2x,
则a=()
A.0B.1C.2D.3
9.(5分)(2014•新课标Ⅱ)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为
()
A.10B.8C.3D.2
10.(5分)(2014•新课标Ⅱ)设F为抛物线C:y2
=3x的焦点,过F且倾斜角为30°的直
线交C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则△OAB的面积为()
A.B.C.D.
11.(5分)(2014•新课标Ⅱ)直三棱柱ABC﹣A
1
B
1
C
1
中,∠BCA=90°,M,N分别是A
1
B
1
,
A
1
C
1
的中点,BC=CA=CC
1
,则BM与AN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第3页(共24页)
A.B.C.D.
12.(5分)(2014•新课标Ⅱ)设函数f(x)=sin,若存在f(x)的极值点x
0
满足
x
0
2+[f(x
0
)]2
<m
2
,则m的取值范围是()
A.(﹣∞,﹣6)∪(6,+∞)B.(﹣∞,﹣4)∪(4,+∞)
C.(﹣∞,﹣2)∪(2,+∞)D.(﹣∞,﹣1)∪(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5分)(2014•新课标Ⅱ)(x+a)10
的展开式中,x
7
的系数为15,则a=.
14.(5分)(2014•新课标Ⅱ)函数f(x)=sin(x+2φ)﹣2sinφcos(x+φ)的最大值为.
15.(5分)(2014•新课标Ⅱ)已知偶函数f(x)在[0,+∞)单调递减,f(2)=0,若f(x
﹣1)>0,则x的取值范围是.
16.(5分)(2014•新课标Ⅱ)设点M(x
0
,1),若在圆O:x2+y2
=1上存在点N,使得∠
OMN=45°,则x
0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验算步骤.
17.(12分)(2014•新课标Ⅱ)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
=1,a
n+1
=3a
n
+1.
(Ⅰ)证明{a
n
+}是等比数列,并求{a
n
}的通项公式;
(Ⅱ)证明:++…+<.
18.(12分)(2014•新课标Ⅱ)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
ABCD,E为PD的中点.
(Ⅰ)证明:PB∥平面AEC;
(Ⅱ)设二面角D﹣AE﹣C为60°,AP=1,AD=,求三棱锥E﹣ACD的体积.
19.(12分)(2014•新课标Ⅱ)某地区2007年至2013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y(单位:
千元)的数据如表:
第4页(共24页)
年份2013
年份代号t1234567
人均纯收入
y
2.93.33.64.44.85.25.9
(Ⅰ)求y关于t的线性回归方程;
(Ⅱ)利用(Ⅰ)中的回归方程,分析2007年至2013年该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
入的变化情况,并预测该地区201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附: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
=﹣.
20.(12分)(2014•新课标Ⅱ)设F
1
,F
2
分别是C:+=1(a>b>0)的左,右焦点,
M是C上一点且MF
2
与x轴垂直,直线MF
1
与C的另一个交点为N.
(1)若直线MN的斜率为,求C的离心率;
(2)若直线MN在y轴上的截距为2,且|MN|=5|F
1
N|,求a,b.
21.(12分)(2014•新课标Ⅱ)已知函数f(x)=ex
﹣e﹣x
﹣2x.
(Ⅰ)讨论f(x)的单调性;
(Ⅱ)设g(x)=f(2x)﹣4bf(x),当x>0时,g(x)>0,求b的最大值;
(Ⅲ)已知1.4142<<1.4143,估计ln2的近似值(精确到0.001).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
请写清题号.【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22.(10分)(2014•新课标Ⅱ)如图,P是⊙O外一点,PA是切线,A为切点,割线PBC
与⊙O相交于点B,C,PC=2PA,D为PC的中点,AD的延长线交⊙O于点E,证明:
(Ⅰ)BE=EC;
(Ⅱ)AD•DE=2PB
2
.
第5页(共24页)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3.(2014•新课标Ⅱ)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
坐标系,半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θ,θ∈[0,]
(Ⅰ)求C的参数方程;
(Ⅱ)设点D在半圆C上,半圆C在D处的切线与直线l:y=x+2垂直,根据(1)
中你得到的参数方程,求直线CD的倾斜角及D的坐标.
六、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24.(2014•新课标Ⅱ)设函数f(x)=|x+|+|x﹣a|(a>0).
(Ⅰ)证明:f(x)≥2;
(Ⅱ)若f(3)<5,求a的取值范围.
第6页(共24页)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
1.(5分)(2014•新课标Ⅱ)设集合M={0,1,2},N={x|x2
﹣3x+2≤0},则M∩N=()
A.{1}B.{2}C.{0,1}D.{1,2}
【分析】求出集合N的元素,利用集合的基本运算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N={x|x
2
﹣3x+2≤0}={x|(x﹣1)(x﹣2)≤0}={x|1≤x≤2},
∴M∩N={1,2},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比较基础.
2.(5分)(2014•新课标Ⅱ)设复数z
1
,z
2
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关于虚轴对称,z
1
=2+i,则
z
1
z
2
=()
A.﹣5B.5C.﹣4+iD.﹣4﹣i
【分析】根据复数的几何意义求出z
2
,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z
1
=2+i对应的点的坐标为(2,1),
∵复数z
1
,z
2
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关于虚轴对称,
∴(2,1)关于虚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1),
则对应的复数,z
2
=﹣2+i,
则z
1
z
2
=(2+i)(﹣2+i)=i2
﹣4=﹣1﹣4=﹣5,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
基础.
3.(5分)(2014•新课标Ⅱ)设向量,满足|+|=,|﹣|=,则•=()
A.1B.2C.3D.5
【分析】将等式进行平方,相加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
∴分别平方得+2•+=10,﹣2•+=6,
第7页(共24页)
两式相减得4•=10﹣6=4,
即•=1,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基本运算,利用平方进行相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基
础.
4.(5分)(2014•新课标Ⅱ)钝角三角形ABC的面积是,AB=1,BC=,则AC=()
A.5B.C.2D.1
【分析】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列出关系式,将已知面积,AB,BC的值代入求出sinB的
值,分两种情况考虑:当B为钝角时;当B为锐角时,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
求出cosB的值,利用余弦定理求出AC的值即可.
【解答】解:∵钝角三角形ABC的面积是,AB=c=1,BC=a=,
∴S=acsinB=,即sinB=,
当B为钝角时,cosB=﹣=﹣,
利用余弦定理得:AC
2
=AB
2+BC2
﹣2AB•BC•cosB=1+2+2=5,即AC=,
当B为锐角时,cosB==,
利用余弦定理得:AC
2
=AB
2+BC2
﹣2AB•BC•cosB=1+2﹣2=1,即AC=1,
此时AB
2+AC2
=BC
2
,即△ABC为直角三角形,不合题意,舍去,
则AC=.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熟
练掌握余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5.(5分)(2014•新课标Ⅱ)某地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表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
是0.75,连续两天为优良的概率是0.6,已知某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则随后一天的空气
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
A.0.8B.0.75C.0.6D.0.45
【分析】设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为p,则由题意可得0.75×p=0.6,由此解
得p的值.
第8页(共24页)
【解答】解:设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为p,则由题意可得0.75×p=0.6,
解得p=0.8,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6.(5分)(2014•新课标Ⅱ)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表示1cm),图中粗线
画出的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该零件由一个底面半径为3cm,高为6cm的圆柱体毛坯切削
得到,则切削掉部分的体积与原来毛坯体积的比值为()
A.B.C.D.
【分析】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通过三视图的数据求解几何体的体积即可.
【解答】解:几何体是由两个圆柱组成,一个是底面半径为3高为2,一个是底面半径为
2,高为4,
组合体体积是:3
2π•2+22π•4=34π.底面半径为3cm,高为6cm的圆柱体毛坯的体积为:3
2π×6=54π
切削掉部分的体积与原来毛坯体积的比值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与几何体的关系,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
及计算能力.
7.(5分)(2014•新课标Ⅱ)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x,t均为2,则输出的S
=()
第9页(共24页)
A.4B.5C.6D.7
【分析】根据条件,依次运行程序,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若x=t=2,
则第一次循环,1≤2成立,则M=,S=2+3=5,k=2,
第二次循环,2≤2成立,则M=,S=2+5=7,k=3,
此时3≤2不成立,输出S=7,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的识别和判断,比较基础.
8.(5分)(2014•新课标Ⅱ)设曲线y=ax﹣ln(x+1)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y=2x,
则a=()
A.0B.1C.2D.3
【分析】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即f′(x
0
)表示曲线f(x)在x=x
0
处的切线斜率,再
代入计算.
【解答】解:,
∴y′(0)=a﹣1=2,
∴a=3.
故选:D.
第10页(共24页)
【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的是导数的几何意义,这个知识点在高考中是经常考查的
内容,一般只要求导正确,就能够求解该题.在高考中,导数作为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工
具,经常会被考查到,特别是用导数研究最值,证明不等式,研究零点问题等等经常以
大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在复习时要引起重视.
9.(5分)(2014•新课标Ⅱ)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为
()
A.10B.8C.3D.2
【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确定z
的最大值.
【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ABC).
由z=2x﹣y得y=2x﹣z,
平移直线y=2x﹣z,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2x﹣z经过点C时,直线y=2x﹣z的截距最小,
此时z最大.
由,解得,即C(5,2)
代入目标函数z=2x﹣y,
得z=2×5﹣2=8.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的数
学思想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第11页(共24页)
10.(5分)(2014•新课标Ⅱ)设F为抛物线C:y2
=3x的焦点,过F且倾斜角为30°的直
线交C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则△OAB的面积为()
A.B.C.D.
【分析】由抛物线方程求出焦点坐标,由直线的倾斜角求出斜率,写出过A,B两点的直
线方程,和抛物线方程联立后化为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根与系数关系得到A,B两
点纵坐标的和与积,把△OAB的面积表示为两个小三角形AOF与BOF的面积和得答案.
【解答】解:由y
2
=2px,得2p=3,p=,
则F(,0).
∴过A,B的直线方程为y=(x﹣),
即x=y+.
联立,得4y
2
﹣12y﹣9=0.
设A(x
1
,y
1
),B(x
2
,y
2
),
则y
1
+y
2
=3,y
1
y
2
=﹣.
