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车尾部最安全“列车中间”最安全是误解
本人母亲为铁路医院医生,出生在铁路火车站家属区,在铁路边长大;姑姑
曾为进京旅客列车列车长,姑父曾为铁路分局机车(火车头)调度。因此,对坐
火车那部分最安全,最有发言权!
这里,必须从火车制动系统说起。
轮式列车的制动系统,都是由自动式空气制动系统组成的。简单的说,就是
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制动动力。因此,火车每节车厢,无论客货车,包括火车头,
都携带有个独立的制动装置——包括压缩空气气缸、气管、压缩弹簧、闸瓦、气
管折角塞门(分别在车厢/车头两端、端头有咬合装置,可以与其他车厢/车头相
联通气)。
制动基本原理是,气缸里的压缩空气把压缩弹簧顶开,制动闸瓦从车轮上松
动,火车就可以开动;如气缸里的压缩空气被释放,压缩弹簧就会把伸展,把制
动闸瓦顶向车轮,从而刹车。
火车开车前,必须把整列车头与车厢相联通气,通过车头(具有大小两个汽
缸,小的自用,大的供列车用)强力送气,把整列车厢气缸充满压缩空气,途中
刹车、停车时,车头大气缸率先释放压缩空气,整个列车的各个车厢气缸里的压
缩空气通过相联气管从车头逃逸,列车从尾部最末位车厢开始,逐一刹车(其实
也几乎是同时)。
像这次郴州火车相撞,据说其中一列火车制动失灵。但所谓制动失灵就是车
头的气缸排气系统失灵(比如保养不善也可造成阀门堵塞等等,气体无法排出),
但列车撞击火车轨后,联接两个车厢之间的气管折角塞门就会拉脱或折断,整个
列车各车厢气缸里的压缩空气很快逃逸(最快几十秒),各车厢就纷纷刹车。所
以,这就叫做自动式空气制动系统。
事实上,无论常规制动,还是非常规刹车,依然从最后一节车厢开始。不过,
具体原理我已经忘了,但这是千真万确的!
大家以后坐火车可以去关注一下,最后一节车厢铁路职工最多。由于铁路点
多线长,很多员工上班往往是甲地到异地,我母亲当医生时就曾和同事轮流派班,
到沿线各车站给职工看病(小站没铁路医院或铁路卫生所,有些偏远地方,当地
也无医疗机构)。像这样甲地到异地上班,铁路术语叫“通勤”。
“通勤”的人具有公用免费乘车证,可以免费乘坐硬座(当然,有熟人关系
可以睡卧铺,但现在因为改革后,一般不能够,因为有空卧铺车上也要拿去卖钱,
有提成)。
而凡是旅客列车最后一节是不成文的规定(潜规则),叫“通勤车”,铁路职
工一般都上这辆车。
你想,一般情况下,列车出事都是前面,后面除非“尾追”(后面有火车撞
上来),很少出事,即使撞车翻车,也很少前列车颠覆的,最后几节车厢往往问
题不大,诸位不信,去搜集一下中外铁路史上的火车事故就可以明了。
本文发布于:2022-12-26 23:35: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67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