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的秘密计算机科学之⽗阿兰·图灵诞⾠105周年
阿兰•图灵(1912.6.23—1954.6.7),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智能之⽗,是计算机逻
辑的奠基者,提出了“图灵机”和“图灵测试”等重要概念。为纪念他在计算机领域的卓越贡献,美国计算机协会于1966
年设⽴图灵奖,此奖项被誉为计算机科学界的诺贝尔奖。
了解计算机之⽗传奇⼀⽣,纪念图灵诞⾠105周年。
出⽣及家庭
阿兰•麦席森•图灵,1912年6⽉23⽇出⽣在伦敦帕丁顿的疗养院。他的⽗亲曾在印度公务署为英帝国效⼒,母亲出⽣
在马德拉斯,外祖⽗是⼀位⼯程师,因为在印度修建桥梁和铁路赚了⼤钱。1907年,图灵的⽗母在⼀艘从印度到英国
的船上相遇,同年在都柏林结婚。1908年年初,他们回到印度。阿兰是他们的第⼆个男孩,他母亲1911年在印度怀上
了他,后回英国⽣产。
阿兰和他的哥哥约翰幼年在英国度过,由⼀对退休夫妇照顾,⽗母则因为⼯作住在印度,这在当时很常见。
阿兰和哥哥约翰
中学时代
(舍伯恩)
1922年,阿兰进⼊肯特的哈兹勒赫斯特预备学校学习。他最初的兴趣是地图、国际象棋和化学。期间图灵读到⼀本埃
德温•坦尼•布鲁斯特所著的《每个⼉童应该知道的⾃然奇观》。图灵后来说,这本书开启了他的科学视野,并对他理解
⼈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产⽣了更深刻的影响。“显然,⼈体也是⼀台机器。”那本书对此解释道:
“它是⼀台极其复杂的机器。虽然⽐任何⼿⼯制作的机器都要复杂千万倍,但其本质上仍然是⼀台机器。有⼈曾将⼈体
⽐作⼀台蒸汽机,但那时我们还不太了解它的⼯作原理。现在,我们会把它⽐喻为⼀台内燃机,就像是汽车、轮船和飞
机的内燃机⼀样。”
20世纪初,“⼈体是机器”的想法被看成是⾮常⽆知的,就像现在⼉童读物⾥很幼稚的想法⼀样。但事实并⾮如此。在图
灵出⽣前200年,法国医⽣兼哲学家朱利安•奥佛雷•拉•美特利(1709—1751)在其1747年的争议性作品L'Homme
Machine(《⼈是机器》)中,毫不掩饰地描述了⼈体甚⾄思维的机械般的⼯作机制。图灵从⼩就觉得⾃⼰的⾝体也是
⼀台机器,后来也因探索机器和⼈类间的联系⽽被世⼈铭记。
1926年,他被⼀所最古⽼的英国公⽴学校舍伯恩录取。图灵在舍伯恩第⼀学期的第⼀天被⼤罢⼯所阻,不能乘⽕车去
学校,阿兰决定骑车60英⾥上学,这⼀壮举被当地的报纸所报道。
在舍伯恩,阿兰没能与其他男孩打成⼀⽚。他害羞、孤独,似乎总是⾐衫不整、墨迹斑斑。“他的所有特征都容易成为
笑柄,尤其是他那害羞、犹豫、尖细的声⾳——不完全是⼝吃,⽽是吞吞吐吐,就像在等待⼀个复杂的程序将他的想法
转化成⼈类语⾔⼀样。”他本可以在学习上表现优异⽽弥补⾃⼰的不⾜,但事实并⾮如此。只有在数学上,他才表现出
⼀些智⼒天赋的端倪。
到了1929年,阿兰开始着迷于《物理世界的⾃然》(1928)⼀书。这是⼀本⼴为流⾏并极具影响⼒的书,由剑桥⼤学
天⽂学家亚瑟•埃丁顿爵⼠所著,书中探讨了相对论和量⼦理论的新科学所带来的影响。阿兰同时和⼀个名为克⾥斯托
弗•莫科姆的同学交往密切,他和阿兰在科学和数学上有着共同的兴趣,⽽且出⽣在⼀个⽐阿兰家更有意思并兼具科学
⽓氛的家庭。克⾥斯托弗的外祖⽗是约瑟夫•斯万爵⼠,他在1879年发明了⽩炽灯泡,独⽴于爱迪⽣的发明。
回想起来,图灵很可能在那时发现了他的同性恋倾向,克⾥斯托弗是他的初恋。但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两名青年之
间发⽣了⾝体接触,他们⼀起做化学实验,交流数学公式,并探讨埃丁顿和剑桥⼤学另⼀位天⽂学教授詹姆斯•简爵⼠
所著书中的新天⽂学和新物理学。
图灵13岁在舍伯恩与同学的合照
你看哪个是图灵?
