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述
·
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在真菌和细菌的
研究进展
孟玲宁
1,2
刘锦燕
2
赵悦
1,2
吕婕
3
林伊静
3
项明洁
1,2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
,
上海20002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
院放免检验科
,
上海200020;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上海200025)
【
摘要
】
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
p
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s
,
PPTa
)
可催化脂肪酸合酶
(
fatt
y
acids
y
nthas-
es
,
FAS
)、
聚酮合成酶
(
p
ol
y
ketides
y
nthas
,
PKS
)
以及非核糖体肽合成酶
(
non-ribosomal
p
e
p
tides
y
ntethas
,
NRPS
)
的
酰基载体蛋白(
ac
y
lcarrier
p
rotein
,
ACP
)
及肽酰载体蛋白
(
p
e
p
tid
y
lcarrier
p
rotein
,
PCP
)
等的翻译后修饰反应
,
将辅酶
A
(
coenz
y
meA
,
CoA
)
上的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到
ACP及PCP的保守丝氨酸残基上
,
从而激发ACP及PCP的活性
,
由
此脂肪酸
、
聚酮
、
非核糖体肽得以合成
。
在大部分真菌及细菌中都存在着PPTa
,
且其在生物代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现
对其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
关键词
】
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
;
真菌
;
细菌
【
中图分类号
】R379R3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3827(2018)13-0305-04
P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sinfun
g
iandbacteriarearch
MENGLin
g
-nin
g1
,
2,
LIUJin-
y
an2,
ZHAOYue1
,
2,
LVJie3,
LINYi-
j
in
g3,
XIANGMin
g
-
j
ie1
,
2
(
p
artmento
f
ClinicalLaborator
y,Rui
j
inHos
p
ital,Shan
g
haiJiaoton
g
Universit
y
Schoolo
f
Medicine,Shan
g
hai
200025
,China;
mmunolo
gyandClinicalLaborator
y,LuwanBranch,Rui
j
inHos
p
ital,Shan
g
haiJiaoton
g
Uni-
versit
y
Schoolo
f
Medicine,Shan
g
hai200020
,China;
g
haiJiaoton
g
Universit
y
Schoolo
f
Medicine,Shan
g
hai
200025
,China)
【Abstract】
P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s
(
PPTas
)
catal
y
zethe
p
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reactionsofac
y
lcarrier
p
rotein
(
ACP
)
and
p
e
p
tid
y
lcarrier
p
rotein
(
PCP
),
carrier
p
roteinsoffatt
y
acids
y
ntha
(
FAS
),
p
ol
y
ketides
y
ntha
(
PKS
)
andnon-ribosomal
p
e
p
tides
y
ntheta
(
NRPS
)
.Phos
p
ho
p
antethein
y
l
g
rou
p
soncoenz
y
meA
(
CoA
),
aretransferredtocon-
rvedrineresiduesofACPandPCPtostimulatetheiractivit
y
,
thereforefatt
y
acids
,
p
ol
y
ketides
,
non-ribosomal
p
e
p
tides
ares
y
existsinmostfun
g
iandbacteria
,
andit
p
la
y
sanim
p
ortantroleinbiolo
g
rearch
p
ro
g
ressilaborated.
