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高三生物期末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不同植物细胞内液泡的大小、形状、颜色存在差异。液泡膜上具有多种酶和转运蛋白,液泡中贮存着多
种细胞代谢产物和多种酸性水解酶,糖类、盐类等物质的浓度往往很高。液泡还能吸收细胞质中某些有毒
物质,避免细胞中毒。液泡可来自内质网、高尔基体或细胞膜。以下关于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液泡内多种物质浓度较高可能是因为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花瓣、果实显示不同的颜色是因为液泡中含有色素,成熟植物细胞都含有这些色素
C.液泡可分解蛋白质、核酸等物质,该作用类似动物细胞中的溶酶体
D.成熟植物细胞质内的水分子大量进入液泡,从而维持细胞膨压,使植物体保持挺立状态
2.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其中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
型受体,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和心肌细胞膜上的β-
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强度不是等同的,利用心得安和
阿托品进行如下实验(心得安是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对两组健康青
年分别注射等量的阿托品和心得安各4次,给药次序和测得的平均心率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B.注射阿托品后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副交感神经作用加强
C.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8次心率的测定
D.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
3.其人因一次意外而导致下丘脑受到损伤,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
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①体温调节发生变化①血糖含量发生变化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发
生变化①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
A.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
4.科学家利用人类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微型人脑”,该组织已经达到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
不能独立思考。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将人体干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在培育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等过程
C.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凋亡,其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若培育过程发生了细胞坏死,则属于基因控制下的编程性死亡
5.如图所示是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的几个视野,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乙视野最暗,甲视野最亮B.乙只能用细准焦螺旋
C.移动玻片才能观察到视野丙D.从甲→丙需要提升镜筒
6.由COVID-19病毒引发的疾病至今仍在全球肆虐,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COVID-19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有极强的结合力,是
病毒锚定侵入细胞的关键。该病毒可以攻击人体的肺泡、心脏、血管、肾脏及中枢神经等部位,严重影响
患者的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内不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存在差异,但其DNA上都存在编码ACE2的基因
B.病毒通过识别ACE2入侵细胞,体现了细胞间可以通过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
2的合成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的参与才能完成
D.宿主细胞的溶酶体能够将侵入的COVID-19病毒吞噬、分解,分解产物被排出细胞或再利用
7.吞噬细胞可以吞噬整个病菌,这一事实说明了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D.细胞膜具有支持作用
8.植物学家温特利用切去尖端的幼苗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是为了避免光的干扰
B.①与①的结果证明琼脂块不含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C.①与①的结果证明苗尖端含有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D.该实验的成功之处在于将苗尖端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琼脂块中再去影响切去尖端的幼苗
9.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①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①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①T
2
噬菌体的
遗传物质是RNA①甲型H
7
N
9
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10.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
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乳酸菌细胞
C.蛙的红细胞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11.如图是某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三个细胞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均来自甲细胞,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细胞产生的突变基因可能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
B.乙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含1个染色体组
C.丙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或AB
D.若甲细胞产生基因型为Aab的配子,则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12.下列有关人们饮食习惯的说法科学合理的是()
A.胆固醇会引起血管堵塞,膳食中不需要摄入胆固醇
B.谷类和蔬菜含糖类较少,过量摄入不会使人长胖
C.基因是核酸片段,补充特定的核酸有利于基因修复
D.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有很大差别,膳食中食物要合理搭配
13.南极的自然环境是地球上仅有的人类干扰较少的寒冷地带的生态系统。下图表示南极淡水湖中部分生物
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鞭毛藻属于生产者,而变形虫等原生动物属于消费者
B.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枝角类动物和细菌
C.图中所示成分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D.图中只有细菌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14.利用小鼠进行特异性免疫研究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提取分离出对细菌X免疫过的小鼠甲和未对细菌X
免疫过的小鼠乙体内的T细胞和血清,分别注入四组未接触细菌X的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分别注入等
量的细菌X,得到如下实验结果,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①组、①组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由该实验结果可得出小鼠对细菌X的免疫为细胞免疫
C.①组与①组相比,可知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
D.由①、①两组实验结果说明细菌X生活在小鼠的内环境中
15.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完全不相同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原核细胞中的DNA是单链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下列可能导致组织液增加的是()
A.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B.受风寒后发生淋巴结肿大,淋巴循环受阻
C.代谢废物在组织液中积累增多
D.严重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17.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不偏转,乙指针不偏转