⼤学时代
(剑桥⼤学国王学院)
剑桥⼤学是有抱负的英国科学家追逐向往之地,其在科学和数学上最享有盛名的学院就是三⼀学院。1929年12⽉,阿
兰和克⾥斯托弗花了⼀周的时间到剑桥⼤学参加奖学⾦考试,⼀起沐浴在弗朗西斯•培根、艾萨克•⽜顿、詹姆斯•克拉克
•麦克斯韦母校的氛围中。他们回到舍伯恩⼀周后,考试结果公布在了《泰晤⼠报》上。阿兰没被录取,⽽克⾥斯托弗
被录取了。克⾥斯托弗将前往三⼀学院,⽽阿兰最⼤的希望是能争取在下⼀年⼊学三⼀学院或者剑桥的其他学院。
两个⽉后,克⾥斯托弗突然⽣病并在⼀周内去世,病因是他⼩时候所感染的⽜结核病。他们舍伯恩的⼀位旧⽇同窗在信
中写道:“可怜的图灵因为这个打击⼏乎崩溃,他们⼀定是极其要好的朋友。”虽然图灵也与其他男⼈有着更亲密的性关
系,但显然他对克⾥斯托弗的爱与崇拜是其他⼈所不能⽐的。
1930年12⽉,图灵再次参加了三⼀学院的考试,但仍然未被录取。他的第⼆选择是剑桥⼤学国王学院。这⼀次,他决
定专攻数学,全⼼钻研G.H.哈代的经典著作《纯数学教程》(ACourofPureMathematics)备考,这本书在当时已
经是第15版了。1931年秋,阿兰开始了他在剑桥⼤学国王学院的学习。
接来的⼀年,图灵研究起⼀本叫做《量⼦⼒学的数学基础》(MathematischeGrundlagenderQuantenmechanik)的
新书,这本书由年轻的匈⽛利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所著。20世纪20年代中期,冯•诺依曼曾与⼤卫•希尔伯特在哥廷
根⼤学⼀起共事。绝⼤多数早期量⼦⼒学的数学研究⼯作都是在哥根廷⼤学进⾏的。20世纪30年代,冯•诺依曼移民
美国并在普林斯顿⼤学任教,1933年成为普林斯顿⾼等研究院聘任的⾸批数学家之⼀。现在,通过⼀些场合,冯•诺依
曼和阿兰•图灵的⽣活开始有了交集。
图灵与冯•诺依曼的第⼀次见⾯很可能是在1935年夏天,当时冯•诺依曼利⽤在普林斯顿⼤学的⼯作假期来到剑桥⼤学
做关于殆周期函数的演讲。图灵已经熟知演讲的主题以及冯•诺依曼在这⽅⾯的研究⼯作。就在那年春天,图灵已经发
表了他的第⼀篇论⽂,共两页,讨论了“左右殆周期性的等价性”(EquivalenceofLeftandRightAlmostPeriodicity,伦
敦数学学会,1935),推⼴了冯•诺依曼在前⼀年发表的⼀篇论⽂。
他们都没想到,两⼈会在次年于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再次相遇。
图灵对于数理逻辑这⼀精妙深奥领域的兴趣可能开始于1933年,当时他阅读了伯特兰•罗素1919年的作品《数学哲学
导论》。书的末尾写道:
“如果有学⽣因为这本书⽽迈⼊数理逻辑的⼤门,并进⾏认真的研究,那么这本书就达到当时写作的初衷了。”
1935年的春季学期,图灵修读了“数学基础”课程,授课⼈是麦克斯韦·赫尔曼•亚历⼭⼤•纽曼(1897—1984),其姓名
缩写M.H.A.。纽曼更为⼈熟知,⼈们常亲切地称他麦克斯。麦克斯•纽曼名声在外的是他在组合拓扑⽅⾯的⼯作,不过