∴S
△OAB
=S△OAF
+S△OFB
=×|y
1
﹣y
2
|==×
=.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考查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涉及直线和圆锥
曲线关系问题,常采用联立直线和圆锥曲线,然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解
题,是中档题.
11.(5分)(2014•新课标Ⅱ)直三棱柱ABC﹣A
1
B
1
C
1
中,∠BCA=90°,M,N分别是A
1
B
1
,
A
1
C
1
的中点,BC=CA=CC
1
,则BM与AN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
【分析】画出图形,找出BM与AN所成角的平面角,利用解三角形求出BM与AN所成
角的余弦值.
【解答】解:直三棱柱ABC﹣A
1
B
1
C
1
中,∠BCA=90°,M,N分别是A
1
B
1
,A
1
C
1
的中
第12页(共24页)
点,如图:BC的中点为O,连结ON,
,则MN0B是平行四边形,BM与AN所成角就是∠ANO,
∵BC=CA=CC
1
,
设BC=CA=CC
1
=2,∴CO=1,AO=,AN=,MB==
=,
在△ANO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os∠ANO===.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异面直线对称角的求法,作出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平面角是解题的关键,
同时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
12.(5分)(2014•新课标Ⅱ)设函数f(x)=sin,若存在f(x)的极值点x
0
满足
x
0
2+[f(x
0
)]2
<m
2
,则m的取值范围是()
A.(﹣∞,﹣6)∪(6,+∞)B.(﹣∞,﹣4)∪(4,+∞)
C.(﹣∞,﹣2)∪(2,+∞)D.(﹣∞,﹣1)∪(1,+∞)
【分析】由题意可得,f(x
0
)=±,且=kπ+,k∈Z,再由题意可得当m2
最小时,|x
0
|最小,而|x
0
|最小为|m|,可得m2
>m
2+3,由此求得m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f(x
0
)=±,即=kπ+,k∈z,即x
0
=m.
再由x
0
2+[f(x
0
)]2
<m
2
,即x
0
2+3<m2
,可得当m
2
最小时,|x
0
|最小,而|x
0
|最小为|m|,
∴m
2
>m
2+3,∴m2
>4.
求得m>2,或m<﹣2,
故选:C.
第13页(共24页)
【点评】本题主要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的零点的定义,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属于中档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5分)(2014•新课标Ⅱ)(x+a)10
的展开式中,x
7
的系数为15,则a=.
【分析】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中,令x的幂指数等于3,求出r的值,即可求得x
7
的系数,再根据x
7
的系数为15,求得a的值.
【解答】解:(x+a)
10
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r+1
=•x10﹣r
•a
r
,
令10﹣r=7,求得r=3,可得x
7
的系数为a
3
•=120a
3
=15,
∴a=,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展开式中某项的
系数,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
14.(5分)(2014•新课标Ⅱ)函数f(x)=sin(x+2φ)﹣2sinφcos(x+φ)的最大值为
1.
【分析】由条件利用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余弦公式化简函数的解析式为f(x)=sinx,
从而求得函数的最大值.
【解答】解:函数f(x)=sin(x+2φ)﹣2sinφcos(x+φ)=sin[(x+φ)+φ]﹣2sinφcos
(x+φ)
=sin(x+φ)cosφ+cos(x+φ)sinφ﹣2sinφcos(x+φ)=sin(x+φ)cosφ﹣cos(x+φ)sinφ
=sin[(x+φ)﹣φ]=sinx,
故函数f(x)的最大值为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余弦公式的应用,正弦函数的最值,属于
中档题.
15.(5分)(2014•新课标Ⅱ)已知偶函数f(x)在[0,+∞)单调递减,f(2)=0,若f(x
﹣1)>0,则x的取值范围是(﹣1,3).
【分析】根据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之间的关系将不等式等价转化为f(|x﹣1|)>f(2),
第14页(共24页)
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偶函数f(x)在[0,+∞)单调递减,f(2)=0,
∴不等式f(x﹣1)>0等价为f(x﹣1)>f(2),
即f(|x﹣1|)>f(2),
∴|x﹣1|<2,
解得﹣1<x<3,
故答案为:(﹣1,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之间的关系的应用,将不等式等价转化为f
(|x﹣1|)>f(2)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6.(5分)(2014•新课标Ⅱ)设点M(x
0
,1),若在圆O:x2+y2
=1上存在点N,使得∠
OMN=45°,则x
0
的取值范围是[﹣1,1].
【分析】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由题意画出图形如图:点M(x
0
,1),
要使圆O:x
2+y2
=1上存在点N,使得∠OMN=45°,
则∠OMN的最大值大于或等于45°时一定存在点N,使得∠OMN=45°,
而当MN与圆相切时∠OMN取得最大值,
此时MN=1,
图中只有M′到M″之间的区域满足MN≤1,
∴x
0
的取值范围是[﹣1,1].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设出角的求法,数形结合是快速解
得本题的策略之一.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验算步骤.
第15页(共24页)
17.(12分)(2014•新课标Ⅱ)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
=1,a
n+1
=3a
n
+1.
(Ⅰ)证明{a
n
+}是等比数列,并求{a
n
}的通项公式;
(Ⅱ)证明:++…+<.
【分析】(Ⅰ)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是常数,即=常数,又
首项不为0,所以为等比数列;
再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化式,求出{a
n
}的通项公式;
(Ⅱ)将进行放大,即将分母缩小,使得构成一个等比数列,从而求和,证明不等式.
【解答】证明(Ⅰ)==3,
∵≠0,
∴数列{a
n
+}是以首项为,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a
n
+==,即;
(Ⅱ)由(Ⅰ)知,
当n≥2时,∵3
n
﹣1>3
n
﹣3
n﹣1
,∴<=,
∴当n=1时,成立,
当n≥2时,++…+<1+…+==<.
∴对n∈N
+
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比数列,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只需要
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就行;数列与不等式常结合在一起考,放缩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放大或缩小,使原数列变成一个等比数列,或可以用裂项相消法求和的新数列.属
于中档题.
18.(12分)(2014•新课标Ⅱ)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
ABCD,E为PD的中点.
第16页(共24页)
(Ⅰ)证明:PB∥平面AEC;
(Ⅱ)设二面角D﹣AE﹣C为60°,AP=1,AD=,求三棱锥E﹣ACD的体积.
【分析】(Ⅰ)连接BD交AC于O点,连接EO,只要证明EO∥PB,即可证明PB∥平
面AEC;
(Ⅱ)延长AE至M连结DM,使得AM⊥DM,说明∠CMD=60°,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求出CD,即可三棱锥E﹣ACD的体积.
【解答】(Ⅰ)证明:连接BD交AC于O点,连接EO,
∵O为BD中点,E为PD中点,
∴EO∥PB,(2分)
EO⊂平面AEC,PB⊄平面AEC,所以PB∥平面AEC;(6分)
(Ⅱ)解:延长AE至M连结DM,使得AM⊥DM,
∵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
∴CD⊥平面AMD,
∴CD⊥MD.
∵二面角D﹣AE﹣C为60°,
∴∠CMD=60°,
∵AP=1,AD=,∠ADP=30°,
∴PD=2,
E为PD的中点.AE=1,
∴DM=,
CD==.
三棱锥E﹣ACD的体积为:==.
第17页(共24页)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二面角等指数的应用,
考查逻辑思维能力,是中档题.
19.(12分)(2014•新课标Ⅱ)某地区2007年至2013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y(单位:
千元)的数据如表:
年份2013
年份代号t1234567
人均纯收入
y
2.93.33.64.44.85.25.9
(Ⅰ)求y关于t的线性回归方程;
(Ⅱ)利用(Ⅰ)中的回归方程,分析2007年至2013年该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
入的变化情况,并预测该地区201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附: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
=﹣.
【分析】(Ⅰ)根据所给的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可得横标和纵标的平均数,横标和纵标
的积的和,与横标的平方和,代入公式求出b的值,再求出a的值,写出线性回归方程.
(Ⅱ)根据上一问做出的线性回归方程,代入所给的t的值,预测该地区2015年农村居
第18页(共24页)
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这是一个估计值.
【解答】解:(Ⅰ)由题意,=×(1+2+3+4+5+6+7)=4,
=×(2.9+3.3+3.6+4.4+4.8+5.2+5.9)=4.3,
∴=
=
=0.5,
=﹣=4.3﹣0.5×4=2.3.
∴y关于t的线性回归方程为=0.5t+2.3;
(Ⅱ)由(Ⅰ)知,b=0.5>0,故2007年至2013年该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逐
年增加,平均每年增加0.5千元.
将2015年的年份代号t=9代入=0.5t+2.3,得:
=0.5×9+2.3=6.8,
故预测该地区201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8千元.
【点评】本题考查线性回归分析的应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最小二乘法认真做出线
性回归方程的系数,这是整个题目做对的必备条件,本题是一个基础题.
20.(12分)(2014•新课标Ⅱ)设F
1
,F
2
分别是C:+=1(a>b>0)的左,右焦点,
M是C上一点且MF
2
与x轴垂直,直线MF
1
与C的另一个交点为N.
(1)若直线MN的斜率为,求C的离心率;
(2)若直线MN在y轴上的截距为2,且|MN|=5|F
1
N|,求a,b.
【分析】(1)根据条件求出M的坐标,利用直线MN的斜率为,建立关于a,c的方程
即可求C的离心率;
(2)根据直线MN在y轴上的截距为2,以及|MN|=5|F
1
N|,建立方程组关系,求出N
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1)∵M是C上一点且MF
2
与x轴垂直,
第19页(共24页)
∴M的横坐标为c,当x=c时,y=,即M(c,),
若直线MN的斜率为,
即tan∠MF
1
F
2
=,
即b
2
==a
2
﹣c
2
,
即c
2+﹣a2
=0,
则,
即2e
2+3e﹣2=0
解得e=或e=﹣2(舍去),
即e=.
(Ⅱ)由题意,原点O是F
1
F
2
的中点,则直线MF
1
与y轴的交点D(0,2)是线段MF
1
的中点,
设M(c,y),(y>0),
则,即,解得y=,
∵OD是△MF
1
F
2
的中位线,
∴=4,即b
2
=4a,
由|MN|=5|F
1
N|,
则|MF
1
|=4|F
1
N|,
解得|DF
1
|=2|F
1
N|,
即
设N(x
1
,y
1
),由题意知y
1
<0,
则(﹣c,﹣2)=2(x
1
+c,y
1
).