【Ke
y
words】
P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s
;
fun
g
i
;
bacteria
[
ChinJM
y
col
,
2018
,
13
(
5
):
305-308
]
1PPTa概述
生物体中大量存在PPTa
,
且它们在蛋白结
构上有所差异
,
其主要功能即参与启动脂肪酸
、
聚
酮化合物及非核糖体肽的合成
。
在1996年
,
就已
有5个不同实验室通过生物信息学鉴定出了许多
基金项目
:
上海市科委基金(
15ZR1426900
);
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
(
ZK2012A21
);
上海市卫计委课题
(
201740069
);
上海市黄浦区卫
计委课题(
HKM201702
)
作者简介
:
孟玲宁
,
女(
汉族
),
硕士研究生在读
:
y
imln16@
通信作者
:
项明洁
:
m
j
xian
g
123456@
PPTa
。
现
PPTa被分为3类
。Ⅰ型PPTa
即"Ac
p
S"型(
见图
1a
),
该型在
20世纪60年代后
期对大肠杆菌进行研究时被首次发现
,
并随后通过
对植物的研究
,
从真核生物中得以分离
,
为PPTa
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
其主要功能是催化FAS
、
PKS
等初级代谢合成酶中的ACP的辅基化
,
且在三聚
体形态时发挥作用(
见图
1a
)。
Ⅱ型PPTa即"
Sf
p
"型(
见图
1b
),
其代表
Sf
p在20世纪90年代
初期被Grossman等发现
,
他们研究鉴定出了大肠
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铁载体肠细菌素和枯草菌
·
503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8年10月第13卷第5期ChinJM
y
col
,
October2018
,
Vol13
,
No.5
脂蛋白生物合成的基因
,
并把它们分别命名为en-
tD和Sf
p
,
它在菌体内参与赖氨酸的合成
,
活化
α-
氨基己二酸还原酶(
α-Aminoadi
p
atereducta
,
α-
AAR
),
并具有激活
PKS和NRPS的功能(
见图
1
)。
Ⅲ型PPTa则是融合在PKS或FAS上的一
个结构域
,
也被称为结构域型
,
其发现相对较少
,
它
能特异性催化同一个多肽链中的ACP的辅基化
,
且功能通常不能被其他PPTa替代
[
1
]。
图1枯草芽孢杆菌的两种酶
———Ac
p
S
(
a
)
和
Sf
p
(
b
)
的顶视结构
图
[
2
]
Fi
g
.1Fun
g
alh
yp
haeundermicrosco
py
由此可见
,PPTa的主要功能即催化FAS
、
PKS和NRPS中ACP和PCP的翻译后修饰反应
,
修饰包括将CoA的4-磷酸泛酸巯基乙胺部分共价
连接到存在于PKS和NPRS中的所有酰基载体和
肽基载体结构域中保守的丝氨酸上
,
从而使ACP
和PCP从无活性变为有活性
,
启动脂肪酸
、
聚酮化
合物和非核糖体肽的合成
[
3-4
]。
PKs及NRPs能够影响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
激
活其合成的PPTa在不同物种中拥有不同的结
构
,
类型也不尽相同
。
因此
,PPTa可能成为一种
新的药物研发靶点
。
2PPTa在真菌中的研究进展
在真菌中
,PPTa作用于PKS与NRPS途径
产生生物活性化合物
,
如参与赖氨酸的生物合成
、
聚酮化合物的合成
、
对铁离子的吸收等等过程
,
可
能参与致病
[
5
]。
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
PKs以及
NRPs现被发现往往与其对人或对植物的致病有
关
,
现已发现大量不同PKSs及NRPSs的存在
,
它
们的结构与功能都十分多样
。
例如
,
在对人体致病
的真菌(
如烟曲霉
)
中
,
PK派生的黑色素能增加其
毒力
,
而在对植物致病的真菌中
,PKSs所合成的毒
素也能加强其毒性
。
一部分菌中的NRPSs也参与
毒素合成
、
铁载体合成等
,
同样与真菌的致病有
关
[
6-8
]。
尽管
PKSs与NRPSs十分多样且与致病
一定程度上相关
,
但它们中的大部分都需要
PPTa所控制的翻译后修饰反应来活化
,
若把部
分真菌中的PPTa敲除
,
该菌也可能会因为无法
合成赖氨酸而无法生长
。
由此可见
,PPTa可以
被认为是一种真菌致病因子
,
并与真菌生长密切相
关
,
且因为目前相关研究较少
,
从而开拓了一种制
备抗真菌药的新思路
。
2.1PPTa在真菌中的分型
