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教学

更新时间:2022-12-27 01:21:29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27日发(作者:legend never dies)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新)6级教师考级试题及教学法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院是文化部批准的社会艺术水平跨省考级机构。考级院以

“普及舞蹈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立足于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经过30年的发展,在国内己有合作单位300多家,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

区;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

等国家和地区也有多家合作单位。每年在海内外培训舞蹈考级教师3万余人次,

有近30万学生参加舞蹈等级考试,经测评合格获得“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

书〃。

六级教师试题

:L摊推手1•波浪(一)

2•勾绷脚

3•前、旁大踢腿

4•蹲

5•小跳(-)

6•女双手位

7•波浪(二)

2.弹腿

3.环动

4•擦地

5•弯腰

6•男双手位

7•双脚转

8•藏族舞&蒙古族舞

目录

匕背诵年级教学任务

匕讲解下列组合的训练目的及动作的教学步骤。(摊推手、双脚转、蒙古族舞)

▼.讲解下列动作的规格及要领。(后弯腰、后踢腿、擦地、小跳(二))

v.说出下列组合的术语,并做出准确动作。(双手位、蒙古族舞)

*年级教学任务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为什么要进行“扶把”动作的训练。

V.“音乐反应”训练是如何用动作体现重拍的?举例说明

V.设定教学步骤的依据是什么?

V.什么是一堂课的基本组织原则

V.背诵年级教学任务。

V.讲解下列组合的训练目的及动作的教学步骤

(由任课教师随技术课堂讲解)

摊推手:

训练目的:

学会“摊手”和“推手”动作,提高手部和腕部的灵活性及表现力。

教学步骤:

摊手:①“团手”到“摊手”的练习。

②“团手绕腕”到“摊手”的练习。

③分别在不同的手臂位置上练习“摊手”动作。

推手:①“团手”到“推手”的练习。

②“团手绕腕”到“推手“的练习

③分别在不同的手臂位置上练习“推手“动作。

双脚转:

训练目的:

学会“平步半蹲转”、“双踮脚转”、“点步转”的动作及三种转的正确方法。

教学步骤:平步半蹲转:①单一练习“平步半蹲转”②“舞姿”与“平步半蹲转”的配合练习。

双踮脚转:①单一练习“双踮脚转”。②“舞姿”与“双踮脚转”的配合练习。点步转:

①先找重心与“点步”的位置。②“点步”与“转”的协调配合。

蒙古族舞:

训练目的:

学会蒙古族舞的基本动作,做到“舞步”和“舞姿”准确,动作协调,舞蹈时有自娱感。

教学步骤:

双勒马式吸腿跑马步:

①找到“双勒马式”的位置及体态。

②“双勒马式”与双膝屈伸的配合练习。

③“双勒马式”与原地吸腿踏步的配合练习。

④“双勒马式”与“吸腿跑马步”的配合练习。

V.讲解下列动作的规格及要领(由任课老师随技术课堂讲解)

①擦地:动作规格:前擦地:“小八字位”站立,主力腿固定,动力腿经全脚向前擦地伸出,绷脚

点地,脚尖与主力腿脚跟成直线。收回时,经脚掌至全脚擦回。

后擦地:“小八字位”站立,主力腿固定,动力腿经全脚向后擦地伸出,绷脚点地,脚尖与主力腿

脚跟成直线。收回时,经脚掌至全脚擦回。

旁擦地:“小八字位”站立,主力腿固定,动力腿经全脚向旁擦地伸出,绷脚点地,两脚尖成一条

横线。

动作要领:骨盆固定,双腿外旋,动力腿的脚尖最大限度延伸。向前“擦地“时脚跟主动,向后”

擦地“时脚尖主动。

②后弯腰、后踢腿:

动作规格:“双跪立“双臂上举与肩同宽,弯腰时眼随手、同时手臂带动头、颈、肩、胸、腰依次

向后弯屈至双手扶地;返回时,腰、胸、肩、颈、头逐次直起。

动作要领:展肩,腰椎上挑,顶胯,呼吸均匀。

后踢腿:

动作规格:双手扶地,“单跪后伸腿“直腿向后踢起,眼视前方。

动作要领:快踢、轻落,大腿内侧用力。

③小跳(二):

动作规格:“小八字位”站立,经“半蹲”向上跳起,空中直膝、绷脚,身体垂直;落地时经脚掌

至全脚再“半蹲”。

动作要领:用力点在踝关节,推地时绷脚,落地时要控制。

V、说出下列组合的术语,并做出准确动作

(由任课教师随技术课堂讲解)

①女(男)双手位:

术语:“顺风旗”、“斜托手”、“山按手”、“托按手”、“双盖手”“双分手”“双晃手”。

②蒙古族舞:

术语:“双勒马式吸腿跑马步”、“双勒马式平踏步”、“单勒马式小跑步”、“笑肩”、

“甩鞭”、“扬鞭”O

V、年级教学任务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答:①是根据本系列教材的最终训练目标制定的。

②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制定的。

③是根据年级的学时制定的。(建议:1-6级不少于48小时;7-8级不少于64小时;

9・12级不少于96小时。)

④是根据承上启下的关系制定的。

X为什么要进行“扶把”动作的训练?

答:①“扶把”动作训练是“中间”动作训练的重要教学步骤。

②“扶把”动作训练能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控制和支配自己身体的能力,包括:体态、重心、力

度、速度、柔韧度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V、“音乐反应”训练是如何用动作体现重拍的?举例说明。

答;在“强拍”出现时,动作应鲜明、突出,有力度或幅度。

V、设定教学步骤的依据是什么?

答:①是依据教学对象的舞蹈基础。

②是依据动作训练目的及年级教学任务。

③是依据动作和组合的难易程度。

X什么是一堂课的基本组织原则?

答:一堂课的基本组织原则应具有两个全面性。

①教材类别的全面性:包括舞步、基训、身韵、民族民间舞、音乐反应、游戏、模仿

与想象及滚翻等类别。

肘、腕、手和眼睛。

包括头、颈、肩、胸、背、腰、髓、腿、膝、

②身体部位训练的全面性:

本文发布于:2022-12-27 01:21: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72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2011高考试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