即,即
第20页(共24页)
代入椭圆方程得,
将b
2
=4a代入得,
解得a=7,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性质,利用条件建立方程组,利用待定系数法是解决本题
的关键,综合性较强,运算量较大,有一定的难度.
21.(12分)(2014•新课标Ⅱ)已知函数f(x)=ex
﹣e﹣x
﹣2x.
(Ⅰ)讨论f(x)的单调性;
(Ⅱ)设g(x)=f(2x)﹣4bf(x),当x>0时,g(x)>0,求b的最大值;
(Ⅲ)已知1.4142<<1.4143,估计ln2的近似值(精确到0.001).
【分析】对第(Ⅰ)问,直接求导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可达到目的;
对第(Ⅱ)问,先验证g(0)=0,只需说明g(x)在[0+∞)上为增函数即可,从而问
题转化为“判断g′(x)>0是否成立”的问题;
对第(Ⅲ)问,根据第(Ⅱ)问的结论,设法利用的近似值,并寻求ln2,于是在b
=2及b>2的情况下分别计算,最后可估计ln2的近似值.
【解答】解:(Ⅰ)由f(x)得f′(x)=e
x+e﹣x
﹣2,
即f′(x)≥0,当且仅当e
x
=e﹣x
即x=0时,f′(x)=0,
∴函数f(x)在R上为增函数.
(Ⅱ)g(x)=f(2x)﹣4bf(x)=e
2x
﹣e﹣2x
﹣4b(e
x
﹣e﹣x
)+(8b﹣4)x,
则g′(x)=2[e
2x+e﹣2x
﹣2b(e
x+e﹣x
)+(4b﹣2)]
=2[(e
x+e﹣x
)
2
﹣2b(e
x+e﹣x
)+(4b﹣4)]
=2(e
x+e﹣x
﹣2)(e
x+e﹣x+2﹣2b).
第21页(共24页)
①∵ex+e﹣x
>2,e
x+e﹣x+2>4,
∴当2b≤4,即b≤2时,g′(x)≥0,当且仅当x=0时取等号,
从而g(x)在R上为增函数,而g(0)=0,
∴x>0时,g(x)>0,符合题意.
②当b>2时,若x满足2<ex+e﹣x
<2b﹣2即,得
,此时,g′(x)<0,
又由g(0)=0知,当时,g(x)<0,不符合题意.
综合①、②知,b≤2,得b的最大值为2.
(Ⅲ)∵1.4142<<1.4143,根据(Ⅱ)中g(x)=e
2x
﹣e﹣2x
﹣4b(e
x
﹣e﹣x
)+(8b
﹣4)x,
为了凑配ln2,并利用的近似值,故将ln即代入g(x)的解析式中,
得.
当b=2时,由g(x)>0,得,
从而;
令,得>2,当时,
由g(x)<0,得,得
.
所以ln2的近似值为0.693.
【点评】1.本题三个小题的难度逐步增大,考查了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深层次的把握能力,
对思维的要求较高,属压轴题.
2.从求解过程来看,对导函数解析式的合理变形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对导数符
号的判断,是解决本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3.本题的难点在于如何寻求ln2,关键是根据第(2)问中g(x)的解析式探究b的值,
从而获得不等式,这样自然地将不等式放缩为的范围的端点值,达到了估值的目的.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
请写清题号.【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第22页(共24页)
22.(10分)(2014•新课标Ⅱ)如图,P是⊙O外一点,PA是切线,A为切点,割线PBC
与⊙O相交于点B,C,PC=2PA,D为PC的中点,AD的延长线交⊙O于点E,证明:
(Ⅰ)BE=EC;
(Ⅱ)AD•DE=2PB
2
.
【分析】(Ⅰ)连接OE,OA,证明OE⊥BC,可得E是的中点,从而BE=EC;
(Ⅱ)利用切割线定理证明PD=2PB,PB=BD,结合相交弦定理可得AD•DE=2PB
2
.
【解答】证明:(Ⅰ)连接OE,OA,则∠OAE=∠OEA,∠OAP=90°,
∵PC=2PA,D为PC的中点,
∴PA=PD,
∴∠PAD=∠PDA,
∵∠PDA=∠CDE,
∴∠OEA+∠CDE=∠OAE+∠PAD=90°,
∴OE⊥BC,
∴E是的中点,
∴BE=EC;
(Ⅱ)∵PA是切线,A为切点,割线PBC与⊙O相交于点B,C,
∴PA
2
=PB•PC,
∵PC=2PA,
∴PA=2PB,
∴PD=2PB,
∴PB=BD,
∴BD•DC=PB•2PB,
∵AD•DE=BD•DC,
∴AD•DE=2PB
2
.
第23页(共24页)
【点评】本题考查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考查切割线定理、相交弦定理,考查学生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3.(2014•新课标Ⅱ)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
坐标系,半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θ,θ∈[0,]
(Ⅰ)求C的参数方程;
(Ⅱ)设点D在半圆C上,半圆C在D处的切线与直线l:y=x+2垂直,根据(1)
中你得到的参数方程,求直线CD的倾斜角及D的坐标.
【分析】(1)利用即可得出直角坐标方程,利用cos
2t+sin2t=1进而得出
参数方程.
(2)利用半圆C在D处的切线与直线l:y=x+2垂直,则直线CD的斜率与直线l
的斜率相等,即可得出直线CD的倾斜角及D的坐标.
【解答】解:(1)由半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θ,θ∈[0,],即ρ
2
=2ρcosθ,可得
C的普通方程为(x﹣1)2+y2
=1(0≤y≤1).
可得C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0≤t≤π).
(2)设D(1+cost,sint),由(1)知C是以C(1,0)为圆心,1为半径的上半圆,
∵直线CD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相等,∴tant=,t=.
故D的直角坐标为,即(,).
【点评】本题考查了把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直线与
圆的位置关系,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六、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24.(2014•新课标Ⅱ)设函数f(x)=|x+|+|x﹣a|(a>0).
第24页(共24页)
(Ⅰ)证明:f(x)≥2;
(Ⅱ)若f(3)<5,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Ⅰ)由a>0,f(x)=|x+|+|x﹣a|,利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基本不等式证得
f(x)≥2成立.
(Ⅱ)由f(3)=|3+|+|3﹣a|<5,分当a>3时和当0<a≤3时两种情况,分别去掉绝
对值,求得不等式的解集,再取并集,即得所求.
【解答】解:(Ⅰ)证明:∵a>0,f(x)=|x+|+|x﹣a|≥|(x+)﹣(x﹣a)|=|a+|
=a+≥2=2,
故不等式f(x)≥2成立.
(Ⅱ)∵f(3)=|3+|+|3﹣a|<5,
∴当a>3时,不等式即a+<5,即a
2
﹣5a+1<0,解得3<a<.
当0<a≤3时,不等式即6﹣a+<5,即a
2
﹣a﹣1>0,求得<a≤3.
综上可得,a的取值范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体现了转化、分类讨
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
第1页(共18页)
2014
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大纲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1.(5分)(2014•大纲版)设z=,则z的共轭复数为()
A.﹣1+3iB.﹣1﹣3iC.1+3iD.1﹣3i
2.(5分)(2014•大纲版)设集合M={x|x2
﹣3x﹣4<0},N={x|0≤x≤5},则M∩N=()
A.(0,4]B.[0,4)C.[﹣1,0)D.(﹣1,0]
3.(5分)(2014•大纲版)设a=sin33°,b=cos55°,c=tan35°,则()
A.a>b>cB.b>c>aC.c>b>aD.c>a>b
4.(5分)(2014•大纲版)若向量、满足:||=1,(+)⊥,(2+)⊥,则||
=()
A.2B.C.1D.
5.(5分)(2014•大纲版)有6名男医生、5名女医生,从中选出2名男医生、1名女医生
组成一个医疗小组,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A.60种B.70种C.75种D.150种
6.(5分)(2014•大纲版)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为F
1
、F
2
,
离心率为,过F
2
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若△AF
1
B的周长为4,则C的方程
为()
A.+=1B.+y2
=1
C.+=1D.+=1
7.(5分)(2014•大纲版)曲线y=xex﹣1
在点(1,1)处切线的斜率等于()
A.2eB.eC.2D.1
8.(5分)(2014•大纲版)正四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棱锥的高为4,底面边长
为2,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B.16πC.9πD.
9.(5分)(2014•大纲版)已知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2,焦点为F
1
、F
2
,点A在C上,若|F
1
A|
第2页(共18页)
=2|F
2
A|,则cos∠AF
2
F
1
=()
A.B.C.D.
10.(5分)(2014•大纲版)等比数列{a
n
}中,a
4
=2,a
5
=5,则数列{lga
n
}的前8项和等于
()
A.6B.5C.4D.3
11.(5分)(2014•大纲版)已知二面角α﹣l﹣β为60°,AB⊂α,AB⊥l,A为垂足,CD⊂β,
C∈l,∠ACD=135°,则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
12.(5分)(2014•大纲版)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g(x)的图象关于直线x+y=0
对称,则y=f(x)的反函数是()
A.y=g(x)B.y=g(﹣x)C.y=﹣g(x)D.y=﹣g(﹣x)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5分)(2014•大纲版)的展开式中x2y2
的系数为.(用数字作答)
14.(5分)(2014•大纲版)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4y的最大值为.
15.(5分)(2014•大纲版)直线l
1
和l
2
是圆x2+y2
=2的两条切线,若l
1
与l
2
的交点为(1,
3),则l
1
与l
2
的夹角的正切值等于.
16.(5分)(2014•大纲版)若函数f(x)=cos2x+asinx在区间(,)是减函数,则
a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
17.(10分)(2014•大纲版)△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3acosC
=2ccosA,tanA=,求B.
18.(12分)(2014•大纲版)等差数列{a
n
}的前n项和为S
n
,已知a
1
=13,a
2
为整数,且
S
n
≤S
4
.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设b
n
=,求数列{b
n
}的前n项和T
n
.
第3页(共18页)
19.(12分)(2014•大纲版)如图,三棱柱ABC﹣A
1
B
1
C
1
中,点A
1
在平面ABC内的射影D
在AC上,∠ACB=90°,BC=1,AC=CC
1
=2.
