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ernet

更新时间:2022-12-26 23:28:55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26日发(作者:视听说2答案)

绝密★启用前

高考冲刺卷(1)(新课标Ⅱ卷)

理科综合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

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

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

......................

上作答无效

.....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以下物理事实,描述正确的是()

A.在炼钢厂中,把熔化的钢水浇入圆柱形模子,模子沿圆柱的中心轴高速旋转,钢水由于受

到离心力的作用趋于周壁,形成无缝钢管

B.在燃气灶中,安装有电子点火器,接通电子线路时产生高电压,通过高压放电来点燃气体,

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往往做成球状

C.有些合金如锰铜合金和镍铜合金,由于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标准

电阻

D.为保证电表在运输过程中指针晃动角度过大,不能用导线将两接线柱连起来

15.如图所示,开口向下的“┍┑”形框架,两侧竖直杆光滑固定,上面水平横杆中点固定一

定滑轮,两侧杆上套着的两滑块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连接滑块A

的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连接滑块B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则A、B两滑块的质量

之比为()

A.2sinθ:1B.2cosθ:1C.1:2cosθD.1:2sinθ

16.某质点做直线运动,运动速率的倒数

1

v

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质点运动的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1

v

–x图线斜率等于质点运动加速度

C.四边形BB′C′C面积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

D.四边形AA′B′B面积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

17.如图所示,光滑轨道ABCD是大型游乐设施过山车轨道的简化模型,最低点B处的入、

出口靠近但相互错开,C是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D部分水平,末端D点与右端足

够长的水平传送带无缝连接,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逆时针转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

轨道AB上某一固定位置A由静止释放,滑块能通过C点后再经D点滑上传送带,则()

A.固定位置A到B点的竖直高度可能为2R

B.滑块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与传送带速度v有关

C.滑块不可能重新回到出发点A处

D.传送带速度v越大,滑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越多

18.如图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的中央各有

一小孔M和N。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板上方相距为d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

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到达N孔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沿原路返回。若保持两

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则正确的是

A.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

B.把A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

C.把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

D,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

19.如图所示,两根等高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半径为r、间距为L,轨道电阻不计,在轨

道顶端连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现

有一根长度稍大于L、电阻不计的金属棒从轨道最低点cd开始,在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

0

v向

右沿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到ab处,则该过程中()

A、通过R的电流方向为由外向内

B、通过R的电流方向为由内向外

C、R上产生的热量为

22

0

4

rBLv

R

D、流过R的电量为

2

BLr

R

20.美国一家科技公司整了一个“外联网”(Outernet)计划,准备发射数百个小卫星,向全球

提供免费WiFi服务。若这些小卫星运行时都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卫星的质量越大,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

B.小卫星的轨道越高,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

C.小卫星运行时的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D.小卫星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万有引力不变,向心加速度不变

221.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

E

P、输出功率

R

P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

r

P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

在同一坐标系中,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b表示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

r

P随电流I的变化关系

B、M点对应的功率为最大输出功率

C、在图线上A、B、C三点的纵坐标一定满足关系

ABC

PPP

D、两个图线上交点M与N的横坐标之比一定为1:4,纵坐标之比一定为1:2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

作答,第33~40为选考题,考生格局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

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

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v=_______m/s,木块加速度a=_________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

A、A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些

B、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

C、选择体积较大的空心木块

D、传感器开始计时的时刻必须是木块从A点释放的时刻

23.(9分)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

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3V,内阻1)B.电流表(0~3A,内阻0.0125)

C.电流表(0~0.6A,内阻0.125)D.电压表(0~3V,内阻3k)

E.电压表(0~15V,内阻15k)F.滑动变阻器(0~20,额定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0~2000,额定电流0.3A)H.开关、导线

(1)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________;(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

(2)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_____接法;(填“内”或“外”)

(3)设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某组示数如图所示,图示中I=____A,U=___V。

(4)为使通过待测金属导线的电流能在0~0.5A范围内改变请按要求在下面方框内画出测

量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

x

的原理电路图.

24.(14分)如图所示,平板车长为L=6m,质量为M=10kg,上表面距离水平地面高为

h=1.25m,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A、B是其左右两个端点.某时刻小车速度为

v

0

=7.2m/s,在此时刻对平板车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F=50N,与此同时,将一个质

量m=1kg的小球轻放在平板车上的P点(小球可视为质点,放在P点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

零),

3

L

PB,经过一段时间,小球脱离平板车落到地面.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

其他摩擦均不计.取g=10m/s2.求:

(1)小球从离开平板车开始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2)小球从轻放到平板车开始至离开平板车所用的时间;

(3)从小球轻放上平板车到落地瞬间,平板车的位移大

小.