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
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
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
18.下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示意图,其中X、Y、M、N代表相关物质。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糖原是肝糖原
B.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
C.X分解产生Y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D.图示能量中大部分用来维持体温
19.某果实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其中B控制黑色,R控制红色,且B基因的存在能
完全抑制R基因的表达,现向某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导入了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然后让该植株自交,自
交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B.F
1
的全部黑色植株中存在6种基因型
C.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2:1:1
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血液传播B.性行为传播C.母婴传播D.空气传播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部分组成及其演替的部分阶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从湖岸地面到湖底的生物分布叫群落的________结构。图示湖底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环境条件适宜,图中的群落最终将演替到________阶段。其中,造成湖底植物群落
演替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_(填“光照”“温度”或“水”)。
(2)在图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中,青蛙属于________。繁殖季节蛙声一片,青蛙在雌雄个体间传递的信息
类型属于________。若青蛙类群增加100kJ能量,则至少消耗生产者______kJ能量。图中没表示或没能明
显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还有空气、无机盐、______等。
(3)若调查湖泊中乌龟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若调查该湖泊中小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取
样和采集时要考虑定点、________等因素。
22.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表示番茄种子播种后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推测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
的激素是_________。图乙表示番茄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某些激素含量变化,番茄幼果快速生长时期,
除了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外,________也具有相同的作用;果实成熟过程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
____________。
(2)图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番茄茎生长的影响。分析可知促进番茄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____________。
(3)按图丙,当生长素浓度为C时,对番茄根生长所起的作用最可能为____________,可见不同器官对生
长素的敏感程度____________。
23.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与细胞中不同形
式的水的比值变化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将新收获的小麦在阳光下晒,是为了除去部分______水后将其储存。如果将晒过的种子再用火烘
干,失去的主要是_______水,这样的种子_____(填“能”或“不能”)萌发。将烘干的小麦种子点燃烧尽,得
到的白色灰烬是__________.
(2)花生种子中含有大量脂质,为了观察花生子叶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染液对种子子叶切片染色,然
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4.杂种优势泛指杂种品种即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越于其亲本品种(纯系)的现
象。现阶段,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请回答:
(1)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的作物。在杂交过程中,玉米相对于豌豆可以简化_____环节,在开花前直
接给雌、雄花序_____处理即可。
(2)在农业生产时,玉米杂交种(F
1
)的杂种优势明显,但是F
2
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这可能是F
1
产生配子时发生了_____,使F
2
出现一定比例纯合子所致。
(3)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
1
A
2
)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平分为甲、乙两组,
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授粉,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第3年种
植时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
(4)玉米的大穗杂种优势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
1
B
2
C
1
C
2
)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都纯合时表现为衰退
的小穗性状。若大穗杂交种(B
1
B
2
C
1
C
2
)自交,F
2
出现衰退的小穗性状的概率为1/2,则说明这两对等位基
因位于_____。
(5)如果玉米的某杂种优势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都独立遗传。若某杂种优势品种n
对基因都杂合,其后代n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衰退,该品种自然状态授粉留种,第二年种植时(F
2
)表现
衰退的概率为_____,由此推断F
2
杂种优势衰退速率与杂合等位基因对数的关系是_____。
25.如图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某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其中,A、B代表激素,①、①代表生理过程。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当身体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分泌激素
A_______________,激素A随血液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激素B_______________。激素B随血液与运
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并分泌,这一过程即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___调节。
(2)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通过①①____________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
素,这种调节方式成为_______________调节。
(3)如果切除甲状腺,血液中B和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D
6.B
7.B
8.C
9.D
10.B
11.D
12.D
13.A
14.D
15.C
21.
(1).水平
(2).初生
(3).森林
(4).光照
(5).消费者
(6).物理信息
(7).2500
(8).能量(阳光、热能)
(9).标记重捕法
(10).定量
22.
(1).脱落酸
(2).赤霉素
(3).乙烯
(4).大于A,小于C
(5).两重性
(6).抑制生长
(7).不一样
23.
(1).自由
(2).结合
(3).不能
(4).无机盐
(5).苏丹①
(6).橘黄
24.
(1).去雄
(2).套袋
(3).基因分离
(4).1/2
(5).
(6).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7).
(8).杂种优势性状F1基因型的杂合等位基因对数越多,F2中衰退率越低
25.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2).促甲状腺激素(TSH)
(3).分级
(4).抑制
(5).负反馈
(6).升高
(7).降低
本文发布于:2022-12-27 06:16: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86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