(Ⅰ)证明:AC
1
⊥A
1
B;
(Ⅱ)设直线AA
1
与平面BCC
1
B
1
的距离为,求二面角A
1
﹣AB﹣C的大小.
20.(12分)(2014•大纲版)设每个工作日甲、乙、丙、丁4人需使用某种设备的概率分别
为0.6、0.5、0.5、0.4,各人是否需使用设备相互独立.
(Ⅰ)求同一工作日至少3人需使用设备的概率;
(Ⅱ)X表示同一工作日需使用设备的人数,求X的数学期望.
21.(12分)(2014•大纲版)已知抛物线C:y2
=2px(p>0)的焦点为F,直线y=4与y
轴的交点为P,与C的交点为Q,且|QF|=|PQ|.
(Ⅰ)求C的方程;
(Ⅱ)过F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若AB的垂直平分线l′与C相交于M、N
两点,且A、M、B、N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的方程.
22.(12分)(2014•大纲版)函数f(x)=ln(x+1)﹣(a>1).
(Ⅰ)讨论f(x)的单调性;
(Ⅱ)设a
1
=1,a
n+1
=ln(a
n
+1),证明:<a
n
≤(n∈N*
).
第4页(共18页)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大纲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1.(5分)(2014•大纲版)设z=,则z的共轭复数为()
A.﹣1+3iB.﹣1﹣3iC.1+3iD.1﹣3i
【分析】直接由复数代数形式的除法运算化简,则z的共轭可求.
【解答】解:∵z==,
∴.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除法运算,考查了复数的基本概念,是基础题.
2.(5分)(2014•大纲版)设集合M={x|x2
﹣3x﹣4<0},N={x|0≤x≤5},则M∩N=()
A.(0,4]B.[0,4)C.[﹣1,0)D.(﹣1,0]
【分析】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化简集合M,然后直接利用交集运算求解.
【解答】解:由x
2
﹣3x﹣4<0,得﹣1<x<4.
∴M={x|x
2
﹣3x﹣4<0}={x|﹣1<x<4},
又N={x|0≤x≤5},
∴M∩N={x|﹣1<x<4}∩{x|0≤x≤5}=[0,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交集及其运算,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基础题.
3.(5分)(2014•大纲版)设a=sin33°,b=cos55°,c=tan35°,则()
A.a>b>cB.b>c>aC.c>b>aD.c>a>b
【分析】可得b=sin35°,易得b>a,c=tan35°=>sin35°,综合可得.
【解答】解:由诱导公式可得b=cos55°=cos(90°﹣35°)=sin35°,
由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可知b>a,
而c=tan35°=>sin35°=b,
∴c>b>a
故选:C.
第5页(共18页)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值大小的比较,涉及诱导公式和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属基础
题.
4.(5分)(2014•大纲版)若向量、满足:||=1,(+)⊥,(2+)⊥,则||
=()
A.2B.C.1D.
【分析】由条件利用两个向量垂直的性质,可得(+)•=0,(2+)•=0,由此
求得||.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1+=0,∴=﹣1;
(2+)•=2+=﹣2+=0,∴b
2
=2,
则||=,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向量垂直的性质,两个向量垂直,则它们的数量积等于零,
属于基础题.
5.(5分)(2014•大纲版)有6名男医生、5名女医生,从中选出2名男医生、1名女医生
组成一个医疗小组,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A.60种B.70种C.75种D.150种
【分析】根据题意,分2步分析,先从6名男医生中选2人,再从5名女医生中选出1
人,由组合数公式依次求出每一步的情况数目,由分步计数原理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先从6名男医生中选2人,有C
6
2
=15种选法,
再从5名女医生中选出1人,有C
5
1
=5种选法,
则不同的选法共有15×5=75种;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分步计数原理的应用,注意区分排列、组合的不同.
6.(5分)(2014•大纲版)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为F
1
、F
2
,
离心率为,过F
2
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若△AF
1
B的周长为4,则C的方程
为()
第6页(共18页)
A.+=1B.+y2
=1
C.+=1D.+=1
【分析】利用△AF
1
B的周长为4,求出a=,根据离心率为,可得c=1,求出
b,即可得出椭圆的方程.
【解答】解:∵△AF
1
B的周长为4,
∵△AF
1
B的周长=|AF
1
|+|AF
2
|+|BF
1
|+|BF
2
|=2a+2a=4a,
∴4a=4,
∴a=,
∵离心率为,
∴,c=1,
∴b==,
∴椭圆C的方程为+=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与方程,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
于基础题.
7.(5分)(2014•大纲版)曲线y=xex﹣1
在点(1,1)处切线的斜率等于()
A.2eB.eC.2D.1
【分析】求函数的导数,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对应的切线斜率.
【解答】解:函数的导数为f′(x)=e
x﹣1+xex﹣1
=(1+x)e
x﹣1
,
当x=1时,f′(1)=2,
即曲线y=xe
x﹣1
在点(1,1)处切线的斜率k=f′(1)=2,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直接求函数的导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基
础.
8.(5分)(2014•大纲版)正四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棱锥的高为4,底面边长
第7页(共18页)
为2,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B.16πC.9πD.
【分析】正四棱锥P﹣ABCD的外接球的球心在它的高PO
1
上,记为O,求出PO
1
,OO
1
,
解出球的半径,求出球的表面积.
【解答】解:设球的半径为R,则
∵棱锥的高为4,底面边长为2,
∴R
2
=(4﹣R)
2+()2
,
∴R=,
∴球的表面积为4π•()
2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球的内接几何体问题,考查计算能力,是基础题.
9.(5分)(2014•大纲版)已知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2,焦点为F
1
、F
2
,点A在C上,若|F
1
A|
=2|F
2
A|,则cos∠AF
2
F
1
=()
A.B.C.D.
【分析】根据双曲线的定义,以及余弦定理建立方程关系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2,
∴e=,即c=2a,
点A在双曲线上,
则|F
1
A|﹣|F
2
A|=2a,
又|F
1
A|=2|F
2
A|,
∴解得|F
1
A|=4a,|F
2
A|=2a,||F
1
F
2
|=2c,
则由余弦定理得cos∠AF
2
F
1
==
第8页(共18页)
=.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定义和运算,利用离心率的定义和余弦定理是解决本题
的关键,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0.(5分)(2014•大纲版)等比数列{a
n
}中,a
4
=2,a
5
=5,则数列{lga
n
}的前8项和等于
()
A.6B.5C.4D.3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a
1
a
8
=a
2
a
7
=a
3
a
6
=a
4
a
5
=10.再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
即可得出.
【解答】解:∵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a
4
=2,a
5
=5,
∴a
1
a
8
=a
2
a
7
=a
3
a
6
=a
4
a
5
=10.
∴lga
1
+lga
2
+…+lga
8
=lg(a
1
a
2
•…•a
8
)
=
4lg10
=4.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性质、对数的运算性质,属于基础题.
11.(5分)(2014•大纲版)已知二面角α﹣l﹣β为60°,AB⊂α,AB⊥l,A为垂足,CD⊂β,
C∈l,∠ACD=135°,则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
【分析】首先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再构造出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利用解直
角三角形和余弦定理,求出问题的答案.
【解答】解:如图,过A点做AE⊥l,使BE⊥β,垂足为E,过点A做AF∥CD,过点E
做EF⊥AE,连接BF,
∵AE⊥l
∴∠EAC=90°
∵CD∥AF
第9页(共18页)
又∠ACD=135°
∴∠FAC=45°
∴∠EAF=45°
在Rt△BEA中,设AE=a,则AB=2a,BE=a,
在Rt△AEF中,则EF=a,AF=a,
在Rt△BEF中,则BF=2a,
∴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即是∠BAF,
∴cos∠BAF===.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面角和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关键是构造二面角的平面角和异
面直线所成的角,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作图能力,属于难题.
12.(5分)(2014•大纲版)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g(x)的图象关于直线x+y=0
对称,则y=f(x)的反函数是()
A.y=g(x)B.y=g(﹣x)C.y=﹣g(x)D.y=﹣g(﹣x)
【分析】设P(x,y)为y=f(x)的反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一点,则P关于y=x的对称点
P′(y,x)一点在y=f(x)的图象上,P′(y,x)关于直线x+y=0的对称点P″(﹣
x,﹣y)在y=g(x)图象上,代入解析式变形可得.
【解答】解:设P(x,y)为y=f(x)的反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一点,
则P关于y=x的对称点P′(y,x)一点在y=f(x)的图象上,
又∵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g(x)的图象关于直线x+y=0对称,
∴P′(y,x)关于直线x+y=0的对称点P″(﹣x,﹣y)在y=g(x)图象上,
∴必有﹣y=g(﹣x),即y=﹣g(﹣x)
∴y=f(x)的反函数为:y=﹣g(﹣x)
第10页(共18页)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反函数的性质和对称性,属中档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5分)(2014•大纲版)的展开式中x2y2
的系数为70.(用数字作答)
【分析】先求出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再令x、y的幂指数都等于2,求得r的值,
即可求得展开式中x
2y2
的系数.
【解答】解: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r+1
=•(﹣1)r
••
=•(﹣1)
r
••,
令8﹣=﹣4=2,求得r=4,
故展开式中x
2y2
的系数为=70,
故答案为:7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
式,求展开式中某项的系数,属于中档题.
14.(5分)(2014•大纲版)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4y的最大值为
5.
【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由图得到最优解,
联立方程组求出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
【解答】解: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
第11页(共18页)
联立,解得C(1,1).
化目标函数z=x+4y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得.
由图可知,当直线过C点时,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最大,z最大.
此时z
max
=1+4×1=5.
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
15.(5分)(2014•大纲版)直线l
1
和l
2
是圆x2+y2
=2的两条切线,若l
1
与l
2
的交点为(1,
3),则l
1
与l
2
的夹角的正切值等于.
【分析】设l
1
与l
2
的夹角为2θ,由于l
1
与l
2
的交点A(1,3)在圆的外部,由直角三角
形中的边角关系求得sinθ=的值,可得cosθ、tanθ的值,再根据tan2θ=,
计算求得结果.