他也可能是剑桥⼤学在数理逻辑⽅⾯最有见识的⼈。纽曼整个课程的⾼潮是对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证明。(研究⽣⽔
平的数理逻辑导论课程⾄今仍然采⽤类似的结构。
此外,纽曼的课程也涵盖了尚未解决的判定性问题。“是否有⼀种确定的⽅法,或者纽曼所说的‘机械过程’,它可以应⽤
于⼀个数学命题,并得出该命题能否被证明的结论?”当然,对于“机械过程”,纽曼指的不是⼀台机器。机器也许能够进
⾏简单的算术,但⼏乎不能解决实际意义上的数学问题。纽曼暗指的是后⼈称为“算法”的⼀类过程——⽤于解决某个问
题的⼀组明确(但⽆意识的、⾮智能的)指令集。图灵开始研究判定性问题很可能是在1935年初夏。那时,他已经获
得了剑桥⼤学奖学⾦,每年300英镑。图灵后来说,想到判定性问题的解决思路时,他正躺在格兰切斯特草坪上,这是
剑桥学⽣很喜欢的⼀个休闲场所,距国王学院⼤约两英⾥。
到1936年4⽉,图灵把论⽂“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性问题上的应⽤”的草稿交给了纽曼。
⼤约在麦克斯•纽曼阅读图灵论⽂⼿稿的同⼀时间,他⼜收到美国数学家阿隆索•邱奇寄来的短论⽂“判定性问题的笔
记”13的单⾏本。基于已刊出的另⼀篇论⽂,邱奇的⽂章同样做出了判定性问题不可解的结论。
别⼈⽐图灵捷⾜先登了。这通常意味着他的论⽂不能发表,注定要被遗忘。但麦克斯•纽曼意识到,图灵的⽅法更具创
新性,并且与邱奇的⽅法有着很⼤的差异。他仍然建议图灵向伦敦数学学会提交论⽂发表。(从发表的论⽂看,该学会
于1936年5⽉28⽇收到它。)图灵在5⽉29⽇给他母亲的信上对此做出了解释:
“现在,有⼀篇论⽂同时在美国发表,作者是阿隆索•邱奇,他和我做的事相同,只是⽅法不同。尽管如此,纽曼先⽣和
我觉得,截然不同的⽅法完全能够让我的论⽂得以发表。阿隆索•邱奇住在普林斯顿,所以我已经相当确定,我将去那
⾥。”
图灵的论⽂发表在伦敦数学学会1936年11⽉和12⽉的论⽂集⾥,1937年12⽉发表了⼀份三页纸的修订稿。阿隆索
•邱奇在1937年5⽉的《符号逻辑杂志》(JournalofSymbolicLogic)中针对这篇论⽂写了⼀篇只有四段的评论,其
中写道:“⼀位持有铅笔、纸和⼀串明确指令的⼈类计算者,可以被看做是⼀种图灵机。”这是已知的“图灵机”⼀词最早见
诸⽂字的地⽅。
早在1935年5⽉,图灵就考虑去普林斯顿⼤学,也申请了普林斯顿⼤学的访问奖学⾦。⼀年后,他发现普林斯顿⼤学
数学系教授邱奇也发表了⼀篇关于判定性问题的论⽂,于是图灵“相当肯定地决定”要去普林斯顿⼤学。
纽曼为此提供了帮助。他向邱奇介绍了图灵的⼯作,并在同⼀封信中,请他帮助图灵获得奖学⾦:
“我应该指出,图灵的⼯作是完全独⽴进⾏的,⼀直没有得到任何⼈的指导或者评判。因⽽,让他尽早接触本领域的顶
尖⼈员变得更加重要,这样他才不致于孤独成性。”