25.(18分)电子扩束装置由电子加速器、偏转电场和偏转磁场组成.偏转电场由加了电压的

相距为d的两块水平平行放置的导体板形成,如图甲所示.大量电子(其重力不计)由静止

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连续不断地沿平行板的方向从两板正中间射入偏转电场.当两板不

带电时,这些电子通过两板之间的时间为2t

0

,当在两板间加如图乙所示的周期为2t

0

、幅值

恒为U

0

的电压时,所有电子均从两板间通过,然后进入水平宽度为L,竖直宽度足够大的匀

强磁场中,最后通过匀强磁场打在竖直放置的荧光屏上.问:

(1)电子在刚穿出两板之间时的最大侧向位移与最小侧向位移之比为多少?

(2)要使侧向位移最大的电子能垂直打在荧光屏上,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多少?

(3)在满足第(2)问的情况下,打在荧光屏上的电子束的宽度为多少?(已知电子的质量

为m、电荷量为e)

(二)选考题: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

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

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

A.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到尘埃飞舞,这是尘埃在做布朗运动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时,体积增大,熵增大

C.自然界中自发进行的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物理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E.一定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分子每秒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

(2)(10分)如图所示,一个绝热的气缸(气缸足够高)竖直放置,内有一个绝热且光滑的

活塞,中间有一个固定的导热性良好的隔板,隔板将气缸分成两部分,分别密封着两部分理想

气体A和B。活塞的质量m=8kg,横截面积210Scm,与隔板相距h=25cm,现通过电热

丝缓慢加热气体,当A气体吸收热量Q=200J时,活塞上升了

'10hcm

,此时气体的温度为

1

27t℃,已知大气压强5

0

110Ppa,重力加速度210/gms。

①加热过程中,若A气体的内能增加了

1

55UJ,求B气体的内能增加量

2

U;

②现在停止对气体加热,同时在活塞上缓慢添加沙粒,当活塞恰好回到原来的位置时,A气体

的温度为

2

30t℃,求此添加砂粒的总质量M。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

x=-0.2m和x=1.2m处,两列波的速度均为v=0.4m/s,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cm.图示为t=0

时刻两列波的图象(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0.2m和x=0.8m的P、Q两

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

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

得分0分)

U

0

4t

0

t

03t

0

2t

0

t

0

U

L

B

U

e→

A.t=0.75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M点

B.质点M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C.t=2s时刻,质点M的纵坐标为-2cm

D.0到2s这段时间内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20cm

E.M点振动后的振幅是4cm

(2)(10分)过去已知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n>0),现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的人工材料,

其折射率都为负值(n<0),称为负折射率材料,电磁波从空气射入这类材料时,折射定律和

电磁波传播规律仍然不变,但是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现

空气中有一上下表面平行厚度为d=30cm,折射率n=-1.732的负折射率材料,一束电磁波从

其上表面以入射角i=60°射入,从下表面射出,

①请画出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示意图;

②求电磁波穿过该材料所用的时间。

35.[物理选修3-5](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

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时所产生的

C.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各种气体原子的能级不同,跃迁时发射光子的能量(频率)不同,因此利用不同的气体可

以制成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E.根据波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

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2)(10分)如图所示,固定的圆弧轨道与水平面平滑连接,轨道与水平面均光滑,质量为

m的物块B与轻质弹簧拴接静止在水平面上,弹簧右端固定.质量为3m的物块A从圆弧轨道

上距离水平面高h处由静止释放,与B碰撞后推着B一起运动但与B不粘连.求:

①A与B碰前的速度V

0

及A、B碰后一起运动的速度V

1

②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③A与B第一次分离后,物块A沿圆弧面上升的最大高度.

高考物理冲刺卷01(新课标Ⅱ卷)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92021

答案CCCDACDACBCAB

考点:离心现象;尖端放电;电阻;阻尼作用.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物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例如离心现象、尖端放电、电阻、阻

尼作用;关键要知道物体产生离心现象的原因;只有尖端才能聚聚大量电荷而发生放

电;知道电磁阻尼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

15.C【解析】设绳的拉力为T,对两个滑块分别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力的平衡可知,对A:m

A

g=Tsinθ;对B:m

B

g=Tsin2θ;则

1

22

A

B

m

sin

msincos



==,故选C.

考点:物体的平衡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物体的平衡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分别对两个物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

共点力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注意跨过滑轮的同一条绳子上的张力是

相同的;此题是基础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物理方法的运用能力.