【解答】解:设l
1
与l
2
的夹角为2θ,由于l
1
与l
2
的交点A(1,3)在圆的外部,
且点A与圆心O之间的距离为OA==,
圆的半径为r=,
∴sinθ==,
∴cosθ=,tanθ==,
∴tan2θ===,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相切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的变角关系,同角三角函数
的基本关系、二倍角的正切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第12页(共18页)
16.(5分)(2014•大纲版)若函数f(x)=cos2x+asinx在区间(,)是减函数,则
a的取值范围是(﹣∞,2].
【分析】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化为正弦,然后令t=sinx换元,根据给出的x的范围求
出t的范围,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的位置列式求解a的范围.
【解答】解:由f(x)=cos2x+asinx
=﹣2sin
2x+asinx+1,
令t=sinx,
则原函数化为y=﹣2t
2+at+1.
∵x∈(,)时f(x)为减函数,
则y=﹣2t
2+at+1在t∈(,1)上为减函数,
∵y=﹣2t
2+at+1的图象开口向下,且对称轴方程为t=.
∴,解得:a≤2.
∴a的取值范围是(﹣∞,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考查了换元法,关键是由换元后函数为减函数求
得二次函数的对称轴的位置,是中档题.
三、解答题
17.(10分)(2014•大纲版)△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3acosC
=2ccosA,tanA=,求B.
【分析】由3acosC=2ccosA,利用正弦定理可得3sinAcosC=2sinCcosA,再利用同角的
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得tanC,利用tanB=tan[π﹣(A+C)]=﹣tan(A+C)即可得出.
【解答】解:∵3acosC=2ccosA,
由正弦定理可得3sinAcosC=2sinCcosA,
∴3tanA=2tanC,
∵tanA=,
∴2tanC=3×=1,解得tanC=.
第13页(共18页)
∴tanB=tan[π﹣(A+C)]=﹣tan(A+C)=﹣=﹣=﹣1,
∵B∈(0,π),
∴B=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同角的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诱
导公式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8.(12分)(2014•大纲版)等差数列{a
n
}的前n项和为S
n
,已知a
1
=13,a
2
为整数,且
S
n
≤S
4
.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设b
n
=,求数列{b
n
}的前n项和T
n
.
【分析】(1)通过S
n
≤S
4
得a
4
≥0,a
5
≤0,利用a
1
=13、a
2
为整数可得d=﹣4,进而可
得结论;
(2)通过a
n
=13﹣3n,分离分母可得b
n
=(﹣),并项相加即可.
【解答】解:(1)在等差数列{a
n
}中,由S
n
≤S
4
得:
a
4
≥0,a
5
≤0,
又∵a
1
=13,
∴,解得﹣≤d≤﹣,
∵a
2
为整数,∴d=﹣4,
∴{a
n
}的通项为:a
n
=17﹣4n;
(2)∵a
n
=17﹣4n,
∴b
n
===﹣(﹣),
于是T
n
=b
1
+b
2
+……+b
n
=﹣[(﹣)+(﹣)+……+(﹣)]
=﹣(﹣)
=.
【点评】本题考查求数列的通项及求和,考查并项相加法,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
第14页(共18页)
中档题.
19.(12分)(2014•大纲版)如图,三棱柱ABC﹣A
1
B
1
C
1
中,点A
1
在平面ABC内的射影D
在AC上,∠ACB=90°,BC=1,AC=CC
1
=2.
(Ⅰ)证明:AC
1
⊥A
1
B;
(Ⅱ)设直线AA
1
与平面BCC
1
B
1
的距离为,求二面角A
1
﹣AB﹣C的大小.
【分析】(Ⅰ)由已知数据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可得;
(Ⅱ)作辅助线可证∠A
1
FD为二面角A
1
﹣AB﹣C的平面角,解三角形由反三角函数可
得.
【解答】解:(Ⅰ)∵A
1
D⊥平面ABC,A
1
D⊂平面AA
1
C
1
C,
∴平面AA
1
C
1
C⊥平面ABC,又BC⊥AC
∴BC⊥平面AA
1
C
1
C,连结A
1
C,
由侧面AA
1
C
1
C为菱形可得AC
1
⊥A
1
C,
又AC
1
⊥BC,A
1
C∩BC=C,
∴AC
1
⊥平面A
1
BC,AB
1
⊂平面A
1
BC,
∴AC
1
⊥A
1
B;
(Ⅱ)∵BC⊥平面AA
1
C
1
C,BC⊂平面BCC
1
B
1
,
∴平面AA
1
C
1
C⊥平面BCC
1
B
1
,
作A
1
E⊥CC
1
,E为垂足,可得A
1
E⊥平面BCC
1
B
1
,
又直线AA
1
∥平面BCC
1
B
1
,
∴A
1
E为直线AA
1
与平面BCC
1
B
1
的距离,即A
1
E=,
∵A
1
C为∠ACC
1
的平分线,∴A
1
D=A
1
E=,
作DF⊥AB,F为垂足,连结A
1
F,
又可得AB⊥A
1
D,A
1
F∩A
1
D=A
1
,
∴AB⊥平面A
1
DF,∵A
1
F⊂平面A
1
DF
第15页(共18页)
∴A
1
F⊥AB,
∴∠A
1
FD为二面角A
1
﹣AB﹣C的平面角,
由AD==1可知D为AC中点,
∴DF==,
∴tan∠A
1
FD==,
∴二面角A
1
﹣AB﹣C的大小为arctan
【点评】本题考查二面角的求解,作出并证明二面角的平面角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中
档题.
20.(12分)(2014•大纲版)设每个工作日甲、乙、丙、丁4人需使用某种设备的概率分别
为0.6、0.5、0.5、0.4,各人是否需使用设备相互独立.
(Ⅰ)求同一工作日至少3人需使用设备的概率;
(Ⅱ)X表示同一工作日需使用设备的人数,求X的数学期望.
【分析】记A
i
表示事件:同一工作日乙丙需要使用设备,i=0,1,2,B表示事件:甲
需要设备,C表示事件,丁需要设备,D表示事件:同一工作日至少3人需使用设备
(Ⅰ)把4个人都需使用设备的概率、4个人中有3个人使用设备的概率相加,即得所求.
(Ⅱ)X的可能取值为0,1,2,3,4,分别求出PX
i
,再利用数学期望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同一工作日至少3人需使用设备”的概率为
0.6×0.5×0.5×0.4+(1﹣0.6)×0.5×0.5×0.4+0.6×(1﹣0.5)×0.5×0.4+0.6×0.5×(1
﹣0.5)×0.4+0.6×0.5×0.5×(1﹣0.4)=0.31.
(Ⅱ)X的可能取值为0,1,2,3,4
P(X=0)=(1﹣0.6)×0.52
×(1﹣0.4)=0.06
P(X=1)=0.6×0.52
×(1﹣0.4)+(1﹣0.6)×0.5
2
×0.4+(1﹣0.6)×2×0.5
2
×(1﹣
0.4)=0.25
第16页(共18页)
P(X=4)=P(A
2
•B•C)=0.52
×0.6×0.4=0.06,
P(X=3)=P(D)﹣P(X=4)=0.25,
P(X=2)=1﹣P(X=0)﹣P(X=1)﹣P(X=3)﹣P(X=4)=1﹣0.06﹣0.25﹣0.25
﹣0.06=0.38.
故数学期望EX=0×0.06+1×0.25+2×0.38+3×0.25+4×0.06=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独立事件的概率和数学期望,关键是找到独立的事件,计算要
有耐心,属于难题.
21.(12分)(2014•大纲版)已知抛物线C:y2
=2px(p>0)的焦点为F,直线y=4与y
轴的交点为P,与C的交点为Q,且|QF|=|PQ|.
(Ⅰ)求C的方程;
(Ⅱ)过F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若AB的垂直平分线l′与C相交于M、N
两点,且A、M、B、N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的方程.
【分析】(Ⅰ)设点Q的坐标为(x
0
,4),把点Q的坐标代入抛物线C的方程,求得x
0
=,根据|QF|=|PQ|求得p的值,可得C的方程.
(Ⅱ)设l的方程为x=my+1(m≠0),代入抛物线方程化简,利用韦达定理、中点公
式、弦长公式求得弦长|AB|.把直线l′的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化简,利用韦达定理、弦
长公式求得|MN|.由于MN垂直平分线段AB,故AMBN四点共圆等价于|AE|=|BE|=
|MN|,由此求得m的值,可得直线l的方程.
【解答】解:(Ⅰ)设点Q的坐标为(x
0
,4),把点Q的坐标代入抛物线C:y2
=2px(p
>0),
可得x
0
=,∵点P(0,4),∴|PQ|=.
又|QF|=x
0
+=+,|QF|=|PQ|,
∴+=×,求得p=2,或p=﹣2(舍去).
故C的方程为y
2
=4x.
(Ⅱ)由题意可得,直线l和坐标轴不垂直,y
2
=4x的焦点F(1,0),
设l的方程为x=my+1(m≠0),
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y
2
﹣4my﹣4=0,显然判别式△=16m
2+16>0,y
1
+y
2
=4m,y
1
•y
2
=
﹣4.
第17页(共18页)
∴AB的中点坐标为D(2m
2+1,2m),弦长|AB|=|y
1
﹣y
2
|=
=4(m
2+1).
又直线l′的斜率为﹣m,∴直线l′的方程为x=﹣y+2m
2+3.
过F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若AB的垂直平分线l′与C相交于M、N两点,
把线l′的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y
2+y﹣4(2m2+3)=0,∴y
3
+y
4
=,y
3
•y
4
=﹣4
(2m
2+3).
故线段MN的中点E的坐标为(+2m
2+3,),∴|MN|=|y
3
﹣y
4
|=
,
∵MN垂直平分线段AB,故AMBN四点共圆等价于|AE|=|BE|=|MN|,
∴+DE
2
=MN
2
,
∴4(m
2+1)2++=×,化简可得m2
﹣1=0,
∴m=±1,∴直线l的方程为x﹣y﹣1=0,或x+y﹣1=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
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属于难题.
22.(12分)(2014•大纲版)函数f(x)=ln(x+1)﹣(a>1).
(Ⅰ)讨论f(x)的单调性;
(Ⅱ)设a
1
=1,a
n+1
=ln(a
n
+1),证明:<a
n
≤(n∈N*
).