倾向于独⽴⼯作,不受外界影响,这实际上是图灵的⼀个⼤问题。早在他年轻的时候,图灵就重新创⽴了⼆项式理论,
并发明了⾃⼰的微积分记号。在尝试解决判定性问题时,他不熟悉邱奇及其同事们的早期成果,这也许是件好事,否则
他可能就不会找到这样有趣的解决⽅法了。然⽽,⼀般说来,还是有必要知道在世界其他地⽅发⽣了什么事情,⽽对于
数理逻辑领域,普林斯顿就是这样的地⽅。图灵没能获得他申请的普罗科特奖学⾦,但得到了国王学院的奖学⾦。
图灵在剑桥⼤学国王学院实验室
普林斯顿⼤学攻读博⼠
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知识光环由于⾼等研究院的成⽴⽽变得更加熠熠⽣辉。⾼等研究院的成⽴得到路易斯•班伯格5百
万美元的捐赠。班伯格创建了班伯格百货连锁店,并在1929年经济⼤萧条之前将其出售给了梅西百货公司。
⾼等研究院⼀开始成⽴的⽬的是为了促进科学和历史研究。在最初的⼏年中,⾼等研究院的数学学院与普林斯顿⼤学的
数学系在同⼀座楼,这促成了两个机构之间的许多交流。⾼等研究院迅速成为了优秀科学家和数学家的家园,他们中的
⼀些⼈是逃离了危险的欧洲来到这⾥的,其中最有名的是爱因斯坦。他于1933年来到这⾥,并在此度过了余⽣。
图灵于1936年9⽉到达普林斯顿⼤学时,⾮常想见到库尔特•哥德尔。⼀年前,哥德尔还⾝在⾼等研究院,之后也回来
过,可惜的是⼀直未能与图灵谋⾯。
图灵在剑桥⼤学时见过的冯•诺依曼此时在⾼等研究院,还有同样来⾃剑桥⼤学的G.H.哈代。理查德•柯朗和赫尔曼•外
尔也在⾼等研究院,他们⼏年前逃离了哥廷根。
图灵在普林斯顿⼤学待了两年,并获得了第⼆年的普罗科特奖学⾦(总共2000美元),邱奇成为了图灵的论⽂指导教
授。在邱奇的指导下,图灵写了⼀篇论⽂,并在1938年6⽉21⽇获得了博⼠学位。图灵婉拒了冯•诺依曼提出的⼀份
1500元年薪、担任其助理的⼯作,并于⼀个⽉后回到了英国。他在剑桥⼤学教授数学基础这⼀课程。
Turing'sGraduateSchoolfile第⼀页
注意,这⾥左上⾓的死亡⽇期实际是错的,应该是6⽉7⽇。
布莱切利庄园破解Enigma
当时英国和德国之间笼罩着战争的阴云。图灵在普林斯顿做博⼠论⽂时,就已经对密码学有了兴趣。密码学是涉及科学
当时英国和德国之间笼罩着战争的阴云。图灵在普林斯顿做博⼠论⽂时,就已经对密码学有了兴趣。密码学是涉及科学
和数学领域的学科,它创建保密码(密码学)并破解他⼈代码(密码分析学)。图灵坚信,战争期间,加密信息的最好
⽅式是将单词转换成⼆进制数字,然后再乘上很⼤的数字。在不知道那个⼤数字的情况下,解密信息会涉及很困难的因
式分解问题。图灵的这种想法很有先见之明,因为如今⼤多数这种计算机加密的⼯作就是这样的。
与⼤多数数学家不同的是,图灵喜欢亲⾃动⼿做事情。为了实现⾃动的编码机器,他⽤电磁式继电器制作了⼀个⼆进制
乘法器。在⼈们证实电⼦管⾜够可靠之前,电磁式继电器是计算机的基本构件。图灵甚⾄到机械⼯⼚亲⾃制造继电器,
亲⼿缠绕电磁铁。
当时,德国的陆军和海军已经在使⽤⼀种完全不同的加密设备了。⼀位名叫亚瑟•谢尔⽐乌斯(1878—1929)的德国电
