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类专业课教育学基础班
中国教育史讲义
主讲:北京师范大学孙老师
欢迎使用新东方在线电子教材
中国教育史
(新东方网络课程考研辅导课基础班)
课程提纲:
一、中国教育史在教育学统考科目中的分量与复习参考书
二、中国教育史的知识结构与学习重点
三、复习规划建议
一、中国教育史在教育学统考科目中的分量与复习参考书
(一)中国教育史在教育学统考科目中的分量
中国教育史为教育学统考5门科目(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
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之一,在总分300分中,中外教育史约为100分,约占1/3的
份量,中国教育史与外国教育史大约各占一半,约为50分,因此,中国教育史约占总
分值的1/6的比例。
中国教育史在教育学统考科目中的分值尽管不太高,但是,它在教育学理论体系中
与教育学原理的关系十分密切。
首先,中国教育史与教育学原理都是属于基础理论课,在教育学理论体系中居于基
础性地位,是学习和研究教育学其它课程或科目的前提与基础;
其次,学好中国教育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中国教育史的考试题型与分值
教育学统考题型为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等四大类,根据过去
四年的考试出题情况,中国教育史的考试内容一般分布在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论
述题等三大类中,也就是说中国教育史还没有考过辨析题,但是,我们在应考时还是需
要做好中国教育史出辨析题的思想准备。
目前中国教育史在各题型中的分值如下:
单项选择题,10道,每道2分,共计20分;
简答题与分析论述题两种题型联系在一起,共60分,如果分析论述题为中国教育
史,分值30分,那么简答题就没有中国教育史的题型(两题都是外国教育史);如果分
析论述题为外国教育史(30分),那么简答题两题都是中国教育史的题型(没有外国教
育史),两题各15分,共计30分;如果分析论述题为中外教育史某一内容的比较(30
分),那么简答题就会是中外教育史各一道题,分别15分。
(三)复习参考书
目前中国教育史使用最广的教材主要是以下两部书:
1、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中的中国教育史部
分就是主要依据这本教材拟定的,这本书的特点是内容全面、系统、深入,缺点是不够
简明,不易抓住重点,对跨学科考生来说尤其不易入门。
2、王炳照主编:《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这本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既详实丰富,又简明易懂,对应考者来说较容易抓住要点,
跨学生考生较易入门。
二、中国教育史的知识结构与学习重点
(一)中国教育史的知识结构
时段划分:古代教育、近现代教育
1、古代教育——独立形成与发展
①教育制度及实施:
学校教育体制:官学(自奴隶制社会学校的诞生至清末,西周时期的国学与乡学
体制,自汉代建立的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体制)、私学(春秋战国至清末)、书院
(宋元明清时期)
考试制度(选士制度与学校考试):察举制与科举制度
②教育思想与实践:
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儒学教育思想(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道家教
育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墨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
汉代儒学教育家董仲舒、唐代儒学教育家韩愈等教育思想;
宋明时期朱熹、王守仁等为代表的理学教育思想;
明清之际以颜元、黄宗羲、王夫之等代表的反理学教育思想等。
2、近现代教育——中西教育的结合体
①教育制度与实施
新式教育的萌芽:洋务教育、留学教育、教会教育
现代学制: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戊辰学制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教育方针、教育发展与管理措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与以干部教育为主
的教育体制
②教育思想与实践:
洋务派的教育思想(张之洞为代表)
维新派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运动(平民教育思潮、职业教
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晏阳初与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与实验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陈鹤琴的“活教育”(幼儿教育)思想与实验
杨贤江的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全人生指导
(二)复习重点:
第一,先秦诸子百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儒、墨、道、法为主)以及《大学》、《中庸》、
《学记》等基本文献中的教育思想(必考)
①孔孟荀等儒家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论语》
教育的社会作用(“庶、富、教”,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之间的关
系)
教育的个体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育目的(学为圣贤、“学而优则仕”)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
道德教育(内容与原则)
论教师
历史影响
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孟子》
“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荀况的教育思想
“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论教师(老师的地位、条件、师生关系)
②墨家的教育思想
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思想主张