【分析】(Ⅰ)求函数的导数,通过讨论a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到f(x)的单调性;
(Ⅱ)利用数学归纳法即可证明不等式.
【解答】解:(Ⅰ)函数f(x)的定义域为(﹣1,+∞),f′(x)=,
①当1<a<2时,若x∈(﹣1,a2
﹣2a),则f′(x)>0,此时函数f(x)在(﹣1,a
2
﹣2a)上是增函数,
第18页(共18页)
若x∈(a
2
﹣2a,0),则f′(x)<0,此时函数f(x)在(a
2
﹣2a,0)上是减函数,
若x∈(0,+∞),则f′(x)>0,此时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②当a=2时,f′(x)≥0,此时函数f(x)在(﹣1,+∞)上是增函数,
③当a>2时,若x∈(﹣1,0),则f′(x)>0,此时函数f(x)在(﹣1,0)上是增函数,
若x∈(0,a
2
﹣2a),则f′(x)<0,此时函数f(x)在(0,a
2
﹣2a)上是减函数,
若x∈(a
2
﹣2a,+∞),则f′(x)>0,此时函数f(x)在(a
2
﹣2a,+∞)上是增函数.
(Ⅱ)由(Ⅰ)知,当a=2时,此时函数f(x)在(﹣1,+∞)上是增函数,
当x∈(0,+∞)时,f(x)>f(0)=0,
即ln(x+1)>,(x>0),
又由(Ⅰ)知,当a=3时,f(x)在(0,3)上是减函数,
当x∈(0,3)时,f(x)<f(0)=0,ln(x+1)<,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a
n
≤成立,
①当n=1时,由已知
,故结论成立.
②假设当n=k时结论成立,即,
则当n=k+1时,a
n+1
=ln(a
n
+1)>ln(),
a
k+1
=ln(a
k
+1)<ln(),
即当n=k+1时,成立,
综上由①②可知,对任何n∈N•结论都成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单调性和导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第1页(共24页)
2014
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1.(5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集合A={x|x2
﹣2x﹣3≥0},B={x|﹣2≤x<2},则A∩B
=()
A.[1,2)B.[﹣1,1]C.[﹣1,2)D.[﹣2,﹣1]
2.(5分)(2014•新课标Ⅰ)=()
A.1+iB.1﹣iC.﹣1+iD.﹣1﹣i
3.(5分)(2014•新课标Ⅰ)设函数f(x),g(x)的定义域都为R,且f(x)是奇函数,g
(x)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f(x)•g(x)是偶函数B.|f(x)|•g(x)是奇函数
C.f(x)•|g(x)|是奇函数D.|f(x)•g(x)|是奇函数
4.(5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F为双曲线C:x2
﹣my
2
=3m(m>0)的一个焦点,则点
F到C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A.B.3C.mD.3m
5.(5分)(2014•新课标Ⅰ)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
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为()
A.B.C.D.
6.(5分)(2014•新课标Ⅰ)如图,圆O的半径为1,A是圆上的定点,P是圆上的动点,
角x的始边为射线OA,终边为射线OP,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垂足为M,将点M
到直线OP的距离表示为x的函数f(x),则y=f(x)在[0,π]的图象大致为()
A.B.
第2页(共24页)
C.D.
7.(5分)(2014•新课标Ⅰ)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k分别为1,2,3,则
输出的M=()
A.B.C.D.
8.(5分)(2014•新课标Ⅰ)设α∈(0,),β∈(0,),且tanα=,则()
A.3α﹣β=B.3α+β=C.2α﹣β=D.2α+β=
9.(5分)(2014•新课标Ⅰ)不等式组的解集记为D,有下列四个命题:
p
1
:∀(x,y)∈D,x+2y≥﹣2p
2
:∃(x,y)∈D,x+2y≥2
p
3
:∀(x,y)∈D,x+2y≤3p
4
:∃(x,y)∈D,x+2y≤﹣1
其中真命题是()
A.p
2
,p
3
B.p
1
,p
4
C.p
1
,p
2
D.p
1
,p
3
10.(5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抛物线C:y2
=8x的焦点为F,准线为l,P是l上一点,
Q是直线PF与C的一个交点,若=4,则|QF|=()
A.B.3C.D.2
第3页(共24页)
11.(5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函数f(x)=ax3
﹣3x
2+1,若f(x)存在唯一的零点x
0
,
且x
0
>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B.(2,+∞)C.(﹣∞,﹣1)D.(﹣∞,﹣2)
12.(5分)(2014•新课标Ⅰ)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
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
A.6B.6C.4D.4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5分)(2014•新课标Ⅰ)(x﹣y)(x+y)8
的展开式中x
2y7
的系数为.(用数字
填写答案)
14.(5分)(2014•新课标Ⅰ)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B,C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C城市;
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
15.(5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A,B,C为圆O上的三点,若=(+),则
与的夹角为.
16.(5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a,b,c分别为△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a
=2且(2+b)(sinA﹣sinB)=(c﹣b)sinC,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
17.(12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数列{a
n
}的前n项和为S
n
,a
1
=1,a
n
≠0,a
n
a
n+1
=λS
n
﹣1,其中λ为常数.
(Ⅰ)证明:a
n+2
﹣a
n
=λ
第4页(共24页)
(Ⅱ)是否存在λ,使得{a
n
}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18.(12分)(2014•新课标Ⅰ)从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中抽取500件,测量这些产品的一
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求这500件产品质量指标值的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s
2
(同一组中数据用该组区
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Ⅱ)由直方图可以认为,这种产品的质量指标值Z服从正态分布N(μ,σ
2
),其中μ
近似为样本平均数,σ
2
近似为样本方差s
2
.
(i)利用该正态分布,求P(187.8<Z<212.2);
(ii)某用户从该企业购买了100件这种产品,记X表示这100件产品中质量指标值位于
区间(187.8,212.2)的产品件数,利用(i)的结果,求EX.
附:≈12.2.
若Z~N(μ,σ
2
)则P(μ﹣σ<Z<μ+σ)=0.6826,P(μ﹣2σ<Z<μ+2σ)=0.9544.
19.(12分)(2014•新课标Ⅰ)如图,三棱柱ABC﹣A
1
B
1
C
1
中,侧面BB
1
C
1
C为菱形,AB
⊥B
1
C.
(Ⅰ)证明:AC=AB
1
;
(Ⅱ)若AC⊥AB
1
,∠CBB
1
=60°,AB=BC,求二面角A﹣A
1
B
1
﹣C
1
的余弦值.
第5页(共24页)
20.(12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点A(0,﹣2),椭圆E:+=1(a>b>0)的离
心率为,F是椭圆的右焦点,直线AF的斜率为,O为坐标原点.
(Ⅰ)求E的方程;
(Ⅱ)设过点A的直线l与E相交于P,Q两点,当△OPQ的面积最大时,求l的方程.
21.(12分)(2014•新课标Ⅰ)设函数f(x)=aexlnx+,曲线y=f(x)在点(1,f
(1))处得切线方程为y=e(x﹣1)+2.
(Ⅰ)求a、b;
(Ⅱ)证明:f(x)>1.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22.(10分)(2014•新课标Ⅰ)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B的延长线与
DC的延长线交于点E,且CB=CE.
(Ⅰ)证明:∠D=∠E;
(Ⅱ)设AD不是⊙O的直径,AD的中点为M,且MB=MC,证明:△ADE为等边三
角形.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3.(2014•新课标Ⅰ)已知曲线C:+=1,直线l:(t为参数)
(Ⅰ)写出曲线C的参数方程,直线l的普通方程.
(Ⅱ)过曲线C上任意一点P作与l夹角为30°的直线,交l于点A,求|PA|的最大值与
最小值.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4.(2014•新课标Ⅰ)若a>0,b>0,且+=.
第6页(共24页)
(Ⅰ)求a
3+b3
的最小值;
(Ⅱ)是否存在a,b,使得2a+3b=6?并说明理由.
第7页(共24页)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1.(5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集合A={x|x2
﹣2x﹣3≥0},B={x|﹣2≤x<2},则A∩B
=()
A.[1,2)B.[﹣1,1]C.[﹣1,2)D.[﹣2,﹣1]
【分析】求出A中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A,找出A与B的交集即可.
【解答】解:由A中不等式变形得:(x﹣3)(x+1)≥0,
解得:x≥3或x≤﹣1,即A=(﹣∞,﹣1]∪[3,+∞),
∵B=[﹣2,2),
∴A∩B=[﹣2,﹣1].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交集及其运算,熟练掌握交集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2.(5分)(2014•新课标Ⅰ)=()
A.1+iB.1﹣iC.﹣1+iD.﹣1﹣i
【分析】由条件利用两个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法,虚数单位i的幂运算性质,计算求得
结果.
【解答】解:==﹣(1+i)=﹣1﹣i,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法,虚数单位i的幂运算性质,属于基
础题.
3.(5分)(2014•新课标Ⅰ)设函数f(x),g(x)的定义域都为R,且f(x)是奇函数,g
(x)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f(x)•g(x)是偶函数B.|f(x)|•g(x)是奇函数
C.f(x)•|g(x)|是奇函数D.|f(x)•g(x)|是奇函数
【分析】根据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
第8页(共24页)
∴f(﹣x)=﹣f(x),g(﹣x)=g(x),
f(﹣x)•g(﹣x)=﹣f(x)•g(x),故函数是奇函数,故A错误,
|f(﹣x)|•g(﹣x)=|f(x)|•g(x)为偶函数,故B错误,
f(﹣x)•|g(﹣x)|=﹣f(x)•|g(x)|是奇函数,故C正确.
|f(﹣x)•g(﹣x)|=|f(x)•g(x)|为偶函数,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5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F为双曲线C:x2
﹣my
2
=3m(m>0)的一个焦点,则点
F到C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A.B.3C.mD.3m
【分析】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求出焦点坐标,一条渐近线方程,利用点到直线的
距离公式,可得结论.
【解答】解:双曲线C:x
2
﹣my
2
=3m(m>0)可化为,
∴一个焦点为(,0),一条渐近线方程为=0,
∴点F到C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与性质,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属于基础题.
5.(5分)(2014•新课标Ⅰ)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
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为()
A.B.C.D.