⽓⼯程师发明了恩尼格玛密码机(Enigma)。1918年,谢尔⽐乌斯试图说服德国海军使⽤这个机器,但是失败了。
1923年,恩尼格玛密码机⽤于商业⽤途并出售。之后,德国海军很快对它产⽣了兴趣,最终其他军种也相继开始使⽤
它了。
1932年,三位波兰数学家开始寻找破解恩尼格玛信息的⽅法。他们认定需要构造可以⾃动模拟恩尼格玛编码的设备。
第⼀台设备bomb(他们这样称呼它)在1938年开始运⾏,其⼯作⽅式就是搜索所有可能的转⼦设置。其中⼀名数学
家是马⾥安•雷耶夫斯基(1905—1980),毕业后他在哥廷根度过了⼀年。他写道,由于“找不到更好的名字”,他们把
那些机器叫做bomb,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机器发出的嘀哒声⽽得此名,也或许是⽤这些数学家们喜欢的某种冰淇淋圣
代命名的呢。
英国政府传统上是雇⽤⼀些古典⽂学学者来从事解码⼯作,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在解读困难语⾔⽅⾯受过最好的训练。
随着战争的临近,为了分析类似恩尼格玛的复杂编码设备,政府编码与密码学院(GC&CS)显然也需要数学家。
1938年夏天,图灵从普林斯顿返回到英国后被邀请到GC&CS总部做讲座。英国政府可能早在1936年就和他有了联
系。1939年,GC&CS购买了⼀处地产,其处有⼀座坐落在伦敦东北50英⾥叫做布莱切利庄园的维多利亚时期官邸。
在某种意义上,布莱切利庄园是整个英格兰智慧的焦点,⽜津⼤学和剑桥⼤学间的铁路线和向南通向伦敦南部的铁路线
在这⾥交汇。
1939年9⽉1⽇,德国⼊侵波兰。两天后,英国向德国宣战。9⽉4⽇,图灵到布莱切利庄园报到。最后,⼤约有⼀
万⼈在那⾥进⾏拦截和破译秘密通信的⼯作。为了容纳这些⼈,官邸周边建造了临时营房。图灵负责管理8号营房,致
⼒于破译德国海军的密码。德军使⽤这些编码与潜⽔艇进⾏通信,这些潜⽔艇对驻扎在美国和英国间的⼤西洋护航舰队
极具威胁。
早在1939年,英国政府就会见了⼀些波兰数学家,向他们了解恩尼格玛密码和bomb。图灵来到布莱切利庄园后不
久,便开始重新设计并改进这些设备,也就是现在的bombe(法⽂)。1940年,第⼀台“图灵Bombe”(他们有时候这
么叫)开始运⾏。它有⼀吨重,可以模拟30台并⾏运⾏的恩尼格玛密码机。
Bombe
到1941年中期,这些多样的技术经过改进,最终成功破译了恩尼格玛加密的通信,并⼤⼤降低了海军的损失。图灵在
其中起到了⾄关重要的作⽤,当然在布莱切利庄园⼯作的很多⼈也理应为此受到称颂。
甚⾄在布莱切利庄园这样由数学家和古典⽂学学者构成的不寻常⼈群中,图灵依然因性格怪异⽽博得了⼀定的名声。
“每年六⽉的第⼀周,图灵都会得⼀场严重的枯草热病,他会戴着军⽤防毒⾯具来遮蔽花粉,然后骑⾃⾏车去办公室。
他的⾃⾏车有个⽑病,车链每隔⼀定时间就会脱落。图灵不去修理它,⽽是数脚踏板转的圈数,然后赶在车链掉下之前
下车,⽤⼿调整车链。”
