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师来了

更新时间:2022-12-27 19:13:41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27日发(作者:考研补习班)

教育给人启迪而不是思想禁锢

--观《BBC:中国老师来了》有感

英国BBC电视台筹作了一部三集纪录片,名为《中国老师来了》,请来了几

位中国老师带教一个中国班,要求用中式方法对英国学生进行教学,一个月后特

训中国班与普通英国班比赛教学成果,以此促进双方的教育改革与文化交流,最

终以中式教育完胜收场。此结果引发了中英两国的广泛关注和议论。

一、英国的教育问题

英国的教育真的就如我们看到的那样自由散漫吗?

曾于1997年-2008年期间担任伊顿公学教务长的OliverKramer如此评论:

英国的中学分为私立和公立,两者相差甚大,在优秀的私立学校,课堂纪律一样

严格,大部分私立中学也是寄宿学校,而英国私校“精英”教育学起来一点不比

中式教育轻松,结果就是:伊顿公学、斯科特中学等私立中学,聚集了全英国7%

的学生,却占据了牛津、剑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的50%,而未来,他们将成为英

国的首相、国会议员以及社会精英人士。但是,要想进入私立学校,孩子从六岁

就要开始准备,然后经过残酷的筛选(包括对家庭条件的考察),才有可能进入顶

级的私立中学。

在我看来,英国的公立教育和国内的区别最重要的是讲是否有制度化的学习

压力。中国的学校和家长有明确的价值观导向,就是用读书改变命运。这些压力

从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时间安排体现,压榨学生的每一分精力用来学习。而很多的

英国的公立高中做不到这一点。去年英国的教育大臣还付钱(补贴)给学校让公

立学校把学生在学校每天多留2个小时,因为学生每天一回家就没机会学习了,

然而很多学校没有这个资源和意愿仍然是做不到。

二、英国学生缺少学习动力的根源

根据片中所述,中国老师认为英国学生普遍缺少学习动力,而其根源在于政

府的福利制度。《每日邮报》引述一位中国老师的话说,英国学生即使不工作,

也能拿到福利,所以不用为自己的未来担心。“如果政府削减福利,迫使人们去

工作,那时候他们的看法就会有所改变。”

但实验学校校长斯特劳格尔对中国式教学并不“感冒”,并用“非常枯燥”来

形容。斯特劳格尔认为,中国式教学与英国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冲突,“我的学

生们习惯上课问问题,他们期望自己的想法得到尊重。”他也为自己的学生们辩

护,称其纪律并不像中国老师形容得那么散漫。

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其实,在这场争论的背后,归根结底还是两个国

家教学方式存在的巨大差异。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先生就认为,

不同的教育方式背后其实是不同的文化背景,要想完全照搬是不切实际的:“中

国是面向大多数人进行严格训练的教学方法,国外是比较轻松、自然的,基于学

生兴趣的学习和教学方式。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包括对教育本身的

认识,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的理解,这些差别都是非常大的,从这个角度讲,在

某一个地方很成功的教育模式想要简单的移植到另一个地方是很困难的。面对这

种艰难的现实,对中英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来说,要想得到对方的互相认可

与肯定,仍然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庞大工程。”

三、中式教育并非中国独有,而在中国忽略了诸多能力培养

东亚国家的教育方式也和中式教育类似,比如说日本和韩国,中考高考都

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俞天任在《“应试教育”在日本》指出,东亚国家都面临同

样的问题,资源有限决定了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最公正有效的方式。而有了考试这

种方式之后,应试教育自然就会出现,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就像之前所说纪录片

同样未能展示英国教育全貌。

现实中,中式教育等同于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基础教育目的简化为在考试

中拿高分。对每个家庭来讲,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孩子学习效

果最有效率的判定就是学习成绩;对学校和学生来讲,虽然大学在扩招,但优质

的教育资源依然非常稀缺,人多,资源少,竞争力自然就大。因此,在教育领域,

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会主动选择将教育过程的利用最

大化,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式、训练出最高的分数。而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往往最有效率,这就是纪录片中的中式教育:老师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学生死记

硬背式的学习方式、超长的学习时间……已经习惯了把考试当作教育目的的中国

老师们,对于50位英国学生即将面临的考试非常重视,甚至于把这场考试提高

到事关国家荣辱的地位。

在纪录片中,中国老师的观点也不断受到英国学生的挑战。比如,当老师提

到“孔子认为父母永远是对的”,学生立即反驳父母不一定是对的,当老师说“你

应该调整自己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一位女生则认为做自己才是最

重要的。从片中可以看到,英国学生里所谓的“差生”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都非

常强,并且敢于挑战权威。相反,中国学生虽然看起来很勤奋,但思维存在惰性,

不愿意主动思考,而且不善于表达传递自己的想法。

我们也并非要得到中英教育孰优孰劣的答案,而是希望在这个碰撞的构成中,

去找到双方的融合点,为自己的教育、为孩子的将来提供借鉴。

退一步讲,追求“优劣”答案也没有意义。这档节目挑的是数学、科学、中

文和体育的老师,却没有艺术、设计、音乐,甚至哲学、心理学、社会规范等这

些英国教育更加擅长的学科。换做是比对孩子音体美兴趣的培养和重视程度,“中

国教育是拯救者”的调调可能将马上被改写。

四、教育的好坏要看长期效果

中式教育被最为诟病的一点是把学生培养成了“考试机器”,不仅磨灭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

批判精神、主动学习的能力。很多学生在高考之后,脱离老师督促学习的环境,

根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浑浑噩噩度过大学时光。而现在中国大学给人的印象不

但是学术创新能力不行,就连社会责任感也缺失,用北大教授钱理群的话讲,培

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毕业后踏入社会,大部分人也都是随

波逐流。意识到中式教育的不足,选择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但还是有很多人

“水土不服”。教育方式的好坏,要看长期成果。中国社会科学报《评价教育模

式勿“以偏概全”》一文援引英国名校长协会主席克里斯·金的观点,“这部纪录

片所展示的关于两国教育的有用信息其实很有限,并认为好的教育在于是否能帮

助学生在未来职场中取得成功,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信心以及应对生活中

各种情况的意志力。一个月的实验所展示的是一个短期的成果,教育则是一个长

期的过程,这需要两国及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和不断改善。”

考试与升学,只占人生经历的一小部分,人生真正开始是在毕业之后。当进

入一个新环境,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无比重要。因此,我们既要看到中国

教育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优点,又要借鉴英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

力的优点,从中相互吸收各自好的经验,使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教育方式不是

非此即彼,非要拼个高下,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才是根本。

中国教师赢了,实验结束了,但有关教育思考仍未停止。邹海连感慨:“教

学永远不是单方面的,永远包括两个方面:老师和学生。”

“我们可以考虑延长学时,但我们真的愿意让孩子每天花十五六个小时在学

习上么?在我看来,这不是童年,而是监狱。”校长NeilStrowger说,关于教

育的新一轮探究这才刚刚开始。的确如此,教育应该给人以启迪,使人有能力欣

赏更自由的人生,而不应该成为禁锢思想的枷锁。

本文发布于:2022-12-27 19:13: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421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黑长臂猿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