现在已经发现的真菌基因组中的PPTa分
为3型
:①Ⅰ型PPTa
:
此酶在反应过程中是三聚
体形态而非单体形态
,
最早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被发
现
,
为"Ac
p
S"型
,
在天蓝链霉菌也发现有该酶
。
该
酶具有三聚体四级结构
,
每种单体约15kDa
,
三聚
体蛋白中的每一个单体都有一个活性中心
,
在活性
中心含有M
g2+
和焦磷酸盐结合的位点
。②Ⅱ型
PPTa
:
仅有两种
Ⅱ型PPTa已被解析
,
分别是
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Sf
p
15与来自人类的α-氨基
己二酸半醛脱氢酶(
α-aminoadi
p
atemialdeh
y
de
deh
y
dro
g
ena
,
AASDHPPT
)。
与
Ac
p
S型不同的
是
,Sf
p型PPTa表现出假二聚体折叠
,
由两个结
构相似的以短多肽环连接的亚结构域组成
,AAS-
DHPPT与Sf
p
15的M
g2+
残基数不相同
,
前者有2
个而后者有3个
。③Ⅲ型PPTa
:
Ⅲ型PPTa
融合在PKS或FAS上
,
在发挥作用时
,
与Ⅰ型
PPTa相似
,
也是形成三聚体形态
,
同时它也与Ⅱ
型PPTa一样有3个M
g2+
结合残基
。
值得一提
的是
,
在真菌中不同类型PPTa各司其职
,
有其
不同功能
,
而在细菌中可能只拥有一种PPTa
,
并
同时兼顾各种功能
。
现今在人类基因组中只鉴定
出一种广谱的PPTa
,
其功能为翻译后修饰胞浆
中及线粒体中的FAS系统中的ACP组件与氨基
己二酸半醛脱氢酶
,
后者与赖氨酸降解有关
。
这种
在人体内鉴定出的PPTa最接近Sf
p型即Ⅱ型
PPTa
,
而真菌线粒体
PPTa
,
例如烟曲霉中的
PPTB
,
则更类似于结构截然不同的
Ac
p
S型即Ⅰ
型PPTa[
9
]。
这就提示我们可以寻找针对真菌线
粒体PPTa的特异性的靶点
,
从而能够做到杀灭
真菌且不对人体造成伤害
。
并且
,PPTa有合成
大量PKSs和NRPSs的
“
开关
”
作用
,
因此以
PPTa为靶点来制造抗真菌药物可能可以有效阻
断其大部分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
,
从而高效地降低
致病真菌的毒力
,
起到治疗的作用
。
·
603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8年10月第13卷第5期ChinJM
y
col
,
October2018
,
Vol13
,
No.5
2.2PPTa在真菌中的功能作用
PPTa在真菌中对于脂肪酸和赖氨酸的生物
合成以及催化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
的生成是必不可少的
,
它也是真菌初级代谢和特化
代谢中的各种其他中央生物合成途径的必需物
质
[
5
]。
目前
,
对于真菌中各型
PPTa的功能作用
的研究较少
,
部分机制尚且不明
。
已知Ⅰ型
PPTa能够对CoA和a
p
o-ACP反应进行催化
,
生成holo-ACP和3'
,
5'-二磷酸核苷酸
,
同时该反应
也需要M
g
2+或Mn2+等金属离子
[
10
]。
现今已发现在酿酒酵母中
,
胞质脂肪酸
、
线粒
体FAS和α-氨基乙二酸-半醛脱氢酶这3种物质
分别需要3种特定PPTa的激活
,
这3种PPTa
分别为
:Ⅰ型PPT酶FAS2
,
Ⅲ型PPT酶PPT2以
及Ⅱ型PPT酶L
y
s5
。
其中
,
FAS2主要起到胞质
脂肪酸合成酶的修饰作用
;PPT2主要与硫辛酸的
合成有关
,
而硫辛酸是一种线粒体辅助因子
,
是线
粒体呼吸的必需物质
;L
y
s5则参与赖氨酸的生物
合成
,
赖氨酸是真菌生长所必须的物质
[
11
]。
2.3PPTa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PPTa的存在对于真菌来说可能是一种重要
影响条件
。
研究发现若将白念珠菌的一个PPT2
等位基因C1_09480W敲除
,
并将另一个PPT2等
位基因置于可调节启动子MET3下
,
就可以发现
在同等条件下被敲除株无法生长
,
即表明PPT2
在白念珠菌的生长中必不可少
[
12
]。
有学者发现
,
在构巢曲霉中
,
存在单一Sf
p型PPTa
,
即
N
pg
A
。
该酶被认为负责激活构巢曲霉中所有
PKSs以及NRPSs
(
除
α-AAR
)[
13-14
]。
若将构巢曲
霉的N
pg
A基因敲除
,
则其突变体在缺乏赖氨酸
及部分NRPS产物的情况下无法生长
[
15
]。
另有学
者YUEQIANGLENG与SHAOBINZHONG构
建了育旋孢腔菌(Cochliobolussativus)