1941年春,阿兰•图灵向琼•克拉克求婚,她是布莱切利庄园⾥为数不多的从事那种需动脑筋的⽂书⼯作的⼀位⼥性。琼
•克拉克在被聘来做解码⼯作前在剑桥⼤学研究数学。求婚⼏天后,图灵向她坦⽩⾃⼰有同性恋倾向,但是婚约还是维
持了⼏个⽉,直到最后他觉得不得不取消它。
《模仿游戏》中图灵和克拉克
美国之⾏与图灵测试
1942年11⽉,图灵前往华盛顿帮助协调英国和美国之间的密码破译⼯作。那次任务之后,他在贝尔实验室度过了第⼆
年的前两个⽉,当时贝尔实验室设在纽约市西街。他在那⾥遇到了开辟数位采样理论的哈利•奈奎斯特(1889—1976)
和克劳德•埃尔伍德•⾹农。⾹农的论⽂“通信的数学理论”(1948年)开创了信息论这⼀领域,他还引⼊了“⽐特”的概
念。
图灵在贝尔实验室关注的是⼀台语⾳置乱设备,它主要⽤来保证⼤西洋上的电话通信安全。
回国后,图灵更多参与的是位于伦敦西南部特丁顿的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的计算机项⽬。1944年,NPL的领导者
是查尔斯•达尔⽂爵⼠(1887—1962),他的祖⽗曾撰写了在⽣物学上颇具影响的著作。达尔⽂创建了⼀个“数学部”,
其⼯作就是研制⾃动计算机器。
数学部的负责⼈J.R.沃默斯利在1945年6⽉招图灵来NPL⾯试。沃默斯利读过那篇“可计算数”,并且希望图灵设计
⼀台“⾃动计算引擎”(ACE)的计算机,⽽“引擎”这个词有意⽆意中唤起了他对查尔斯•巴贝奇的回忆。
图灵那时已经读过了冯•诺依曼那篇关于EDVAC的报告,对他⾃⼰的计算机有了⼀些想法,并在1945年结束之前完成
了报告“在数学部中开发⾃动计算引擎的⽅案”。图灵的报告虽然说“对提出的计算器有了⼗分全⾯的考虑”,但还是建
议“与冯•诺依曼‘关于EDVAC的报告’⼀起阅读”。
到了1947年9⽉,ACE缺乏进展开始令图灵感到沮丧。他请了⼀年的半薪休假,离开了剑桥。NPL期望图灵⾄少能
再回来⼯作两年,但是他没有回来。(实验版的ACE⼀直到1950年才就绪,⽽且已经和图灵当初的设计偏离了许
多。)
⽽图灵加⼊了从1945年就在曼彻斯特⼤学的麦克斯•纽曼的队伍⾥。纽曼获得批准,建⽴了⼀个新的计算机器实验室,
并制造了⼀台叫做MarkI的机器。在1948年6⽉,MarkI成为了“第⼀台完⼯的EDVAC类型的电⼦程序存储计算
机”。
图灵在9⽉加⼊了曼彻斯特⼤学的数学系,参与纽曼的新项⽬。两个⽉后,他们和曼彻斯特的⼀个电⼦制造商费伦蒂有
限公司达成协议,为后者制造商业化的机器。
图灵基本上是负责MarkI的编程⼯作。⼤约1951年,图灵接受的任务是为这个机器产品编写第⼀本“程序员⼿册”。在
⼿册中,图灵将编程定义为:“⼀种使数字计算机按照⼈的意愿⼯作,并将其正确表达在穿孔纸带上的活动。”
图灵对⼈脑和机器之间联系的着迷,在1936年发表可计算数论⽂之后仍延续了很久。图灵的另⼀篇著名论⽂“计算机械
与⼈⼯智能”发表在1950年10⽉的哲学期刊Mind上。
“机器能思考吗?”图灵问。他发明了⼀个测试,这个测试需要⼀个⼈坐在电传打字机前(在现代,类似于短消息,或者其
