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梦

更新时间:2022-12-27 02:21:57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27日发(作者:发型培训学校)

例析梦窗词的密丽深幽之美

【摘要】吴文英,号梦窗,南宋末与姜夔并驾的一代“词匠”,其词数量颇丰,题材较广,而

艺术风格上,他追求争奇斗艳,形成了密丽深幽的风格,这种风格为他带来了不少争论。但

其中的美,又有多少人能领会呢?

【关键词】密丽深幽曲折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4-0025-02

吴文英(1207~1269年),字君特,号梦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是一位独特的游

士,长期流寓苏杭,“平生未得一第……不惜以幕僚的身份出入权贵之门”,故“以词曳裾侯门”,

最后困顿而死。

梦窗词的奇特风格让他一生毁誉参半,历来评价不一,推崇者评其词超过两宋诸家,如吴梅

称吴文英“南宋词坛领袖,历百世而不铫者”,并在《词学通论》中说:“梦窗词以绵丽为尚,

运意深远,用笔幽邃,炼字炼句,迥不犹人,貌观之,雕缋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毁

之者评其词“词旨晦涩”、“语意不明”,如张炎在《词源》中批评“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

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王国维也在《人间词话》中说“梦窗之词,吾得取其词中之一语

以评之,曰‘映梦窗,凌乱碧’”。

梦窗一生都将心力倾注于词的创作,他力求独立门户,但有辛稼轩和姜白石两座高峰横亘在

眼前,梦窗的气魄当然远逊于辛稼轩,才情又不及姜白石,他想在思想内容上有所突破,可

能性很小,于是只能在艺术风格上争奇斗胜。其词既没有辛稼轩的豪放雄健,也没有姜白石

的清空雅洁,而是从质实入手,喜爱秾挚,并以秾艳凝涩的字面;绵密曲折的结构;密集浓

烈的意象;绮丽幽迷的境界;缠绵沉烈的感情著称,形成独特的密丽深幽风格。这种风格可

能不会被许多人接受,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种风格也有其独特的美,这种美也是文学艺术长

廊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

这种美首先表现在思维方式上,梦窗彻底打破了正常的思维方式,而是将实景虚幻,将虚无

实有,虚实结合,加之奇特的想象,创造出了一种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密丽之感。

例如,《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

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天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

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这首词是梦窗30余岁在苏州为仓台幕僚时,游览灵岩寺的怀古之作,该词虚实俱到,真幻

结合,颇有迷离之感。特别是上片,最能表现这种迷离之美。开篇四句就掷笔空际,横决古

今,直追溯到千万年前未有的灵岩寺之前,词人视野开阔,面对四处渺空的烟,幻想迭出:

“这灵岩山是什么时候从青天掉下来的一颗星星呢?”化实为虚。然后又将笔伐直接面对历史

上的吴越争霸,那时吴王夫差在“苍崖云树”之间建筑了宫殿,并在此为西施修筑了“名娃金

屋”,由此有了荒淫的生活,只能争取到回光返照的“残霸”。接着又进行了具体形象的刻画:

当年吴王宫女濯妆的箭径遗址尚在,但早已荒废,只觉冷风射眼,这是今天所见,是实写,

但写实中又带有历史的想象。但见箭径两岸之花,因被脂腻之水所染,也带有一股腥味,这

是虚写,但虚中也带有历史的真实。再看当年西施和宫女们穿着响屐走过的地方,而如今这

些美女早已烟消云散,风吹落叶却在空廊中响着,这是实写和虚写的结合。

其次,梦窗词的意境也有独特之美。他写现实意象往往细腻、生动、自然,心理(梦境)意

象则色彩幽深,线条模糊,跳跃性很大。不过更多的时候,词人是将现实意象和心理(梦境)

意象相互交错,似梦非梦,似睡非睡,加之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现实意象和心理(梦境)

意象巧妙重叠在一起,就形成了曲折凄迷的朦胧之美。这种独特意象组合可以充分调动读者

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读者在创造过程中的想象综合能力。例如,《浣溪沙》: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这首词是作者在端午之日忆念他苏州去姬的感梦之作。词人把梦中所见之人的容貌、服饰描

摹得极其细腻逼真,并给人以缥缈恍惚、迷离朦胧之感。开篇三句着意刻画梦中所见之人的

玉肤、樱唇、脂粉香气及其所着纱衣、所持罗扇、所带绣花圈饰,从色、香、形态、衣裳、

装饰等逼真地显示其人之美。接着两句,以“舞裙”暗示其人的身份,以“愁鬟”借喻两地相思,

以“榴心”、“艾枝”点明端午节令。这是梦境,当然也是在回忆以前的现实之景,故写得细腻、

生动、自然。直到下片换头,才以“午梦千山”一句点出以上所写原来只是南柯“午梦”。词人

写道:“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只是片刻光景”。这两句形象地道出了作者午梦初回时所产

生的对空间与时间的迷惘之感。好像梦已醒,但“香瘢新褪红丝腕”一句,把词笔重又拉回到

梦境,回想和补写梦中所见之人的手腕。这一词笔的跳动,正如实地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灵