的
ΔPPT1敲除株
,
即将菌中的PPT1基因敲除
,
通
过给予不同的环境并在不同营养程度的培养基上
培养
,
他们发现敲除这段基因会导致育旋孢腔菌对
赖氨酸营养缺陷
,
并无法产生黑色素
,
且对铁的消
耗以及过氧化氢的敏感度升高
,
也对菌株的毒力造
成了损失
[
16
]。
其中
,
赖氨酸的合成对于育旋孢腔
菌以及一部分真菌的生长都是必须的
,
在敲除株无
法由AAR途径合成赖氨酸且外界也不提供赖氨
酸的情况下
,
该菌株几乎无法生长
。
综上
,PPTa
在真菌合成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若将其敲
除
,
则会对阻断其次级代谢
,
对其生长及致病产生
影响
。
3PPTa在细菌中的研究进展
PPTa在细菌中的功能与其在真菌中的功能
较为相似
,
主要为调控翻译后修饰反应
,
把控PKSs
和NRPSs的激活
。
现已知的许多次级代谢产物均
来自于细菌
,
包括色素
、
铁载体和抗生素等
。
这些
物质会在环境相对苛刻的情况下为细菌增强适应
性
,
而催化产生这些具有部分保护作用次级代谢产
物的源头酶便是PPTa[
2
]。
Ⅰ型PPTa首次在
大肠埃希菌中被发现
,
之后Grossman等在大肠埃
希菌中发现了与Ⅰ型PPTa结构有很大差别的
另一种PPTa
,
该酶与合成肠杆菌素转体载体有
关
,
并被命名为EntD[
17-18
]。
同时
,
他们也发现了芽
孢杆菌中的同类型PPTa
,
并把这类
PPTa都
归为Ⅱ型PPTa
。
现今的研究表明
,
正常情况下
细菌中会有至少一个I型PPTa与Ⅱ型的
PPTa
(
独有一种
PPTa的情况下以Ⅰ型
PPTa居多
,
也存在少数细菌体内仅有一个Ⅱ型
PPTa
)。
在Pudomonasaeru
g
inosaPAO1
(
Pc
p
S
)
与S
y
nechoc
y
stiss
p
.StrainPCC6803
(
S
pp
t
)
等菌中就只有一个
PPTa[
10
,
19
]。
这可能表
明在细菌中
,
仅有的这一种PPTa既需要催化次
级代谢
,
也需要催化初级代谢中ACP的辅基化
,
这
与真菌中的情况不同
。
一部分细菌的Sf
p型
PPTa被证实可以弥补其他菌种的赖氨酸合成缺
陷
,
且这类Sf
p型PPTa因为能修饰初级与次级
代谢中绝大部分Ac
p
s而被受到关注
,
大肠埃希菌
的EntDPPTa便是其中的一个
。
目前
,
在细菌
中进行的关于PPTa基因敲除以及其特殊作用
的研究尚不充分
,
可能是一个较新颖的研究方向
。
4总结
PPTa在大量不同生物体中存在
,
且主要
起到合成FAS
、
PKS
、
NRPS等次级代谢产物的
作用
。
近几年来
,
对于PPTa各方面的研究逐
渐增多
。Wiemann
、
Albermann等
[
20
]
发现异源性
子囊菌(Fusarium
f
u
j
ikuroi)
造成水稻病的罪魁
祸首是其PKS与NRPS产生的部分次级代谢产
物
,PKS与NRPS又被该菌内一种Sf
p型的
PPTa所翻译后修饰
,
同时该酶也与赖氨酸合
成有关
。
他们制作了突变株后发现若该酶的基
·
703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8年10月第13卷第5期ChinJM
y
col
,
October2018
,
Vol13
,
No.5
因缺失
,
则异源性子囊菌无法致病
。Gerc与
Stanle
y
-Wall[
21
]
也证实了粘质沙雷菌重要代谢物
的产生与其PPTa即PswP有关
。
除了关于具
体菌株内PPTa的研究
,Kosa
、
Fole
y等
[
22
]
学
者也尝试在各种细菌内寻找PPTa抑制剂
,
并
利用荧光技术来监测抑制剂在人体内的作用
。
若抑制剂能够投入使用
,
则可以一定程度上避
免使用抗生素时会产生耐药性的副作用
。
另有
Bunet
、
Riclea等
[
23
]
对特定细菌的基因组进行分
析
,
对PPTa的不同编码基因及其功能进行研
究
。
在真菌中
,PPTa可能参与致病
,
辅助合成
对人或对植物致病的物质
。
且将真菌中的
PPTa敲除可能会抑制赖氨酸合成
,
从而阻止
真菌生长
。
因此可考虑发展该酶为一种新的抗
真菌药靶点
。
在细菌中
,PPTa功能与在真菌
中相似
,
并可一种酶
“
身兼多职
”,
同时拥有真菌
中几种PPTa的能力
。
对PPTa的研究应更
深入更广泛地进行
,
来达到用创新思路制作药
物
,
而更有效地抑制疾病的目的
。
参考文献
[
1
]刘祚军
,
张部昌
,
马清钧.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的研究
进展
[J
]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6
(
06
):
335-338+360.