“素丝说”与环境、教育对人的作用
以“兼士”为培养目标
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积极、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③道家的教育思想
老子与庄子,《老子》(《道德经》)、《庄子》等著作
“道法自然”与教育作用
“逍遥”的人格理想
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④法家的教育思想
韩非、商鞅、李斯等为代表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
禁诗书与“以法为教”
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⑤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中庸》:什么是教育?教育的五个步骤
《学记》:教育的目的与作用、五个教育原则(启发诱导、豫时孙摩、藏息相辅、
教学相长、长善救失)
第二,宋明清时期教育思想与实践
①北宋三次兴学运动的原因、主要措施
庆历兴学:主持人范仲淹,改革太学,胡瑗与“苏湖教法”;
熙宁、元丰兴学:主持人为王安石,太学改革实行“三舍法”;
崇宁兴学:主持人为蔡京
②书院的发展
宋代书院的兴衰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
明代东林书院
清代初年颜元创办的漳南书院
清代中叶阮元建立的诂经精舍、学海堂
书院教育的特点(管理与教学特点)
③朱熹的教育实践与理学教育思想
程朱理学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
“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
论“大学”和“小学”教育
“朱子读书法”
④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陆王心学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
论儿童教育
⑤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
从批判理学教育出发主张“实德实才”
“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
“习行”的教学方法
第三,洋务教育思想、维新派教育思想与实践(可能考)
1、洋务教育活动
创办洋务学堂、派遣留学生
2、“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张之洞与《劝学篇》
“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3、维新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
①维新派的教育活动
创办广州万木草堂、湖南时务学堂
兴办强学会、南学会等学会
创办《时务派》、《湘学报》、《湘学新报》等报纸
“百日维新”期间的教育改革措施
②康有为的教育改革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③梁启超的教育改革思想
“开民智”、“兴民权”与教育作用
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儿童教育等
论学制
④严复的教育改革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
“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第四,借鉴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几个学制的颁布
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戊辰学制
1、清末“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颁布时间、主要内容、基本特点)
建立教育行政体制(学部——提举学事司——劝学所)
2、颁布壬子癸丑学制(时间、主要内容、基本特点)
3、“新学制”(“壬戌学制”)(时间、主要内容与特点)
4、戊辰学制(时间、主要内容)
第五,现代教育思潮与运动
1、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①平民教育思潮
②职业教育思潮
③科学教育思潮
④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⑤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⑥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⑦勤工俭学运动
⑧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
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
教育独立思想
3、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
职业教育思想体系(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职业教育的目的;职业教育的方针;
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职业道德教育)
4、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
“活教育”思想体系(“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育”的方法论)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即知即传);育才学校)
“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6、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试验与思想
定县平民教育试验区
平民教育思想
“四大问题”与“四大教育”
三大方式
“化农民”与“农民化”
7、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试验与思想
山东邹平乡村教育试验区
乡村教育思想
从文化入手解决中国社会问题
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关系
乡村教育的方式与内容
8、杨贤江的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
论教育本质