16.C【解析】该图线描述的是质点离出发点越远,速度越来越小的的运动,不是匀加速直

线运动,选项A错误;其斜率不是Δv/Δt,因此斜率大小不等于加速度大小,选项B

错误;四边形BB′C′C面积大小表示纵轴和横轴乘积表示的物理量时间大小,选项C

正确,D错误。

考点:运动图像的理解。

【名师点睛】运动图像表示的意义:1、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能认识图象的截距

(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3、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

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4、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5、能说明

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考点:动能定理及牛顿定律的综合应用

【名师点睛】此题是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动能定理及牛顿定律的综合应用;要分析物体的运动

情况,抓住关键词语“滑块能通过C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受力情况分析在传送带

上的运动情况;摩擦生热的值等于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

18.ACD【解析】由题意知及动能定理知:

02qUdmg,则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

功的大小相等。把A板上下移动时,两极板电压保持不变,由动能定理知,质点到

下极板时速度仍为零,后返回,A对,B错。把B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由动能

定理知,

0,2qUmghdh,故小球未到达N点速度已经减小为零,后返回,

C对;把B板下移一小段距离后,由动能定理知,

0,2qUmghdh,可判

断小球到达N点时速度不为零,后穿过N孔继续下落,D对。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动能定理。

【解析】金属棒从轨道最低位置cd运动到ab处的过程中,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减小,

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得知通过R的电流方向为由外向内,故A正确B错误;C、金属

棒做匀速圆周运动,回路中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可得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0m

EBLv,有效值为

2

2m

EE,根据焦耳定律有

2

22

2

0

0

0

2

()

22

4

BLvr

rBLv

E

Qt

RRvR

,故C正确;通过R的电量由公式

BLr

q

RR



,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回路中产生的是正弦式交变电流,相当于线圈在磁场中

转动时单边切割磁感线,要用有效值求解热量,用平均值求解电量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小卫星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得出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轨道越高,克服引力做功越多,则发射越困难,从而判

断周期随轨道半径的变化。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

圆心。2

【解析】由电源消耗功率和电源内部消耗功率表达式22

123

PEIPUIIrPIr,,

可知,a是直线,表示的是电源消耗的总电功率;b是抛物线,表示的是电源内电阻

上消耗的功率;c表示外电阻的功率即为电源的输出功率P

R

,A正确。当Rr时,

输出功率最大,M点是输出功率最大的位置,B正确。在a、b、c三条图线上分别

取横坐标相同的A、B、C三点,因为直流电源的总功率

1

P等于输出功率

2

P和电源内

部的发热功率

3

P的和,所以这三点的纵坐标一定满足关系

123

PPP,C错误。M

点输出功率最大,

2M

E

I

r

N

E

I

r

1

2

M

N

I

I

,

1

4

M

N

P

P

,D错误。

考点:考查了电功率的计算

第Ⅱ卷

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40为选考题,考生格局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答案】(1)

0.4/ms

、21/ms(2)斜面的倾角(3)A

考点:测定动摩擦因数实验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

时刻的瞬时速度,以及会通过实验的原理得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从而确定所需测

量的物理量。

23.(9分)【答案】(1)C;D;F(2)外;(3)0.48;2.20(4)电路如图;

【解析】(1)电源电压为3V,则电压表选择D;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电流不超过

3

0.6

5

x

E

IAA

R

,故电流表选择C;滑动变阻器用分压电路,故滑动变阻器应

选用F;(2)因待测电阻的阻值较小,故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3)图示

中I=0.48A,U=2.20V。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

24.(14分)【答案】(1)0.5s;(2)3s;(3)5.175m

【解析】(1)小球从离开平板车开始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s

g

h

t5.0

10

25.122



(2分)

(2)小球放到平板车后相对地面静止,小车的加速度为

2

1

/2.7

10

10)110(2.050)(

sm

M

gmMF

a





(1分)

小车向右运动的距离为m

a

v

x6.3

2.72

2.7

2

2

1

2

0

1

(1分)

1

x小于4m,所以小球不会从车的左端掉下.

小车向右运动的时间为s

a

v

t1

2.7

2.7

1

0

1

(1分)

小车向左运动的加速度为

2

2

/8.2

10

10)110(2.0-50)(-

sm

M

gmMF

a



(1分)

小车向左运动的距离为mm

L

xx6.526.3

312

=(1分)

小车向左运动的时间为

s

a

x

t2

8.2

6.52

2

2

2

2



(1分)

故小球从轻放到平板车开始至离开平板车所用的时间t=t

1

+t

2

=3s(1分)