他允许⼈们在看不见也听不见对⽅的情况下相互通信的⼿段)。这个⼈问问题,接受答案。如果另⼀端是计算机,⽽这
个⼈⽆法判断它是否是⼀台计算机,那么就说计算机是具备⼈类智能的。
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它⾄今依旧存在争议。任何对图灵测试有适当反对意见的⼈都应该读⼀读图灵的论⽂,⾥⾯有
对很多合情合理的反对意见的解答。
据说⼀个通过图灵测试的聊天程序
图灵喜欢⽤术语“智能”⽽不是“思考”来处理这个问题,因为“思考”暗含在计算机内部进⾏的特定活动。
“‘机器能思考吗?’我认为,这个原始问题过于⽆意义,不值得讨论。不过,我认为到这个世纪末,这样的说法以及⼀般
的教育观点都会有很⼤改观,那时候再谈及机器思考将不会受到抵触和反对。”
1950年夏天,图灵搬到了位于曼彻斯特以南10英⾥的威姆斯洛。他对形态形成学产⽣了兴趣,这是⼀门研究组织细胞
如何发展和分化,形成各种各样模式和形态的物种学科。这个研究涉及在曼彻斯特的计算机上运⾏仿真程序。
1951年3⽉15⽇,阿兰•图灵因其在可计算数⽅⾯所做的⼯作,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举荐他的是麦克斯•纽曼和
伯特兰•罗素。那天晚上,BBC播放了图灵题为“数字计算机能够思考吗?”的录⾳谈话(这个⼴播的录⾳和其他图灵所
有讲话的录⾳都已不知所踪了)。
有讲话的录⾳都已不知所踪了)。
牢狱之灾
1951年12⽉,接连发⽣的⼀系列事件对⽇后产⽣了很⼤的影响。图灵在曼彻斯特的街上遇见了⼀个年轻⼈阿诺德•穆
雷。⼯⼈出⾝的穆雷正处于偷窃罪缓刑期,也没有⼯作。图灵和穆雷共进了午餐,⼀起回到了图灵的家⾥。在接下来的
⼀个⽉,他们还相会了⼏次。
1952年1⽉底,图灵发现住所遭窃。他报了警,警察检查了现场的指纹。图灵指控阿诺德•穆雷⾏窃,⽽穆雷声称⾃⼰
是⽆辜的,并指认真正的罪犯是⾃⼰的⼀个旧相识哈⾥。警⽅也在图灵的住所找到了哈⾥的指纹。哈⾥彼时因为其他⼀
些事情正在坐牢,在被问到图灵⼀案时,哈⾥向警⽅揭发了图灵和其朋友间⼀些很私密的情况。
1952年2⽉7⽇,就在乔治六世驾崩,他的长⼥伊丽莎⽩继位的隔⽇,警⽅传讯了阿兰•图灵。在⼏轮审讯后,图灵承
认了与穆雷之间的关系。这个供认让图灵遭受了牢狱之灾,因为根据1885年的刑法修正案第11节:
“任何男性,公开或私下,组织或参与组织,或试图其他男性进⾏严重猥亵的⾏为,都应该视为不法⾏为,并
理应被法庭判处不超过2年、可带劳役或不带劳役的监禁。”
图灵为⾃⼰的罪名辩护,法庭最后判处图灵1年缓刑,在此期间图灵必须接受荷尔蒙治疗。
在20世纪50年代初被认定为是同性恋可就糟了。在美国,50年代初麦卡锡主义下的“⾚⾊恐惧”很快转变为另⼀种形式
上的政治迫害。理论上,“危险分⼦”是⽤来形容有泄漏国家机密倾向的⼈。但实际上,这个词是“同性恋者”的委婉说法。
这种臆断是假定同性恋者容易遭到敲诈⽽泄漏国家机密。