【分析】求得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周六、周日都
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况,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共有2
4
=16种
情况,
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共有2
4
﹣2=16﹣2=14种情况,
∴所求概率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古典概型,是一个古典概型与排列组合结合的问题,解题时先要判断
第9页(共24页)
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再要找出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
事件的总数.
6.(5分)(2014•新课标Ⅰ)如图,圆O的半径为1,A是圆上的定点,P是圆上的动点,
角x的始边为射线OA,终边为射线OP,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垂足为M,将点M
到直线OP的距离表示为x的函数f(x),则y=f(x)在[0,π]的图象大致为()
A.B.
C.D.
【分析】在直角三角形OMP中,求出OM,注意长度、距离为正,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f(x)的表达式,然后化简,分析周期和最值,结合图象
正确选择.
【解答】解:在直角三角形OMP中,OP=1,∠POM=x,则OM=|cosx|,
∴点M到直线OP的距离表示为x的函数f(x)=OM|sinx|
=|cosx|•|sinx|=|sin2x|,
其周期为T=,最大值为,最小值为0,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正确表示函数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
同时考查二倍角公式的运用.
7.(5分)(2014•新课标Ⅰ)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k分别为1,2,3,则
输出的M=()
第10页(共24页)
A.B.C.D.
【分析】根据框图的流程模拟运行程序,直到不满足条件,计算输出M的值.
【解答】解:由程序框图知:第一次循环M=1+=,a=2,b=,n=2;
第二次循环M=2+=,a=,b=,n=3;
第三次循环M=+=,a=,b=,n=4.
不满足条件n≤3,跳出循环体,输出M=.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当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根据框图的流程模拟运行程序是解答此
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8.(5分)(2014•新课标Ⅰ)设α∈(0,),β∈(0,),且tanα=,则()
A.3α﹣β=B.3α+β=C.2α﹣β=D.2α+β=
【分析】化切为弦,整理后得到sin(α﹣β)=cosα,由该等式左右两边角的关系可排除
选项A,B,然后验证C满足等式sin(α﹣β)=cosα,则答案可求.
【解答】解:由tanα=,得:
,
第11页(共24页)
即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
sin(α﹣β)=cosα=sin(),
∵α∈(0,),β∈(0,),
∴当时,sin(α﹣β)=sin()=cosα成立.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训练了利用排除法及验证法求解选择题,是基
础题.
9.(5分)(2014•新课标Ⅰ)不等式组的解集记为D,有下列四个命题:
p
1
:∀(x,y)∈D,x+2y≥﹣2p
2
:∃(x,y)∈D,x+2y≥2
p
3
:∀(x,y)∈D,x+2y≤3p
4
:∃(x,y)∈D,x+2y≤﹣1
其中真命题是()
A.p
2
,p
3
B.p
1
,p
4
C.p
1
,p
2
D.p
1
,p
3
【分析】作出不等式组的表示的区域D,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作出图形如下:
由图知,区域D为直线x+y=1与x﹣2y=4相交的上部角型区域,
p
1
:区域D在x+2y≥﹣2区域的上方,故:∀(x,y)∈D,x+2y≥﹣2成立;
p
2
:在直线x+2y=2的右上方和区域D重叠的区域内,∃(x,y)∈D,x+2y≥2,故p
2
:
∃(x,y)∈D,x+2y≥2正确;
p
3
:由图知,区域D有部分在直线x+2y=3的上方,因此p
3
:∀(x,y)∈D,x+2y≤3
错误;
第12页(共24页)
p
4
:x+2y≤﹣1的区域(左下方的虚线区域)恒在区域D下方,故p
4
:∃(x,y)∈D,x+2y
≤﹣1错误;
综上所述,p
1
、p
2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着重考查作图能力,熟练作图,正确分析是
关键,属于难题.
10.(5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抛物线C:y2
=8x的焦点为F,准线为l,P是l上一点,
Q是直线PF与C的一个交点,若=4,则|QF|=()
A.B.3C.D.2
【分析】求得直线PF的方程,与y
2
=8x联立可得x=1,利用|QF|=d可求.
【解答】解:设Q到l的距离为d,则|QF|=d,
∵=4,
∴|PQ|=3d,
∴不妨设直线PF的斜率为﹣=﹣2,
∵F(2,0),
∴直线PF的方程为y=﹣2(x﹣2),
与y
2
=8x联立可得x=1,
∴|QF|=d=1+2=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的简单性质,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属于基础题.
11.(5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函数f(x)=ax3
﹣3x
2+1,若f(x)存在唯一的零点x
0
,
且x
0
>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B.(2,+∞)C.(﹣∞,﹣1)D.(﹣∞,﹣2)
【分析】由题意可得f′(x)=3ax
2
﹣6x=3x(ax﹣2),f(0)=1;分类讨论确定函数
的零点的个数及位置即可.
【解答】解:∵f(x)=ax
3
﹣3x
2+1,
∴f′(x)=3ax
2
﹣6x=3x(ax﹣2),f(0)=1;①当a=0时,f(x)=﹣3x2+1有两个零点,不成立;
第13页(共24页)
②当a>0时,f(x)=ax3
﹣3x
2+1在(﹣∞,0)上有零点,故不成立;
③当a<0时,f(x)=ax3
﹣3x
2+1在(0,+∞)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故f(x)=ax
3
﹣3x
2+1在(﹣∞,0)上没有零点;
而当x=时,f(x)=ax
3
﹣3x
2+1在(﹣∞,0)上取得最小值;
故f()=﹣3•+1>0;
故a<﹣2;
综上所述,
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导数的综合应用及分类讨论的思想应用,同时考查了函数的零点的
判定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2.(5分)(2014•新课标Ⅰ)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
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
A.6B.6C.4D.4
【分析】画出图形,结合三视图的数据求出棱长,推出结果即可.
【解答】解: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AB=4,BD=4,C到BD的中点的距离为:4,
∴.AC==6,AD=4,
显然AC最长.长为6.
故选:B.
第14页(共24页)
【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求解几何体的棱长,考查计算能力.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5分)(2014•新课标Ⅰ)(x﹣y)(x+y)8
的展开式中x
2y7
的系数为﹣20.(用数字
填写答案)
【分析】由题意依次求出(x+y)
8
中xy
7
,x
2y6
,项的系数,求和即可.
【解答】解:(x+y)
8
的展开式中,含xy
7
的系数是:8.
含x
2y6
的系数是28,
∴(x﹣y)(x+y)
8
的展开式中x
2y7
的系数为:8﹣28=﹣20.
故答案为:﹣20
【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系数的性质,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14.(5分)(2014•新课标Ⅰ)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B,C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C城市;
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A.
【分析】可先由乙推出,可能去过A城市或B城市,再由甲推出只能是A,B中的一个,
再由丙即可推出结论.
【解答】解:由乙说:我没去过C城市,则乙可能去过A城市或B城市,
但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城市,则乙只能是去过A,B中的任一个,
再由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则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合情推理,要抓住关键,逐步推断,是一道基础题.
15.(5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A,B,C为圆O上的三点,若=(+),则
与的夹角为90°.
第15页(共24页)
【分析】根据向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圆直径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在圆中若=(+),
即2=+,
即+的和向量是过A,O的直径,
则以AB,AC为邻边的四边形是矩形,
则⊥,
即与的夹角为90°,
故答案为:9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夹角的计算,利用圆直径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比较基础.
16.(5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a,b,c分别为△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a
=2且(2+b)(sinA﹣sinB)=(c﹣b)sinC,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
【分析】由正弦定理化简已知可得2a﹣b
2
=c
2
﹣bc,结合余弦定理可求A的值,由基本
不等式可求bc≤4,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计算得解.
【解答】解:因为:(2+b)(sinA﹣sinB)=(c﹣b)sinC⇒(2+b)(a﹣b)=(c﹣b)c
⇒2a﹣2b+ab﹣b2
=c
2
﹣bc,
又因为:a=2,
所以:,
△ABC面积,
而b
2+c2
﹣a
2
=bc⇒b2+c2
﹣bc=a
2
⇒b2+c2
﹣bc=4⇒bc≤4
所以:,即△ABC面积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在解三角
第16页(共24页)
形中的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三、解答题
17.(12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数列{a
n
}的前n项和为S
n
,a
1
=1,a
n
≠0,a
n
a
n+1
=λS
n
﹣1,其中λ为常数.
(Ⅰ)证明:a
n+2
﹣a
n
=λ
(Ⅱ)是否存在λ,使得{a
n
}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分析】(Ⅰ)利用a
n
a
n+1
=λS
n
﹣1,a
n+1
a
n+2
=λS
n+1
﹣1,相减即可得出;
(Ⅱ)假设存在λ,使得{a
n
}为等差数列,设公差为d.可得λ=a
n+2
﹣a
n
=(a
n+2
﹣a
n+1
)
+(a
n+1
﹣a
n
)=2d,.得到λS
n
=,根据{a
n
}为等差
数列的充要条件是,解得λ即可.
【解答】(Ⅰ)证明:∵a
n
a
n+1
=λS
n
﹣1,a
n+1
a
n+2
=λS
n+1
﹣1,
∴a
n+1
(a
n+2
﹣a
n
)=λa
n+1
∵a
n+1
≠0,
∴a
n+2
﹣a
n
=λ.
(Ⅱ)解:假设存在λ,使得{a
n
}为等差数列,设公差为d.
则λ=a
n+2
﹣a
n
=(a
n+2
﹣a
n+1
)+(a
n+1
﹣a
n
)=2d,
∴.
∴,,
∴λS
n
=1+=,
根据{a
n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解得λ=4.
此时可得,a
n
=2n﹣1.
因此存在λ=4,使得{a
n
}为等差数列.
也可以先考虑前3项成等差数列,得出λ,再进一步验证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递推式的意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
的充要条件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分类讨论的思想
方法,属于难题.
第17页(共24页)
18.(12分)(2014•新课标Ⅰ)从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中抽取500件,测量这些产品的一
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求这500件产品质量指标值的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s
2
(同一组中数据用该组区
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Ⅱ)由直方图可以认为,这种产品的质量指标值Z服从正态分布N(μ,σ
2
),其中μ
近似为样本平均数,σ
2
近似为样本方差s
2
.
(i)利用该正态分布,求P(187.8<Z<212.2);
(ii)某用户从该企业购买了100件这种产品,记X表示这100件产品中质量指标值位于
区间(187.8,212.2)的产品件数,利用(i)的结果,求EX.