[
2
]
BeldJ
,
SonnenscheinEC
,
Vicker
y
CR
,
p
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s
:
catal
y
sisofa
p
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crucialforlife.
[
J
]
.NatProdRe
p
,
2014
,
31
(
1
):
61-108.
[
3
]
LambalotRH
,
Gehrin
g
AM
,
Flu
g
elRS
,
-
z
y
mesu
p
erfamil
y
-the
p
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s
[
J
]
.
ChemBiol
,
1996
,
3
(
11
):
923-936.
[
4
]
Allen
,
GethinBromle
y
,
MikeKa
y
e
,
onalanal
y
-
sisofamitochondrial
p
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
(
PPTa
)
g
ene
pp
tBinAs
p
er
g
illus
f
umi
g
atus[
J
]
.Fun
g
al
GenetBiol
,
2011
,
48
(
4
):
456-464.
[
5
]王月月.工业链霉菌中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的研究
及应用
[D
]
.浙江大学
,2015.
[
6
]许杨
,
魏康霞.真菌聚酮合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J
]
.食品与
生物技术学报
,2008
,
27
(
2
):
1-5.
[
7
]
WiemannP
,
AlbermannS
,
NiehausEM
,
p
-
t
yp
e4'-
p
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P
p
t1ofFusarium
f
u
j
ikuroicontrolsdevelo
p
ment
,
condar
y
metabolismand
p
atho
g
enicit
y
[
J
]
.PLoSOne
,
2012
,
7
(
5
):
e37519.
[
8
]
HorbachR
,
GrafA
,
WeihmannF
,
p
-t
yp
e4'-
p
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isindis
p
ensableforfun
g
al
p
ath-
o
g
enicit
y
[
J
]
.PlantCell
,
2009
,
21
(
10
):
3379-3396.
[
9
]
DobbKS
,
Ka
y
eSJ
,
BeckmannN
,
terisationof
theCandidaalbicansp
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P
p
t2
asa
p
otentialantifun
g
aldru
g
tar
g
et
[
J
]
.PloSone
,
2015
,
10
(
11
):
e0143770.
[
10
]李秀丽
,
樊淼
,
吴亚
,
等.核盘菌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
酶编码基因的预测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J
]
.安徽农业大学学
报
,2016
,
43
(
3
):
359-365.
[
11
]
GuoS
,
Bhattachar
j
larcharacterizationofthe
CandidaalbicansLYS5
g
eneandsite-directedmutationala-
nal
y
sisofthePPTa
(
L
y
s5
p
)
domainsforl
y
sinebios
y
nthe-
sis
[
J
]
.FEMSMicrobiolLett
,
2003
,
224
(
2
):
261-267.
[
12
]
GuoS
,
Bhattachar
j
anslationalactivation
,
site
‐directedmutationand
p
h
y
lo
g
eneticanal
y
softhel
y
sine
bios
y
nthesinz
y
mesα‐aminoadi
p
atereductaL
y
s1
p
(
AAR
)
andthe
p
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L
y
s7
p
(
PPTa
)
fromSchizosaccharom
y
ces
p
ombe
[
J
]
.Yeast
,
2004
,
21
(
15
):
1279-1288.
[
13
]高立梅.真菌聚酮合成酶6-MSAS
,
MOS及p
ksCT在毕赤
酵母中的异源表达
[D
]
.华东理工大学
,2013.
