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的意思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出自汉朝诗人刘桢的作品《赠从弟·凤
皇集南岳》,其古诗全文如下: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于
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何时当
来仪?将须圣明君。【翻译】凤凰在南岳集结,他们在枯败
的竹林处徘徊不前。我的心不气馁,奋力的展翅凌驾于高空之上。我
岂能不常常刻苦学习努力练习,我把和黄雀为伍当作耻辱。什么时候
才有杰出人物的降临,就要等到我面见君主!【赏析】第三
首咏的是“凤凰”。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说文》),生长在南方
“丹穴山”中。《大戴礼记》说它是“羽虫”之“长”,所以栖、食也
与凡鸟不同:“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诗经·大雅·卷阿》郑
玄笺)。这就是此诗开头所说的“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之意。
诗人之歌咏凤凰,不仅因为它有此神奇的习性,更瞩意于它那绝世高
蹈的怀抱:“于心有不厌(足),奋翅凌紫氛。”——它根本鄙弃“鸟
为食亡”之俗,不满足于“竹实”之食,而要奋展巨翼,掠过九霄的
紫霞,高远地飞翔。后一句以凤凰凌空“奋翅”的动态形象,表现它
绝世超俗的高远之志,运笔劲健,富于阳刚之美。读过庄子《逍遥游》
和宋玉《对楚王问》的人都记得,当鹍鹏、凤凰“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之际,“学鸠”、鷃鸟之辈曾以其井蛙之见,对它们加以无知的嘲
问。宋玉因此有“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
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之语,将这类斗筲之辈一
2
笔骂倒。诗人大约正有感于此,所以接着两句便借凤凰之口,对无知
之辈的嘲问,作出了声震云天的回答:“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意思是说:正是为了不与世俗之辈同流合污,我才不避勤苦、投入搏
击风云的斗争生涯的呵!诗人仰望云空、激动不已,不禁又悠然神往
地追问一句:“那么,你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凤凰的回答干脆
利落:“将须圣明君”——到了明君临世的时候,我就将万里来归!
这四句抒写凤凰之志,诗人将其置于“奋翅凌紫氛”之后,便造出了
一种高天传音的雄奇境界。绝世高蹈的凤鸟,正凌空远去,万里云天
却还隆隆地回荡着它那高傲的鸣叫,这壮怀是书写在高天白云之上的。
陈祚明评论刘桢的诗,用了“翠峰插空,高云曳壁”的精妙比喻(《采
菽堂古诗选》)。《赠从弟三首》确实当得起这样的赞美。作为咏物诗,
这三首对苹藻、松柏、凤凰虽然着笔不多,却都是画龙点睛,使它们
个个风骨棱然。这正是诗人自身高洁之性、坚贞之节、远大怀抱的写
照。倘若他自身没有这种“挺挺自持”的气骨,又何能将这类无情之
物铸造得如此“高风跨俗”、富有生气!诗人运笔也摇曳多姿、富于
变化:咏苹藻,则映衬抑扬、着色清淡,正适宜表现它的淡泊高洁之
性;赞松柏,则辞气壮盛、笔力遒劲,正可与它的抗风傲霜之节并驱;
歌凤凰,则笔势宕跌,飘逸多姿,正显现了凤凰奋翅高举的远大志向
和潇洒身影。仅从咏物这一点看,它们继承了屈原《橘颂》的创作经
验,又表现了张戒所说“咏物之工,卓然天成”(《岁寒堂诗话》)的
妙处。但从诗人之本意来说,作此三诗,“本不期于咏物”,而在
于“赠”人。赠人之作,自汉末蔚然成风,但大多抒写朋友往还之事、
3
夫妇离聚之情。刘桢之赠从弟,其勖勉、赞美之思,全借“咏物”发
之,实在是破了常格。一诗一咏,诗面上看似处处咏物,其精光射处,
却在在都与从弟相关:从弟出身寒门,诗人即以苹藻之出于幽涧为喻,
赞其不坠高洁之性;从弟身罹乱世,诗人即以松柏之抗凝寒为喻,勉
其常怀坚贞之节;从弟无意于仕进,诗人又以凤鸟之高翥为喻,赞美
他不与世俗同流之志。三首咏物诗,正是这样,在“赠从弟”这总题
目下融汇成一片,寄托了诗人对从弟的深情勉励和殷殷期望。“其情
真,其味长,其气胜”,在建安诗人众多赠人之作中,真可卓然独立、
难与并能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2-12-26 22:5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65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