(3)小球刚离开平板车瞬间,小车的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

v

2

=a

2

t

2

=2.8×2m/s=5.6m/s

小球离开车子后,车的加速度为a

3

=(F-μMg)/M=3m/s2

车子向左运动的距离为x

3

=v

2

t

3

+

2

1

a

3

t

3

2=5.6×0.5+

2

1

×3×0.25=3.175m

从小球轻放上平板车到落地瞬间,平板车的位移大小x=x

1

+x

2

+x

3

=5.175m

考点:平抛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包含了较丰富的物理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通过平抛运动能解决小球

落地时间。小球跟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因此遇到第一个难点就是判断摩擦力。通过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分别考虑小车和小球的位移,从而找到小球离开小车的等式关

系。在小球下落的时间中,小车的加速度跟第二问不同,需要重新计算并利用匀变速

直线运动公式再次求解。

25.(18分)【答案】(1)3:1(2)00

Ut

B

dl

(3)2

0

0t

dm

eU

y

【解析】(1)由题意可知,从0、2t

0

、4t

0

……等时刻进入偏转电场的电子侧向位移最大,

在这种情况下,电子的侧向位移为

2

0

0

2

0

0

2

0

0

0

2

0max2

3

2

1

2

1

t

dm

eU

t

dm

eU

t

dm

eU

tvaty

y



从t

0

、3t

0

……等时刻进入偏转电场的电子侧向位移最小,在这种情况下,电子的侧向位移为

2

0

0

2

0min2

1

2

1

t

dm

eU

aty

所以最大侧向位移和最小侧向位移之比为1:3:

minmax

yy

(2)设电子从偏转电场中射出时的偏向角为θ,由于电子要垂直打在荧光屏上,所以电子在

磁场中运动半径应为:

sin

l

R

设电子从偏转电场中出来时的速度为v

t

,垂直偏转极板的速度为v

y

,则电子从偏转电场中出

来时的偏向角为:

t

y

v

v

sin式中

0

0t

dm

eU

v

y

Be

mv

Rt由上述四式可得:00

Ut

B

dl

(3)由于各个时刻从偏转电场中出来的电子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也相同,因此电子进入磁

场后的半径也相同,都能垂直打在荧光屏上;由第(1)问可知电子从偏转电场中出

来时的最大侧向位移和最小侧向位移的差值为:

maxmin

yyy

2

0

0t

dm

eU

y

所以打在荧光屏上的电子束的宽度就为2

0

0t

dm

eU

y

考点:带电粒子在电场及在磁场中的运动.

33.[物理选修3-3](15分)

(1)【答案】BCE(5分)

考点:考查了布朗运动、热力学定律,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名师点睛】加强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基本方法的学习利用,是学好3-3的基本方法.此处

高考要求不高,不用做太难的题目。

(2)(10分)【答案】①127J②7.5kgM

【解析】①B气体对外做功

0

()18JWpShpSmgh

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12

UUQW,

21

127JUQWU

②B气体的初状态5

10

1.810Pa

mg

pp

S



43

1

()3.510mVhhS



1

27273300KT

B气体的末状态

20

()mMg

pp

S



,43

2

2.510mVhS

2

30273303KT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122

12

pVpV

TT

,代入数据得:7.5kgM

考点:考查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名师点睛】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可正确解题;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

题时,要注意各符号正负的含义。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答案】BDE

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

【名师点睛】本题要理解波的叠加原理,知道当该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时,此处相对平衡位置

的位移为振幅的二倍;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此处的位移为零。

(2)(10分)【答案】①如图所示②9210s

【解析】

试题分析:①光路图如图所示

②根据折射定律

sin

sin

i

n

r

由几何电磁波在该材料中传播的距离为

cos

d

x

r

电磁波在该材料中传播的速度为

c

v

n

电磁波通过该材料所用的时间为9210

x

ts

v



考点:考查了光的折射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信息题目,结合学过的知识点延伸拓展,同学们要有提取信息以及学习

的能力,该材料对于电磁波的折射率n=-1.732,则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

同侧。

35.[物理选修3-5](15分)

(1)(5分)【答案】ABD

考点:本题考查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2)(10分)【答案】①

4

23gh

mghE

P4

9

max

h

16

9

【解析】①A下滑与B碰撞前,根据机械能守恒得

vmmgh2

0

3

2

1

3ghv2

0

(2分)

A与B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得vvmmm

10

)3(3

4

23

1

gh

v(2分)

②弹簧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大,系统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根据能量守恒得

mghmv

Ep4

9

4

2

12

1

max

(2分)

③根据题意,A与B分离时A的速度大小为v

1

A与B分离后沿圆弧面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得

vhmmg2

1

/3

2

1

3(2分)

解得

hh

16

9/(1分)

考点: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本文发布于:2022-12-26 23:28: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67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antennae
标签:outernet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