[
14
]
Már
q
uez-FernándezO
,
Tri
g
osA
,
Ramos-BalderasJL
,
et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CfwA
/
N
pg
Aisre-
q
uiredforAs
p
er
g
illusnidulanscondar
y
metabolismand
axualdevelo
p
ment
[
J
]
.Eukar
y
otCell
,
2007
,
6
(
4
):
710-
720.
[
15
]
KimJM
,
Son
g
HY
,
ChoiHJ
,
terizationof
N
pg
A
,
a4'-
p
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ofAs
p
er
g
illus
nidulans,
andevidenceofitsinvolvementinfun
g
al
g
rowth
andformationofconidiaandcleistotheciafordevelo
p
ment
[
J
]
.JMicrobiol
,
2015
,
53
(
1
):
21-31.
[
16
]
Len
g
Y
,
Zhon
g
p‐t
yp
e4'‐p
hos
p
ho
p
antethein
y
l
transferaisre
q
uiredforl
y
sines
y
nthesis
,
tolerancetooxi-
dativestressandvirulenceinthe
p
lant
p
atho
g
enicfun
g
us
Cochliobolussativus[
J
]
.MolPlantPathol
,
2012
,
13
(
4
):
375-387.
[
17
]
Su
g
iharaS
,
OrikasaY
,
Oku
y
herichiacoli
hi
g
hl
y
ex
p
resdentD
g
enecom
p
lementsthe
p
faEdeficienc
y
ina
p
fa
g
enecloneres
p
onsibleforthebios
y
nthesisoflon
g
-
chainn-3
p
ol
y
unsaturatedfatt
y
acids
[
J
]
.FEMSMicrobiol
Lett
,
2010
,
307
(
2
):
207-211.
[
18
]
Su
g
iharaS
,
OrikasaY
,
Oku
y
-like
p
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
g
enefromPhotobacterium
p
ro-
f
undumSS9com
p
lements
p
fa
g
enesofMoritellamarina
strainMP-1involvedinbios
y
nthesisofdocosahexaenoicacid
[
J
]
.Biotechnolo
gy
Lett
,
2008
,
30
(
3
):
411-414.
[
19
]
Fole
y
TL
,
RaiG
,
Yas
g
arA
,
etal.4-
(
3-Chloro-5-
(
triflu-
orometh
y
l
)
py
ridin-2-
y
l
)
-N-
(
4-methox
ypy
ridin-2-
y
l
)
p
i
p
er-
azine-1-carbothioamide
(
ML267
),
a
p
otentinhibitorofbac-
terial
p
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thatattenuatesc-
ondar
y
metabolismandthwartsbacterial
g
rowth
[
J
]
.JMed
Chem
,
2014
,
57
(
3
):
1063-1078.
[
20
]
WiemannP
,
AlbermannS
,
NiehausEM
,
p
-
t
yp
e4'-
p
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P
p
t1ofFusarium
f
u
j
ikuroicontrolsdevelo
p
ment
,
condar
y
metabolismand
p
atho
g
enicit
y
[
J
]
.PLoSOne
,
2012
,
7
(
5
):
e37519.
[
21
]
GercAJ
,
Stanle
y
-WallNR
,
the
p
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enz
y
me
,
PswP
,
inthebio-
s
y
nthesisofantimicrobialcondar
y
metabolitesb
ySerratia
marcescensDb10
[
J
]
.Microbiolo
gy
,
2014
,
160
(
8
):
1609-
1617.
[
22
]
KosaNM
,
Fole
y
TL
,
scenttechni
q
ues
fordiscover
y
andcharacterizationof
p
hos
p
ho
p
antethein
y
l
transferainhibitors
[
J
]
.JAntibiot
(
Tok
y
o
),
2014
,
67
(
1
):
113.
[
23
]
BunetR
,
RicleaR
,
LauretiL
,
g
leSf
p
-t
yp
e
p
hos
p
ho
p
antethein
y
ltransfera
p
la
y
sama
j
orroleinthebi-
os
y
nthesisofPKSandNRPSderivedmetabolitesinStre
p
-
tom
y
cesambo
f
aciensATCC23877
[
J
]
.PLoSOne
,
2014
,
9
(
1
):
e87607.
[
收稿日期
]2018-02-26
[
本文编辑
]卫凤莲
·
803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8年10月第13卷第5期ChinJM
y
col
,
October2018
,
Vol13
,
No.5
本文发布于:2022-12-27 03:24: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78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