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叶的外部形态
叶形:根据叶片长度和宽度的比值,叶形可以分为针形、线形、披针形、长圆形、卵形、倒
卵形、心形、肾形、椭圆形、圆形、菱形、扇形等
叶缘:叶片的边缘叫做叶缘。
常见的叶缘有全缘、锯齿缘、重锯齿缘、牙齿缘、波缘等
叶缘凹凸程度大,可形成裂片,根据裂片程度分为浅裂、深裂、全裂、三出裂、羽状
裂、掌状裂
叶尖:叶片的先端叫叶尖。常见的有急尖、渐尖、钝行、凹形、截行、倒心形等
叶基:即叶片的基部。常见的有圆形、楔形、心形、箭形、截形等
叶脉:贯穿于叶肉内的维管组织及其外围的机械组织叫叶脉
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样式叫脉序分为三种:叉状脉序、网状脉序、平行脉序
叶序:植物的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有互生、轮生、对生等
叶镶嵌: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的排列方式而不重叠的现象
单叶:一张叶柄上只生一张叶片
复叶:一个叶柄上生有3片或3片以上的叶片,从单叶演化而来,分为三出复叶、羽状复叶、
掌状复叶。
区别全裂叶和复叶:全裂叶的裂片无柄、歌裂片形状不同、裂片基部互相连接
复叶的小叶片一般有柄、小叶片形状彼此相同、小叶片的基部相连
叶的解剖结构
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以女贞叶为代表)
表皮:异面叶,具有上下表皮之分
表皮细胞一层,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
细胞外壁覆盖有一层连续的角质层,上表皮的角质层明显较厚
气孔器主要分布于下表皮,由2个保卫细胞+气孔组成
叶肉:由上下表皮内的薄壁组织组成含叶绿体,是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场所
邻接上表皮的为栅栏组织,是叶内主要的光合作用场所
邻接下表皮的为海绵组织,是气体交换、水分蒸腾的主要场所
叶脉:分布于叶片组织内的维管束,由茎内维管束分出经叶柄通至叶片
维管束的上下两侧常有厚壁组织或厚角组织分布
木质部接近于上表皮,韧皮部位于木质部下方,接近下表皮,中间常具有形成层
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禾本科植物水稻为例)
表皮:长细胞:长轴与叶平行,外壁角质化并含有硅质
短细胞:正方形或稍扁,分硅质细胞与栓质细胞
泡状细胞:位于近轴面
气孔器:保卫细胞,哑铃状,内侧
副卫细胞:外侧
分布在叶的脉间区域,长轴与叶脉相平行,叶上下表皮分布的气孔数目相近
叶肉:均一的同化组织,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为等面叶
叶脉:在中脉与较大维管束上下两侧有发达的厚壁组织与表皮相连,增加机械支持力
维管束外包围有1~2层维管束鞘细胞
C3植物:维管束鞘由2层细胞构成,内层为较小的厚壁细胞,外层为大的薄壁细
胞
C4植物:维管束鞘仅由1层较大的薄壁细胞组成,与外侧相邻的一圈辐射排列的
叶肉细胞组成花环状结构
木质部由位于近轴面的原生木质部(螺纹导管破裂形成气腔)和后生木质部(两个大
管径的孔纹导管)组成
韧皮部位于木质部下方靠近远轴面,由筛管和伴胞组成
裸子植物叶的结构(以黑松针叶为例)
复表皮:表皮:表皮细胞只有一层
细胞外壁有角质层
细胞壁加厚并强烈的木质化
气孔器下陷,由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组成
下表皮:由1或2层木质化的厚壁细胞组成,排列整齐无细胞间隙
叶肉:由3~4层细胞,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为等面叶
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多处内陷,形成突入细胞内部的皱褶,细胞壁互相嵌合,叶绿体沿
外沿排列,又称为绿色折叠薄壁组织,增强了光合作用
树脂道:在叶肉组织近下皮层处分布,树脂道的腔由一层上皮细胞(具有分泌功能的薄壁细
胞)围绕,外层是由一层具有木质化厚壁的纤维所构成的鞘状结构
内皮层:位于叶肉组织内方,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上具有凯氏带结构
维管组织:木质部位于近轴面,组成成分是管胞和薄壁细胞
韧皮部位于远轴面,组成成分是筛胞和薄壁细胞
转输组织包围在两个维管束外方:活的薄壁细胞,原生质浓厚
本文发布于:2022-12-26 20:32: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58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