“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第六,汉代教育制度与思想
1、汉代三大文教政策(独尊儒术、兴办官学、选官制度)
2、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设幔讲学、次相授业
天人三策
性三品书与教育的作用
道德观和义理观
3、王充的教育思想
《论衡》
培养鸿儒类教育目的论的思想
论学习
第七,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教育实践和思想
1、西晋时期创立的国子学
2、专科教育制度的起源与确立
3、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学是六学二馆
4、隋唐时期确立的中央教育管理机构和官员
5、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颜氏家训》
6、韩愈的教育思想
学习论的思想师道观
第八,近代留学教育和教会教育
1、留学教育
官派留学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
幼童留美
派遣留学生到英国、法国、德国,学习轮船驾驶制造等方面的技术
留日热潮
留学美国庚款兴学
留学欧洲(法国、德国)勤工俭学运动
2、教会教育
外国传教士(基督教、基督新教、天主教)在中国创办的学校
收回教育权运动(目的、方法途径、影响)
(三)、复习方法指导
1、通过教材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文献等;
《中国教育史》和《简明中国教育史》至少应看一本,最好两本结合起来看。中国
教育史学习必须立足教材,重视对教材的学习
2、吃透大纲,了解考试所要求的内容;
考试大纲是出题的依据,明确告诉我们三个方面的考察目标。
3、读点有关中国文化、中国历史方面的书籍;
4、前后左右贯通、中外比较;
中国儒家教育思想,先秦以孔孟荀为代表,汉代的董仲舒、王充,唐代的韩愈,他
们都有所继承和发展。宋明时期的朱熹、王守仁的教学思想以儒学教学思想为主,
结合道家思想和佛教的思想形成了理学教育思想。要学好老庄的道家教育思想必须
和儒家的思想相结合,把它和墨家的思想结合起来,因为道家的思想很多是直接批
判儒家和墨家而形成的。同样我们在学习儒家和墨家思想的时候,也是需要把它们
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现代的一些教育家,像陶行知、黄炎培,他们的教育思想很多受美国杜威学派
教学思想的影响。
贯通、比较,这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
5、参加一些辅导班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进行系
统、深入的学习,尤其是跨专业的考生或数理化生文史体育等专业的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的考生,是非常必要的。
新东方在线网络课程考研辅导课就是一种比较好的考研辅导班,它方便、自由、灵
活,等于是把考研辅导班搬到了自己的家里或者办公室,自己想什么时候听课就什
么时候听、想怎么听就怎么听。
三、复习规划建议
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考者一定要作好复习规划,由于每一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专
业不同、专业基础不同、知识基础不同、学习习惯不同、对新知识和新理论的接受能力不同
等),我们很难制定一个千篇一律的复习计划,只能提供一个仅供应考者参考的复习规划建
议,每一个可以根据我们所提供的复习规划建议再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每年的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将在寒假放假后那个周末举行,一般是在每年大约1月份,
专业课的复习应该提前至少一年着手进行,因此,我们的复习规划以一年为计划制定复习的
时间表。
1-3月,入门学习阶段。仔细阅读中国教育史的教材,做到通读1至2遍,达到对中国
教育史的知识体系、基本理论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的目的;
4-6月,基础训练阶段。可以跟随新东方在线网络课程考研辅导基础班进行复习,做到
初步理解、掌握中国教育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把握中国教育史的发展
规律,理解各个阶段教育制度、教育理论、教育实施等的知识结构与逻辑关系;
7-11月,强化训练阶段。对中国教育史的重点知识、重点理论进行两至三轮强化训练,
加深对需要掌握的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其中7-9月可以跟随新东方在线网络课题的强化班进
行学习,帮助应考者加强对中国教育史的重点知识、重点理论的认识与理解,10-11月,自
我进行两轮强化学习,加深对有关知识、理论的理解与记忆;
12月,冲刺阶段。跟随新东方在线网络课题的冲刺班的学习,对中国教育史的考试内容
进行查漏补缺,加强对中国教育史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并且进行模拟考试的实战训练,提
高应考者回答问题的技巧。
最后,简要介绍关于强化班授课内容。
新东方在线网络课题强化班所要达到的目的:对中国教育史的内容进行既有系统又有重
点的讲解,让听讲者对中国教育史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有助于对重点和难点内容
有较好地掌握。
新东方在线网络课题强化班课程将按照考试大纲,分章节讲解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第一,各章节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详解;
第二,各章穿插对真题的讲解;
建议在听强化班课程之前,应该把中国教育史的教材系统阅读过两遍,对中国教育史的
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与了解,这样才有助理解和掌握强化班所讲授的内容。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Forpersonaluonlyinstudyandrearch;notforcommercialu.
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本文发布于:2022-11-23 04:55: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6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