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故事

更新时间:2022-12-27 07:48:29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27日发(作者:中秋佳节的诗词)

愚公移山经典寓言故事

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

传奇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

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

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预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

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

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

力量加起来,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

掉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讨论下来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

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

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

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

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

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

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

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上帝被

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从此,这里

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移山创作背景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力极

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

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

美好愿望。

愚公人物形象

愚公要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

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

通阻塞之苦。惩,苦。这里是意动用法。塞,闭塞,堵塞,指防碍交

通。迂,绕远道儿。全句是说苦于北山挡道,出来进去要绕远,很不

方便。这句话说的不止是愚公一人的体会,而是所有“面山而居”的

人们的共同感受。因此,愚公“聚室而谋”,立即得到热烈的赞同。

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

从积极方面说,对于搬掉两座山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愚公心

中也是有数的。“指通豫南,直达汉阴”,说的就是移山之利。这里

的“指通”“直达”都有笔直地来往的意思,与上文“塞”“迂”相

对应。可见愚公对移山的利害关系,早已考虑再三了。

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他在批驳

智叟的一段话里,就说得十分清晰。这段话是用“顶针”的修辞方法

写的,一句顶着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

最后用“无穷匮也”做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

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更增

高”。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这说

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变化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

础上建立起来的。

本文发布于:2022-12-27 07:48: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90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