状态和感情状态。对作者来说,此身虽已从梦中觉醒,而此心却仍留在梦中。在梦中,他分

明地见到其人依端午习俗盘系着采丝的手腕,以及其人腕上似因消瘦而宽褪的印痕。最后两

句则从梦境回到现实,并就眼前景物,寓托自己自“午梦”醒来,直到“晚风”吹拂这段时间内

的悠邈飘忽的情思和哀怨的心境。从全篇而言,回味梦中所见之人,其印象是如此亲切分明;

怅望眼前之景,其心情是如此凄迷无助。因此,他在上片正是以实笔来描摹虚象,写得十分

真切;在结拍处却以虚笔来点画实景,写得情景异常缥缈。也许正因其幻而益真,真而益幻,

所以才具有“天光云影,摇荡绿波”之美,使人深深地被这种境界所吸引。

在章法结构上,梦窗常常不顾客观时空的正常顺序,打碎人物、事件、景物的完整形象,并

将这一片片打碎的形象浓缩于同一画面,并且跳跃变化,不受理性和逻辑的约束,情思脉络

隐约闪烁但又无迹可寻,使作品变得深邃缜密,更带有诚挚之思,让人感到仿佛有一种玩味

不尽的灵气行乎其间。例如,词史上最长的词调《莺啼序》:

残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

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

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渐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

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

惨澹尘土。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殚凤迷归,破鸾慵舞。殷

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

在否?

这首词主要是对亡故恋人的思念,时空反复穿插。第一片写了词人独居伤春怀情,地点是在

绣户,可随着思绪的翻腾流动,空间意象从西城楼跳到湖上画船,接着又转到吴宫,词人的

思绪像轻絮一样随风游荡,随风展开,没有边际。第二片的思绪又拉回到了10年前,写初

遇时的欢情。其中“春宽梦窄”又包含着现实的感受;“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蕴藉而

空灵,清朝的陈洵说:“炼风景入人事,则实处皆空。”第三片写别后情事。思绪又回到现实

的水乡寄旅,接着又跳到别后寻访往事和当时分别的情景上,时空上有接连三次跳跃变化,

让人目不暇接。第四片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对逝者的凭吊之情,感情深沉,意境开阔,其中又

穿插着别后的眺望与期待,相聚的欢情和别离时的泪痕,时间又是几度变化,空间也从眼前

跳到了辽海又回到江南。全词时空突变,上下映带,思绪跳荡,结构超前,陈洵评之“通篇离

合变幻,一片凄迷”。

在语言提炼方面,往往是很平常的语句,一到了梦窗手里,就熔炼得无一点渣滓,形成了生

新奇异之美。他运用不同语言随意搭配,为客观事物增添强烈的主观色彩。他在描摹客观事

物时,很少单纯运用某一类词,而是总使用一些情绪化、修饰性、色彩感极强的词组来表达

感情,还喜欢用一些怪字、艳字、与众不同的字来刻画事物,虽后世诟病其语雕绘过甚,有

堆砌之病、晦涩之失,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种个性的语言风格,会给人一种独特的绚丽之美。

例如,《霜叶飞?重九》: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纵玉勒、轻飞迅羽,凄

凉谁吊荒台古?记醉踏南屏,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早白发、缘愁万

缕。惊飙从卷乌纱去。谩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重阳节感时伤今的无限愁绪。开头“断烟离绪”,指离别之苦,“醉

踏南屏”是往事在眼前浮现,佳人未曾入梦与己相会,更增哀伤无限。下阕第一句“旧节传杯”,

再忆当年曾与佳人共欢,使人白发频生。而今只剩下自己,但仍希望:明年重九登高与佳人

重逢。全词以游踪为主线,穿插有关重阳的典故,昭示本人的一段艳情,颇有一种凄迷之美。

陈匪石在《宋词举》中分析词中语言“即‘隐’、‘噀’、‘轻飞’、‘咽’、‘转’、‘冷’、‘缘’、‘从卷’字,

亦各有意义。其千锤百炼,是炼意,非仅琢句,非沉晦,亦不质实”,且这些字中都深深打上

了词人主观情感,神韵流转,“炼字炼句,迥不犹人”。

综上所述,梦窗词的艺术成就极富个性,足以与同时代的姜白石抗衡,虽后世诸家对其多有

微词,但不能否认的是,其词的迷离深幽之美为词坛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与众不同的美感,

正如《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九《梦窗稿提要》中所评:“词家之有文英,亦如诗家之有李商

隐”!

参考文献

[1]袁行霈编著.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9~

152

[2]黄拔荆著.中国词史(上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455~463

[3]张毅等主编.宋代文学研究(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156~1177

[4]邓魁英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2~

154

[5]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48~252

[6]唐圭章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1155~1193

[7]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宋金元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75~185

[8]马志嘉、章心绰编.吴文英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本文发布于:2022-12-27 02:21: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75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声迹
下一篇:bloodshed
标签:析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