附:≈12.2.
若Z~N(μ,σ
2
)则P(μ﹣σ<Z<μ+σ)=0.6826,P(μ﹣2σ<Z<μ+2σ)=0.9544.
【分析】(Ⅰ)运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公式,即可求出;
(Ⅱ)(i)由(Ⅰ)知Z~N(200,150),从而求出P(187.8<Z<212.2),注意运用所
给数据;
(ii)由(i)知X~B(100,0.6826),运用EX=np即可求得.
【解答】解:(Ⅰ)抽取产品的质量指标值的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s
2
分别为:
=170×0.02+180×0.09+190×0.22+200×0.33+210×0.24+220×0.08+230×0.02=200,
s2
=(﹣30)
2
×0.02+(﹣20)
2
×0.09+(﹣10)
2
×0.22+0×0.33+10
2
×0.24+20
2
×0.08+30
2
×0.02=150.
(Ⅱ)(i)由(Ⅰ)知Z~N(200,150),从而P(187.8<Z<212.2)=P(200﹣12.2
<Z<200+12.2)=0.6826;
(ii)由(i)知一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位于区间(187.8,212.2)的概率为0.6826,
第18页(共24页)
依题意知X~B(100,0.6826),所以EX=100×0.6826=68.2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以及正态分布的特点及概率求解,
考查运算能力.
19.(12分)(2014•新课标Ⅰ)如图,三棱柱ABC﹣A
1
B
1
C
1
中,侧面BB
1
C
1
C为菱形,AB
⊥B
1
C.
(Ⅰ)证明:AC=AB
1
;
(Ⅱ)若AC⊥AB
1
,∠CBB
1
=60°,AB=BC,求二面角A﹣A
1
B
1
﹣C
1
的余弦值.
【分析】(1)连结BC
1
,交B
1
C于点O,连结AO,可证B
1
C⊥平面ABO,可得B
1
C⊥AO,
B
1
0=CO,进而可得AC=AB
1
;
(2)以O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为单位长度,的方向为y
轴的正方向,的方向为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可得两平面的法向量,
可得所求余弦值.
【解答】解:(1)连结BC
1
,交B
1
C于点O,连结AO,
∵侧面BB
1
C
1
C为菱形,
∴BC
1
⊥B
1
C,且O为BC
1
和B
1
C的中点,
又∵AB⊥B
1
C,∴B
1
C⊥平面ABO,
∵AO⊂平面ABO,∴B
1
C⊥AO,
又B
1
0=CO,∴AC=AB
1
,
(2)∵AC⊥AB
1
,且O为B
1
C的中点,∴AO=CO,
又∵AB=BC,∴△BOA≌△BOC,∴OA⊥OB,
∴OA,OB,OB
1
两两垂直,
以O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为单位长度,
的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的方向为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第19页(共24页)
∵∠CBB
1
=60°,∴△CBB
1
为正三角形,又AB=BC,
∴A(0,0,),B(1,0,0,),B
1
(0,,0),C(0,,0)
∴=(0,,),==(1,0,),==(﹣1,,
0),
设向量=(x,y,z)是平面AA
1
B
1
的法向量,
则,可取=(1,,),
同理可得平面A
1
B
1
C
1
的一个法向量=(1,﹣,),
∴cos<,>==,
∴二面角A﹣A
1
B
1
﹣C
1
的余弦值为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建立坐标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中
档题.
20.(12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点A(0,﹣2),椭圆E:+=1(a>b>0)的离
心率为,F是椭圆的右焦点,直线AF的斜率为,O为坐标原点.
(Ⅰ)求E的方程;
(Ⅱ)设过点A的直线l与E相交于P,Q两点,当△OPQ的面积最大时,求l的方程.
【分析】(Ⅰ)通过离心率得到a、c关系,通过A求出a,即可求E的方程;
(Ⅱ)设直线l:y=kx﹣2,设P(x
1
,y
1
),Q(x
2
,y
2
)将y=kx﹣2代入,
利用△>0,求出k的范围,利用弦长公式求出|PQ|,然后求出△OPQ的面积表达式,利
用换元法以及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值,然后求解直线方程.
【解答】解:(Ⅰ)设F(c,0),由条件知,得又,
所以a=2,b
2
=a
2
﹣c
2
=1,故E的方程.….(5分)
(Ⅱ)依题意当l⊥x轴不合题意,故设直线l:y=kx﹣2,设P(x
1
,y
1
),Q(x
2
,y
2
)
第20页(共24页)
将y=kx﹣2代入,得(1+4k
2
)x
2
﹣16kx+12=0,
当△=16(4k
2
﹣3)>0,即时,
从而
又点O到直线PQ的距离,所以△OPQ的面积=
,
设,则t>0,,
当且仅当t=2,k=±等号成立,且满足△>0,
所以当△OPQ的面积最大时,l的方程为:y=x﹣2或y=﹣x﹣2.…(12分)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椭圆的求法,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
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
21.(12分)(2014•新课标Ⅰ)设函数f(x)=aexlnx+,曲线y=f(x)在点(1,f
(1))处得切线方程为y=e(x﹣1)+2.
(Ⅰ)求a、b;
(Ⅱ)证明:f(x)>1.
【分析】(Ⅰ)求出定义域,导数f′(x),根据题意有f(1)=2,f′(1)=e,解出即
可;
(Ⅱ)由(Ⅰ)知,f(x)>1等价于xlnx>xe﹣x
﹣,设函数g(x)=xlnx,函数h(x)
=,只需证明g(x)
min
>h(x)
max
,利用导数可分别求得g(x)
min
,h(x)
max
;
【解答】解:(Ⅰ)函数f(x)的定义域为(0,+∞),
f′(x)=+,
由题意可得f(1)=2,f′(1)=e,
第21页(共24页)
故a=1,b=2;
(Ⅱ)由(Ⅰ)知,f(x)=e
xlnx+,
∵f(x)>1,∴e
xlnx+>1,∴lnx>﹣,
∴f(x)>1等价于xlnx>xe﹣x
﹣,设函数g(x)=xlnx,则g′(x)=1+lnx,
∴当x∈(0,)时,g′(x)<0;当x∈(,+∞)时,g′(x)>0.
故g(x)在(0,)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从而g(x)在(0,+∞)
上的最小值为g()=﹣.
设函数h(x)=xe﹣x
﹣,则h′(x)=e﹣x
(1﹣x).
∴当x∈(0,1)时,h′(x)>0;当x∈(1,+∞)时,h′(x)<0,
故h(x)在(0,1)上单调递增,在(1,+∞)上单调递减,
从而h(x)在(0,+∞)上的最大值为h(1)=﹣.
综上,当x>0时,g(x)>h(x),即f(x)>1.
【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证明不等式等,考查转化
思想,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22.(10分)(2014•新课标Ⅰ)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B的延长线与
DC的延长线交于点E,且CB=CE.
(Ⅰ)证明:∠D=∠E;
(Ⅱ)设AD不是⊙O的直径,AD的中点为M,且MB=MC,证明:△ADE为等边三
角形.
【分析】(Ⅰ)利用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可得∠D=∠CBE,由CB=CE,
可得∠E=∠CBE,即可证明:∠D=∠E;
第22页(共24页)
(Ⅱ)设BC的中点为N,连接MN,证明AD∥BC,可得∠A=∠CBE,进而可得∠A=
∠E,即可证明△ADE为等边三角形.
【解答】证明:(Ⅰ)∵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
∴∠D=∠CBE,
∵CB=CE,
∴∠E=∠CBE,
∴∠D=∠E;
(Ⅱ)设BC的中点为N,连接MN,则由MB=MC知MN⊥BC,
∴O在直线MN上,
∵AD不是⊙O的直径,AD的中点为M,
∴OM⊥AD,
∴AD∥BC,
∴∠A=∠CBE,
∵∠CBE=∠E,
∴∠A=∠E,
由(Ⅰ)知,∠D=∠E,
∴△ADE为等边三角形.
【点评】本题考查圆的内接四边形性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3.(2014•新课标Ⅰ)已知曲线C:+=1,直线l:(t为参数)
(Ⅰ)写出曲线C的参数方程,直线l的普通方程.
(Ⅱ)过曲线C上任意一点P作与l夹角为30°的直线,交l于点A,求|PA|的最大值与
最小值.
第23页(共24页)
【分析】(Ⅰ)联想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可取x=2cosθ、y=3sinθ得曲线C的参数方程,
直接消掉参数t得直线l的普通方程;
(Ⅱ)设曲线C上任意一点P(2cosθ,3sinθ).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到P到直线l
的距离,除以
sin30°进一步得到|PA|,化积后由三角函数的范围求得|P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答】解:(Ⅰ)对于曲线C:+=1,可令x=2cosθ、y=3sinθ,
故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
对于直线l:,
由①得:t=x﹣2,代入②并整理得:2x+y﹣6=0;
(Ⅱ)设曲线C上任意一点P(2cosθ,3sinθ).
P到直线l的距离为.
则,其中α为锐角.
当sin(θ+α)=﹣1时,|PA|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当sin(θ+α)=1时,|PA|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点评】本题考查普通方程与参数方程的互化,训练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体现了数
学转化思想方法,是中档题.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4.(2014•新课标Ⅰ)若a>0,b>0,且+=.
(Ⅰ)求a
3+b3
的最小值;
(Ⅱ)是否存在a,b,使得2a+3b=6?并说明理由.
【分析】(Ⅰ)由条件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ab≥2,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a
3+b3
的最小
值.
(Ⅱ)根据ab≥2及基本不等式求的2a+3b>8,从而可得不存在a,b,使得2a+3b=6.
【解答】解:(Ⅰ)∵a>0,b>0,且+=,
∴=+≥2,∴ab≥2,
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第24页(共24页)
∵a
3+b3
≥2≥2=4,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a
3+b3
的最小值为4.
(Ⅱ)∵2a+3b≥2=2,当且仅当2a=3b时,取等号.
而由(1)可知,2≥2=4>6,
故不存在a,b,使得2a+3b=6成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不等式在最值中的应用,要注意检验等号成立条件是否具备,
属于基础题.
本文发布于:2022-12-27 23:59: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34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