美国政府对同性恋的做法影响到了英国政府。1951年,美国国务院开始建议英国外交部注意政府⾥⾯的“同性恋问题”,
后来施压英国政府更多地关注可能由同性恋引起的安全问题。
阿兰•图灵的择业⾃由因此变得很狭窄。政府最⾼机密的⼯作,例如战时图灵从事的⼯作,是绝不可能了,图灵也不可
能再⼀次去美国。1952年的⼀部美国法律禁⽌“患有精神错乱⼈格的外国⼈”⼊境,暗指的就是同性恋。
在英国的⼤街⼩巷以及政府部门,同性恋者的⽣活变得愈发艰难。当约翰•诺特-鲍尔爵⼠1953年被任命为伦敦⼤都市
警察局局长时,他发誓要“铲除伦敦所有肮脏的场所”。同年,英国内政部指⽰要加⼤对“男性堕落⾏为”的打击⼒度。⾄
少,伦敦的当地治安官已经厌倦了对犯罪的纵容态度,打算让罪犯“像过去⼀样直接被送回监狱⾥”。1953年年末到
1954年年初,报纸的头条都是在宣传某些男性被告发的消息。
可想⽽知,图灵⽣活在沉重的⼼理压⼒之下。我们不知道1954年6⽉7⽇的晚上发⽣了什么不⼀样的故事。我们也不
知道是什么驱使图灵在睡觉前,将每晚都要吃的苹果蘸上了氰化物。
第⼆天早晨,图灵被发现已经过世,年仅41岁。
曼彻斯特⼤学图灵纪念像(右⼿握苹果)
皇家赦免
2009年9⽉10⽇,英国前⾸相⼽登•布朗代表英国政府为图灵当年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公开致歉。2013年12⽉24
⽇,英国⼥王伊丽莎⽩⼆世为图灵颁发“皇家赦免”,取消了当年的指控。
royalpardon
<图⽚参考⽹址>
本⽂摘编⾃Petzold著作《图灵的秘密——他的⽣平、思想及论⽂解读》(中⽂版出版于2012年)。
作者:CharlesPetzold
译者:杨卫东,朱皓等
•
世界顶级技术作家CharlesPetzold耗时多年编写
•
英⽂版2008年,中⽂版2012年⾯世,⾃出版以来
英⽂版Amazon⼈⼯智能领域多年稳居TOP30
中⽂版⾖瓣评分8.8,3243位读者标记“想读”
•
了解图灵⽣平及论⽂最优秀的作品,没有之⼀
作译者介绍
CharlesPetzold
Windows编程⼤师,世界顶级技术作家,作品还包括《编码:隐匿在计算机软硬件背后的语⾔》《Windows程序设
计》等。
杨卫东
复旦⼤学航空航天数据研究中⼼主任、计算机学院⼤数据与知识⼯程实验室负责⼈,教授/博⼠⽣导师。研究兴趣包括数
据库与知识库、⼤数据等及其在多个领域中的应⽤。
朱皓
复旦⼤学计算机学院博⼠⽣。对数据库、数据挖掘、软件架构有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本⽂系图灵教育授权计蒜客发布,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本⼈联系。
本文发布于:2022-12-27 22:29: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30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